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48582500000069

第69章 乐论(10)

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水当作阳,原当作序。即阳气阻塞,不按正常秩序。

民气郁阏而滞着——阏读饿。百姓生气郁抑而阻塞。

筋骨瑟缩不达——筋骨蜷曲不舒展。

伶伦——黄帝臣。

大夏——西方之山。

阮隃——山名。

次制十二筒——六律六吕各有管,故称十二筒。

风——即风化。

八风之音——各地音乐。

倡——乐人、乐师。

鼓——敲击。

拚——两手相击曰拚。

康——安抚。

降通漻水以导河——降:大的意思。漻:流动。

夏龠九成——《夏龠》,《九成》,古乐名。

诸侯去殷三淫而翼文王——三淫:过,过度。三淫:谓纣王剖比干之心,断材士之股,刳孕妇之胎。翼:辅佐。

散宜生——文王之臣。

绳——礜也。

践——往。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殒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

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

——《吕氏春秋·季夏纪》

[注释]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孔甲:禹后十四世之父。田:打猎。

晦盲——昏暗。

方乳——正在生产。

坼——屋椽裂开。

实始为东音——东阳之音。

禹行功——功,通“工”。行功,从事劳动。

见涂山之女——涂山,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诸侯处。其他说法不一,(1)在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又名当涂山,与荆山隔淮相望。相传本为一山,禹凿为二以通淮水。(2)在今浙江绍兴西北。《越绝书·记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余。”

实始作为南音——南方国风之音。

为王右——在王的兵车之右。

还反涉汉——回来渡汉水。

殒——读陨,坠也。

振王北济——振:救。济:渡。

实始作为西音——西音,周之音。

实始作为秦音——秦国的音乐。

九成——即九重之台。

少选——片刻,一会儿。

北音——北国之音。

侈乐

人莫不以其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以知。知其所以知,之谓知道;不知其所以知,之谓弃宝。弃宝者必离其咎。世之人主,多以珠、玉、戈、剑为宝,愈多而民愈怨,国人愈危,身愈危累,则失宝之情矣。乱世之乐与此同。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矣,以此为乐则不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

凡古圣王之所为贵乐者,为其乐也。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侈则侈矣,自有道者观之,则失乐之情。失乐之情,其乐不乐。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其生之与乐也,若冰之于炎日,反以自兵。此生乎不知乐之情而以侈为务故也。

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寒、温、劳、逸、饥、饱,此六者非适也。凡养也者,瞻非适而以之适者也。能以久处其适,则生长矣。生也者,其身固静,感而后知或使之也。遂而不返,制乎嗜欲无穷。制乎嗜欲无穷,则必失其天矣。且夫嗜欲无穷,则必有贪鄙悖乱之心,淫佚奸诈之事矣。故强者劫弱,众者暴寡,勇者凌怯,壮者傲幼,从此生矣。

——《吕氏春秋·仲夏纪》

[注释]

侈乐——言乐器种类繁多,形体大,形状奇特,演奏的曲调怪诞,音量噪响,乱纷嘈杂的音乐。

人莫不以其生生——人没有不生生不息。

人莫不以其知知——人没有不靠知觉感知客观事物。

弃宝者必离其咎——离通罹,遭遇。咎:灾殃。

摇荡生则可矣——摇荡人的性情是可以的。生:性情。

主愈卑——国君的地位愈低下。

俶诡殊瑰——俶诡:奇异。殊瑰:特别瑰丽。

务以相过——刻意追求过分。

千钟——悬挂钟众多。

大吕——齐钟名,为巨大的钟。

巫音——源于巫祝主祭而制作奇异的音乐。

反以自兵——反而自为灾害。

性养——培养保护性情。

瞻非适而以之适者也——考察那些不适于天性的东西,而使之适于天性。瞻:通詹,省察。

遂而不反——随自己心愿而流连忘返。

制乎嗜欲无穷,则必失其天矣——受到嗜欲的控制而又无法休止,就一定会失去天性。

壮者傲幼——强壮的傲慢弱小的。

西汉·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为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的幕客所编。书中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了先秦道、法、阴阳等各家思想。书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我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料。

