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48582500000060

第60章 乐论(1)

概述

我国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音乐理论又后于歌唱。在西周时,执行严格的礼乐制度,所谓“君子无物而不在礼”,乐是为礼服务的,它是属于礼的规范人的工具。孔子注意到音乐对于人能够产生精神影响,具有教育作用。他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把礼、乐不同的作用区别开来。但孔子的音乐思想并没有系统化,仅有启蒙意义。真正代表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着作是《乐记》,它是一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着作。它以客观艺术实践为依据,总结出音乐的原理及其艺术规律。它提出“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是我国最早对音乐产生过程中,心物关系的理论概括。其次,它系统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提出“乐统同,礼辨异”。乐的特点是“和”,目的在于“和同”,即通过音乐歌舞的演奏,使不同的人在情感上相融。礼的特点是“异”,目的在于“辨异”,即通过不同的文饰等规定,把贵贱、上下、亲疏等界限区别开来。《乐记》认为“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相敬则不争,相享则不怨,不争不怨,天下安宁。同时还提出“乐与政通”的理论,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这些理论是儒家音乐思想的主干。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在音乐思想方面有《乐论篇》,主要是驳对墨子的“非乐”思想,它有六个观点:第一,音乐是人们感情所需要的,它可促使人们向上;第二,音乐可以使人们统一在同一大道上,以应付社会的任何变化;第三,音乐是社会所需要的,它可以起安定社会的作用;第四,音乐是“先王”用来表现欢乐的“先王之道”,主要体现在礼和乐两个方面;第五,音乐具有感化人的作用;第六,音乐能表达人的志趣和得到娱乐。墨子反对一切享受,也包括反对音乐。他的“非乐论”的观点:

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非下之害,……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音,以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

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去反对贵族统治者的奢侈享乐是正确的,但主张禁止一切音乐,则是偏激的。他没有认识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社会、对人的作用。

音乐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更趋完善,但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为秦国吕不韦召集门下所编,中有专门论乐的文章。其中《古乐》篇对艺术的起源作了几种不同的解释。《音初》篇对各方音调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了论述。《大乐》篇引用了阴阳家的音乐论述,指出音乐要合乎“道”。《适音》篇指出中和之音就适中了。《侈音》篇对统治者过度追求声色,提出了批评。

《淮南子》为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刘安的幕客所编。在艺术的审美认识上突出的是音乐。其次是绘画。其最主要的论述是形声的有无之间的关系。认为“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五色生于无色,五音生于无间”,“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因此,去追求无色、无声,从而达到“无乐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的审美至高境界。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乐书》一篇,专门论及音乐。他认为音乐的社会功能是“故乐所以内辅臣心而外导贵贱者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故君子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音乐是“养行义而防淫佚”。

西汉经学家刘向在他的《说苑》书中有关于俗乐的记载,可与《乐记·魏文侯篇》互相补充,使我们对古代的俗乐有较全面的了解。

魏晋之际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其《乐论》是一篇音乐美学的论文。他认为音乐的产生,在于调和阴阳,娱悦鬼神,教化民俗,协调上下,体现了儒家音乐的美乐的思想。和阮籍同为“竹林七贤”的嵇康,其《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重要的音乐美学论文。其中心是“声之于心,殊途异机,不相经纬”。他认为声音只是“自然之和”,人听音乐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不在于曲调内容的本身,而在于人们的主观情感。文中对音乐创作与欣赏方面作了探讨。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其文化也堪称鼎盛。音乐亦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书法、音乐。在音乐思想方面他认为音乐上的新、旧、哀、乐的变更与政治兴亡无关,政治上的兴亡,在于人治,对于音乐决定国家兴亡的儒家传统观念,给予有力的批判。从此,“政在人和,不由音和”的观点,成为主导思想。

唐宋以后明代李贽和明亡时的顾炎武,对于音乐理论也有一些论述,但并无重要观点出现。

以上所述,仅就乐论中主要的作者作了一番简要概括,不多加论述,读者可详阅乐论篇内容。

先秦·《尚书·尧典》

《尚书》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述,西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尧典》是其中的一篇。

