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查见面晦少荣,舌淡苔白润,脉紧而弦。辨证属风寒外来,寒邪阻滞。治法以温经散寒,解肌通阳。制川乌15g,桂枝12g,白芍40g,甘草3g,生姜5g,大枣15g,羌活12g,北细辛6g,川芎12g,白术12g,知母20g,白附子12g,僵蚕12g,蜂蜜60g。先煮川乌、蜂蜜半小时,再纳入诸药同煎半小时。温服,1日3次。二诊:患者服上方药3剂后,即开始逐渐减少西药剂量,至半个月后完全停用西药,守服上方药1个多月,病痛迄今未复发。
按:根据本病的部位及临床特点,与中医学的“头痛”“牙痛”有关。因寒滞经脉,“不通则痛”,龚老巧用乌头桂枝汤加味,出奇制胜。此方原为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为“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所设。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龚去非》
验案4
王某,男,43岁。
初诊:左面颊肌活动不利而痛已1年,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下支痛,服西药未效,苔薄,舌红,脉细数,二便尚正常。证属营卫偏衰,风阻络脉,致左面颊不利而痛。治拟活血通络利窍。钩藤12g(后下),石菖蒲6g,远志4.5g,白附子4.5g,当归9g,川芎4.5g,桃仁9g,红花6g,仙半夏9g,地龙9g。5剂。二诊:病情好转,痛已大减,再以巩固为治。前方去钩藤,加鸡血藤15g。7剂。
按:因邪阻络脉、营卫不通而痛,经用归、芎、桃红、鸡血藤、地龙等活血通络为主,兼石菖蒲、远志通窍,白附子、钩藤上引头面祛邪,二诊后痛解。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杨少华》
验案5
罗某,女,64岁。1964年7月12日初诊。左侧面颊阵发性剧痛已有2周,经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来发作次数更加频繁,每因吞咽或说话而引起剧痛,痛时闭目流泪,翘嘴咬牙,历10余秒钟可得暂停,旋止旋作,渐精神萎靡,头晕目眩,食饮皆废,脉缓大,舌上无苔,中见裂纹。拟以养血祛风法(药用四物汤加细辛、钩藤,僵蚕等),2剂乏效。乃改用芍药甘草汤。
芍药30g(酒炒),甘草12g(蜜炙)。
服2剂后疼痛若失,唯感痛处尚有麻木感。守原方续服2剂,诸症悉除。至今虽操劳家务,7个月来未曾复发。
按:此例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偏风证。肝主筋,肝血虚不能荣筋,筋失所养则拘挛而痛。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养血柔肝而缓解筋脉拘挛,所以服药仅2剂其痛若失。续服2剂,诸恙悉除。
医案出处:《经方临证集要——陈汉雄》
验案6
邢某,女,67岁。1975年12月18日初诊。
左面部疼痛,其后逐渐转为剧痛,阵阵发作,持续3年之久。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近日来疼痛加剧,痛甚时脸肿发亮,眼不能睁,夜不能眠,坐卧不宁,生活无法自理,微恶寒,无汗,舌质淡红,苔淡黄润夹白,根稍厚腻。
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偏头痛,风寒挟湿侵袭,无从达泄,法宜解表开闭,散寒除湿。以麻黄汤加味主之。
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18g,杏仁18g,法半夏15g。2剂。
二诊:服药2剂,疼痛明显减轻,余症亦随之好转。原方再服2剂。
三诊:剧痛消失,夜能安睡,精神顿觉清爽,多年痛楚若失,不胜欣喜。舌质正常,苔黄腻退。头部微觉恶风,头左侧尚有轻微阵痛。风邪未尽,尚有病后营卫不和之象。宜祛风解肌。桂枝汤和之,以善其后。
桂枝10g,白芍12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2剂。
服2剂,病愈,遂停药。嘱其免受风寒。观察约1个月,情况良好。其后,向其亲属追访,知病未复发。
按:临床治疗不拘于头痛偏侧多属少阳,或头痛日久多属内伤之常规,而从实际出发,按仲景六经辨证,辨属太阳经证,伤于风寒雾露,寒邪郁滞,邪无达泄之路而上扰,以致多年头痛不愈。用麻黄汤以开表、逐邪,继而以桂枝汤和之。
医案出处:《范中林医案》
验案7
王某,女,66岁。1992年12月16日初诊。
