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梭罗曾说过:“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下,他就越富有。”放下不是优柔寡断,也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种拾级而上的从容和闲庭信步的淡然。一个人如果当机立断地放下那些次要的、枝节的、不切实际的东西,他就会领悟到“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的真谛,他的世界也会因此而风和日丽。
人生之路始于放下
放下,就好比我们吃饭需要碗来盛饭,捧起来吃饱了把它放下;口渴了需要杯子来装水,喝足了就把它也放下了,拿的随意,放的安然。放下是我们必须要懂得的一种人生智慧,懂了它,它就会为我们所用,反之,我们就会成为它的奴隶。
一个村夫上山采药时,一不小心,掉到了险峻的悬崖下面。下坠的时候,村夫的双手刚好抓住了崖壁上的一段枯枝,总算暂时保住了生命。村夫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观音菩萨站立在悬崖上,正慈祥地看着他。村夫见到救星,就对观音菩萨说道:“慈悲的观音菩萨,求求您赶快救我吧!”“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观音菩萨慈祥地说。“菩萨,随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观音菩萨说:“好吧,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村夫心想:“我把手放下,势必会掉到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生命?”村夫反而把树枝抓得更紧,丝毫不放。观音菩萨看到村夫执迷不悟,只好离去,村夫最终力竭而死。其实,在村夫下面一米处有一块凸出来的平台,只要他放下手中的树枝,就可以掉到平台上获救,但他偏偏不肯放下,所以连观音菩萨也救不了他。
美国作家尼尔·唐纳·沃许说过:“我不会‘抓紧’任何我拥有的东西!我学到的是,当我抓紧什么东西时,我就会失去它。如果我‘抓紧’爱,我也许就完全没有爱;如果我‘抓紧’金钱,它便毫无价值。想要‘拥有’任何东西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会‘放下’。”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把一些不是很必要的东西放下,我们的人生行囊就会很快没有空间去搁置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佛陀住世时,有一个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黑指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您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黑指婆罗门恍然大悟。
我们生活在一个万物相生相克的大千世界,有阳光就会有阴霾,有春雨便会有迷雾,有所失才会有所得。有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悲剧,往往就是由于放不下自己手中已经拥有的东西:有些人不能放下金钱,有些人不能放下爱情,有些人不能放下名利,有些则是放不下不应该执着的执着。如果他们能够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
放下是判断之后的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拥有,因为摒弃那些挡住目标的渣滓,才能拥有精华。这正如“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的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通常情况下,放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放下钱财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个人如果能在这方面放得下,可以称得上是潇洒的“放”。
2.放下名利
医学家经研究发现: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利看得很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如果一个人能对名利放得下,就是一种超脱的放下。
3.放下感情
人们常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在感情方面能够放下的人,是很理智的。
4.放下多愁善感
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很多,正如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愁善感可以说是妨害我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能够放下多愁善感,我们就很容易得到幸福,因为没有忧愁就是一种幸福。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很多。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应该放下:放下失落带来的痛楚,放下屈辱留下的仇怨,放下无休止的争吵,放下没完没了的辩解,放下对情感的奢望,放下对金钱的渴求,放下对虚荣的纠缠。
放下不是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消极人生态度,而是一种美德,一种淡然的心境。放下卑劣才能赢得崇高,放下名利才能保持自尊,放下是抵御诱惑的法宝。勇于放下就不会沽名钓誉、为所欲为;乐于放下就不会利欲熏心、苦心钻营;安于放下就不会以权谋私、骄奢淫逸;善于放下就不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敢于放下就不会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人生之路始于放下,放下是一种幸福,放下以后,我们做人做事就能够更从容,“人从容有余年,事从容有余味”。学会放下,我们就能拥有一份成熟,会活得更加轻松、坦然和充实。
