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48582500000067

第67章 乐论(8)

夫乐者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注释]

人之道也——人们通常的道理。

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声音和动作,人的各种心情变化尽都在此。

耐——通“能”。

道——通“导”。

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声音足以表达快乐而不放纵。

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乐章足以表达义理而不至于消逝。文:乐章。息:消逝。

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曲直:音乐回旋舒缓。繁瘠:复杂简单。廉肉:淡雅高亢。节奏:休止进行。此句意为:使音乐曲直、繁瘠、节奏等都足以感动人的善良之心吧了。

方——目的。

审一以定和——审定一个基音来确定众音的调和。

比物以饰节——用各种乐器来配合节奏。

所以合和父子君臣——这样就可以用来调和父子君臣的关系。

附亲万民也——使人民团结友善。

志意得广焉——心胸变得宽广。

诎——同“屈”。

行其缀兆——按着舞步行走。缀兆:舞步的位置。

要其节奏——配合节奏。要:配合。

天地之命,中和之纪——天地的命令,协调一致的纲纪。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铖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

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礼记·乐记·乐化篇》

[注释]

饰喜——表达喜悦。

军旅铖——军队和兵器大斧。

侪——类,引申为匹配。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子夏对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獿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

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

文侯曰:“敢问何如?”

子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文侯曰:“敢问溺音何从出也?”

子夏对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与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

“然后圣人作为鞉鼓椌楬埙箎,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欢,欢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礼记·乐记·魏文俟问乐》

[注释]

魏文侯问于子夏——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斯,公无前445-前396年在位。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任魏文侯师。

端冕而听古乐——端:玄端,为黑色礼服。冕:礼冠。穿礼服,戴礼冠而听古乐,表示恭敬。

郑、卫之音——当时郑、卫一带的音乐,即所谓淫逸之音。

和正以广——指乐声舒缓平正而开阔。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弦匏笙簧,指各种管弦乐器。会守拊鼓,指各种管弦乐器等到拊和鼓敲响以后,才一齐会同演奏。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开始以鼓声领起,终结以金铙收尾。文:指鼓。乱:指音乐的终章。武:指金铙和钟。

治乱以相,讯疾以雅——用相来调整结束的音乐,用雅来控制音乐的速度。相:乐器名。雅:击器。

君子于是语——君子于是发表此乐舞的意义。

于是道古——于是陈述古代圣王的业绩。

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修养自身,推及到家庭,以至治国平天下。

此古乐之发也——这就是古乐的表现。发:表现。

进俯退俯——表演杂乱无整齐的行列。

奸声以滥——淫荡之声泛滥。

溺而不止——沉迷而不能自已。

及优侏儒——加上倡优及侏儒。

獿杂子女——獿:即猱字,猱杂即混杂。子女:指男女。

不知父子——父子不分。

夫乐与音,相近而不同——乐与音虽然相近似,但却是不同的。

疾疢不作而无妖祥——疢:读寸音,即疾病。妖祥:变态反常。

大当——一切顺遂。

然后圣人作为君臣父子——然后圣人就起来,制定君臣父子的纲纪。作:起来。

《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此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诗见《诗经·大雅·皇矣》,为赞美文王之辞。意思是:“德音广莫,德行光明。光明而合伦常,能够担任国君和长者,统领伟大的国家。恭顺而行善政,到文王时代,德行无所悔憾,承受上天的福祉,传至子孙万代。”

溺音——沉湎之音。

郑音好滥淫志——郑音轻佻放荡,使人内心淫乱。好滥:轻佻放荡。

宋音燕女溺志——宋音缠绵纤细,使人心情沉湎。燕女:缠绵纤细。溺志:沉湎。

卫音趋数烦志——卫音音调短促,使人心情烦躁。趋数:音调急促。

齐音敖辟乔志——齐音傲慢邪辟,使人心情骄横。敖辟:傲慢邪辟。乔:通骄。

淫于色而害于德——使人过度沉湎于色情中,而有损德行。

肃雍和鸣,先祖是听——见《诗经·周颂·有瞽》。

诱民孔易——见《诗经·大雅·板》。意为:引导人民很容易。

鞉鼓椌楬埙箎——鞉:小鼓。椌楬:两种用木制的敲击乐器。埙:用土烧制的乐器。箎:竹制吹奏器。

狄——通翟,野鸡尾部的毛。

献酬酳酢——指饮宴时各礼仪。酳:读有。

号以立横——号:号令。横:壮气。立横:使人树立壮气。

辨以致死——明辨是非,就不怕死。辨:明辨是非。

廉以立志——廉明正直,就能树立壮志。

会以聚众——能够会合,就能聚众。

畜聚之臣——安抚团结群众的臣子。

动以进众——激动就能使人前进。

彼亦有所合之也——他们都能体会到某种契合于心的内涵。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已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

