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移行上皮破裂形成的裂口或溃疡,系仅次于痔疮的常见肛门病。肛裂的发病原因很多,但大多与肛门周围反复感染、溃疡及大便干燥有关,排便时肛门疼痛、便血(量不多)。肛裂既可单发又可多发,前者是指只有一个裂口,后者可有两个以上裂口。早期的肛裂是表浅上皮破裂,到了晚期则形成很深的肛管溃疡,此时裂口下端皮肤可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小袋状皮肤隆起,称为裂痔,以前称为“哨兵痔”,其临床表现为疼痛、便血、便秘。肛裂的疼痛特点是排便时有刀割样的剧痛,排完便后疼痛有所缓解,但片刻后又会产生持续的难以忍受的剧痛,长达数小时,甚至1天。
脱肛是直肠黏膜下坠脱出肛外,脱出部分呈环状,而内痔脱出时,脱出物常在一处或多处,以截石位3、7、11点为多。如果脱出不是十分严重,自我鉴别时和内痔痔核脱出、外痔肿块是很难区分得清的,都表现为肛门外肿块。但是痔疮肿块是血液淤阻形成的,可通过消炎、活血化瘀消除;脱肛则是把脱出部分再送回去,不严重的可自行复位,严重的需手术。儿童一般很少得痔疮,若有便后肛门肿物脱出,应考虑是脱肛或直肠息肉。脱肛者多见于儿童、老人、产妇、长期腹泻者、慢性咳嗽者、酒色过度者,盖因此类人元气不实气虚下陷或长期的腹压增大。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它是一种一端开口于肛管直肠壁,另一端开口于肛周皮肤,并有肉芽组织覆盖的瘘管。然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把和肛管直肠有关的窦道往往也包括在内,称为不完全瘘或单口瘘。肛瘘是肛门腺体感染形成化脓性脓肿后,有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留下的一种后遗症。肛瘘的主要表现是肛门周围皮肤上有瘘口,不断向外流脓血。它的形成原因是直肠炎症。而直肠炎症多是由于大便干燥、肛裂、其他感染性疾病引起。肛瘘与痔疮较容易区别。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或黏膜下腺体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可单发也可多发,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地方,但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常见,可有家族史,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炎症刺激、基因突变、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机械性损伤和粪便刺激有关,主要表现为便血,脱垂及肠道刺激等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黏液便、里急后重等,直肠指检及内镜检查可确诊。
直肠癌多发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便中带血、腹泻或便秘、大便形状改变,常有便频、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原因不明。多与慢性炎症刺激,良性肿瘤恶变,饮食因素等有关。直肠指检可发现肿物,病理检查可确诊。
肛乳头肥大是肛乳头因慢性炎症刺激,增生肥大而成。小的,有如三角形或锥形,大的呈乳头形,可脱出,表面是白色的皮肤,位于齿状线,质硬,形小,不出血,无静脉曲张与痔疮不难区别。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性出血则多为脓血或黏液血便,血与大便混合,确诊需行乙状结肠镜检。
肛窦炎急性发炎时,肛门灼热、疼痛,有下坠感,大便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即使不大便,也常有短时间阵发性刺痛,疼痛可向臀部和股部后侧放射。慢性缓解期,几乎无明显症状,仅在排便后肛内有短暂的微痛。常有大便带有少量黏液或黏液常在粪便前流出,有时呈血性。本病发病原因是当大便干燥或腹泻时,粪便磨损肛门瓣,受细菌感染引发肛窦炎。
肛门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肛周皮肤病,它具有多形性损害,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症状主要是肛门及周围阵发性剧烈瘙痒;此外还有肛门湿润不适,疼痛,以及其他全身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腹泻等。发病因素为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外用药及化学物品的刺激等。治疗时应根治原发病,改善和除去诱发因素,保持内裤清洁,避免搔抓。
什么是痔疮
痔疮是人类所特有的疾病,实际上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选择直立体位所付出的代价。因为当人行走、站立或坐着的时候,腹腔内部脏器的重量会压向盆腔,使直肠周围血液回流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痔疮。长时间保持直立体位进行体力劳动,更容易引发痔疮。从比较医学的角度上看,四条腿行走的动物就不会受到像痔疮这样的疾病烦扰。
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等。以20~40岁的人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一般说来,痔疮并不可怕,也不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危害。内痔早期主要的也是惟一的症状就是无痛性便血,特点是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若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内痔进一步发展,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轻者便后自行还纳回肛门,重者需用手上推还纳。当内痔脱出没有及时还纳时,会出现嵌顿水肿、血栓形成、溃疡或感染,将有剧烈疼痛。外痔一般无任何症状,偶有肛门坠胀不适,但当出现血栓、水肿时则会疼痛。混合痔则具备内痔、外痔的共同特点。此外,肛门异物感、污染内裤、局部瘙痒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痔疮是一种容易出血的疾病。痔疮的狭义概念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部位动静脉血管丛淤血、纡曲和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瘤。这些血管瘤柔软而富有弹性。肛门周围皮肤的发炎、水肿或皮下血栓,甚至结缔组织性皮赘或皮瓣也均列入痔疮的范畴。
一些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直肠脱垂、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肛管直肠癌等,被中医统称为“痔”或“痔瘘”,所以有些地方也把中医肛肠科叫做痔科或痔瘘科。
友情提示:
痔疮多见于20~40岁吗