放下多少,幸福就有多少
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我们总是喜欢说追求幸福,争取幸福,仿佛幸福是一面高悬在高山上的红旗,必须经过一番竞争与奋斗才能获得。这种普遍的现象也使许多人认为,幸福是来自于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样东西。然而,很多时候,有的人可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当他得意地看着手中辛苦得来的战利品时,却感觉不到幸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失落感,原因就是:幸福其实是来自自我的放下,而不是任何东西的获得。
报纸上曾经刊登过一个公交车司机的故事。有一天,一个公家车司机到公司交车的时候,发现车的后座上有一个包,他想,这肯定是某个粗心的乘客落下的。当他打开包的时候,一下呆住了,包里有厚厚的几沓百元大钞,他数了一下,正好6万元。他坐在车上,想等着失主回来找,但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来失主。他想把钱交给公安机关,但他一下想到了自己正需要一笔钱给久病的孩子治病,而这笔钱他正不知该如何筹措。最终,他做出决定:先暂借这笔钱给孩子治病,等以后有了钱再把钱交给公安机关。
事情却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6万元花光了,孩子的病并没有治好。他拼命地加班挣钱,但钱却几乎剩不下来。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了他的心上:6万元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呢?良心未泯的公交司机经常夜不能寐,寝食不安。他放不下6万元钱这块重重的石头。5年后,孩子的病终于有了转机,家里的积蓄也逐渐多了起来。他更是节衣缩食,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赶紧攒够6万元钱。又过了3年,他终于攒够了6万元钱,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他把钱交给了公安机关,并要求公安机关一定要尽快找到失主,把钱交给失主。在把钱上交后的那天晚上,他虽然又变得一贫如洗了,但他却睡得格外香甜,他感到了几年来从未有过的踏实的幸福。放下才会幸福,公交司机在把钱交给公安机关的那一刻,他的心在悬挂了几年后终于踏实地放下了,可以轻轻松松地跳动了。
学会放下,我们将会发现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风景,也会懂得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幸福。生活中有些东西并不容易改变,容易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情,即使我们一生中什么也没有抓住,但只要抓住了幸福,我们依旧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圣严法师最后的遗作《放下的幸福》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日有晴,清‘五毒’,戒情绪,放下即幸福。”一个人如果心无挂碍,对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那么,快乐的白云就会在他的头上飘荡,愉快的春莺和泉溪就会在他的耳边啼鸣和歌唱,美丽的鲜花也会在他的身旁绽放。
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幸福,他奔走于东西南北,踏遍千山万水,跑得筋疲力尽也未能寻找到幸福,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这时,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对农夫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我为什么找不到幸福呢?”农夫放下背上沉甸甸的柴草,揩着汗水说:“其实想幸福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幸福。”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担心别人暗害自己,整天忧心忡忡,幸福从何而来?”于是,富翁从此以后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善良和爱心滋润了他心灵,他终于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放下是一种美丽,是一种心灵的豁达,学会放下是一种智慧。为了达到目标,我们必须学会放下一些物欲上的诱惑,学会控制个人欲望。其实,学会放下并不难,人生的许多东西是多余的,得到我们该要的、该有的就够了,剩下的,在我们心里会渐渐地被忘掉。
懂得放下是一种大智慧。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应该知道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把那些高不可攀的目标及时放下,这种放下并不是畏难,并不是缩头缩尾,而是更为务实地寻找更为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在人生某个特定的时刻,我们只有敢于放下,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
人最大的愚笨有时就在于只想拥有,却不知道如何放下。对于人生而言,如能抓住一半,已是很不错了。生命这条船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扬帆而不在中途搁浅和沉没,就必须轻载,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决果断地放下,这是为我们更好的前行准备的最好的礼物。当我们把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抛弃以后,就会切实地感受到心灵的深处那份轻松的幸福。