左面部刺痛间断发作2年余。1989年左颜面部刺痛,严重时则咀嚼、洗脸、触摸颜面部时均可诱发疼痛发作,说话时则痛甚,在某医院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间断服中药及止痛药效果不显,近日左颜面疼痛又作。现症见左面部刺痛,头胀痛时流涎流泪,纳差,大便干,小便正常,神情、颜面、五官左右对称,无口眼斜及面部肌肉抽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细。
中医诊断为面痛(阳明经血虚风寒入侵面部,脉络闭阻不通,久而致瘀),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颧及下颌支)。治法以养血活血祛风寒。
当归15g,白芍40g,甘草10g,荆芥15g,防风15g,细辛3g,白芷15g,僵蚕15g,菊花15g,钩藤20g,丹参20g。
二诊:上方服4剂,唇痛、面痛均减轻,面部皮肤已敢触摸,可洗脸,已能进食,尚气短,下颌部疼痛亦减,食后腹胀满、呕逆已减半,舌苔黄腻已退,质稍红,脉同前。上方加厚朴10g,青皮10g。
三诊:上方服7剂,颜面疼痛大减;食欲佳,食后腹稍胀闷,尚有气短;大便干,2日1行;小溲正常;舌黄厚腻苔已退,质淡红,脉弦滑。面痛已解,再服上方7剂以巩固。加活心丹,每次1粒,每日3次,以舒气活血助其恢复。
按:本例面痛(三叉神经痛)证属阳明经血虚风寒入侵,久而致瘀血内停,脉见滑数细,舌苔黄腻。治法是舍脉从症,不管其舌红、苔黄腻、脉细数、大便干燥等一派血虚血瘀化热兼湿热之象,因其痛著,改而抓其疼痛这一主症。不通则痛,寒凝久瘀而痛。为解其当时之痛苦,而用归、芍养血和血,丹参活血,荆、防、细辛、白芷一派辛温祛风寒之药疏散外风,僵蚕、钩藤清搜内风,内外兼治,所以4剂药后就使达2年之久的面痛疾病得以缓解。
医案出处:《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二、风热袭络
验案1
姜某,女,40岁。1979年12月18日初诊。
近1年来即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疼痛尤为明显,痛时目不能开,且焦虑烦躁,易患感冒,口渴,鼻窍、口唇干燥,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干燥。曾按神经性头痛而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来诊。诊见面色赤,两颧红。舌质红,苔少微黄,脉象弦数。
证属风热外束,失于宣解,阳明受邪。治以疏散风热,清阳明之邪兼活血止痛。
生石膏40g,菊花15g,钩藤15g,蔓荆子9g,蒺藜9g,牡丹皮9g,天麻9g,白芷9g,细辛3g,乳香9g,没药9g,金银花20g,夏枯草10g。水煎,分2次服。
12月20日二诊:患者服药2剂,自述头痛及眉棱骨痛明显减轻,精神及食欲明显好转,小便色黄,大便调,舌苔微黄,脉象沉而少弦。前方继服。
12月25日三诊:患者继服上方5剂后,头痛、眉棱骨痛、口渴、失眠等症基本痊愈,精神及食欲复振,二便调和,舌苔白薄,脉象沉而少弦。守方继服5剂而痊愈。
按:本案属外感头痛,因素蕴虚热,风热外袭,少阳、阳明受邪,扰及头目,故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主。治以辛散轻扬,疏风清热,活血通络而效如桴鼓。方中石膏清热降火,治阳明头痛;菊花制火而平木,火降则热除,木平则风息;钩藤除心热,平肝风;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蒺藜、天麻祛风疏痰气,治诸风掉眩,同时蒺藜尚有散肝风、益精明目之作用;牡丹皮泻伏火;白芷祛风散湿治眉棱骨痛;细辛温散风邪治头痛;乳香活血调气,舒筋止痛;没药散结气、通滞血而定痛;金银花清热,佐诸药以制其辛燥之弊;夏枯草缓肝火,解内热。
医案出处:《袁正瑶医术验案集锦》
验案2
陈某,女,51岁。2000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平素嗜食辛辣,1周前因食辣肉面,突起面部及右牙疼痛,呈阵发性剧烈疼痛,偶见面部肌肉抽搐,伴头痛头晕,夜不安寐。现症见右面部及右牙疼痛,头痛头晕,精神萎靡,痛苦面容,纳食尚可,大便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属风毒之邪阻滞经络。治法以息风通络,清热解毒。
方1(内服):天麻15g,川芎15g,延胡索15g,蒲公英30g,菊花9g,白芷9g,枸杞子15g,全蝎3g,白蒺藜15g,石决明30g(先煎),藁本9g,僵蚕9g。
方2(外洗):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紫花地丁30g,桑叶30g,冰片6g。
方3(刷牙药粉方):熟石膏100g,食盐5g,荜茇9g,细辛9g,黄连3g,冰片5g。
10月17日二诊:服药后第3天右面部疼痛减轻,现无明显疼痛,舌淡红,苔薄,脉数。法再从前。内服方加羌活9g,独活9g,苍耳子9g。
