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有助成功。有缺点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了成功的自信。只有培养出孩子的自信,才能使孩子战胜缺点,走向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家长们应该让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长处,尤其是那些有缺点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别人办不到的,我们也照样能办到”。树立这样信念的孩子,就会具有最大的独立性,就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绩。
有一个著名的小故事: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和淘气,为此学校将爱迪生列为“坏孩子”,因为爱迪生的捣蛋和喜欢别出心裁,常常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最终,校方通知爱迪生的妈妈将他领走,告诉爱迪生的妈妈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有出息了。小爱迪生非常害怕妈妈会责骂他,而爱迪生的妈妈并没有责骂他,只是说了一句:“孩子,我相信你能行!”在妈妈的鼓励下,爱迪生最终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个性品质。自信心建立在孩子自我意识成熟的基础上,是自主精神的重要内容。自信心强的孩子,不指望依靠别人的帮助,总是会相信自己的力量,确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取得进步,有所作为。因此,自信心是一个有缺点的孩子成长为英才的必要条件。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就,除了发展较高的智力外,还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精神和自信心。大多数在科学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有人问居里夫人:“你认为成材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信心是孩子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以及适当的教育而形成的。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是不了解的,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因此,父母应当及时地鼓励他们去试试看,做一做。
(1)不要对孩子说“你做还早呢”
孩子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一个孩子脚还够不着自行车的脚蹬子,就想去骑车;从来没有下过水,就跳进水中去游戏,父母对此应该怎样对待呢?
首先不要轻率地否认孩子想要试一试自己能力的举动,说些“你做还早呢”的话,把判断强加给孩子,就是随意损伤他们的自信心,这等于给孩子的成长泼冷水。父母为什么不让孩子按他们的方式去做些事情呢?
另外,孩子不会骑车,父母可以帮助他,让他踩着脚蹬子推着车跑,初次体验一下“骑车”的滋味,父母可以给他买一辆小型自行车,让他学着试一试,总有一天他会学会的。孩子想游泳,不妨给他套上个救生圈,让他在水中嬉戏,做出游泳动作,他会兴高采烈地喊:“妈妈,我会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增强一分自信。父母亲要格外留心孩子“第一次”的尝试,这在他一生的道路上将是一个良好的起步!
(2)鼓励孩子去冒险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这些,都要从幼小时培养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做危险的游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家长不要总是大惊小怪地说:“那可不行啊!太危险!”“太吓人了,可不能干啊!”这样,孩子新奇的体验就会被淹没了。父母亲要让他们去试试。
美国幼儿教育很注意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尤其在冒险活动中去体验各种情境。美国一个幼儿园小班在玩积木,老师鼓励这些两岁的幼儿,冒着倒塌的危险努力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加高。教师们认为,儿童的自信来源于冒险的激动和失望的体验。
(3)用赞许的话鼓励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孩子的经验是很有限的,他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他就会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家长要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做风筝,却总也做不好,家长对他说:“你能做好,再做一遍怎么样?”却不要责怪他:“你为什么总干不好?”因为家长认为他干不成,他也许就真的什么也干不成了。只有在家长的鼓励下,风筝才会伴随着孩子的欢笑飞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