放下身段,路会越走越宽
身段,就是一个人自恃的身份,有的人把家世背景好作为自己身段高的标志,有学问的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有钱财的人觉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有才华的人,认为自己比较有尊严,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段等。
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因为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自我认同感强的人会经常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所以,富贵人家的小姐不愿意和婢女同桌吃饭,名牌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沟通,有学问的人不愿意去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会降低自己的身段。
其实,这种身段只会让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这并不是说有身段的人就不会有成功的人生,但如果在非常时刻,还放不下身段,那么会让自己无路可走。这正如大学生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就只能成为待业青年,郁郁不得志。
社会是分阶层的,不同的人必然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生存。但是,阶层不能代表一切。古今中外成功的人,无不把放下身段当成做人的第一要诀。司马相如、卓文君放下身段,开卖酒小店维持生计,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范蠡隐姓埋名,放下身段从商,成为后来的陶朱公;越王勾践放下身段服侍吴王夫差,终于复国。
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圣赫勒拿岛。有一天,他与夫人约瑟芬一起到海港散步,正好遇到一群水手在卸货,水手们抬着沉重的东西嚷着:“没看见我们正在卸货吗?让开!让开!”拿破仑躲避不及,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他的夫人几乎没有考虑,就脱口斥骂道:“没长眼的东西,你们撞到的是法国皇帝!该当何罪?”拿破仑马上拦住夫人,在她耳边说道:“这些水手很辛苦,不要这样对待他们,再说我也并没有被撞得很痛。”接着,拿破仑又吩咐身边的随从,去帮助水手卸货。拿破仑放下皇帝的身段,不计较水手的过失并热情帮助他们,这种举动获得了水手的好感和爱戴。在水手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几年后拿破仑偷偷潜回法国,重新执掌了政权。
放下身段,也就是放下学历、放下家庭背景、放下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同时,也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走自己认为值得走的路。
方菲在校时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对她的期望也很高,认为她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方菲在毕业两年后的确小有成就,但不是在政府机关或大公司里有成就,她是卖馄饨卖出了成就。原来毕业后,她得知家乡附近的夜市有一个摊子要转让,她那时还没找到工作,就向别人借钱,把这个摊位买了下来。因为她对烹饪很有兴趣,便自己当老板,卖起了馄饨。她的大学生身份曾招来很多不以为然的眼光,但却也为她招来不少生意。有人曾不解地问她:“你是大学生,现在卖馄饨,你没有对自己学非所用及高学低用后悔吗?”芳菲说:“放下身段,路才会越走越宽。否则,只能走进人生的死角。”
一个人如果放不下身段,那么,他就会被身段捆住手脚。我们要知道这一点:不论我们的资历、能力如何,在广袤的社会舞台上,我们只是个很渺小的小分子。我们把奋斗目标定得越高,越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生活中,一定要学会放下身段,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当我们放下自我,放下身段时,就会真正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精神境界,顿开、和谐、双赢等智慧也会自然而出,我们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门平衡得与失的人生哲学。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困难或者办事不顺畅以及无奈时采取的态度。拿得起是一种功力,放得下则是一种修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浸悲愁憎恨中,拿得起,放不下,长期生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就会与生活脱节,严重威胁心理健康和心智的健全发展。
孟薇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她的皮肤白皙、身段苗条、气质文雅,她总是轻声细语低头蹙眉,一说话就脸红,很是让人怜爱。她的气质与瓜子脸很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于是同学们都叫她“黛玉”。她不反对,只是脸更红,语更轻。学校里有很多男同学都喜欢她,她总会收到很多情书。后来,校报的主编,被大家称为“才子”的那个男生打动了她的芳心。
