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48568600000007

第7章 苏美争霸及国际格局的多元化——60年代至80年代的国际关系(2)

另一方面,苏联力量大大增强。进入70年代,苏联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经济上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1960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58%。1970年就上升到65%,苏联的工业总产值1960年是美国的65%,1970年则上升到80%以上。在军事方面,双方力量对比更是惊人,苏联不仅在常规武器的数量上处于优势,而且在战略核力量方面赶上或超过了美国。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战略核武器对比,包括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美国以4∶1遥遥领先,但到1969年,苏联的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了美国,到1973年,美国中远程导弹的数量为1500枚,而苏联为1700枚,潜射导弹美国拥有656枚,苏联则拥有720枚,战略核力量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了美国。另外,从1962~1972年间,苏联还大力发展海军,其海军已由近水防御型转变为远洋进攻型。这10年,苏联以每年90艘的速度建造了910艘舰船,而同期美国只建造了263艘。据1975年出版的英国《简氏战舰一览》和《军事力量平衡》统计,苏联拥有核潜艇120艘,常规潜艇190艘,航母1艘,直升机航母2艘,巡洋舰33艘,驱逐舰106艘,护卫舰109艘,而美国同期拥有核潜艇105艘,常规潜艇12艘,航母15艘,巡洋舰27艘,驰逐舰105艘,护卫舰65艘。在海军实力方面,只有航母苏联少于美国,其余大型舰船特别是作为战略核力量的核潜艇,苏联超过了美国。所有这一切表明,进入70年代,苏联实力赶上和超过美国。因此,70年代美苏争霸态势转变成为美守苏攻。

2.美国的战略防守

美国的战略防守始于1969年尼克松上台。尼克松一上台面对美国国力衰退的实际情况,于1969年7月在关岛发表了他的所谓新亚洲政策讲话,关岛讲话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来推行它的带有收编性质的外交原则。其收编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和日本的伙伴关系。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欧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西欧同美国在经济、政治、外交乃至防务方面的摩擦日益暴露,美国政府面对苏联实力和威胁的增强,对美欧关系需作出新的反应,采取新的措施,以加强同盟国的关系。早在1969年2月,尼克松刚一上台就表示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继续履行对北约的军事义务,提供安全保障,并把北约和日本视为美国安全政策的基石。

(2)以实力为后盾,与共产党对手谈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缓和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实质性地改善美中关系,结束美中长期敌对关系,这为美中关系的正常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虽然美中关系的改善有美国借中国抗衡苏联的色彩,但美中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是尼克松收编战略的重要体现。

(3)最突出体现美国战略收编的是退出越南,结束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3年的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损失,侵越战争美军死亡58015人,伤150303人,耗资2000多亿美元,折合现在美金5000亿左右。越南战争不仅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重要的是战争长期久拖不决,陷入泥潭,给美国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大批越战退伍军人回国,面对经济不景气,得不到很好安置,怨气很大,形成国内政治危机。至今,美国人谈越战色变,所以尼克松决心结束越南战争冲出“重围”。1973年1月27日,《关于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签字,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美国学者评述尼克松急切希望退出越南的心情时写道:他“对河内的全部要求就是给它发一张离境征”。

尼克松推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减轻美国的负担,改善美国外交环境以及缓和紧张的国际关系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未能有效地抵御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战略进攻。

3.苏联的战略进攻

(1)70年代初苏联在南亚发动战略进攻——支持印度入侵巴基斯坦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濒邻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面积297.47万公里(不含与中巴等国有争议地区)。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60公里,人口10亿。巴基斯坦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印度地处印度洋前沿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苏联看中了印度的战略地位,清楚地认识到在印度南端濒邻印度洋的地带建立军事基地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纬度很高,海军无法直接打入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地带的苏联,深知如果能在印度南端濒海地带建立据点,无异于使其军事力量由北向南延伸上万公里,从而在印度洋直接威胁美、日、欧的海上生命线,于是苏联借机同印度拉关系,套近乎。苏联支持印度入侵巴基斯坦,又是利用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印巴两国都是在1947年8月15日从英国殖民地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但是,由于英殖民主义者在战后撤离时,故意给印巴两国留下克什米尔领土之争,从而使两国长期不和。1947年和1965年曾两次发生印巴战争,到70年代初两国矛盾又有激化,这次印巴矛盾激化又与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有关。

巴基斯坦是一个东西长廊型国家,行政区划上有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之分,东西巴基斯坦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总体贫穷的背景下,西巴比东巴要好一些。而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来自西巴人士手中,于是东巴不满,以拉赫曼为首的人民联盟党提出要求东巴自治,但遭到以总统叶海亚为首的中央政府的反对和高压,印度看到干涉巴内政的机会来了,趁机支持东巴要求自治的拉赫曼等人。苏联看到此机,抓紧通过外交支持印度。1970年8月,印苏签订带有军事性质的《印苏友好合作条约》。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公开支持东巴独立,因此与巴基斯坦矛盾尖锐。在此背景下,1970年11月发生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本身军力强于巴基斯坦(印总兵力110多万,巴总兵力56万),加上有苏联的支持,很快在印巴第三次战争中处于优势。1970年12月,在印巴战争有利于印度的时候,苏联佯装第三国调停。结果,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支持下于1971年成为独立国家——孟加拉国,苏联因支持印度“有功”,获得在印度南端靠近印度地带建立了自己的海空军基地,从而达到了一把钢刀直插印度洋,向东威胁马六甲海峡,向西威胁阿拉伯海及波斯湾的战略目的。

