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48568600000024

第24章 中东问题(2)

战争开始后,英法投入约8万兵力,以色列有5万人参加。战争由以色列军队打头阵,英、法以军分三路向埃及的西奈半岛突然发动进攻。埃及当时在西奈半岛只驻有2个师,纳赛尔在以军等进攻后,连夜将4个师调往西奈半岛准备反击,当时埃及总兵力约6个师13万余人。10月31日,英国飞机轰炸开罗,纳赛尔发觉英、法、以有企图围歼埃及军队的阴谋,立即下令全线撤退。后在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下,英法被迫于11月7日停火,然后撤军。埃及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万余人,以色列和英法伤亡1.2千余人,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侵占了西奈半岛。西奈半岛是属于埃及的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与巴勒斯坦领土相连的一块半岛,位于地中海与红海的结合部,战略位置与苏伊士运河一样重要。直到1957年3月,以色列才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由联合国紧急部队(维和部队)进驻埃以边境地区(西奈半岛东侧)。可见,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支持以色列发动的对阿拉伯人民的不义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乘虚而入,代替了英法殖民主义者的地位在这一地区开始进行争夺。

(3)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

以色列不甘心撤出用战争手段掠夺到手的埃及西奈半岛,一直在疯狂扩军备战,伺机进行一场新的侵略战争。经过与美国的策划,在玩弄了一系列阴谋之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悍然发动了对阿拉伯国家的武装侵略,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五”战争。

6月5日清晨,以色列空军倾巢出动,对埃及的所有机场发动突然袭击。在以色列机群的狂轰滥炸下,埃及的340架飞机有300架被炸毁,机场变成一片废墟。接着,以色列军队入侵加沙地带(巴勒斯坦领土西南部滨海地带)和西奈半岛,埃军进行英勇反击,但未能取胜。6月8日,西奈半岛全部落入以色列军队手中。同时,以色列又侵入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巴约边境地区)和耶路撒冷旧城(巴勒斯坦领土)。同一天,埃及和叙利亚在超级大国的压力下宣布接受停火。6月9日,以色列一方面同意停火,一方面对叙利亚发动全面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到10日晚上,戈兰高地(叙利亚西部边境领土)上的大片地区沦陷,通往首都大马士革的的几条主要公路被占领,横跨阿拉伯地区的输油管也沦入敌手,至此,以色列才同意停火。

在6天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国死伤的官兵达5万多人,仅埃及就损失了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以色列侵占了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又有近百万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4)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十月战争)

第四次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3年10月6日~10月15日):在埃及战线,埃及军队用突袭方式,抢渡苏伊士运河,一举摧毁了所谓“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线,解放了被以色列占领6年之久的运河东岸,全歼以色列第190旅。在北线,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与以军展开激烈战斗,包围了以军重镇库奈特拉。同时,巴勒斯坦游击队配合埃、叙军民,派出2.5万名战士,开展游击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斗争。阿尔及利亚等国先后派出5万多人,8个空军中队,几百辆坦克参加战斗。沙特等国提供320多亿美元的财政援助。

在阿拉伯国家的打击下,以色列损失惨重。开战第四天,以色列总理就向美国求援。从10月13日起,美国开始向以色列大规模空运军火武器。10月19日,美给以增加20亿美元的援助,而此时的苏联却一再迫使埃及停火,可以说在战争第一阶段以色列未得到美国大量援助以前,阿拉伯国家取得了不少战果和胜利。但战争第二阶段形势有些变化。

第二阶段:(1973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以色列在北线取得主动权后,便集中主力对付苏伊士运河战线的埃军。10月16日起,以色列军队偷渡苏伊士运河,进入埃军后方,切断运河两岸埃军的补给供应,并对开罗造成威胁。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控制中东局势的发展,维持中东地区的均势,积极策划停火。1973年10月19日,苏联通过“热线”要求基辛格访苏,进行“紧急磋商”。22日,安理会通过了苏美联合提出的《关于中东战争就地停火》的提案。当天,埃及、以色列宣布接受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

(二)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美以关系问题

1.一些奇怪的现象

二次大战后,美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支持者。美国企图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为工具,一方面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另一方面排挤英国势力,以便自己独霸巴勒斯坦和中东地区。因此,美国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的要求。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犹太国终于在巴勒斯坦西部建立。以色列建国后,对外奉行扩张政策,在美国的袒护下,挑起几次中东战争,霸占了许多阿拉伯领土,成为中东地区局势不安的主要根源之一。

而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对待以色列在中东的这种侵略扩张作为,美国采取什么态度呢?纵观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基本上持偏向和袒护的态度即偏袒政策,虽然有时因以色列侵略扩张行为太露骨,美国为了不致使自己在中东处于孤立地位,在表面上以“照会”、“声明”,甚至“缓交”武器之类的手段略示“惩罚”,但基本上是纵容和袒护。不仅这样,美国在中东的某些政策还要受以色列的制约。譬如,美国对沙特阿拉伯曾经提出的关于使中东保持和平局面的方案一度表现出某些兴趣,后来又退缩了,原因之一就是以色列坚决反对。从某些事情上看,以色列可以我行我素,美国奈何不了它,而美国行事却往往因以色列的态度而顾虑多端,游移不定,仿佛偌大的一个美国,其中东政策竟要受制于小小的以色列,这在常人看来是很奇怪的。尤其是美国方面希望和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缓和阿以矛盾,力图阿拉伯国家站在自己一边以对付苏联。但另一方面,在阿以矛盾问题上,美国却不尊重阿拉伯民族利益和感情,继续偏向以色列,使得阿拉伯国家对美国极为不满,这种不满甚至有被苏联利用的可能。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在中东众多国家中,却偏偏要和以色列建立友好关系。概括起来讲是美国内外政策决定的,即美以的“特殊关系”决定的。

2.美以的“特殊关系”是美国偏袒以色列的决定因素

美以的特殊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首先,美以有“血缘”关系。美国600万犹太人对以色列有特殊感情。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国家,它被世界上许多犹太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国。因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受到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极大的种族迫害,飘流四乡,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当1948年以色列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立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祖国,在感情上感到格外亲切。因此,美国的亲以势力很大、很活跃,这是美以关系密切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