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方系陈修园为肾虚头痛而设。方中地、萸、山药、苓、杞滋补肝肾,治肝肾不足之头痛;川芎升浮,治血虚头痛;细辛辛温,宣散风湿,专治少阴头痛;淡肉苁蓉甘酸咸温,补命门,益精血;甘草补气调中,协助诸药。九味汇成一方,治肾虚头痛眩晕有卓效。
医案出处:《王远芳治验录》
验案6
孙某,女,30岁。1976年9月19日初诊。
年余来,经常头痛、头昏,伴有腰痛,小便频数,白带频下,量多质稀,多方治疗未效。精神不振,面黄肌瘦,舌苔薄而微黄,脉象弦缓。
年余来头痛、头昏不止,又见腰痛、白带、尿频,应属肾虚水亏,不能涵木所致,其本在肾。然苔薄黄,脉弦,显为肝火旺盛,火盛风动,故头摇而痛。暂拟调肝息风、清热养阴为治。
柴胡9g,白芍9g,白蒺藜9g,生地黄9g,鲜石斛9g,菊花9g,牡丹皮6g,天麻9g,石决明18g,钩藤18g,怀牛膝9g,淡竹叶9g,桑叶9g。
二诊:服上方2剂,诸症未减,腰痛尤甚,唯苔转薄白,脉象转弱。肝经风热虽减,肾脏亏虚依然。再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之。
熟地黄9g,怀山药9g,山茱萸9g,牡丹皮6g,茯苓9g,泽泻4.5g,龟甲18g,巴戟天9g,菟丝子9g,鹿角胶9g,鲜石斛9g。
三诊:服上方2剂,头昏、腰痛大为好转,头痛亦有向愈之趋势,余症尚未减轻。药已中病,守法为治。上方继进17剂,病尽愈。
医案出处:《万济舫临证辑要》
十二、清阳不升
验案1
余某,女,50岁。
头痛10余年,经常发作,痛时连及目珠作胀,必服止痛片方止。近几年来每日必服头痛粉一二包,否则头痛不能自支。独居20余年,情志不遂,郁火内生,木火上扰,而作头痛。常理虽然如此,然前服清热养阴、凉血息风之剂皆未能见效。诊其脉来力弱,舌白且润,并无热象可所。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脉皆上于头,经云“清阳出上窍,乃得耳聪目明”,今清阳不主上升,浊阴反犯于上,久则络脉痹阻,故而头痛不止。议用各清阳活血通络方法。
川芎30g,茺蔚子30g。
上2味为1剂,煎汤代茶,饮不拘时。患者服上方代茶饮后,头痛即止。
按:此头痛日久不愈,按病久入络对待,川芎活血行气善治头痛,所谓头痛必用川芎,各加引经药,今重用之,力专效宏。况其气辛温走窜,上达巅项,下抵厥阴,合茺蔚子活血明目。稍煎即饮,取其清气上达,为治头痛之妙方,屡试屡验。若合入复方中亦可。
医案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周某,女,40岁。1987年3月1日初诊。
发作性头痛10余年,加重10天。患者素有头痛病史10余年,每因劳累或情绪波动而诱发,每月发作二三次。经神经科检查未见异常。诊为血管性头痛。曾先后经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症状难以控制,且逐渐加重。近10天来,头痛频发,有时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时间5~20min,其痛起巅顶并连及后项,头痛如裂,遇寒加重,得暖则舒,伴恶心、呕吐,发作后昏昏欲睡。现巅顶头痛,连及后项,疼痛如裂伴有恶心呕吐,得暖则舒,遇寒加重,甚则昏睡,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辨证属寒滞肝脉,络脉痹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升阳止痛,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加减。
吴茱萸9g,生姜3片,蔓荆子12g,藁本10g,白芍20g,僵蚕9g,全蝎6g,川芎10g,当归15g,陈皮10g,法半夏10g,地龙10g,蜈蚣2条。6剂。水煎服。
3月8日二诊:服上方3剂,头痛锐减;服6剂药后,疼痛偶作,症状减轻,无呕恶昏睡之症。舌脉同前。治疗后予原法进退。
上方去蔓荆子、陈皮、半夏、僵蚕、藁本,加石菖蒲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细辛3g。6剂。水煎服。
