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应用α-受体阻滞药可解除膀胱颈及尿道前列腺部痉挛,增加尿流量,减低尿道闭合压,防止前列腺内尿液反流,尤其适合用于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为前列腺部尿道功能性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Barbalias(urology,1998)用抗生素加α-受体阻滞药(哈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34例,前列腺痛72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64例,发现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单用α-受体阻滞药复发率低于联合用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联合用药的复发率和症状改善程度低于单用抗生素。哈乐还有助于前列腺痛症状的缓解。
57.不宜过高评估经尿道灌注的疗效
有研究认为,前列腺炎的发病与前列腺管的尿液逆流有关。
因此,经尿道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原理就是根据上述理论,利用压力将抗生素溶液自前列腺腺管在尿道的开口逆流入前列腺内腺管,并弥散到前列腺小叶中。从前列腺的解剖学特点考虑,前列腺内有很多的分叶、小叶间又有致密的隔膜并形成“包膜屏障”,全身用药在前列腺内很难达到足够的治疗浓度,而直接前列腺注射抗生素,又因前列腺的分叶及小叶间的包膜屏障作用,使药物在前列腺内的弥散不均匀。经尿道药物灌注正是以解决全身用药或前列腺内直接注射药物浓度不足及不均匀的问题。
(1)方法
①直接法:用注射器或导管将抗生素溶液直接经尿道外口灌入尿道。要求快速、用力,以使药物溶液在尿道内产生一定的压力。该方法简单易行。缺点是压力不够,药物大部分流入膀胱,经前列腺腺管开口逆流入前列腺内的药物量以及进一步弥散可能有限。
②导管法:单气囊或双气囊导管,将尖端气囊置于膀胱内,充盈后拉紧导管,远端拉紧或固定于大腿,同时夹闭或捏紧尿道外口或前尿道,注入一定量药液后夹闭导管,使药液通过导管侧孔进入尿道腔,使药液既不能进入膀胱,也不能反流出来,在尿道内保持较高压力。刘昌荣等通过上述方法尿道造影证实,尿道压在1.96~5.88千帕时,药物逆流入腺管的量最合适。因此,注入药物溶液前,将导管通过三通管连接一个压力计,保持尿道内压为1.96~5.88千帕。
③双气囊导管法:先将导管尖端气囊充盈后拉紧,再将尿道内气囊(一般位于前列腺尖部或更远处)充盈,使两气囊间密闭,药液在密闭腔内有一定压力,以向腺管逆流。上述方法优点是尿道内可保持一定压力,药液易于向腺管逆液并弥散,疗效可靠。其缺点是需要特制导管,操作相对复杂。
(2)药物配方:基本药物是抗生素。通过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选择抗生素,在此基础上可加入α-糜蛋白酶(可溶解菌栓、脓苔,促使前列腺液液化,帮助药物渗透)、地塞米松(促使炎症消散、减轻水肿,解除腺管开口因炎症造成的梗阻或黏堵)、1%利多卡因(减轻刺激和疼痛)和阿托品(缓解前列腺平滑肌痉挛)。
药液保留时间30分钟或更长。
也有报道采用活力碘溶液、磺胺嘧啶银灌注。活力碘又叫碘诺酮,该药有很强的杀菌和抑菌效果。磺胺嘧啶银是一种弱酸,有很强的穿透性,主要作用是释放出银离子与细菌的DNA结合,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尿道灌注治疗1个疗程一般10~15次,每日1次,或隔日1次。
(3)疗效:刘昌荣等采用导管法灌注治疗176例,总有效率为76.1%,随访6~8个月,其中有8例复发。活力碘直接灌注98例,有效率为86%。其他报道有效率在86%~95%。但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4)副作用:副作用较少。主要是灌注时尿道灼痛或刺痛,少数可出现血尿及尿痛等。
有人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可以自愈的疾病,但容易复发,不可能彻底治愈。
目前比较公认的前列腺炎治愈标准为:
(1)患者的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2)肛门指诊,前列腺正常或改善;
(3)定位分段尿检验结果正常;
(4)前列腺液涂片染色正常,细菌培养转为阴性;(5)前列腺液常规镜检白细胞0~10个/HP。
58.不宜忽视前列腺注射治疗并发症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前列腺注射治疗仍有许多医师和患者推崇。
我们知道,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进入前列腺的药物与浓度受限。前列腺注射治疗,也正是由此为基础的。理论上,经前列腺液细菌培养而选择理想的抗生素直接注入前列腺内,应有肯定的疗效。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前列腺组织结构的特性——各小叶间的包膜阻隔性,因此,注射药物仍存在渗透问题。