子曰:“居,吾语女。夫乐者,象成者也。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驰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冕而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礼记·乐记·魏父侯问乐》

[注释]

宾牟贾——姓宾牟,名贾,生卒不详。

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武》即《大武》,是反映武王伐纣的乐舞。备戒:指乐舞开始前先击鼓作准备。

病不得其众也——担心得不开众人的支持。

咏叹之,淫液之——指音乐声调漫长而又连绵不绝。

恐不逮事也——象征武王伐纣时担心时机不成熟,大事难奏效。

发扬蹈厉之已蚤——舞蹈一开始,手舞足蹈,奋发威武。蚤:通早。

及时事也——象征抓住际遇及时行动。

武坐致右宪左——坐:跪。致右:右膝着地。致:通轾,低下之意。宪左:左膝不着地。宪:通奸,抬起的意思。

声淫及商何也——商,即商音,象征杀伐。意为:《武》乐含杀伐的商音。

有司失其传也——是乐官传授有误。有司,指乐官。

则武王之志荒矣——就是武王的思想恍惚了。荒:恍惚。

丘之闻诸苌弘——我听苌弘说过。苌弘:周大夫,传孔子曾向其习音乐。

免席而请——离开坐席向孔子请教。免席:避席,离开坐席以示恭敬。

迟之迟而又久——指《武》表演的时间长。

居——坐下。

象成者也——乐是用来象征已成就的事业。

干而山立——干:手握盾牌。山立:站立如山。

太公之志也——太公即姜尚,担任武王军师,佐武王伐殷商。

《武》乱皆坐——乱:乐章结束。皆坐:一齐跪下。

周召之治也——周召指周公旦和召公。

始而北出——指舞者开始第一段向北行进。

再成——第二段。

四成而南国是疆——第四段象征南方各国被征服而成为周朝的疆土。

五成而分——第五段分为两行。

复缀——恢复到原来的队形。

夹振之而驷伐——夹振之:两队舞者摇动铃铎。驷通四。驷伐:向四方进伐。

事蚤济也——蚤通早。济:成功。

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牧野,今河南淇县,殷纣时为殷商别都朝歌的南郊,为武王大败殷军的地方。牧野之语:关于武王伐纣的传说。

蓟——地名,今北京城西南。

祝——即祝河,今山东长清县东北。

陈——古国名,今河南淮阳一带。

杞——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宋——古国名,今河南商丘。

王子比干——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据说他被纣王剖腹掏心而死。

箕子——纣王叔父,官至太师,因谏纣王而遭囚。

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行:寻访。商容:殷时贤人,担任礼官,为纣王所黜。此句意为:派他寻访商容,复其官职。

庶民弛政——民众解除了苛政。

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把战马放到华山南面,不再用来拉战车。

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牛放到桃林的草原,不再为战争服役。桃林:地名,在华山之旁。

衅——《史记·乐书》作弢,即韬,收藏的意思。

建橐——建:通键,锁钥。橐读古。

散军而郊射——解散了军队,举行郊射之礼。

左射《狸首》,右射《驺虞》——左边唱《狸首》之诗,右边唱《驺虞》之诗。《狸首》《驺虞》是行郊礼之诗、射之礼时所唱的诗歌,现均遗佚。

而贯革之射息也——穿透铠甲的射箭停止了。

裨冕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裨:礼服。裨冕:穿戴礼服礼冠。笏:把笏板插在衣带上。虎贲之士:勇敢如虎的战士。说:通脱。说剑:放下武器。

耕籍——籍:籍田,名义上由天子、诸侯亲自耕种,为祭祀时提供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