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秀是教出来的
48562300000019

第19章 《铃木镇才能教育法》(6)

“本正君,你除了喜欢物理和化学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

“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上了,已经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了。”本正浩夫说,“只有普通人,才会在空闲的时候爱好音乐什么的,但我就不一样了,科学研究就是我的一切。我可不想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上。”

本正浩夫这番话使铃木镇一非常惊讶:“哦,你难道从来就不听音乐,也从不看什么文艺书吗?就算是科学家,也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啊!”

本正浩夫却很骄傲地回答:“不,铃木先生,我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做什么事要想有所成就,就得一心一意地去做。”

铃木镇一毫不否认专心做事是一种美德。但是像本正浩夫这样大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专一”,他们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这种过早开始的“专一”只能使他像井底之蛙一样,禁锢在狭窄的世界中不能回头,并直接导致他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家想象一下本正浩夫会有怎样的成就呢?和铃木镇一预计的完全一样,到本正浩夫20岁的时候,他整个人显得呆板、冷淡,缺乏热情,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里也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听说他还在继续钻研那些高深的理论书籍,除此之外,他没有一点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都无法独立完成。

铃木镇一希望聪明的孩子们能够吸取教训,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因某种错误的观念而白白葬送原本可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好时光。

别把不健康的习惯传给孩子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面对生活、挑战自我的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最基本的素质,如果缺乏这一点,他们就不可能有所成就,生活也不可能有幸福可言。

铃木镇一认为,培养孩子的内心是教育他们的第一步。悲哀的是,有的父母意识不到自身的某些缺陷,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将一些错误的想法和不健康的习惯带给他们,致使孩子形成不健全的心理。

原木是个悲观主义者,他对家庭和事业都抱着消极的态度,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他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因此他不想做任何事情。他有三个孩子,但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不难想象,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原木的子女们会有怎样的前途。

原木的大儿子有直刚6岁,或许有人认为,一个6岁的孩子如何能够理解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区别呢?话虽然没错,孩子的确无法明白这些深刻抽象的东西,但父亲的影响却千真万确地存在着。

铃木镇一无意中看到了原木教育孩子的情形:

有直的母亲对儿子说:“有直,你已经6岁了,应该学会自己吃饭才行啊。”

有直答应了一声:“嗯”,然后用双手捧起碗,接着他就愣愣地停住了。因为他的双手捧着碗,不知道如何去拿刀叉。

看见有直愣头愣脑的样子,原木觉得很丢脸,立刻当着铃木镇一的面开始训斥儿子:“你真是个蠢货!”父亲大声的呵斥把有直吓坏了,手中的碗摔到了地上。

有直的母亲马上站起来收拾,原木依然大声地责骂孩子,有直则在一边大哭起来。

事后,铃木镇一问原木,为什么要大声责骂孩子?原木的答案简直出人意料:“唉,我怎么会有一个笨蛋儿子,以后也别指望他有什么前途。”铃木镇一劝原木说:“原木君,你不要这么说,小孩子都会有缺点的。”

原木依然唉声叹气:“铃木君,我知道小孩子都有缺点,可是,你看我这个儿子天生就笨,我是不指望他会有出息了。”

“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改变,孩子的变化更大。所以,你可不能现在就对孩子下定论。只要他能够接受正确的教导,我想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就算学会又能如何呢?人只能过一辈子,我连自己的事都不想管,哪有空管那些多余事,干嘛要那么费心?”原木竟然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原木君,你怎么如此悲观呢?”铃木镇一说。

原木满不在乎地看了铃木镇一一眼,但这种表情掩饰不了他内心的空虚。铃木镇一也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了有直“蠢笨”的原因。

刚开始铃木镇一以为6岁还不会吃饭的有直是个低能儿。但现在他知道了,造成有直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他那个不称职的父亲,原木应该担负起全部责任。

可以想象,当有直试着吃饭时,悲观主义的原木一定会说:“你一定会摔破碗,你真是个笨蛋。”虽然原木仅仅是在怪罪儿子的笨拙,但实际上,他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了可怕的暗示:“你真没用,你一定学不会自己吃饭。”对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生活的孩子来说,这种暗示无疑是个晴天霹雳,给了孩子致命的一击。