他们在一起十分浪漫,在清晨湖边的小山坡上朗诵情诗,在傍晚的小树林里手拉着手漫步;在挤得满满的图书馆里两人面对面地坐着;两人同打一把伞,共买一碗菜,他们的感情让别人很羡慕。不过,一年后,孟薇就从羞涩变成了抑郁,公众场合也不见了她和“才子”亲密的影子,她回到宿舍就躲进蚊帐不再有动静,夜深了还能听到她时不时发出幽幽的叹气声。同学们猜出了原因,可没人敢问她,大家知道她敏感而脆弱。不久后,同学们又看到了那位“才子”的身影,他与外语系的系花一起打羽毛球,跳探戈。孟薇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患了严重的失眠症,没法上课,只能回家休学。
毕业后,孟薇留在低一年级,在她快毕业时同学们去看她,发现她已经不太正常,她一人住在一个单间里,表情像个受惊的兔子。她还多了洁癖,不让别人坐她的床,床用塑料布盖着,她不停地擦桌子、椅子,不停地洗手,还总是拿着《葬花词》反复地读。她的同学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叹: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孩却拿得起,放不下,毁了自己的一生。
“拿得起,放得下”,也就是在“千斤重担压在心头”的时候,能否把肩上和心头的重担卸掉,使自己轻松自如。
一位着名的女演员在她事业最辉煌的时刻,毅然放弃淡出影视圈,选择了出国学习,令许多圈内人士大为惊讶。回国不久后,一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的她,请她谈谈当初这种选择背后的真实想法。记者问道:“当年为什么不去好莱坞发展?”她说:“当时在美国的时候我很希望能把书念好,这是我很大的一个愿望,因为拍戏我从初中就离开了学校。”记者问:“所以当初就选择了出国?很多人说到您当年出国的事情都觉得特别奇怪,因为那是您最风光的时候,却放弃了事业。”她平静地说:“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可能这与我生来就比较能拿得起,放得下有关。我看过一篇文章:手里拿着一个硬币,把手掌朝下松开,硬币掉了,这是一种放下的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是手里同样拿着一个硬币,手掌向上放开,硬币还在手掌里,但是人也轻松了,意思就是很多时候其实拿起和放下是同时的事情。这就是说在一个很宽松的心态中去生活,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正确的人生态度。”记者问:“现在回头看看当初的选择,您认为有没有后悔的地方?”她说:“人是不能患得患失的。人的一生永远是在一种不自觉的选择中的,选择了这个,自然就要放弃那个,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没什么好后悔的。”
德国着名诗人歌德说过:“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或胜者,但一个人能够永远做一个人。”人的一生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正是这些组成,才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也正是人生的丰富多彩,使得生命本身是如此的绚烂美丽,生命本来是自然的,充满快乐的,然而很多人却感受不到幸福,原因就是他们拿得起,却放不下。飞来飞去的鸟儿,跑来跑去的孩童是快乐的、超然的、放松的,就是因为他们能拿得起,放得下。如果我们懂得了忘怀之道,对什么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那么,所有的不快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希望的新生。
放下压力,让心灵呼吸
现在的人们,因为想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好一点,所以无时无刻不在面对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压力:上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压力、家庭压力、住房压力、养老压力……这其中任何一个压力,都能让人很累。而这些压力也都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至少没必要时时刻刻去硬扛。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压力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竞争环境的恶劣、生活上烦心的琐事,都让现代人感到压力无处不在,情绪恶化,身体状况也随之变得糟糕,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形成了恶性循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两位心脏科医师注意到他们候诊室的心脏病人,似乎比其他病人紧张,于是开始一连串研究,而后发现心理压力和心脏病的关联。他们曾经研究一群会计师,发现愈接近所得税申报截止日,他们血中胆固醇的浓度愈往上升,过了这段期间一两个月后,又恢复正常。后来,这两位心脏科专家又追踪了3500名男性8年半,发现有时间紧迫感、怀有敌意与高度竞争心的人,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是一般人的7倍,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两倍。
压力不仅和心脏病关系密切,许多研究指出压力更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和记忆力。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生活在慢性压力(例如和同事或家人的冲突)中的人,感冒的几率是常人的3到4倍。为此,放下压力已经是现代人迫在眉睫的事情。
有位老师拿起一杯水问学生:“这杯水有多重?”学生有的说200克,有的说500克。老师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你们一定觉得没有问题。但拿一个小时,可能就会觉得手酸;如果拿一天呢?”
