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有什么功能?
胃肠道在维持人体营养和健康、抵御疾病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胃肠道的作用仅仅限于“消化和吸收食物”。不错,消化和吸收是胃肠道的核心作用。食物在胃肠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消化分解过程,成为小分子物质被肠道吸收,经肝脏加工处理变为人体必需物质,供全身组织利用,其余未被吸收和无营养价值的残渣构成粪便被排出体外。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获得能量和营养素,以达到维持生命和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抵御疾病的目的。
然而,现代医学已经明确,胃肠道的功能远远不只局限于消化和吸收,胃肠道尚有一定的清除有毒物质和致病微生物的能力,并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消化系统还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参与消化系统和全身生理功能的调节。
食欲与摄食有何关联?
食物的色、香、味通过感觉器官经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引起胃肠消化活动与进食欲望。但是胃肠道功能状态,人体的营养状态(如脂肪贮存量、血糖水平)以及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摄食行为。
在胃内空虚时,食物的气味可刺激大脑的下丘脑外侧区,即摄食中枢,出现电活动增强,从而启动摄食行为。当食入足量食物后,刺激下丘脑腹内侧区的饱中枢,可以抑制过度的摄食,使之适应胃肠的功能与机体的需求。
摄食中枢与饱中枢有相互抑制,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如大脑皮质额叶、纹状体,苍白球以及杏仁核等)均有联系,故摄食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部位综合活动的结果。
同时,多种神经递质和肽类物质在摄食调节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可刺激摄食,5-羟色胺可抑制摄食,有些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与摄食的长期调节也有关。
胃肠激素有什么生理功能?
调节胃肠道运动与消化腺分泌 胃肠激素可作用于食管、胃、小肠、胆囊,调节其运动,并调节胃、胰、肝、肠等脏器腺体的分泌。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在消化食物时,十二指肠和空肠释放的抑胃肽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引起胰岛素较早分泌,使血糖不至于上升过高,可以避免一部分葡萄糖由于超过肾阈而自尿排出,从而保护能源不致丢失。体内的生长抑素、胰多肽、血管活性肠肽等对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胃液素等激素的释放都有影响。
“营养”作用 一些胃肠激素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称为“营养”作用。如促胃液素能刺激胃泌酸部位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蛋白质、遗传物质(RNA与DNA)的合成,从而促进其生长。如果切除胃窦,血清促胃液素下降,可见胃黏膜萎缩。如注射小肠释放的胆囊收缩素(CCK)可引起胰腺的蛋白质、遗传物质(RNA与DNA)合成增加,使胰腺重量和腺体的分泌功能增加,长期经肠道外供给营养的病人,如应用CCK可刺激胰腺生长,防止其萎缩。
脑肠肽的双重作用 同时存在于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神经降压素等脑肠肽表明神经和胃肠之间在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同一种肽类分子既可作为内分泌激素起作用,又可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
什么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是指定居于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一般情况下多数对人体有益无害。正常菌群各菌种之间彼此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如厌氧菌依赖需氧菌消耗氧,使厌氧菌得以繁殖,后者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有机酸使肠道内酸碱值(pH)下降,又抑制了需氧及兼性厌氧菌的繁殖。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也如此,机体为正常菌群提供生存环境,正常菌群对机体具有保护功能,机体的防御功能不能清除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而正常情况下后者也不越过宿主的防御屏障进入血流及内脏引发疾病,如此达到微生态平衡。按重量计算人体携带的微生物总重量为1270g,其中肠道中的细菌就达到1000g。
正常肠道菌群有什么作用?
建立生物屏障 所谓“生物屏障”就是正常肠道菌群通过其生物拮抗作用和免疫功能构成的生物防线,对入侵人体的微生物予以有效的抵制。
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具有复杂的生物酶和氧化还原作用,可以水解甘油三酯,并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醋酸盐)合成脂类。
肠道细菌在肠腔内分解蛋白质和尿素产生氨,这种氨可进入再循环。结肠细菌双糖酶可将未吸收的糖分解并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通过结肠黏膜吸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可产酸,造成肠道的酸性环境,促进维生素D、钙及二价铁吸收。
正常菌群还能合成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等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但这些维生素的吸收有一定限度,不能完全代替食物来源的维生素。
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可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并作为广谱抗原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在正常人的血清、唾液、尿中可检测出抗大肠杆菌的IgG、IgM和IgA,在健康人粪便中发现各种肠杆菌表面覆盖有IgA抗体,这些抗体对具有交叉抗原成分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肿瘤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有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吞噬细胞活性而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什么是菌群失调?
在患糖尿病、恶性肿瘤、胶原性疾病等消耗性疾病时,如长期应用放疗、化疗、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致菌群失调,表现为正常菌群定居部位转移,如大肠杆菌由大肠转入泌尿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某些杆菌由下消化道转移到上消化道分解胆汁,破坏宿主消化吸收脂肪能力而造成脂肪泻。
为什么胃肠道疾病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胃肠道疾病可严重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素的吸收,日久即可引起营养不良,反之由于营养素缺乏更可加重胃肠道功能的紊乱,所以营养与胃肠道有密切的关系。
因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有:
1.体重下降:由于热量摄入不足或消化与吸收功能紊乱,都可导致体重下降。
消化系统由哪些组织和器官构成?
了解消化系统的总体结构,是了解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采取综合治疗、营养治疗的基础。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开始,至肛门结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肝脏、胰腺这些腺体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小腺体:
位于消化道壁内,这些腺体数量甚多,都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如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完成化学性消化。
食管的结构是怎样的?
