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士对行为的态度,心理学上分为“冲动型”与“熟虑型”两类,一般孩子都属于前一类型。因此,利用游戏养成思考习惯,有助于培养其深思熟虑的习惯。冲动型的人,面临很小的危机都会失去理智,甚至会演变成精神官能症或歇斯底里。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布满了各种障碍,唯有一一克服才能独立。如果纵容孩子耍赖,以后在工作中,当他预感无法完成时,就会退缩,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则难以生存。为避免培养出这种子女,纵然是游戏,也要禁止孩子耍赖。
父母必须有心理作战的观念
在管教孩子上,父母的心理战术非常重要。多湖辉认为,如果孩子成为难以管教的“暴君”,或无法承受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甚至亲子关系破裂,症结都在父母的管教方式有误。
就如何管教孩子的问题,多湖辉强调了父母运用心理战术的重要性:“本来亲子关系有如胶着的战争状态。其中一方攻打,另一方就反击;一方撤退,另一方则又进攻。纵然这是无意识的,但孩子大都能敏锐观察父母的心理,有时威胁,有时撒娇,父母的作战态度略为松懈,孩子就立刻占了上风。基于上述理由,父母必须有心理作战的观念,就是视孩子有独立的个性,由此考虑孩子的心理。”
多湖辉提出了管教孩子的五个心理战术。
战术一:不任由孩子胡闹
必须接受孩子的要求时,最起码要等一个星期后。根据心理学的说法,某一欲求的满足度与等待实现的心理程度呈正比。好不容易得来的喜悦和立刻到手的喜悦,可说有天壤之别。而拒绝孩子的要求时态度要明确,应表示接受要求的条件。
哭泣,往往是孩子对父母做出要求的杀手锏,处理不好,父母就会受制于孩子。多湖辉认为,孩子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的情形很多,也常因哭闹而被满足要求。所以父母为了禁止孩子哭闹而抑制其哭闹,并非理想的方法。与其禁止孩子哭闹,不如倾听孩子的心声,等孩子停止哭闹后,再听孩子诉说。
战术二:糖与鞭分开使用
无论父母采用什么样的管教方法,最起码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管教,父母给孩子树立的一些规矩,不仅可满足日常需要,也是促进孩子自我管理、独立生活的关键。所以,务必要孩子遵守,以达到管教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达到管教的目的,父母应该做到张驰有度、糖与鞭分开使用。比如: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可每隔3天验收一次管教成果;规劝孩子的朋友,是间接管教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小过错当场指责,大过错则暂缓;称赞的话由他人传达效果倍增;避免用同样的话语责备孩子;责备时的声调应比平时低;先申明“我只说一次”会使孩子更注意倾听等等。
战术三:避免孩子依赖
父母应认清,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为了避免孩子的依赖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应该自己以身作则。父母起码一个星期有一天的自由时间;在教育语言上,父母应以一般语言应对孩子的儿语,避免说孩子是“独子”或“妈妈的宝贝”之类的话,不要滥用“妈妈不对”这句话等;生活中可以多让孩子做家务,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孩子吵架或者打架时,父母应该充当旁观者;和孩子一起乘车应避免表示对座位过分关心;尊重孩子与孩子间的约定等等。
战术四:让孩子面对困难
孩子就好比竹笋,一片一片脱去父母保护的外壳而逐渐成长,最终成为独立的个体。而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教导孩子如何脱去外壳。若是不把握机会教育,外壳自然会变硬,一旦剥壳,不免会千疮百孔。因此,应该把握教育机会,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锻炼孩子面对困难,父母应该不计成败,让孩子自由行动;给予孩子一定的外出时间;重要的事情最后仍由孩子决定;孩子失败时命令孩子重来,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正式参加庆典活动;让孩子亲自下厨房煮饭,以丰富人生等。
战术五:让孩子独立
在这一方面,多湖辉针对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心理战术,比如:命令孩子如何做,不如反问孩子该如何做;父母不宜抢先为孩子表达意思;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可提高效率;借每天固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耐久力;孩子应分担部分家务;父母与子女的东西应区分清楚;家中应布置完全属于孩子的空间等等。
把心态调整到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状态
当孩子面临学习和考试,特别是不能顺利应付考试的压力时,父母若仍不加认真思考,而一再劝说“你要用功呀”“不要光看电视”,只会使孩子压力更大,且不免产生反感情绪。此时,做父母的一定要想办法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寻找更尊重孩子心理的表达方式。
某一杂志上介绍过这样一个例子。该杂志对两个犯同样错误的孩子进行了研究,对第一个孩子说:“这像是你犯的错误。”对第二个孩子说:“你不像会犯这种错误的孩子。”那么第一个孩子肯定会说:“反正是我会犯这样的错误。”而另一个思考后说:“我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误呢?”这么一来,问题就搞清楚了。
因此,当遇到必须要对孩子说的问题时,父母必须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让孩子更能接受的说法。
比如,对学习负担重的孩子可以采取“心理换位”,减轻其负担。对于被确定学习指标的孩子,当考试的日期临近时,不爱学习的就会突然产生压力感。例如,让孩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完有300道题的习题集,或者是3天后就要考试,可孩子还没有充分地复习。一旦这种压力增大,孩子就很难以平静的心理状态坐下来读书。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对孩子进行说明。以前面的例子为例,比如说:“做10道题就可以了”“还有72小时的时间呢”。这样做,就可以大大减轻孩子因300道题的数量之多和3天的数量之少而形成的心理负担。对于同一个事实,只要变换表达方式,也会使孩子接受的印象有一个180度的变化。多湖辉把这种现象称为“代理换算”,是纠正孩子厌学所广泛采用的心理手法之一。
多湖辉的父亲是个工作狂,所以父子的接触并不太多。但是他的父亲偶尔闲下来与他谈话时,总是说:“看来你很努力,可是不要过于用功搞坏身体。”其实他并不太用功学习,面对绝对信任的父亲,既感到羞愧,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多湖辉“必须更加努力学习”的热情。
