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必然促进其对外政策思想发生转变。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从美日关系的角度看,经历了战后初期的“主仆”关系,到60年代的“大小伙伴”关系,进入70年代后,日本独立自主的倾向更加明显。日本积极开展多边自主外交,同时,以其经济实力为后盾,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援助,并挤身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力图通过对国际事务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作用,提高日本国际地位,扩大日本对外影响。特别是70年代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决定战略收缩,从越南撤军,面对咄咄逼人的苏联战略进攻态势,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和在亚太地区的作用明显提高。
美国也有意抬高日本,使日本在亚太地区部分接替美国承担大国责任。这一时期日本多边外交的主要做法有:一、随着印支半岛形势的变化,积极推行“亚洲外交”,力图在印支问题上取得发言权,对东盟与印支实现和平共处发挥影响力。1974年1月,田中首相访问东盟五国,旨在加强双方关系,积极给东南亚国家经济援助,加强互利合作关系;二、为确保石油供应,实行“新中东政策”。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日本害怕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自己实行石油禁运,与美国保持了一定的外交距离;三是加强与苏联对话,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3年10月田中首相出访苏联,与勃列日涅夫实现了相隔17年的日苏首脑会谈,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同意“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悬而未决的诸问题”,并口头确认包括北方四岛问题。在这一时期,日苏两国就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进行经济合作。与此同时,日本加快与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日本对美国搞“越顶外交”极为不满。同年,田中首相访华,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进而于1978年两国又签订了“日中友好和平条约”,进一步巩固了业已正常化的日中关系,同时在中国即将对外开放之际,加强双边经贸往来,增加对华出口。另外,这一时期,日本也注意改善与第三世界有关国家的关系,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往来,给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上述外交行动大大提高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3.第三世界崛起
第三世界的概念是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初会见非洲国家领导人时提出的。毛泽东同志根据70年代的国际形势,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美苏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第二类,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第三类,社会主义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科学认识,很有意义。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首先,体现在这些国家占国际社会大家庭成员中的三分之二,是联合国的主体成员国,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四;其次,许多亚非拉国家地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第三,第三世界许多国家拥有各种各样丰富的资源,尤以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人类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中东石油。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资源面临枯竭的今天,亚非拉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彰显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四,第三世界的崛起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亚非拉国家独立后,从60年代开始普遍建立了许多旨在加强团结、促进合作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其中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和非洲统一组织(非盟)等最为有名,影响最大;第五,第三世界崛起的突出表现是,进入70年代亚非拉国家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新局面。
4.东南亚国家的反霸斗争
东南亚国家的反霸斗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美国自60年代初发动全面入侵越南的战争后,越南人民就处在抗美救国战争的第一线,通过15年的抗美救国战争,越南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美国于1975年被迫结束不体面的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拖垮了美国,使美国在70年代成为战后历史上最“衰落”的美国;另一面是柬埔寨国家的抗越反苏斗争。1975年越南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本该休养生息,重建国家,但是越南自恃有在抗美救国战争中锻炼的百万大军,加上苏联的支持,企图在东南亚称王称霸。于1978年12月在苏联顾问的参与下,出动10多万大军扞然发动了对自己的小邻国柬埔寨的全面入侵战争。越南公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并全面占领柬埔寨,引起了柬埔寨人民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强烈反对和谴责,中国及东盟有关国家全力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抗越反苏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越南地区霸权主义,并牵制了苏联南下的战略意图。
5.阿拉伯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以色列侵略的斗争
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处在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前线。以色列犹太人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由来已久。1947年11月的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在美国的操纵下偏袒以色列,造成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顺利建国,而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未能按分治决议顺利建国,并受以色列欺负、侵略,因而双方于1948年5月、1956年10月和1967年6月连续发生三次中东战争。进入70年代后双方矛盾又一次激化,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在埃及要为自己的兄弟巴勒斯坦人报仇的背景下发生。战争一开始,埃及对踞守苏伊士运河东岸的以色列军队发动猛攻,并占居主动地位,一举突破被以色列视为坚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线”,但战争的后期由于美国全力支持以色列,紧急向以军运送新式作战武器,并提供军事情报,结果以军逐渐占上风,在战局对埃及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美国进行所谓调停,结果使以色列又一次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造成大量巴勒斯坦难民。对此,中东阿拉伯国家拿起石油武器与美以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对苏联背信弃义的做法进行了谴责,尤其是埃及、苏丹坚决抵制了苏联在非洲之角干涉别国内政的图谋。
6.非洲人民的反霸斗争
非洲人民的反霸斗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为争夺有领土争议的欧加登地区于1977年7月发生冲突,苏联趁机干涉非洲之角事务。在埃索战争中,苏联公然支持埃塞俄比亚,结果迫使索马里于1978年3月从欧加登撤军,最终,苏联、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事实上结成了控制非洲之角的同盟。美国为了显示自己的所谓实力,阻止苏联大举进军非洲,于1980年8月与索马里签订了军事协议,通过对索马里的军事援助,获得了使用摩加迪沙等军事基地的权利,这样,美苏在非洲之角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对峙局面;二是非洲中西部大国安哥拉1975年从葡萄牙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前后,美苏又插手安哥拉内部事务,企图填补葡萄牙殖民势力撤退留下的力量真空,结果造成安哥拉内乱不止,安哥拉人民在干涉和内战中逐步认清了美苏霸权主义的真面目;三是南部非洲人民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其政权长期掌握在英荷后裔白人手中,白人政权在南非实行野蛮的、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通过种族隔离制度,把黑人圈在远离城市的贫困的农村地区,并对黑人的工作、自由等实行种种限制,引起南非黑人的强烈不满,黑人为此坚持了长期的斗争,但是由于美英等西方大国的纵容,南非黑人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这一时期并未取得实质成效,黑人领袖曼得拉经常被关进监狱。
7.拉丁美洲人民的反霸斗争
这一时期拉美人民的反霸斗争主要集中在保卫200海里海洋权方面。70年代美苏在各个领域的争夺很激烈,海洋也不例外,美苏经常在海洋进行各种核试验。早在1947年,智利和秘鲁就分别发表声明,宣布其领海范围是200海里。在随后的多年,200海里海洋权逐步被多数拉美国家认可,但遭到了苏联和美国的反对,苏联主张领海范围为12海里,美国坚持领海限制在8海里。到70年代,拉美国家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成为一项有名的国际运动。后来,拉美各国争取200海里海洋的斗争在联合国取得了一定胜利,1982年4月,联合国通过了新的海洋法公约。
新海洋法成功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海洋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它规定各沿海国家领海为12海里,同时对相邻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自然资源拥有主权;沿海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海床、洋底应被视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新海洋法的实施是对美苏霸占海洋的行径的沉重打击。
第三世界的崛起,也表现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50年代由美国操控,60年代起美苏共同主宰。进入70年代后,随着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组成状况,特别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大大加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地位。第三世界国家对美苏在联合国的一系列主张、建议和提案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加以限制或否决,有力地打击了美苏霸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