(2)70年代后期在东南亚发动战略进攻——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东邻南海及西太平洋,海岸线长3260公里,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人口7632万,常规总兵60万人,在东南亚诸国中属大国。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东和东南同越南接壤,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143万,总兵力13万人。

由于越南在东南亚是一个南北长廊型国家,东和东南直面西太平洋,南近马六甲海峡,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如果在越南东南沿海建立据点,即可直接威胁马六海峡这一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又可监视美国太平洋的军事动向。因此在70年代后期苏中关系依然恶化的情况下,苏联加紧与越南拉关系,1978年8月,《越苏友好条约》签订。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还有一个背景,就是70年代后期中越关系开始恶化,中越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197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后,本应休养生息的越南却自恃有号称与美军作战经验丰富的百万大军,而欲在东南亚建立所谓的“印支联邦国家”,将老挝、柬埔寨两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一地区霸权主义的企图,遭到中柬两国坚决反对,却受到有战略意图的苏联的支持,于是中越关系恶化,越柬矛盾尖锐。在苏联的支持下,1978年12月,10多万越南大军入侵柬埔寨,人力、兵力及国土悬殊的柬埔寨很快被越南入侵者占领,这一军事占领长达10年,在亚洲制造了一个热点问题——柬埔寨问题。苏联通过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和反对中国,取得了在越南东南沿海金兰湾等地建立海空军基地和电子情报监测站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威胁马六甲海峡,监视美国太平洋军事动向的战略目标。

(3)70年代末苏联在中亚发动战略进攻——直接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是中亚的内陆国家,地处亚洲中西部,北邻原苏联南部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伊朗,南与东部连巴基斯坦。阿富汗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差,属亚洲最贫穷国家之一。阿富汗虽然贫穷,但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苏联如果在阿富汗有立足点,便可直接威胁波斯湾这一世界石油宝库。由于阿富汗贫穷落后,战乱不断,给苏联插手阿事务提供了机会。1979年在阿富汗政坛上执政的是一个叫阿明的青年军官,苏联本来想通过拉拢手段,迫使阿富汗听命于己,不料,阿明政权不服。于是在1979年12月的一个深夜,派一个突击队夜袭首都喀布尔,随后出动10多万大军进军阿富汗。小小阿富汗哪是苏联对手,很快,阿富汗被苏军占领,又一把钢刀直插印度洋西部,逼近波斯湾。苏联直接入侵并占领阿富汗,说明70年代苏联战略攻势之猛,霸权主义野心之大,可见一斑。

除以上三大战略进攻外,苏联还积极介入非洲事务,插手安哥拉内战和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的冲突,在南部非洲和非洲之角扩大影响。在中东加强了同叙利亚、伊拉克的传统关系。另外,60~70年代苏联海军实力的扩充,为其海洋霸权也提供了条件。从欧洲的巴伦之海、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经北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到太平洋、日本海,苏联同美国展开了全面的海上争夺。有时苏联舰队驶入加勒比海直指美国东南海岸350海里。美国《时代周刊》说:这简直是“在美国门户的台阶上进行挑战”。

总之,从1971年到1980年,苏联同12个国家签订了包含有军事合作内容的条约,并建立了40多个军事基地,在国外18个国家派驻军队和军事人员达75万之多,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近800亿美元,援建项目达1000多个。70年代苏联的战略进攻,在世界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地区热点。苏联虽然在全球获得了很多利益,但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二、国际格局的多元化

在60年代到80年代的国际关系中,美苏争霸是主线、是主题。在美苏争霸的基础上,进入70年代后,开始出现了国际格局多元化的趋势。国际格局多元化的趋势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中国国际地位显着提高

进入70年代的中国,经济上依然十分贫穷落后,政治上“文革”也没有结束,但是随着国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取得越来越大的胜利,中国对外关系出现新的篇章,所有这些成就都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显着提高。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众所周知,中国是联合国50个创始会员国之一。但是,由于美国长期支持蒋介石集团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被排斥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大门之外。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担任外交部长的周总理就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及其秘书长表明,台湾蒋介石集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失去代表中国及中国人民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资格。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取代台湾代表,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活动,并对美国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行动表示强烈抗议和谴责。但是,由于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长期阻挠,以及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整个50年代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合法席位的斗争始终没有结果。进入60年代后,美国控制联合国的能力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新加入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合法地位,驱逐台湾当局代表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无奈玩起了“双重代表”的把戏,即实在阻挡不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进入联合国,就提出“双重代表”方案,台湾当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都留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这一图谋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很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所识破,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