3月20日三诊:上方连服12剂,头痛未作。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辨治头痛,多依据头痛部位而定。本案头痛起自巅顶,遇寒则重,得暖则轻,伴恶心呕吐,为厥阴头痛。但病程较长,反复不已,久病入络,辨证当属寒滞肝脉,络脉痹阻。治以吴茱萸汤加减,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方中吴茱萸辛温大热,入肝经,温中散寒止痛,主治厥阴头痛;川芎辛温走窜,上行巅顶,下行血海,为血中气药,可活血祛瘀止痛,又可引诸药上行头面,直达病所,有治头痛圣药之称;当归、白芍柔肝养血,顺达血脉,可佐吴茱萸、川芎之辛燥;藁本、蔓荆子疏风止痛;半夏、陈皮、生姜燥湿健脾,和胃止呕;全蝎、僵蚕、地龙等虫药有搜剔刮络、通幽止痛之功,为治疗久治不愈之血管神经性顽固性头痛必备药,与活血祛瘀之药相伍,止痛效果甚佳。
医案出处:《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3
丁某,女,37岁。1971年6月30日初诊。
素患头痛、眩晕,近因感受风湿而复发作。现头痛如劈,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嗜睡多梦,大便稀而少,小便色黄,舌苔厚,脉浮而无力。
治以升发清阳,燥湿降浊。
绿升麻9g,苍术15g,鲜荷叶1枚(以紧贴水面者为佳)。
服上方2剂,病愈,半年未发。
按:升麻升清降浊,散风解毒,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苍术发汗燥湿,有除寒热利湿之功,亦能健胃;鲜荷叶气味芬芳,既能清火解毒,又能通郁逐秽。本方以升麻为主,苍术为辅,佐以鲜荷叶,以承上启下,则阴阳调和矣。
顾松园在《顾松园医镜》中曰:“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外感六淫之邪,与脏腑上逆之气,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感能作痛。”本案素患眩晕、头痛,系精气不足,浊阴上逆,干犯清道,蔽其清明;复因寒湿外袭,引动宿疾,以致湿浊壅遏不降,清阳受阻难升,故见头痛如劈、全身关节疼痛、苔厚等湿邪之征;食欲不振,大便稀有,乃阳明胃土受纳之权失司;嗜睡多梦,湿浊上干神明之故。
医案出处:《万济舫临证辑要》
十三、阳明热结
验案1
许某,女,35岁。1977年6月11日初诊。
患者1966年阑尾炎手术后不久,大便曾一度干结不畅,随后头部左侧突然发生剧烈疼痛。自此10多年来,间断发作过数次。每次疼痛持续1~2天,经用安眠止痛药后疼痛可暂时缓解。1977年5月14日患者又发生左侧偏头痛,大便干结,曾多次灌肠未能缓解。住某医院治疗用镇静安眠止痛药无效,于6月11日来就诊。
头痛如劈,有热胀感,已卧床5天。检查:头面部瘀肿发暄,发呆,耳、鼻、眼及脑电图均未发现异常,苔白腻,脉沉弦。
根据患者每次头痛剧烈时都伴有大便干结,大便经常干结则秽浊之气上干清窍而引起头痛,故治疗拟用清脑通便法。
紫贝齿12g(先煎),紫石英9g(先煎),生石决明30g(先煎),菊花12g,连翘15g,白薇、生地黄、白芍各9g,首乌藤18g,钩藤12g,栀子9g,瓜蒌30g,玄明粉(冲服)、大黄(后下)各9g。3剂。
二诊:服上方3剂后,大便通,头痛减,其他诸症均有好转。随将上方去玄明粉,加夏枯草12g,牡丹皮9g。再服3剂。
三诊:又服上方3剂后,头痛大减,面部神色复,头部瘀肿消,苔微黄,脉弦。仍宗前法加减。
生石决明30g(先煎),紫贝齿15g(先煎),紫石英l2g(先煎),桑叶9g,菊花12g,连翘18g,夏枯草15g,赤芍、白芍各9g,白蒺藜15g,钩藤12g,首乌藤15g,生地黄12g,牡丹皮、栀子、郁金各9g,麦冬12g,紫苏梗、桔梗各6g。3剂。
患者服上药后,头痛止,精神爽,苔薄白,脉缓。经随访,已基本痊愈。
按:本例偏头痛,我们认为是由于大便经常干结不畅,以致浊气不降,秽浊之气上冲所引起。所以,头痛是现象,是标;大便干结不畅是实质,是头痛的根本原因。在治疗时若头痛治头,只以镇静止痛药治疗,这只能是治标,虽可取得暂时缓解,但不能根治,疗效不巩固。所以患者久经治疗不愈。因此在治疗时,必须采取治病既求其本又治其标的办法,标本兼治。故用清脑、通便两法治疗。清脑用紫贝齿、生石决明、菊花、连翘、白薇、夏枯草等,通便用玄明粉、大黄、瓜蒌。这样使患者腑气通、大便畅、秽浊降、头脑清,头痛的原因解决了,虽未用止痛药,头痛也就可以治愈了。
医案出处:《临证医案医方——孙一民》
验案2
陈某,男,36岁。1969年5月25日初诊。
前额头痛数年。患者平素嗜酒,数年来经常前额发头痛,每月必发二三次,发时疼痛不止,胃脘不适,饮食欠佳,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右寸、关弦数。
治以清足阳明之热,泻手阳明之实。
葛根9g,生石膏60g,厚朴9g,炒枳实9g,大黄12g,玄明粉12g,炒神曲12g。
服上方3剂,病已愈。观察月余,未再发。