前列腺注射不论是经会阴、直肠或耻骨上入路,均要刺破前列腺包膜,反复多次的损伤无疑会引起包膜及包膜外组织的纤维增生和组织粘连,势必给以后的前列腺手术治疗带来不良后果。另外,前列腺注射的深度、位置不好掌握,刺穿膀胱、尿道在所难免,会引起血尿、尿道内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前列腺穿刺治疗前要考虑其并发症。
59.不宜忽视红外线辐射加磁疗的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发病率占35岁以上男性的30%~35%。由于前列腺表面有前列腺固有囊,加之前列腺上皮的脂膜,多数药物不能穿过固有囊和脂膜达到前列腺内。因此,药物治疗常不理想。
HM-Ⅰ型体腔治疗仪治疗探头的温度为42℃,治疗头表面温度误差为0.8℃。磁场强度不小于0.03特斯拉。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辐射和立体交变磁辐射作用的结合。
治疗方法:患者便后,将HM-Ⅰ型体腔治疗仪的探头套上乳胶指套或避孕套,表面涂润滑油或软皂后,放入直肠内,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2次,12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复方新诺明1.0克/日,或氟哌酸胶囊0.2克,3/日,12天为1个疗程。
马全福等治疗80例患者结果是:治疗组显效率66%(53/80),有效率30%(24/80)无效率4%(3/80)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18%(15/80)有效率35%(28/80)无效率47%(43/80),总有效率53%;两组相比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
正常状态下,原子核外电子都处于最低能级上,称基态(ground state)。当基态原子接受了外界能量(光、热)之后,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获得能量,跃迁到较高一级能级。
电子吸收外界能量跃迁时不是随机的。只有当外界电磁辐射的能量正好等于电子跃迁时所需能量时,电子才能跃迁到较高一级能级。不同能级的电子跃迁要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交变的不同波长磁场能满足不同能级电子跃迁的不同能量需要。
而细胞的新陈代谢都需要酶和能量的参与,都是在电子跃迁转移中完成的。
该仪器利用上述原理,改变了前列腺组织的通透性,使血液循环加快,酶活性增强,局部细胞新陈代谢加快,白细胞吞噬功能加强,促进局部炎症吸收,降低了炎症部位五羟色胺的含量,使疼痛得到缓解。患者使用2~4次后,即可见到明显效果。交变磁场改变了病原体赖以生存的微磁环境,有明显抑菌作用,使前列腺液内白细胞数量减少。
该仪器构造精巧,使用方便,患者可自行操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价格低,患者耐受良好,便于家庭使用。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60.不宜忽视微波和射频治疗的并发症
利用微波、射频等热疗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在一些医院广泛开展。但其效果并不如人们所料想的那么好,值得注意的是它有一定并发症。
(1)热疗原理和适应证: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热疗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利用交变电磁波加速病变组织的离子和极化分子的运动产生热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射频和微波热疗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热疗技术,对前列腺组织的热疗是利用该组织与肿瘤组织对热刺激相似性原理,利用微型电极作热源,以44.5℃的温度对前列腺组织进行一定时间的热疗,对前列腺痛有一定疗效。热疗对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老年人较为适宜。热疗具有改变组织的热供应和热交换机制。研究表明,热疗时间越长,组织的反应就越大,温度越高,作用就越大。因而,单疗程长时间比多疗程短时间的热疗效果更理想。热疗的结果使前列腺组织纤维化并萎缩变小,以解除梗阻症状。最初的治疗温度一般在50℃以下,但经过临床和病理学观察,疗效不太满意。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提高了治疗温度,即在60℃以上,甚至高达100℃,可使一定区域内的前列腺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的凝固坏死而取得长期的疗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又将激光等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温度更高,而且能控温、控制焦距,不仅治疗更安全,且可使组织炭化、气化和空穴化,治疗效果更理想。
两侧叶前列腺增生的热疗之所以效果较好,是由于电极设计的原因,中叶前列腺增生并不是其适应证。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前列腺开放手术后的排尿障碍及结节性前列腺炎也适应该治疗,但常规化验应正常。