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没有变,但是我们拿得越久,就会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压力本身并不是坏事,适度的压力能使我们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变得敏锐,反应速度变快,能让我们更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就像我们一直举着水杯,到最后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它,我们就可以拿得更久。
一个留学生刚到美国时,他一边上学一边在餐馆打工,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回到家全身累得只想往床上一躺,什么都不想做。每当他一下子倒在床上时,都会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口气,这让他回想起了把自己带大的爷爷。那时候,他和爷爷睡在一张床上,每天晚上他都会听到爷爷长长地叹一口气,那时他不能理解,也很不喜欢爷爷的这声叹气。听着很泄气,好像在抱怨什么。现在他才理解了这一声叹气不是泄气,不是抱怨,而是让自己从白天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自己将身上所有的压力放下来。他觉得这一声叹气真的很管用,每当他叹气一声后,就会觉得心里舒服了,然后就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也为天亮后的继续打拼养足了精神。
有烦恼、有压力很正常,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学会放下。叹气实际上就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法,它有利于肌肉群的放松,有助于使人镇静下来。人为什么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唉声叹气的道理就在于此。
除了叹气之外,读书、运动、睡觉、郊游、聊天、下棋、做按摩、适量饮酒等,都是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地评价自己,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过于追求完美,不要与自己过不去,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奋斗目标,既积极进取又要知足常乐。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会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我们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沾满灰尘。落满灰尘的心,会变得灰色、迷茫、不能呼吸。扫去灰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明亮,能使我们告别烦乱,快乐也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人奋起,也可以让人却步;可以让奋进者成就事业,也可以让畏难者一事无成。适时地放下压力,再拿起时,我们就会发现,它正在变成前进的动力。
学会放弃,才能有新的选择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犹如登山,而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到达峰顶,也许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欣赏山腰的景色。”生活犹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人生也总有欢乐和忧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舍,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弃生活中那些无谓的追求,学会放弃,才能有新的选择。
一场战争之后,两个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旧棉花,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背在自己身上。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花布。甲将身上沉重的棉花扔掉,选了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花布。乙却将甲丢下的棉花和剩余的花布统统捡起来背在自己身上,重负使他气喘吁吁,步履维艰。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散落黄金首饰。甲将花布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黄金首饰背上,而乙却因为沉重的棉花和花布压得他无法弯腰而难以捡到甲拾剩下的黄金首饰。天降大雨,乙的棉花和花布被雨水淋湿了,他饥寒交迫地走着,最后摔倒在泥泞中;甲一身轻松地回家了,变卖了黄金首饰,生活颇为富足。
西方有句谚语:“翅膀上系着黄金的鸟儿是飞不起来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坚持选择一些东西的同时,我们也放弃了一些东西。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舍不得放弃,选择才变得异常痛苦,人生才变得异常沉重,甚至因为不堪重负而过早地衰亡。
放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就如我们拿起菜单,会看着每一个菜的名字却不知道吃什么,总怕点了之后不合心意,或者吃了这个错过了那个,总怕错过最好的那一个,于是看来看去不知道如何选择。人生也如菜单一样,摆上来很多选择,总难抉择,因为有所选择就会有所舍弃,选择的过程也是放弃的过程,所以我们总会难受,不断地权衡。
一位着名的企业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祖父曾用纸给他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半大不小的蝗虫慢慢地爬行过去,但他的祖父捉过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去了,无一幸免。他的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此,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当他的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再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时间,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他的祖父说:“蝗虫的死是因为它们只知道不停地挣扎,不懂得放弃,所以只有死路一条;而青虫却恰恰相反,它们懂得放弃,知道如何去选择,所以它们活了下来。”
