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阵云——凝重而气势恢弘。比喻作(一)时用笔要沉着有力。
万岁之枯藤——苍劲雄浑。比喻作(丨)时,要直中显曲,如千年苍劲的枯藤。
倒折——倒转。
万钧之弩——万斤之弓箭。
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比喻(丿)时,如运利剑断犀牛、大象之角和牙,干净利落。
一波常三过笔——波,即是捺,又称磔。即一笔之中有三折笔势。
端已正容——端正身体,面容严肃。
秉笔思生——执笔时产生构思。
临池志逸——书写时神志要放松。
分间布白——指字的点画结构,经营位置,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
绝浓必滞锋毫——极浓的墨就使笔锋不畅。
肥则为钝——肥了就显得笨拙。
心眼准程——思想和眼睛都符合规程。
东映西带——前后上下互相替换移动。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辍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余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未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啒吻而嶱嶫,丽则绮靡而清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唯截纸棱,撇捩窈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扫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用笔论》
[注释]
寮故——同僚故旧。
书契——犹言文字。
滋起——产生。
作范——作为楷模。
垂代——给下代作为榜样。
天挺——天才挺拔。
从容敛衽——面容严肃整顿衣襟。
庸疏愚昧——平凡稀疏愚昧无知。
禀命轻微——天赋很低。
无禄代耕——没有俸禄代替耕作。
循环吟玩——反复吟哦把玩研究。
急捉短搦——急:紧收;捉:执笔;搦:搦管,握笔。
迅牵疾掣——犹言运笔要牵引迅速。
悬针垂露——小篆体。言写竖画运笔至下端时,出锋像针之悬。垂露:一为小篆之一体。如悬针作凝露之垂。
蠖屈蛇伸——像尺蠖一样屈曲,像蛇一样身体舒展。
洒落萧条——潇洒闲散。
耽玩——沉醉于研究。
索居——居住寂寞孤独。
造次——轻率。
逡巡——犹豫徘徊不前。
缓颊——缓言劝解。亦有为人求情之意。
钩粘才把——用中指钩中笔管把住不放松。
缓绁徐收——放松缰绳,徐徐收住。
梯不虚发——像嫩芽不凭空抽芽。梯通荑。发:抽芽。
刚则铁画——一点一画要刚劲有力。
壮则啒吻而嶱嶫——强劲的笔画如高山耸立。
丽则绮靡而清遒——秀丽如罗绮样秀丽遒劲。
或浸或燥——有时润湿有时干燥。
压尾难讨——收笔处笔锋难以寻找。
撇捩窈绍——像左斜掠的笔画叫撇。捩:扭转。窈绍:深而缓慢。
无令怯少——不要害怕缺少。
轸轸——盛大貌。
昆冈——昆仑山。
复逯连而扫撩——像是连绵不断,又似随意抛掷。
绛络盘旋而围绕——连接不断,相互环绕。
寥廓——空旷。
畎浍——田垅沟渠。
培——小山阜。
属——专心静听。
通幽洞微——贯通幽深而洞察细微。
重光前哲——使前贤重新放出光彩。
垂裕后昆——将伟业留给后世子孙。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
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传授诀》
[注释]
字势——字的间架结构及其运笔的力度。
心眼准程——思想和眼睛都要符合一定的准则。
疏密敧正——疏和密要恰当,斜和正要适合。
忙则失势——忙乱就失去力感的势态。
缓则骨痴——缓慢就失去骨力。
瘦当形枯——瘦了就显得枯涩。
唐·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初唐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书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着有《笔髓论》、《书旨述》。
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叙体》)
——《笔髓论》
[注释]
经艺——指《易》、《书》、《诗》、《礼》、《乐》、《春秋》。
后复讹谬——后来又多诡异谬误。
张、索——张:指张芝。索:指魏晋之际的索靖。
卫、王——卫:指卫瓘。王:指王羲之。
心为君,妙用无穷,故为君也。手为辅,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也。力为任使,纤毫不挠,尺寸有余故也。管为将帅,处运用之道,执生杀之权,虚心纳物,守节藏锋故也。毫为士卒,随管任使,迹不凝滞故也。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辨应》)
——《笔髓论》
[注释]
心为君——心是人的主宰。
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辅佐左右。
不挠——不挠乱。
尺寸有余故也——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处运用之道——处在运用的地位。
虚心纳物——虚心容纳他物。
守节藏锋——要节制不要露锋芒。
迹不凝滞——行动不迟缓停滞。
用笔须手腕轻虚。虞安吉云: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邪!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管直锋则干枯而露骨。终其悟也,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指意》)
