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我们在吃什么——解读食品营养与安全
48537500000017

第17章 食品的毒害与疾病(3)

52.“垃圾食品”害处大

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喜欢吃“垃圾食品”的习惯为什么不好的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全面的、均衡营养的新观念。那么,什么叫做“垃圾食品”呢?

有一位学者解释的很好,可引来一用。他说:“垃圾食品”(junkfood)从字面上来解释,是像垃圾一样的食物,营养专家称为“空热量食物”。“空”就是只有的意思,只有热量,没有太多营养价值的食物,亦即含有过多的油脂、盐、糖、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物,无论是大人或小孩,进食“垃圾食品”会损害健康。但是在更多的人的心目中,“垃圾食品”指的是油炸、烤制、熏制、焦化、腌制的和含高热量的食品。这些食品能诱发癌症,应该不吃或少吃。但“垃圾食品”已随着创意的商品广告,彻底融入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中,而且难以抗拒,危险正是在这里。垃圾食品的名字也已为多数人所接受,这是一件大好事。那么这些食品为什么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呢?西方有一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吃什么,像什么)”,这与近年来欧美国家的一些调查报告不谋而合。当人类对高油脂、高热量、低纤维素、低营养价值食物的摄取量愈来愈高时,全球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数也愈来愈多。

建议人们远离“垃圾食品”。这些食品包括: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肉食类、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以外的饼干类食品、汽水类食品、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53.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如下。

维生素A缺乏症:可致结膜角化、泪腺分泌减少,形成眼干燥症(干眼病)。据WHO报道,因维生素A缺乏,全世界每年有50万名学龄前儿童患有活动性角膜溃疡,600万人患干眼症,这是影响视力和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还可引起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脱落等。

维生素D缺乏症:儿童会发生佝偻病,成人会出现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B1缺乏症:易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beriberi,脚气病不是脚癣),多见于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由于米淘洗过度而又缺乏维生素B1。

维生素B2缺乏症:机体出现能量和物质代谢的紊乱,可出现外生殖器、舌、唇、口角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口角炎、口唇炎、舌炎、睑缘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等。

我国两次营养调查显示,居民平均摄入量只有供给量标准的1/2。与食用动物性食品较少有关,易造成维生素B2缺乏。

烟酸缺乏症:又称癞皮病,糙皮病,多发生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许多年前,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新疆南部居民以玉米为主食,又无加碱食用的习惯,副食品供应不足,故发生过癞皮病流行,部分地区居民患病率高达50%。经长期防治,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此病已得到控制。典型症状为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及痴呆(demantia)即所谓“三D”症。

维生素C缺乏症:可引起坏血病,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牙龈肿胀与出血,牙齿松动、脱落,皮肤出现瘀点与瘀斑,关节出血可形成血肿、鼻出血、便血、月经过多。

还能影响骨骼正常钙化,伤口愈合不良,抵抗力低下,肿瘤扩散等。过去,我国北方地区新鲜水果蔬菜比南方少,故维生素C缺乏病较南方更为多见。一般随年龄段的不同,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不同。12岁以前为30~50mg,少年、成年、老年皆为60mg,孕妇80mg,乳母100mg。

54.常见的矿物质元素缺乏症

常见的矿物质元素缺乏症如下。

铁缺乏症:铁主要分布在红细胞中,是血红蛋白的必需组成部分,可以携带和运载氧气。缺乏铁会导致贫血,食欲缺乏和学习困难,增加分娩死亡的危险。由于植物中的植酸盐和纤维素会和铁结合,把铁带出体外,植物食品铁的吸收率远低于动物食品。植物中大豆的铁吸收率最高,动物中红肉的含铁量最丰富。当前流行的红肉恐惧症使缺铁性贫血流行。动物食品中的铁含量不但丰富,而且不会过量吸收,因为人体对其中的有机亚铁的吸收量是有限的。而人工合成的铁,包括铁补充剂和铁强化食品,是无机铁,可以在体内无限制累积,增加氧化和患癌的危险。欧洲很多国家,如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已经禁止用铁强化食品。红肉因为含铁而呈红色,是补充铁的最佳来源。

锌缺乏症:锌主要分布在前列腺和皮肤(包括指甲),参与上百种酶的合成。缺乏锌会导致食欲缺乏、性欲下降、生长停滞、性发育缓慢、身材和性器官偏小、不孕不育、前列腺肿大、消瘦、频繁感染和感冒、指甲白斑、耳鸣、多动症等。动物食品中的锌不但比植物里丰富,而且吸收率是植物食品中的4倍。粮食的精加工过程会使锌大量流失。

加热烹调会破坏消化酶,迫使人体动用储备的锌来合成酶。因此,食用植物精加工食品和烹调过度的食品,容易造成锌的缺乏,这是今天人们普通缺锌的主要原因。锌的最佳来源是海鲜、肉类、内脏、蛋类,坚果和种子、锌补充剂非常安全,成人每天15~25mg,儿童可以根据体重比例调节。

钙缺乏症:钙是人体最大量的矿物质,99%分布在骨骼中,其余主要分布在血液中。

钙并非微量元素,是构成骨骼、参与肌肉的收缩、神经的传导、心脏的搏动、血液的凝固、激素的分泌等生理活动。缺乏钙会发生抽搐,失眠或神经过敏,骨质疏松,高血压,早产、流产或产儿体重不足。维生素D可以增加钙的吸收,而植酸、草酸和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与常识相反,钙的最佳来源不是牛奶,而是大豆和深绿色植物。人的一生中几乎都有补钙的需要。