按:据文献记载,刷牙疗法早在远古时期即以流行,它是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由于牙龈为阳明胃经循行部位,故刷牙药粉方中用石膏、黄连可以直折阳明经脉的火邪以清其源,佐以食盐、冰片清热解毒,配《圣济总录》之细辛汤止痛。合而组方,具有解热、消炎、镇静、止痛的药理作用。
医案出处:《秦亮甫临床经验集萃》
验案3
杨某,女,37岁。1976年6月7日初诊。
右侧面部疼痛1个多月。患者于1979年4月24日洗脸时突然感到右侧面部疼痛,继而右侧口角、牙及舌亦痛,流泪,言语不流利,纳食受阻,只能吃稀粥。随即到某医院门诊部就诊,经治疗20余天,拔掉1颗牙,疼痛仍未缓解。后又住院治疗,住院后曾给哌替啶10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氯丙嗪50mg,每日1次,口服。因效果不佳,拟将右侧牙齿全部拔掉,方可痊愈。患者畏惧拔牙而要求出院。
主症:右侧面颊上下颌部阵发性疼痛,疼痛发作时间2~3min或5min,右侧口角、牙及舌亦痛,耳胀痛,牙关紧,干呕,纳食不佳,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治以清热解毒,养阴,祛风通络。
生石膏120g(先煎),知母12g,金银花40g,连翘、蒲公英各60g,栀子12g,生地黄60g,麦冬15g,玄参60g,石斛15g,细辛1.5g,白芷9g,丹参15g,瓜蒌30g,大黄15g(后下)。6剂。水煎服。
6月14日二诊:服上方6剂后,大便通畅,疼痛减轻,其他诸症均有好转,苔脉同前。上方有效,原方加减继服。上方去瓜蒌、大黄,加甘草3g。6剂。
6月21日三诊:服上药6剂,右侧面颊上下颌、口角、牙及舌疼痛大减,二便正常,纳食欠佳,苔白,脉细略数。
生地黄30g,麦冬12g,玄参30g,石斛12g,白芍12g,沙参15g,金银花15g,生石膏60g(先煎),知母、神曲各9g,麦芽15g,甘草6g,鸡内金9g。6剂。
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属足阳明胃经循行分布的范围。本例系因胃中热盛,面部外受风寒侵袭,导致胃的经络痹阻,气血凝滞不畅而发病,同时病久热盛必然耗伤阴津,导致胃阴不足。整个治疗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以治胃热盛为主。方中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栀子清热解毒;瓜蒌、大黄理气降逆,通便泄热;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滋养胃阴;白芷、细辛祛风止痛;丹参、地龙活血通经络。二是腑气已通,胃热得减,阴液未复,故治守原方减去泻下药,加入一味甘草,益气调中,可防止过用寒凉药损伤胃气。三是疼痛消失,唯纳食欠佳,口干,治以养胃阴、健胃助消化为主,佐以清余热。
医案出处:《临证医案医方——杨一民》
三、痰浊阻滞
验案1
王某,男,成年。
初诊:罹患头面疼痛,诊为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痛苦异常,近日又作。诉其左侧头面、眼眶并及口周痛如烧灼,头眩而晕,痰多黏稠,不易咳出,大便燥结如羊屎状,小便短赤。察其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
辨其证属痰瘀阻滞,风邪外袭。先予疏风豁痰、通络止痛之剂。
白芷10g,川芎10g,地龙10g,石菖蒲10g,郁金15g,龙胆10g,白矾2.5g,法半夏10g,茯苓15g,厚朴10g,橘红10g,生姜5g,竹沥30g(分冲)。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5剂,疼痛稍缓,但余症如故,苔脉同前。细考脉症,虽有风寒,但苔黄厚腻,大便燥结不通,乃阳明腑实之证。胃火不降,逆火上冲,经气壅塞,故头面灼痛。痰饮内结,乃因于腑气不通,肺失肃降而致。腑实为本而痰浊为标,徒豁痰通络无异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遂于上方加减。入生大黄5g(后下),芒硝6g(分冲)。
三诊:药后下燥屎甚多,秽臭难闻,从而疼痛大减,头脑转清,舌苔消退,脉已不滑。燥屎已下,则不宜再攻。上方去芒硝,生大黄改为制大黄,取其清胃泻火之力以善其后。
按:本例确为胃火壅盛、腑气不通之证。但因其夹风痰壅盛于上,故初诊误以豁痰为主,未获显效。二诊加入硝、黄,以上病取下,通腑泻热,一举而面痛皆除。
医案出处:《谢海洲临床经验辑》
验案2
陆某,女,64岁。1983年11月28日初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