另外,在不经意中,原木总是灌输给儿子一些悲观主义态度,因为这种精神就是原木的人生观。孩子的尝试,总会得到无情的打击。

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有一个好前途呢?也许,原木对儿子的判断没有错。但是,将来有直成为一个失败者的原因也在他的父亲,因为原木的错误教育从一开始就给儿子的未来播下了失败的种子。

铃木镇一认为,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困惑和选择,生活的压力有时会让我们失去信心,甚至陷入绝望的境地无法自拔。但在人的一生中,人人都会遇到数不清的挫折和困难。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面对困难,然后又解决困难,就这样一步步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孩子的内心世界常常被父母和老师所忽视,因为大人们总觉得他们还不懂得人生的酸甜苦辣。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尽管他们年幼,还什么都不懂,但他们已经开始生活了。

因此,铃木镇一提醒父母们,要多重视孩子的内心,在精神上支持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音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铃木镇一常常感叹,人正是有了耳朵这一不可思议的东西,才会听到周围世界的声音。否则,就只能在寂静中度过一生。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声音无时不在人们的耳边回响。可是只有一种最美好最动人的声音是所有的耳朵都愿意去聆听的,那就是音乐。在铃木镇一心中,音乐世界里的声音充满了生命的美好情感,它与单纯的声音完全不同。正是音乐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铃木镇一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这件事使他对音乐教育更执着。

松正是一个性情狂野的孩子,或许是幼年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他性格粗鲁而且极其自私。虽然他只有9岁,但其行为已经极其乖张。

松正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妇女,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对他百依百顺。或许正是这种无限制的溺爱使松正变得顽劣不堪。

松正不愿意上学,一天到晚和小伙伴在外面疯玩,玩累了就回到家,大模大样地向母亲索要各种东西。

有一次,他体弱多病的母亲又病了,但是对母亲的病情,松正一点也不关心,仍然一大早就出去玩。

中午吃饭时,松正像往常一样回到家,把脏衣服往床上一扔就跑进了厨房。当他发现没有平时那些丰盛的午餐时,立刻冲着妈妈大吼起来。

“怎么回事?今天怎么只有这么一点菜?”

“哦,妈妈生病了,没力气做菜,你今天就凑合一下吧。”妈妈解释说。

“凑合?怎么凑合啊!就这么一点点菜,你让我怎么吃得下去啊!”松正大声地吵闹,根本不听妈妈的解释。

“松正,妈妈今天的确很不舒服。明天给你补上好吗?”妈妈还是耐心。

“真是烦死了,你怎么老是生病。”

“这有什么办法啊,我的身体一直不好。”

“没办法?我看你在床上躺着,什么也不用干还挺舒服的。”

“松正,你怎么这样对妈妈说话。”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明天我也生病好了,那样就什么事也不用做了。”说完,松正“砰”地把门一甩就跑了出去。

看到儿子这样蛮不讲理,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松正的母亲伤心地哭了起来。

说来也巧,松正离开家之后,就到外面四处乱逛,不知不觉地就到了铃木镇一指导孩子们学音乐的教室外面。

这时正是铃木镇一上课的时间。这是一堂音乐欣赏课,铃木镇一为孩子们安排的是日本现代作曲家永川先生的作品《致母亲》。

铃木镇一用留声机把音乐放给孩子们听,然后向他们解释乐曲的内涵、意义和音乐的结构。

那是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孩子们听了音乐和老师的讲解之后,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有人还非常动情地流下了眼泪。

铃木镇一的讲解结束后,第二次播放这支曲子时,教室外面隐隐传来一阵哭声,这是一个男孩子伤心哭泣发出的。这个男孩子正是松正。

铃木镇一很好奇,马上过去询问他为什么哭。

松正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讲给铃木镇一听。铃木镇一听了之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他对松正那样对待自己的母亲感到极其讨厌,甚至觉得难以忍受。不过当时松正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并且表示,从今往后一定会好好和母亲相处,这也让铃木镇一感到欣慰。

松正告诉铃木镇一:“也不知为什么,当我听了那支曲子,又听了您的讲解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有一个多好的母亲啊!惭愧的是,在这以前我竟然从没想到过,我真是太对不起妈妈了。妈妈每天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我的生活,可我一点也不听她的话,还时常惹她生气。今天她病得那么厉害,可我……”

后来,松正成了铃木镇一的学生。他不仅学会了小提琴演奏,还自学作曲,在音乐上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