按:平素嗜酒,湿热酝酿,胃腑结热,壅遏不宣,以致阳明秽浊挟热上冲于头。前额为阳明经聚积之地,故其痛以是处为主。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象弦数,皆系里有实热之候,其病在阳明胃腑中矣。
医案出处:《万济舫临证辑要》
第二节三叉神经痛
一、风寒袭络
验案1
杨某,男,64岁。1993年2月9日初诊。
发作性右面剧痛3年,加重半个月。3年前突发右面疼痛,放射至右额及右颊,伴面肌抽动,坐卧不宁,甚则洗脸、说话、咀嚼时亦痛不可忍。经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痛可定、索米痛片(去痛片)等药物疼痛暂略缓解,但不能维持长久。半个月来因气候寒冷,面痛持续发作,每日可达十几次。现症见右面剧痛,窜及右额及耳前,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张口讲话及用力咀嚼时疼痛加剧,不能触摸,甚至面肌抽动,流泪流涎,因痛而入睡不安,头昏脑胀,遇冷诱发,二便如常,舌红暗,脉细弦。
辨证属风寒入络,筋脉失养。治宜祛风散寒,滋养筋脉,解痉止痛。方宗葛根汤加减。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麻黄3g,葛根15g,羌活10g,钩藤10g,生地黄10g,细辛3g,石菖蒲10g,五味子10g。水煎服。
2月18日二诊:服药5剂,右面颊剧痛未再发作,入睡较安,情绪较佳,唯张口或触摸仍痛,口干思饮。守方加川芎15g,白芷10g,白蒺藜10g。再服14剂。
3月14日三诊:右面颊抽痛或触痛均已告愈,讲话咀嚼恢复正常,停用止痛西药未再反复,舌暗红,脉细弦。嘱再服原方7剂,以巩固疗效。
按:《张氏医通》曰:“面痛皆因于火,而有虚实之殊。”后世多以清热解痉、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然本案辨证属风寒入络,筋脉失养,缘阳明经脉布于面,为多气多血之经,其环唇挟口,越于鼻,循颊车上耳前,过耳发际至额颅。风寒之邪客于阳明之经,经脉遏阻不畅,故面痛暴作,遇寒加重,寒性收引则侧面肌抽动,风性善行致主支窜至额颊。病程虽久,邪仍在经络,故治以经方葛根汤为主,驱风散寒,滋养筋脉;佐羌活、白芷、细辛散寒止痛;生地黄、川芎、钩藤、白蒺藜养血活血,祛风解痉;石菖蒲、五味子通窍安神。其中生地黄配细辛为治疗头面疼痛之经验对药。生地黄甘寒,滋阴清热;细辛辛温,祛风止痛。两相配伍,以细辛之升散引生地黄之甘寒直达头面,共奏养阴止痛之功而无燥烈伤阴之弊。
医案出处:《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刘某,男,58岁。1986年12月8日初诊。
反复右侧面痛6年,加重1个月。患者于198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部阵发性隐痛,常因洗脸时擦洗脸部引起疼痛发作,其后逐年加重,多在秋冬季节发作。1986年11月右侧面痛加重,呈阵发性闪电样剧痛,每隔半小时疼痛1次,服用卡马西平、罗通定等药物无效。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属风寒袭络。治法以疏风散寒,祛风止痛。
荜茇50g,细辛5g,川芎50g,炙草乌10g,苍耳子15g。
12月22日二诊:疼痛明显好转,稍感面颊发热。原方中加菊花15g。继服10剂。
随访2年,未再发。
按:主药荜茇辛热,入大肠、胃经,温中散寒止痛,治疗头痛、齿痛;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主风寒湿痹。苍耳子甘温,散风止痛。佐使以细辛辛温散寒,入肝胆经,祛风止痛。5药合用,辛温散寒。
医案出处:《中国中医名方——卢祥之》
验案3
高某,男,61岁。1982年7月4日初诊。
左侧面颊部肌肉阵发性刺痛半年余。病发于1981年10月,某日患者突感左侧面颊部肌肉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持续数分钟而自行缓解。一日二三次,10多天后自愈。于1982年4月病复发,每日发作4~8次,仍如针尖刺痛,发作时吃饭、喝水、说话均可使疼痛加重,甚则整个头痛,有时则如触电样麻痛,疼痛较剧,致涕泪交流,汗出心慌难支,平时遇冷、遇风易诱发。1982年6月经会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给服贝诺酯(扑炎痛)、苯妥英钠治疗10余天,面颊部肌肉疼痛大减。试减西药剂量,疼痛即加剧。故请求中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