而现在的父亲对孩子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对孩子管束得太多,他们对孩子的谈话往往易于说成“你要给我……”的命令型。命令型是大人与孩子思想交流的单方面行为,并未考虑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孩子势必会出现逆反心理,而采取反抗的态度。
聪明的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想办法改变一下自己说话的方式。比如采用“建议型”的方式说:“某某,如果你试着……如何?”从形式上看,这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做孩子必定会认真听。并且,“建议型”是让对方做出决断,所以利于自然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引导方法的策略之一,就是预先有意识地选择提问的内容。不了解这种策略的人很容易被诱导。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引导孩子学习。比如,当发现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说:“你说清楚是学习还是出去玩?”而可以一开始就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呢?”
有一句格言说“欲速则不达”。为了让孩子喜欢学习,同样不能采取这种急于求成的方法。大人为了让孩子尽快由厌学变为喜欢学习,对孩子毫不留情地说“你给我学习,你要喜欢学习”,这反倒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使其越来越厌学。
多湖辉指出,在这方面,与其直接说让孩子学习,不如把心态调整到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状态,欲擒故纵,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学习的乐趣。这样,孩子在没有多大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很容易走上喜欢学习的捷径。
生活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随时都可以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老师们,正在尽力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某小学教师在给学生讲工厂的传送带时,让学生自由提问,有的孩子就提出诸如“在传送带流水作业中途想去厕所怎么办”之类的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位老师非常重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疑问,为了不马马虎虎地回答,他把班里全体学生提出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归纳起来,写了一封信,寄给实际从事传送带业务的厂家。厂家也诚心诚意地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
还有一位老师,给学生讲在车站工作的人的情况时,亲自到车站借来各种各样的工具,并且把教室布置成车站的样子,老师装扮成站长进入教室。孩子们非常高兴,决定今后自己要到车站去做各种各样的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感到,平时经常看到的车站和车站的工作人员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一般的家庭不必考虑这么大规模的活动,可采取更简单的做法。只要把学习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不论多少都会有效果。通过这些无意识之中提供的学习机会,无论多么讨厌学习的孩子,也一定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
比如,通过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激发其对地理的兴趣。关于暑假家庭旅行的计划,可以做得简单一些,让孩子根据旅行目的地做一个旅行导游介绍。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孩子必定要翻地图、查找教科书,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地理知识,或许通过这项工作还会使孩子逐渐喜欢地理科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担当了一个策划者的职务,拥有领导权,自然会产生积极性,可谓是一箭双雕。
有一位报告文学家说,他还在上小学时,就利用帮助父亲剪报纸的机会开始关心社会问题。他一边剪报,一边浏览自己认识的字,就这样,慢慢对社会问题产生了兴趣。通过帮助父亲剪报,他知道父亲仍在不断地学习,这会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刺激——父亲知道那么多,还这么用功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们常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的”。即使大人不刻意说“要好好学习”,但当孩子看到父母刻苦学习的情景,也自然会受其影响而变得喜欢学习。多湖辉认为,像这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做法,对纠正孩子厌学的毛病是非常有效的。
有许多父母从教育孩子的角度,考虑带孩子到博物馆去。但是父母过于注重“教育目的”,好像是尽义务陪孩子去的,孩子也会感到没有兴趣。相反,如果父亲饶有兴趣地对孩子说“喂,儿子,星期天老爸带你去博物馆怎么样?”孩子的眼里肯定会充满着喜悦。
再比如,父亲带孩子去了博物馆,但却表现出不感兴趣或不屑一顾的神情,对孩子说“你自己看吧”。这样一来,大人即使想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想以此为契机使孩子喜欢学习,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大人也真诚地感兴趣,孩子的兴趣自然会放在学习上。
在工薪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不想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工作”的心理。家长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大家在公司里七嘴八舌地谈论加班的情况时,很少有人回家。然而当一个人走了,两个人走了,最后只剩下很少的人时,剩下的人就会像雪崩似的扔下工作急急忙忙地踏上回家之路。
多湖辉指出,同样的道理,当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必须学习”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使孩子厌学。因此,反过来利用“大家都在做”的心理,也可纠正孩子厌学的心理。例如,如果每天规定让家庭所有成员一起学习10分钟,只要大家都做,孩子就不会有不满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