食管全长约25cm。它的上端与咽部相连,下端与贲门相接。食管的上下两端,各有一括约肌。在咽及食管上端交界处,环行肌特别增厚,构成上食管括约肌。食管与胃交界处虽无类似结构,但在功能上有括约肌作用,故称下食管括约肌。静止时,食管上下两端压力比胸段食管内压要高。吞咽时,食管上括约肌迅速松弛,压力下降,即之立即收缩,出现高压波,然后其压力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下食管括约肌,是位于膈裂区,长3~5cm的一段高压带。当吞咽引起食管的蠕动传到此高压带时,下食管括约肌放松,压力下降;随后即恢复至原来的压力,下食管括约肌的静止压力比胃底部压力为高。吞咽时虽然该括约肌舒张,而其最低压力仍比胃内压力稍高,故下食管括约肌有阻止胃内容物反流的作用。
食物在口腔内是如何消化的?
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
口腔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另外,还有一些散在的腺体。饥饿时,当看到食物或嗅到食物的香味时,口腔内就会有大量唾液分泌,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1200~1500ml。
唾液是一种重要的消化液,唾液里含一种消化酶叫“淀粉酶”。淀粉酶能将食团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其中一部分可继续分解成麦芽糖。因为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很短,只有15~20秒,所以淀粉的分解量甚少。
为了充分发挥淀粉酶的作用,进食时应细嚼慢咽。细嚼米饭和馒头等多淀粉食品时,之所以感觉微甜,就是因为部分淀粉已经变成麦芽糖。
胃的结构是怎样的?
胃位于右上腹部。大体分为:贲门部、胃体、胃底、幽门部。贲门接食管,幽门接十二指肠。胃的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能分泌黏液。胃的黏膜表面呈现许多细小的皱折,凸出的部分称胃小区,呈多角形,直径2~3mm。周围狭小的沟称胃小沟,将胃小区互相隔开。胃小沟呈树枝或迷路状,相互连接,胃小区内有许多陷凹状的开口部,这是胃小凹,大约3~8个胃腺体管腔通入一个胃小凹。一个胃小区约有数百个胃小凹。
胃小弯、幽门部是溃疡病常发的部位。
胃黏膜有许多皱襞,胃扩张时皱襞消失,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胃腺。胃腺分泌胃液,成人每天分泌胃液1500~2000ml,胃液的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盐酸和黏液等。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主要消化酶。
胃液酸度很高,不仅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而且能把食物团浸泡松软,使胃蛋白酶保持充分的活性。当胃酸进入小肠后,还可以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如胃酸分泌不足,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若胃酸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蚀作用,易发生溃疡病。
胃酸的分泌具有自限性生理调节。迷走神经兴奋,胃窦充盈膨胀,进食蛋白质食物,血钙升高,胃腔内胃酸减少等因素均能促使促胃液素(胃泌素)的释放。促胃液素(胃泌素)通过血液循环能刺激壁细胞相应受体分泌盐酸。而胃酸分泌又受到下列因素的调节:胃酸增多,pH<2时能反馈抑制促胃液素的分泌;前列腺素和生长抑素能抑制促胃液素和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促胰液素(胰泌素)、缩胆囊素、肠抑胃肽、肠血管活性肽等血浓度增高时亦可抑制促胃液素的分泌或竞争性抑制壁细胞的盐酸分泌。
促胃液素还能改善胃肠黏膜的血供和营养,促进胃黏膜细胞和壁细胞的增生,它还有促进胃蠕动,增强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减弱幽门张力的作用。
胃有哪些生理功能?
胃是消化道中最大的器官,成人的胃容量可达3000ml。分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幽门,其中胃体、胃窦、幽门与食物消化的关系最为密切。
胃的消化功能是依靠机械和化学作用来完成的。食物进入胃后,胃开始运动,胃壁逐渐舒张来受纳食物。当食物刺激胃壁,通过中枢神经引起反射性、有规律的胃壁蠕动,将胃内食物进一步磨碎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样食糜,分批送入十二指肠。胃的完全排空需4~6小时,排空时间的长短与食物的质和量有关。水排空最快,流质饮食较固体饮食快些,固体饮食在胃窦磨碎后,与胃液混合,消化为液状或半流状食糜,然后才自胃排出。未消化的固体食物不能通过幽门,从胃窦又推回胃体,重新研磨。胃内食糜量越大,排空越快;溶液浓度越高,则排空越慢。溶液的pH小于3.5时,胃的运动就受到抑制。脂肪食物对胃的抑制作用最大,蛋白质食物次之,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产物对胃的运动基本上不起抑制作用。
胃的化学性消化是由胃液完成的,胃液中含蛋白酶、盐酸和黏液,其中盐酸的作用最为重要,它能使胃蛋白酶原变成胃蛋白酶,并造成酸性环境,将食物中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
和胨,为小肠的进一步分解和吸收做好准备。胃酸入小肠后可刺激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并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等物质的吸收。
胃神经与胃的运动和分泌有密切的关系。胃的分泌机制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控制。人在进食时,虽然食物尚未进胃,但食物色、香、味的刺激,与食物有关的信号传入中枢神经,可以通过支配胃的传出神经引起胃的分泌与运动;当食物在口腔内被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可直接刺激口腔和食管,引起胃液的大量分泌。当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受到破坏或任何一方过强、过弱时,都可引起胃活动与分泌的失调,临床上就会出现病理状态。
食物在胃内如何消化?
食物的色、香、味,不仅诱发口腔唾液分泌,而且也会引起胃肠蠕动,调动许多腺体分泌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做好了进一步消化的准备。
由口腔初步加工过的食物,依靠吞咽动作,一团一团地经过食管的蠕动送到胃内。
通过胃的收缩和蠕动,使胃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便于消化酶发挥作用,并把食糜推送到幽门部,经过胃的加工,从口腔运来的食物团变成像粥一样的半流状,随着胃蠕动,分批通过幽门进入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