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痔简便自疗
48575900000002

第2章 患者须知(2)

(2)痔下丛(痔外丛、肛门静脉丛):位于齿状线以下的皮下,由肛管内壁静脉、肛周静脉、直肠壁外静脉汇集而成,沿外括约肌外缘连成一个边缘静脉干。痔下丛在直肠柱下端与痔上丛吻合,吻合的横支形成静脉环称痔环。痔下丛的上部入直肠上静脉,下部经直肠下静脉入髂内静脉。肛管皮下的肛管静脉丛,经阴部内静脉汇入髂内静脉。

什么是齿状线

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锯齿状的线,叫做齿状线。齿状线是胚胎期原始直肠的内胚叶与原始直肠的外胚叶交接的地方,上下组织构造不同,85%以上的肛门直肠疾病都可以发生在齿状线附近,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1)齿状线以上是直肠,肠腔内壁覆盖着黏膜;齿状线以下是肛门,肛管覆盖着皮肤。齿状线以上的痔是内痔,齿状线以下的痔是外痔;齿状线以上的息肉、肿瘤附以黏膜,多数是腺瘤,以下的肿瘤,附以皮肤,是皮肤癌等。

(2)齿状线以上的神经是自主神经,没有明显痛觉,故内痔不痛,手术时是无痛区;齿状线以下的神经是脊神经,痛觉灵敏,故外痔、肛裂非常痛,手术时是有痛区,凡是疼痛的肛门病都在齿状线以下。

(3)齿状线以上的血管是直肠上血管,其静脉与门静脉系统相通;齿状线以下是肛门血管,其静脉属下腔静脉系统。在齿状线附近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

(4)齿状线以上部分淋巴向上回流,汇入盆腔淋巴结;齿状线以下的淋巴向下回流,经大腿根部汇入腹腔淋巴结。所以肿瘤转移,齿状线以上向腹腔,齿状线以下向大腿根部。

(5)齿状线是胚胎内、外胚层碰头会师的地方,所以几乎所有肛门、直肠先天畸形如锁肛等都发生在齿状线。

齿状线还是排便反射的诱发区。齿状线区分布着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末组织,当粪便由直肠到达肛管后,齿状线区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就会反射性的引起内、外括约肌舒张、肛提肌收缩,使肛管张开,粪便排出。如手术中切除齿状线,就会使排便反射减弱,出现便秘或感觉性失禁。

肛门周围有哪些肌肉

直肠和肛门周围被一种叫做括约肌的肌肉包围着。

外括约肌为随意肌,由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部分组成。外括约肌皮下部是环状肌束,围绕肛管下端,不附着于尾骨,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肛门手术时常常切断皮下部,不会引起大便失禁。外括约肌浅部肌纤维起于尾骨,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围绕肛管,再合二为一,止于会阴。外括约肌深部位于浅部的上外侧,也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

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实际上是肥厚的直肠环肌,围绕肛管的上部,在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有一沟,称为括约肌间沟,位于肛门白线深层,直肠指检时可以扪及。肛门外括约肌深部、浅部、直肠纵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于肛管直肠连接处,构成一个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如此环在手术时切断,即会引起大便失禁。

肛门的“密封圈”是什么

括约肌和直肠黏膜、肛门上皮之间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以及动脉和静脉血管等复杂的部分组成。这一部分被称之为“肛门的密封圈”。之所以被称之为密封圈是因为这个部分既柔软又富有弹性。

将其想象成水龙头的皮垫圈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多亏了这个密封圈才能够将肛门紧闭,防止粪便和气体外漏。

肛管和直肠周围有哪些间隙

肛管和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

(1)骨盆直肠间隙:位于直肠的两旁,在肛提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左右各一个。

(2)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方,在骶骨前面,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的后中间,间隙内有骶神经丛和交感神经支以及直肠下动脉和骶中动脉通过。

(3)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的两旁,在肛提肌以下,坐骨和闭孔内肌的内侧,左右各一个,间隙内有肛门动脉和神经通过。感染时脓液可以从一个坐骨直肠窝通过肛管前方或后方至对侧坐骨直肠窝,形成所谓“铁蹄形”脓肿。