痔疮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20~40岁的发病者较为多见,10岁以下的儿童基本没有痔疮。痔疮的症状可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儿童和青少年很少患痔疮,这可能与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肛肠血管、肌肉等组织弹性好,加上活泼好动、体位多变,不易形成肛门部位血流淤滞有关。成年之后易患痔,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可能与血管逐渐变硬、失去弹性,同时活动量减少、久坐久站等有关。
友情提示:
痔疮发病率高的职业有哪些
长时间保持站立或静坐等相同姿势,使肛门充血,从而诱发痔疮的情况很常见。由于职业的关系,必须长时间坐着工作的白领、驾驶员,还有站着工作的售货员、教师等患痔疮的比较多。另外,身体着凉也会使肛门淤血,所以不仅在寒冷的冬天,即使在夏天长时间呆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也容易患痔疮。
据调查,店员、理发员等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翻砂工人等从事长时间下蹲工作的人、银行职员、打字员、驾驶员等从事久坐工作的人,这些人痔疮的发病率较高。痔疮与职业的关系还有待阐明,但多数人认为这可能与腹部和盆腔压力增加有关,与肛门直肠部位血液流动不畅有关。
友情提示:
什么是痔疮嵌顿
脱出的痔疮把肛门整个围住,而肿胀变大、变硬,无法还纳入肛门内时,称为痔疮嵌顿。痔疮中产生多个血栓(凝血块),伴有剧烈疼痛。此时不要简单地将痔疮还纳入肛门内。紧急处理可向肛门注射药物进行局部麻醉,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用手指将肛门括约肌扩开后,将痔疮还纳入肛门内。对于嵌顿性痔疮要行手术治疗才能根治。
什么是内痔
内痔生于齿状线以上,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称为内痔。内痔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多为无痛软性肿块,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严重的贫血。内痔是诸痔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病,多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常称为母痔;在其余部位发生的痔,则称为子痔。根据内痔的病理变化和发展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分为三型和三期。
(1)三型分类
①血管肿型:由毛细血管增殖和扩张而成,外形如杨梅,表面粗糙或光亮,呈鲜红色,黏膜较薄,触之柔软而易出血。②静脉瘤型:为静脉丛屈曲,痔核内可有血栓和扩张成球状的静脉瘤,表面黏膜较厚而带光泽,呈紫红色,不易出血。③纤维肿型:由于反复脱出、擦伤和炎症刺激,使内痔结缔组织增生,表面黏膜纤维化而变硬和富有弹性,呈苍白色,不易出血。
(2)三期分类
①一期内痔:除大便带血、滴血或射血外,无其他自觉症状。内镜下可见黏膜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质软,色红;指检时,按之柔软,黏膜表面很薄,大便时易被擦破而出血,大便常带血或滴血。因痔核体积小,故不脱出肛外。②二期内痔:有间歇性便后滴血史,感染时则有肛门胀痛、坠胀和里急后重等症状,痔核较大,排便时脱出肛外,但便后能自行复位。内镜下可见黏膜变厚,痔核表面呈紫红色,并有少量分泌物。排便时,因粪便刺激或摩擦,容易出血。③三期内痔:痔核体积增大,有结缔组织增生,黏膜变厚,暗红色,表面粗糙。脱出后不能自然复位,需用手推回或平卧后始能复位。若痔核经常脱出,就会引起括约肌松弛,凡是遇到用力、咳嗽、行走和蹲下时,都可能脱出。如脱出后未能及时复位,由于括约肌痉挛、挤压,以致血液回流受阻,痔核充血肿胀,内有血栓形成,甚者坏死,疼痛剧烈,此为嵌顿性内痔。如表面发生溃烂坏死,分泌物增多,除引起剧烈疼痛外,还会出现发热、排尿困难,甚至因硬大便擦破溃烂痔核表面而引起大出血等症状。患者由于反复出血,还会产生继发性贫血。因此,凡原因不明的贫血患者,应注意检查有无内痔。
什么是外痔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淤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
(1)结缔组织外痔:结缔组织外痔因其形态而命名,又称赘皮痔,皮肤下垂物和赘皮性外痔。这种外痔是肛门缘皮肤皱襞增厚肥大,有结缔组织增生,痔内无曲张静脉,血管甚少,底宽尖长,呈黄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见,大小形状不等。有时只有一个,在肛门后部或前部正中,有时数个围绕肛门一周。外痔常由便秘引起,当干大便通过肛门时,过度牵拉肛门部皮肤,撕伤肛门皱襞,引起感染发炎、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炎症消散后,皱襞不能恢复正常,这样多次损伤,则使皱襞增生肥大,成为外痔。肛门和直肠的各种炎症,如直肠炎、肛门狭窄、内痔、肛窦炎、肛瘘、肛裂等,也是生成结缔组织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门部手术,如痔切除术、肛窦切除术等,因切去皮肤、缝合、结扎等操作不当,也会影响肛门部淋巴和血液回流,常引起结缔组织外痔。
(2)静脉曲张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是齿状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曲张,在肛门缘形成圆形、椭圆形或菱形柔软肿块。如有水肿,则形状变大。在中医中,它属于气痔范畴。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仅觉肛门坠胀或有异物感。多与三期内痔和混合痔并发。凡是引起痔疮形成的各种病因,都可引起静脉曲张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于饮食不节,久坐或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刺激,腹压长期持续增高,加之感染损伤,以致痔外静脉丛扩张、淤血、纡曲而形成。
(3)炎性外痔:常因肛门受损后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门皱襞发炎和水肿所致。
(4)血栓性外痔: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因排便时用力过猛,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块,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外。肿块初起时较软,几天后变硬。如未发炎,肿块可在3~4周内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反复发炎,肿块内结缔组织增生,可变成结缔组织外痔;如发生感染,可生成脓肿。
痔疮有何危害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的丧失量很微小,正常成年男子每日铁的丧失量不超过2毫克,而便血的患者,若每日失血量超过6~8毫升则丢失铁3~4毫克以上。正常人体男性含铁总量为50毫克/每千克体重,女性约为35毫克/每千克体重,若长期便血,丢失大量的铁,使体内含铁总量低于正常,能引起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