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48556300000043

第43章 给悲观的孩子灌输点儿乐观精神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应鼓励孩子乐观对待,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就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年纪虽然只有5、6岁,但神情忧郁,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里,很少与父母家人说话,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这类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小威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但是自从他上了中学以后,整个人就变了。他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名次稍微靠后他就不满意。每次考试完,当他的成绩有所下降时,他都会深深的自责。

后来,他慢慢变得悲观起来,心理阴影越来越重,总是急于求成,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成绩不见起色。因此,小威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父母跟他交流,让他好好学习,循序渐进,总会有好的结果的。但他总是说:“我现在什么也做不好,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父母教导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他又觉得不可能,觉得自己没那个能力。他总是钻牛角尖,把自己的路封的越来越窄,使自己越来越悲观,对自己的人生不抱希望。

悲观的孩子总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悲观的个性也是孩子将来成才的一大障碍。那么,孩子形成悲观个性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父母把自己的坏情绪带给了孩子

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开始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父母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的压力或者是生活的琐碎而导致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对生活的兴趣索然。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面部表情就是一张天气预报的“阴晴表”,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受到这张表的影响,而孩子也会“聪明”地去阅读这张表而感受到紧张。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容易形成悲观的个性。

2.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

有的父母,见孩子调皮、撒野、不听话,就乱下定论:“三岁看到老,少时成性,习惯成自然。”;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但又缺乏具体指教,一看成绩单上的红灯,就火冒三丈:“饭桶、笨蛋,考不好还有脸见人。”;有的父母,看到孩子闯了祸后,就惩罚孩子不许吃饭,孩子在自己最信赖的父母面前,受到如此冷落,就会产生自卑感,厌倦学习,灰心丧气,失去上进的勇气和信心。轻者,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重者悲观厌世,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3.孩子的学习压力大

孩子悲观情绪不是单纯的,有时是来自学习的压力,因为“学习成绩平平”致使孩子在学习方面没有动力,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种得不到赏识的学习被孩子视为难以越过的高墙。由于受挫,孩子便产生了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这时他不会听从劝告,也不相信生活中和周围世界还有值得珍惜且神圣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同时会用虚无和冷漠包裹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

悲观是失败的孵化器,而乐观是成功的催化剂。乐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孩子学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时,他的未来就会都充满灿烂的阳光。乐观也是孩子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做父母的应当知道,乐观的孩子一定会比悲观的孩子更易成功。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就是在点燃孩子对未来、对成功的希望之火。那么,怎样给悲观的灌输乐观的精神呢?

教导孩子要不屈不挠

父母应让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父母要让他知道任何困难都会有一线转机,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倘若出现经过孩子努力也没能扭转的情况,父母便应该帮助孩子寻求安慰自己的办法,可以听音乐、看书、向别人倾诉心声等。

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的一项细致的工程是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平时,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给孩子树立一个实际的目标

父母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可行的计划,树立一个实际的目标,让孩子自己努力去实现。当孩子不断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乐观、自信自然会充盈孩子的小脑袋。父母切忌少用或不用否定性的话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误,在客观上分析、指正之后,再教他正确的方法,而不应过多的替他惋惜、后悔,如“你要是那么做,一切就好办了”等。孩子沉湎于回忆、懊悔多一分,他的乐观精神便会少一分。

不向孩子宣泄自己的“垃圾情绪”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气,回来便对孩子发“无名火”。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和乐观,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恼火归咎为自己的错误,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于是只好全盘否定自己。长久下去容易让孩子自责、退缩,并蔓延为牢固的消极心理氛围,淹没孩子乐观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难时能否乐观面对,对培养孩子的乐观品质至关重要。

父母本身要有乐观的个性

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先要有乐观的个性,要有坚忍的毅力,要有充分的自信,要有亲善的人际能力,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协调夫妻之间的关系,能够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这样孩子自然会去模仿、去学习,以父母为榜样,逐渐形成乐观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