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想过要将阴影这条长龙咬破,也没有耐心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生活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纠缠在那些毫无结果的事情上,拼命地追求那些本该放弃的东西,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说执着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则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该得的就该果断的放弃。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许我们四面出击,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人生有时需要不舍的追求,但同样需要学会放弃,放弃无谓的努力和无结果的追求。坚持理想,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敢于放弃,学会放弃是一种境界。因为一个行囊,如果装得太满就会很沉、很重、很累。同样,一个生命背负不了太多的行囊,走在人生大道上,我们注定要放弃很多。果断的放弃是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种清醒的选择。当我们执着的追求毫无结果时,当我们的努力是徒劳无功时,我们就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无谓的追求与徒劳的努力。学会放弃那些本该放弃的包袱,我们的生命才会轻装上阵,一路高歌;学会放弃那些烦恼的困扰,我们的生活才会倍感绚丽,富有朝气。
有失才有得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一刻不停地追名逐利,认为只有获得才是好的,失去便是吃了大亏。殊不知,有失才有得。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辩证之中,即“有失才有得”。“失”与“得”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失”是因,“得”是果。“得”建立在“失”的基础之上,但“得”的获取还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失”并不一定有“得”,而不“失”就一定不会有“得”。舍不得“失”,就不可能有所“得”。要想有所“得”,就必须付出“失”。不付出、不奉献、更不愿意失去,而企求“得”,那是投机取巧,是不劳而获。而任何方式的投机取巧和不劳而获,最终是要受到道德、良心甚至法律的惩罚。
中国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名叫塞翁的老人。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后,都来安慰他,劝他不必太着急。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后,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便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他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感到愕然,无言以对,带着疑惑离开了。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剽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着这匹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后,又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后,战争爆发,青壮年应募出征,纷纷被派往战场,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结果,入伍的青壮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得与失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失也好,得也罢,有时发生在瞬间,仅仅就是一念之差。人生在世,如果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就会受到福祸的捉弄,即使幸福来临,也会失去。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往往都很难这么辩证地看问题,于是,为了一桩不幸的婚姻,为了一次失恋,为了某种原因失掉了一份工作,为了事业上偶然遭受的打击与挫折而痛悔不已,觉得生活从此失去了光明,暗淡的心境使自己终日沉浸在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
其实,每一件事物都是如此,就如同斗转星移,既有白天又有黑夜一样,世界是按照特定的规律不停地运转的。但是由于很多人目光短浅,往往只能看到事物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而不能看到事物的全部。
假如我们能靠自己的目力将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览无余,能借此追随整个事件或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奇迹:百万富翁就会看到他将有一些穷子弟,而贫穷者中又会出现一位积累财富者,如此这般,循环不断,金钱由无而至,又由有至无,幸福诞生不幸,从不幸中又产生幸福,像水车循环往复,运转不停。
事实上并没什么幸与不幸,因为运转的水车并不把任何一个戽斗停在一个地方。我们所谓的“幸运”,只不过是我们有限的目标正停留在某一时某一地而已。我们为这个运气而生出的喜或忧,也不过是我们缺少耐心等待下面的东西而已。
有失有得,微妙无穷,懂得失去的人往往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如果能学会“失”,能将金钱、财物、知识、技能,舍其给别人,那么我们必然会得到比这些更贵重的东西。“失”给别人好的,我们就会得到更多、更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与痛苦及妄想都“失”掉了,自然就会得到人生的另一番境界。
“舍”会消除烦恼,“得”是幸福的开端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到椅子中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必须学会舍弃一把椅子。”人生在世,想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壑难填,欲望常常使很多人对舍与得把握不定,不是不及,便是太过,于是产生了许多原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舍”在前,是我们先人的一种生存的智慧,要舍得多,就是要放弃得多。“得”在后,就是要取得少。特别是在“名”和“利”面前,更应该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因为许多人做不到,于是他们因为一味的要“得”,以至于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事例不胜枚举。柳宗元的《蝜蝂传》就讽刺了“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那个叫做“蝜蝂”的小虫子,“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蝜蝂遇到什么东西都背在身上,又喜欢爬高,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不断地拾取,得而不舍,最终“至坠地死”。