肛门直肠的血液是如何供应的

肛门直肠的血液供应来自四支动脉,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及骶中动脉。①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末端,在直肠上端后面分为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在齿状线以上分出许多小支与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吻合。②直肠下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其大小与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③肛门动脉由阴部内动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④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连接分支,一般很小,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吻合。

肛门直肠静脉有两个静脉丛,即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在齿状线上方,直肠黏膜下层,汇集形成数支静脉,穿过直肠壁合为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脾静脉和门静脉。这些静脉无瓣膜,穿过肌层时易受压迫,成为发生内痔的原因之一。直肠下静脉丛,在齿状线下方,括约肌与肛管皮肤之间,汇集成为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流入髂内静脉。直肠下静脉丛扩张即成外痔。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互相交通,使门静脉系统与体静脉系统相通,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条侧支循环通路。

肛门直肠的淋巴和神经组织是如何分布的

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状线以上,包括直肠黏膜下层、肌层、浆膜下以及肠壁外淋巴网。肠壁外淋巴网的淋巴液可流向三个方向: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经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到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向两旁至肛提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到髂内淋巴结;向下至坐骨直肠窝淋巴结,然后穿过肛提肌到骶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状线以下,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下淋巴网,经会阴部汇流至腹股沟淋巴结。上下组淋巴网经过吻合支可以相通。

直肠的神经支配与结肠相同,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肛门神经是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分布至肛提肌、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肤,所以齿状线以上黏膜痛感迟钝,而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感觉异常敏锐,而且刺激肛门部可以引起反射性肛提肌和外括约肌痉挛。

肛管和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肛管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便,直肠无消化功能,只有少量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

(1)粪便的形成:食物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结肠不产生酶,只有细菌起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多种细菌,大肠杆菌70%,厌氧杆菌20%,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芽胞和酵母。另有极少原生动物和螺旋体。肠细菌的重要作用是能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如食物缺乏维生素时可在肠内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下标1)、维生素B(下标2)、维生素B(下标12)、维生素B(下标6)、烟酸,叶酸和泛酸。也能产生吲哚、粪臭素、硫化氢使粪有臭味。如长期用抗生素则不易合成维生素而不能吸收,引起维生素缺乏症。食糜通过回盲瓣到盲肠每24小时500~1000毫升,主要在右半结肠吸收,主要吸收水和钠,每日能吸收460毫摩的钠和350~2000毫升水。也吸收少量钾、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胆酸和药物。直肠也能吸收水、少量葡萄糖、氨基酸、牛奶和药物。肠功能障碍、肠炎和感染时可影响吸收。腹泻时肠蠕动增强,吸收减少,严重时可丢失大量维生素、水和电解质。如果正常则在乙状结肠内形成粪便,等待排出。粪便的形成与食物无重要关系,禁食和正常喂养的动物粪便无显着区别,只是粪量减少。粪便组成都一样。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纤维素、结缔组织、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黏液、胆色素、黏蛋白、消化液、消化道黏膜脱落的残片,上皮细胞和细菌。如不吃蔬菜和粗糙谷类粪便组成常是一致的,即65%水分,35%固体。固体部分细菌最多可达50%,但大半细菌排出时已死亡。另外2%~30%是含氮物质,10%~20%是无机盐(钙、铁、镁)。脂肪占10%~20%,有2种,分解的脂肪是食物未被吸收的,中性脂肪是由细菌和上皮残片而来的。另有胆固醇、嘌呤和少量维生素。正常粪便是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重100~200克。食用蛋白质的粪便为棕黄色或黄色,有臭味,硬而成块,含有很多革兰阳性菌。食用糖类(碳水化合物)的粪便为棕绿色、恶臭味、软或半液体状、酸性、含有很多革兰阴性菌。正常粪便稍有棕色,这是因有粪胆素和尿胆素,粪便颜色因食物而不同,某些药物可改变颜色。正常便为碱性,其高低与在结肠存留时间长短成正比。稀便是酸性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疼痛。食用辣椒或饮酒可引起肛门直肠反应性充血使痔疮急性发作。