硒缺乏症:主要因环境中硒缺乏致硒摄入量减少、食物在烹调、加热过程中硒挥发消耗等原因而缺乏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HS-PX)必需的组成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硒参与免疫反应、辅酶Q的生物合成及线粒体ATP的合成等。硒的抗氧作用是维生素E的500倍,缺硒使体内代谢产生的过氧化物增多,自由基产生增加,后者可使某些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含硫基酶和蛋白质失活,破坏细胞膜磷脂成分并损伤生物膜;硒缺乏时会使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在体内吸收与消耗调节严重受损。人类硒缺乏常见的表现有肌痛、肌炎、心肌脂变、克山病、溶血性贫血、骨骼改变(大骨节病),白细胞杀菌力及细胞免疫力降低,易致感染,并易致癌。

55.饮酒有害健康

酒是一类特殊的饮料,自古以来,上自帝王将相,下到穷人乞丐,都有饮酒的习惯和爱好,尤其是欢乐喜庆之时,更是少不了它。少量饮酒除了能产生欣快感外,还能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胃酸分泌增加,促进消化,因此也受到一些医师的推崇。

但饮酒作为一种嗜好,常会成瘾,而且人体的耐受量也会越来越大,需要的浓度也会越来越高。除了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以外,一般都难以控制在20~50ml低度酒的界限内,稍有放纵,就会发展成豪饮,甚至狂饮。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大量的研究证明,乙醇能促发其他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对于一些已经明确的致癌物,如亚硝胺类化合物、氯乙烯等,乙醇都可增强其致癌作用,所以被列为促癌物质。

酒精是表面消毒剂,高浓度的酒精可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使致癌毒物容易直接与胃黏膜接触,从而可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乙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醛,乙醛已被确定为致癌物。我们东方人还有一个生理特点,就是酶结构的特殊性,分解乙醛的酶的含量比西方人低,饮酒后乙醛在肝和血液的浓度较高,且持续较久,对于致癌来说,是值得重视的一点。此外,酒的成分有千余种,酿酒的原料也常带来致癌毒物,如酿酒用果类可带来含砷农药,用于制酒的粮食难免有霉变的,可带来可怕的黄曲霉素,操作过程中还可带来亚硝胺、氨基甲酸乙酯以及石棉等致癌物质。在研究乙肝病毒、黄曲霉素与肝癌的关系中,也发现过量饮酒在这些环节中有明显的协同与增强作用。过量饮酒会导致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非整倍体以及姊妹染色体交换增加等遗传学效应。大量饮酒还可加重肝的负荷,损伤肝的代谢功能;长期大量饮酒可诱发肝硬化。所以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肝硬化的发病率就高。酒中还有很多的自由基,更可促使肝癌的发生。长期嗜饮烈性酒的人,易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肝硬化和肝癌。还有研究表明:凡乙醇饮料,无论啤酒、葡萄酒、黄酒或白酒,都可诱发癌症。癌症的发生与饮酒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偶尔饮少量的酒,无明显诱发癌症的作用;而长期嗜酒者癌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如对乳腺癌的研究表明,嗜酒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不饮酒者或偶尔少量饮酒者平均增高1.5倍,而酒量越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也越高。在许多国家,饮酒习惯极为普遍,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有人调查发现,饮酒,尤其饮啤酒,与直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饮酒时吸烟是生活和社交上的常见现象,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协同致癌作用。同时大量吸烟和酗酒所造成的致癌危险,比单独一种的致癌危险性成倍增加。法国的布列塔尼调查资料显示,每天吸烟在30支以上和饮酒(乙醇)12g以上(通常饮1小杯白酒或1大杯啤酒,大体上相当于10~12g乙醇)的人,食管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吸烟在9支以下和饮酒(乙醇)4g以下的人高出155倍。在观察与大量饮酒相关的喉癌、食管癌、肝癌的研究中,也发现饮酒与吸烟可有协同作用;但是,有些人在豪饮时,偏偏少不了吸烟,真是一件相当有害的不明智之举。近期的研究还认为:乙醇(酒精)在人体中分解产生的乙醛,削弱了细胞修复自身DNA的能力,因此导致细胞发生突变致癌的可能性增加了。

酒精诱发癌症的另一种解释认为,酒精与人体内特定的生化酶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这些酶的活力。这些酶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解毒功能,但是在消解毒素的同时能增加某些进入人体的致癌物质的毒性,使这些致癌物质变得更加活跃,从而诱发癌症。

也有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人体营养学的角度来寻找原因,长期酗酒破坏了人体正常的营养吸收过程,饮酒会使人体内的铁、锌、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A的含量明显降低,而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积极的防癌、抗癌的功能。

长期饮酒还会增加人体内致癌物质的含量,从而导致癌症发生。研究显示,酒精增加了绝经前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而过高的雌激素水平是乳腺癌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有研究发现,大量饮酒可使男性产生的精子减少。

医学研究已经肯定饮酒和某些癌症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美国公共健康和社会服务部发表的第9版《致癌物质报告》中,已将酒精列入致癌物质名单,不过至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酒精本身就是一种致癌物质,但是酒精间接诱发癌症的观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医学研究人员明确建议:饮酒越少越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ml纯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10ml纯酒精。这一标准相当于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瓶啤酒或50ml低度白酒,女性每天不超过1瓶啤酒或25ml低度白酒。而且每周至少保证2天滴酒不沾。对于红酒,专家的建议是男性每天2~3杯,相当于半瓶葡萄酒,女性还要减半。由于酒有促致癌作用和其他毒性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酒类列为八大毒物之一。

国家将40度以上的酒列为烈性酒,我们平时在饮酒时要尽量选用38度以下的酒。

但在市场上还是可以买到60度的烈性酒,在有些地方如农村,甚至还能买到65度、70度的烈酒。认为只有这种酒才过瘾的人还真不少。

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或酗酒,的确不是好习惯。佳酿虽美,少饮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