在《尧典》这段文字里,说明了在我国文学发展初期诗、乐、舞的紧密联系。从文学起源的情况看,一般的是伴随劳动节奏而产生音乐,由音乐而产生歌辞。在当时,乐和诗同样起着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到后来才发展成两个独立的部门,产生以“声”为用的乐和以义为用的诗。我们从《尧典》节录帝与夔的谈话,就清晰地看到了先秦时期对诗歌的教化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诗歌也确实起到了它的教化功能。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愠,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尧典》

[注释]

帝——指舜。

夔——人名,据谓是尧舜时掌管音乐的官。

典乐——主管音乐。

教胄子——胄:长。胄子,指嫡子。意谓教育弟子,使他们成长。

直而愠——正直而温和。

宽而栗——宽怀而严肃。

刚而无虐——刚正而不苛刻。

简而无傲——行简而不傲慢。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的。

歌永言——永:长。歌是延长诗的语言。

声依永——声音的高低是和长言相配合。

律和声——用律吕来调和歌声。律吕:六律六吕。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无相夺伦——不要使秩序紊乱。

於——读乌,叹词。

击石拊石——石:磬。拊:敲。

百兽率舞——乐音感动百兽而相率起舞。

先秦·《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着,实际上是由各国史料汇编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一地。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内容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史事,以记言为主,故名《国语》。全书共21卷,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中多教诲之语,其中论及民神关系,君民关系,“尚礼”思想是它突出的表现。

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绝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且夫钟不过以动声,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夫钟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声也。犹目所不见,不可以为目也。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是故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今王作钟也,听之弗及,比之不度,钟声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以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以为宪令,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力,从之不倦。成事不贰,乐之至也。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以殖生。政成生殖,乐之至也。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出令不信,刑政放纷,动不顺时,民无据依,不知所力,各有离心。上失其民,作则不济,求则不获,其何以能乐?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

——《国语·周语下》

[注释]

二十三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即鲁昭王二十年。

无射——钟名,律中无射。

大林——钟名,律中林钟。

单穆公——周景王卿士。

鲜——少。继——财继、财源。

积聚既丧——废除小钱而铸成重币,国家的财富丧失。

生——生财。殖——增长。

动声——合奏时以钟起声。

若无射有林——韦昭注曰:“若无射复有大林以覆之。无射,阳声之细者也。林钟,阴声之大者也。细抑大林,故耳不能听及也。”

步武——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意谓距离很近。

墨丈寻常——五尺为墨,墨之倍为丈,八尺为寻,寻之倍为常。

不度——不符合度数。

言德——谓听言以发扬德。

歆——心里悦服。

以殖义方——以立先王之道。

言以信名——语言是审察名号的。

气佚——气失去。

过匿之度——匿:恶。恶超过法度。

作则不济——动作就不能达到。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国语·周语》

[注释]

列士——一般官员。

瞽献曲——瞽:古代盲乐师。曲:乐曲。

师箴——师:太师。箴:箴言劝戒。

瞍赋——无眸子的盲人献赋。

朦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歌颂。

亲戚补察——王室同宗大臣弥补天子有失之处并加以监督。

瞽史教诲——盲乐师和史官以史籍教诲天子。

耆艾修之——六十岁曰耆,五十岁曰艾。修之,整理教诲的文字。

平公说新声,师旷曰:“公室其将卑矣!君之明兆于衰矣。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风德以广之,风山川以远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迩不迁。

——《国语·晋语八》

[注释]

平公——即晋平公。说,读悦。

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辨音能力很强。

卑矣——衰微败坏。

广远——推广到远方。

风德——歌风仁德。

风山川——歌风山川。

风物——歌风风土人情。

远服而迩不迁——远方之人服教化,近的人民不迁移流动。

先秦·《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瞻完整的编年史。原名《左氏春秋》,被认为解《春秋》之传。相传也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但历来对此多有异说。现在看来其作者确难认定,它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它既以《左氏》之名,或与“左氏”有某种关系。《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悼公14年,比《春秋》多27年,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在《左传》中民本思想更加鲜明、突出。它明确表达了民重于天和神的观念。同时还非常强调重视民心的向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