(2)热疗技术概况
①微波、射频技术:应用微波、射频技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是近几年的新方法,人们最初根据组织对热刺激传导方式的不同,利用微波、射频为热源,采用不同的频率、波长和不同的传播方式对前列腺组织加热,使组织变性、坏死、纤维化和降低增生的前列腺对膀胱出口的压力,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简单,可反复治疗。对于一些年老而又有严重心、肺、脑血管病的患者尤为适宜。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使部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萎缩变小,使症状改善。热疗应用于临床之前,人们利用哺乳动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犬的前列腺采用42.5℃热疗2个小时,观察在24小时内,受热的尿路呈急性期变化。1个月后,部分组织纤维化并萎缩,病理改变区域为5毫米×10毫米×10毫米,距尿道5~10毫米。热疗中,当前列腺尿道的温度升至44.5℃时,离尿道20毫米处的温度为43℃,热疗有效带离尿道22毫米处,该处温度为42℃,治疗时直肠温度为38℃,治疗是安全的。
Vanden报道,热疗后1、2、4、6个月,尿流率至少增加50%,残余尿量至少减少50%或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治疗2个月后,有77%的患者主观症状改善,4个月时仍有57%的患者症状改善。如效果不理想,可进行第2次或第3次治疗。
②治疗方法:患者不需麻醉。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外口及生殖器,将1根特制的带加热电极的F16号Foley导尿管经尿道插入,气囊注水并拉紧后加热电极正好处于前列腺部位,接通热疗仪电源,调节到治疗温度和时间,开始热疗。治疗期间,这种特制的导尿管既可用于加热和测温,也可用于导尿。一般治疗3个小时,拔出导尿管,患者即可回家,口服3天抗生素,以防止尿路感染,也有经直肠治疗的方法。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微波、射频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前列腺缩小和根治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多数专家认为其热疗效果并不满意,甚至是仅能作为理疗。有部分患者热疗后出现下肢疼痛、尿路感染、尿失禁和急性尿潴留等并发症,个别患者有精神症状。
61.不宜放弃免疫治疗
早在1979年,Chernyshov VP就提出了将前列腺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各项临床表现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二者相关性的研究思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炎是多病因、多机制的免疫学异常表现,其中自身免疫反应在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当机体罹患某些疾病或机体内外环境发生了某些特定的变化时,可以导致前列腺局部抗原(PSA)的暴露,进而刺激血液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浸润前列腺组织。
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导致一系列组织的病理改变:前列腺组织充血、水肿以及前列腺液淤积等临床表现,这是前列腺炎发生发展的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同时T淋巴细胞还可以刺激B淋巴细胞,引发体液免疫的发生,产生特定抗体(本身可以协同免疫细胞增加细胞免疫对前列腺组织的细胞毒性作用),在前列腺组织局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前列腺的组织病理改变,从而加速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并加重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其他因素,例如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可以导致体内氧自由基O2-的含量明显增多,以及性激素分泌紊乱(雌二醇含量增多,睾酮含量减少,雌激素/雄激素比值明显增加)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前列腺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也可以由于其本身保钠排钾的生理作用而加重前列腺组织的淤血、水肿等组织的病理改变,从而与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协同作用,最终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