有人说:“会生活的人,或者说成功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舍得几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理,只要我们能真正把握舍与得的尺度,就能掌握人生成功的钥匙。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王赛马,以下骑对齐王的上骑,上骑对齐王的中骑,中骑对齐王的下骑,舍了小负之悲,却得了全胜之喜;诸葛亮自出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谓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
邹丽华从温州瑞安市法院、温州市龙湾区法院到温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一直是一帆风顺的从政生涯。按照传统的说法,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就是四十不惑。但42岁对邹丽华来说只是岁月的一个符号,那一年交给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一封辞职信让她的人生脱离了公务员的轨道,从此,她的头衔换成了新湖集团股份公司的总经理。一个40多岁的女性放弃有成的事业,选择在全新的商界从头开始打拼,取舍之间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决心。记者在采访邹丽华时问道:“是否可以说人生就像杯子,里面装满了初次选择的事业、惯性的活法,如果不倒空,就没有空间容下可能更适合自己的新生活状态。”邹丽华答道:“人生要舍得。”
获得财富,获得亲情、爱情和友情,是人生的最原始的需求和本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谁也不能脱俗,但能做到舍得则需要一种良好的心境。舍得放弃很多物欲的追求,舍得那些让人纸醉金迷的物质财富,的确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人生有获得就会有舍弃,这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获得需要的仅仅是本能,舍得则需要一种洒脱的心态和无欲的境界。不在意物质拥有的多少,不在意生命历程中的坎坷,心中的拥有才是最完美的拥有。
舍得并不是指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态度和决定。与其困难地改变,不如把自己从不好的环境中拉出来,主动去改变人生。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自己,要果断地舍弃以前的东西,学会适当舍弃,才会更从容地生活。
能否舍弃人生道路上那些必须舍弃的东西,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具有自克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一个人只有能够冷静而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能够理性、客观地规划自己的理想与生活的时候,他才敢舍弃。舍弃也是自然的规律,是生存的一种方式,也是勇敢者的行为,一个人如果不能舍弃陈旧的陋习,他就难以进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情世事,其实不过也就是舍与得的重复。所以,为人处事,每当有些东西和事情牵绊困扰在心时,常想有舍才有得,我们的心灵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平静和安宁,也会很容易地感受幸福,拥有幸福。
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
佛经中有云:“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说得就是取舍之道。“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取多了之后,需要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然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人出生后,在尚未懂事时,只知道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长大后,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或取权位而舍清心。至于年老时,则更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得舍出;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往往会最先落水坠崖。有人会觉得,如此说来,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这怎么办呢?答案是:“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舍”,有时表面上看来令我们有损失,但实际上善于“取舍”,往往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一位老师对此颇有心得。在教学新苗评比考试时,题目很多,当她做完填空、选择部分后,时间只剩下20分钟,却还有问答和论述题。问答题有5题,只占10分,论述题有2题,却占了30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先做起了论述题。结果,交卷时,她只剩两道问答题没做完,而别的老师卷上的论述题几乎是空的。最后,她取得了教学新苗一等奖的成绩。这位老师说:“其他老师输在过于执着,他们想得到每一道题的分数,却不懂得冷静分析,不懂得取舍之道,只能空有一身好本领,却施展不出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舍生命而取高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舍生命而取一片丹心;董存瑞高举炸药包屹立碉堡下,这是他舍生命而取人民之解放。的确,取舍有时候很无奈,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喜欢沙滩海浪而把自己的房子建在沙滩上,那样,什么都不会长久。
人活于世,会有许多责任,无穷尽的欲望,这些东西没有不行,否则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虚无缥缈,没有价值和意义。但是多了也不行,这些东西多了很沉重,如果深陷其中则欲罢不能,人会活得很累,身心交瘁,甚至会把自己压垮。
现代社会,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物欲横流,从时空的角度上产生了许多的资源、平台和机会,展现了一幅幅财富的画卷,创造了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成功典型,为那些有识之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的间,为芸芸众生在有所求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机会。但同时也设下了许多温柔的陷阱与诱惑,有些人面对陷阱和诱惑时,不懂得取舍,更缺乏理性的思考,任凭占有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幻觉世界中“纵横驰骋”,梦想一夜暴富,成为社会名流,受人敬仰,结果铸成终身大错。