(2)排气:结肠内气体约100毫升,60%氮、10%二氧化碳、25%甲烷、5%硫化氢和少量氧气。气味因食物和气体组成而不同,如硫化氢过多可引起硫血红蛋白血症,出现发绀为肠源性发绀。这些气体的来源,主要是随饮食和呼吸吞入的空气,占70%。另外是细菌对碳水化物发酵而产生的,豆类、白菜、葱头产气较多。肠内气体可使结肠轻度膨胀,帮助蠕动,气体越多肠越活动,腹内有微细的劈啪肠鸣。气体过多使肠壁扩张,牵拉神经从而致疼痛。继续扩张可使肠壁血管受压妨碍吸收进一步胀气,形成恶性循环。肠气向上呃逆由食管排出,向下由肛门排出,直肠黏膜内有杯状细胞,分泌碱性黏液保护黏膜,滑润粪便,帮助排便。越是远段分泌越多,直肠分泌量就更多。化学和机械性刺激可增加黏液分泌,如直肠绒毛乳头状瘤,常排出大量黏液。肛腺也分泌腺液潴留于肛窦内,当排便时被挤出滑润粪便以利排出。有的细胞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肠肽,能刺激肠液分泌,松弛肠肌。

(3)排便:粪便形成后,由于结肠蠕动使各部结肠收缩,将粪便推向远段结肠,这种蠕动常由肝曲开始,每日2~3次,以每分钟1~2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到左半结肠,到乙状结肠储存。但在进食后或早晨起床后由于胃结肠反射或体位反射而引起结肠总蠕动,以每小时10厘米的速度推进,如乙状结肠内存有粪便可使粪便进入直肠内,蓄积足够数量时(约300克)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时则引起排便反射。排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动作,它包括不随意的低级反射和随意的高级反射活动。通常直肠是空虚的。当粪便充满直肠刺激肠壁感受器,发出冲动传入腰骶部脊髓内的低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质而产生便意。如环境许可,大脑皮质即发出冲动使排便中枢兴奋增强,产生排便反射,使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先行深吸气,声门关闭,增加胸腔压力,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增加腹内压力,促进粪便排出体外。如环境不允许,则由腹下神经和阴部神经传出冲动,随意收缩肛管外括约肌,制止粪便排出。外括约肌的紧缩力比内括约肌大30%~60%,因而能制止粪便由肛门排出,这可拮抗排便反射,经过一段时间,直肠内粪便又返回乙状结肠或降结肠,这种结肠逆蠕动是一种保护性抑制。但若经常抑制便意,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其敏感性,排粪感失灵,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多的吸收而变干硬,产生排便困难,这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排便是可以随意志而延滞的,所以应当而且能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当人们早晨起床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饭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都可促进结肠集团蠕动,产生排便反射。因此,早上或早饭后定时排便符合生理要求,这对预防肛管直肠疾患是有很大意义的。应该形成起床后或饭后排便的正常反射,除非环境不允许,就不应当有意识地抑制排便。当排便反射弧的某个环节被破坏,如切除齿状线上4~5厘米肠段,腰骶段脊髓或阴部神经受损伤,肛管直肠环断裂等,就会导致排便反射障碍,产生大便失禁。

(4)免疫功能:肠黏膜表面广泛地被覆着免疫球蛋白,直肠黏膜内有免疫活性物质,两者组成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系。肠道分泌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直肠黏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物质,特别是肛管周围组织具有对抗肠内细菌产生特殊免疫机构,即肛管自移行上皮至复层扁平上皮内,有散在的梭形分泌细胞(IgA)。发炎时,IgA分泌亢进。

肛肠部位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肛肠疾病常见的症状有:便血、肛门疼痛、瘙痒、肛门口脱出、肛周肿块、坠胀、里急后重、排便困难、腹泻或便秘、黏液血便、粪便形状改变、恶心呕吐、肛周流稠水、腹痛以及腹部摸到包块、贫血、乏力、发热、畏寒等。

痔疮与其他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癌等有许多相似的症状,但又有本质的不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也不同。正确鉴别痔疮与其他肛肠疾病对于指导选择用药、判断预后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