——《笔髓论》
[注释]
虞安吉——晋代书法家,生卒不详。
皆求象本——都追求原本。
侧管——侧笔。
钝慢而肉多——迟缓就肉多骨少。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右军云:书弱纸强笔,强纸弱笔;强者弱之,弱者强之。迟速虚实,若轮扁斲轮,不疾不徐,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口所不能言也。拂掠轻重,若浮云蔽于晴天;波撇勾截,若微风摇于碧海。气如奔马,亦如朵钩,轻重出于心,而妙用应乎手。然则体若八分,势同章草,而各有趣,无问巨细,皆有虚散,其锋圆毫蕝,按转易也。岂真书一体,篆、草、章、行、八分等,当覆腕上抢,掠毫下开,牵撇拨,锋转,行草稍助指端钩距转腕之状矣。(《释真》)
——《笔髓论》
[注释]
指实掌虚——指的是手指握笔实,用力就均匀;手掌空虚,运用起来就便易。
弱纸强笔——纸柔就用刚笔。
轮扁斲轮——语出《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也”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轮扁曰:“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拂掠轻重——拂掠的轻重。清戈守智《汉谿书法通解·运笔卷四》:“拂掠之法,逆毫右抢而入,首尾皆起,而撇划过去,上斜下平,凡在字首用之”。
波撇——波即捺,又称磔。撇,亦称掠。
锋圆毫蕝——笔锋圆毫端小。蕝:小也。
覆腕上抢——依靠手腕运笔的技法之一。抢:指行笔到笔画尽处,提笔离纸时的回力动作。
——一种运笔的技法。
行书之体,略同于真。至于顿挫盘礴,若猛兽之搏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故覆笔抢毫,乃按锋而直引,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璺玉瑕,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容曳而来往;又以虫网络壁,劲而复虚。右军云:“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同于轮扁。”又云:“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释行》)
——《笔髓论》
[注释]
顿挫盘礴——书法中的顿笔和挫笔。盘礴:气势宏伟。
钩距——执笔的指法。
外拓——笔意开展。
环转纾结——旋转曲折。
转锋——运笔的方法之一。
璺——玉石有裂痕和瑕点。
虫网络壁——蛛网粘附墙壁上。
劲而复虚——既有力又悬空。
悬管掉之——用悬笔运转。
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转,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既如舞袖,挥拂而萦纡;又若垂藤,樛盘而缭绕。蹙旋转锋,亦如腾猿过树,逸蚪得水,轻兵追虏,烈火燎原。或体雄而不可抑,或势逸而不可止,纵于狂逸,不违笔意也。羲之云:透嵩华兮不高,逾悬壑兮能越,或连或绝,如花乱飞;若雄若强,逸意而不相副,亦何益矣。但先缓引兴,心逸自急也,仍接锋而取兴,兴尽则已。又生锋,任毫端之奇,象兔丝之萦结,转剔刓角多钩,篆体或如蛇形,或如兵阵,故兵无常阵,字无常体矣;谓如水火,势多不定,故云字无常定也。(《释草》)
——《笔髓论》
[注释]
覆腕转蹙——覆腕旋转收缩。
悬管聚锋——悬笔管合扰笔锋。
收揽吐纳——收揽作吞吐归纳状。
樛盘而缭绕——樛:树木向下弯曲。盘:盘根错结。
蹙旋转锋——运笔旋转收蹙。
逸蚪——有角的龙。
体雄——体势雄伟。
嵩华——嵩山、华山。
先缓引兴——先缓慢诱发兴致。
自逸自急——心情放散潇洒自如,下笔自然疾速。
接锋——即搭锋,指笔画相连处或字与字相连处的处理之法。
锋——即聚锋。
刓角——删去棱角。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当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则冲和之谓也。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形者,如目之视也。为目有止限,由执字体既有质滞,为目所视远近不同,如水在方圆,岂由乎水?且笔妙喻水,方圆喻字,所视则同,远近则异,故明执字体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远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轮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契妙》)
——《笔髓论》
[注释]
质——字的内在本质。即指字的基本结构。
迹本无为——指在结字、运笔,用墨上是没有一定章程的。
达性通变——通过书法来表达人的禀性和自然的变化规律。
其常不主——没有不变的程式。
必资神遇——凭借人的天赋和灵感相沟通。
由执字体既有质滞——由于固执字体就会使基本结构滞顿。
水在方圆——盛水的器是方的或是圆的,水就变成方的和圆的了。
心悟非心——心里领悟的不是心以内的东西。
假笔转心——借笔墨来显示心情。
神应思彻——灵感相应思维也就贯通了。
鼓瑟轮音——奏瑟发出宏响之声。
心悟于至道——心理领悟到至深的境界。
懵——不清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