一个领导干部秘书出身的国税局局长在受审时追悔莫及:“当副省长的秘书时,觉得没有省长的秘书那么受人尊重;当了省长的秘书,又发现自己不如省委书记的秘书风光;当了省委书记的秘书,还觉得不过瘾,不如厅局长们手里有实权,可以活得更潇洒……”最后他泣不成声地说:“我是毁在自己的欲望上,我的欲望没有止境。”
山泉放弃山间的安适,一路奔腾,东流入海,终于成就生命的壮阔;雄鹰摆脱父母巢穴的温暖,奋力腾起,搏击蓝天,终于成就生命的豪放;蝴蝶冲破身体的束缚,破茧成蝶翩翩起舞,终于成就生命的华美……自然万物因为正确取舍而成就生命极致,人生也是如此。
懂得取舍之道,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化身。古人常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后代,要懂得把好的东西让给最需要的人。这就证明了舍弃一样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反而是更高层次的修炼。古人尚能如此,我们也应该做到。
天堂皆乐,地狱皆苦,人本身就在两极之间,生活本身就是选择。无论鱼和熊掌,无论红玫瑰还是白玫瑰,选择时需要智慧和决断,选择后需要气度和胸怀。在我们得到西瓜的同时,不要因为失去一粒芝麻而耿耿于怀。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取舍,懂得了放弃,就能更好地生活,他的世界也会大不一样,人生也会更精彩。
学会选择,别让幸福在一拿一放间溜走
生活中,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一个人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面对两个同样优秀的追求者,为了得到其中的“一半”,他就必须放弃另外“一半”。如果过多地权衡患得患失,最后只会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选择这个的时候,却害怕错过那个,于是拿起来又放下,到最后一刻还在犹豫,这个会有这样的缺点,那个会有那样的不足,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或者选择之后,又来回地更改,在患得患失中耽搁了不少时间,浪费了不少精力。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让我们选择,每一样东西都会有它自身的弱点,所以,当我们选择之后就要大胆地往前走,而不是一步三回头,这样,才能加速我们前进的进程,否则,幸福就会在一拿一放间溜走。
一个人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终归都不会尽善尽美,如愿以偿,总有缺憾,也许缺憾本身就是一种美丽。我们要告诫自己,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该后悔,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选择和放弃都是很艰难、很残酷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在二者中做出抉择。选择不是盲目的,而是选择我们生活需要的,放弃也不是意味我们一无所有,而是有更适合我们的。不要把选择看得太重,那些所谓的大选择就像是选择吃饭睡觉一样的简单,也不要把放弃看得太难,把自己不能决定放弃的交给时间就可以了,时光可以冲淡一切。
有一个大学时的高材生,经过一段社会历练后,以前的那股锐气和豪情壮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不堪重负的样子。他抱怨自己当初选错了行业,到了一个自己不具有优势的陌生行业,眼睛满是绝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换换工作呢?”他说:“干了这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放弃这些,再从零做起,太亏了。而且再做别的工作,就一定能成功吗?”所以他一直“坚守”这份工作,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他身边的很多朋友从零起步,现在已是大有所为。他的一位同学,4年前辞去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开始创业,现在已成为拥有数千万资产的老板。
如果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一手臭牌,就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在陷进泥潭时,要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里;上错了公共汽车时,要及时下车,去上另外的一辆。会放弃是基本的生活常识,我们不仅要知道进取,也要学会认输,知道放弃。
很多事业有成的人,就是读懂了放弃,学会了选择,并且在选择之后一直走下去。释迦牟尼放弃了王位,选择了修行,从而创立对人类影响至深的佛教;伽利略放弃了自己的自由,选择誓死扞卫自己的学说,才使牛顿得以站在“巨人”的臂膀之上;迈克尔·乔丹放弃了棒球运动员的梦想,选择了打篮球,成为世界篮坛上的一颗耀眼的“飞人”球星;帕瓦罗蒂放弃了教师的职业,选择了唱歌,成为名扬世界的歌坛巨星;比尔·盖茨放弃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学位,选择投身商海,成就了一个商业神话。他们都的放弃和选择换来的是成功。并不是每次选择和放弃都意味着成功,其间必须经历的痛苦曲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如果没有选择和放弃,他们就很难成功。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有所得必有所失”,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有所为,有所得,只看到选择放弃时的失落和痛苦,而忘记了假如我们不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就会面临更大的痛苦。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长相厮守,固守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广阔的友谊天空;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那种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就没有必要在一个地方苦苦守望,不如冷静地收拾感情的背囊,该放便放,重新上路,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或许另一枝更美的感情之花会在旅程的路边对我们摇曳。
人生如戏,每个人既是自己生命的导演,又是自己生活的演员。只有学会选择,读懂放弃的人,才能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选择和放弃并不是消极地放手,而是需要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并且在选择人生的道路上,在争取成功的路上有技巧地选择,有选择地放弃是很重要的。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学会选择,就是审时度势地把握时机。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读懂放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坦然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