《淮南子》在艺术的审美认识上,突出的是音乐,其次是绘画,其最主要论述是形、声的有无之间的关系。认为“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五色生于无色,五音生于无声,“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他深感声色五味足以使人“变心异志,摇荡精神,感动血气”,使人“血气滔荡而不休”,“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因此,追求无色、无声,从而达到“无乐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的审美至高境界。从另外一个方面去追求有、实领域的形声之外的美和美感。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关门,穆忞隐闵,纯德独存,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

——《淮南子·原道训》

[注释]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形状的东西,是万物形态的根本。

声之大宗——声音的根本。

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无形状的东西,一就是万物的根源。

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所谓的一,万物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其相匹配。

员不中规——员通圆,圆没有不合规。

大浑而为一——浑然包容万物如一体。

累——茂盛。

囊——囊括。

关门——门的开关。

穆忞隐闵——忞读民。穆忞:无形。隐闵:不沾痕迹。

循——摸。

无形而有形生焉——有了无形的道,故产生了有形的物。

圈——范围。

名实同居——名称和实体共同存在。

五音之变——五音的变化。

甘立而五味亭矣——亭通停。有了甘味,五味就定了。

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大匠不斵,大豆不具,大勇不斗。……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不聋不聪,与神明通。

——《淮南子·说林训》

[注释]

至味不慊——好的味道,不能满足。慊:足,满足。

至音不叫——好的音乐,声音不嘈杂。

大匠不斵——巨匠不亲自斵削。

大豆不具——高超的厨师,不亲自切割。

故萧条者,形之君;而寂寞者,音之主也。

——《淮南子·齐俗训》

[注释]

故萧条者,形之君——所以稀疏的东西是形之主体。

而寂寞者,音之主也——而无声的东西是声音的主体。

今夫《雅》、《颂》之声,皆发于词,本于情。故君臣以睦,父子以亲。故《韶》、《夏》之乐也,声浸乎金石,润乎草木。今取怨思之声,施之于弦管,闻其音者,不用淫则悲,淫则乱男女之辨,悲则感怨思之气,岂所谓乐哉。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者莫不殒涕。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冠。因以此声为乐而入宗庙,岂古之所谓乐哉。故弁冕辂舆,可服而不可好也;太羹之和,可食而不可嗜也;朱弦漏越,一唱而三叹,可听而不可快也。故无声者,正其可听者也;其无味者,正其足味者也。吠声清于耳,兼味快于口,非其贵也。故事不本于道德者,不可以为仪;言不合乎先王者,不可以为道;音不调乎《雅》、《颂》者,不可以为乐。

——《泰族训》

[注释]

《韶》、《夏》之乐——《韶》,舜乐名。《夏》,禹乐名。

赵王迁流于房陵——秦灭赵,虏赵王,将其迁徙于汉中房陵。

山水之讴——山水歌曲。

荆轲西刺秦王——荆轲,战国卫人,为燕太子丹门客,丹怨恨秦王,遣荆轲行刺。荆轲诈献樊于期头与燕督亢地图,于秦庭见秦王,以匕首刺之,不中,被杀。

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高渐离、宋意二人均为太子丹门客。筑,古弦乐器。

瞋目裂眦——瞋目,盛怒眼睛圆睁。裂眦:眼角裂开。

发植穿冠——头发直立而冲冠。

弁冕辂舆——弁,古代男子穿礼服时所戴的帽子称弁。冕:吉庆礼仪所戴的帽子称冕。辂:大车。舆:车子。

可服而不可好也——可以使用但不能成为爱好。

大羹——古代祭祀时的肉汁。

朱弦漏越——朱弦:乐器上红色的绿弦。漏越:舒缓的声音。

吠声——淫声。

兼味——多种菜肴。

为仪——作为标准。

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故使之见者,乃不见者也;使鼓鸣者,乃不鸣者也。

——《淮南子·说山训》

故秦楚燕魏之歌也,异转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一也。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愤于中则应于外,故在所以感。

——《淮南子·修务训》

[注释]

异转而皆乐——声音不同而皆使人快乐。

九夷八狄之哭也,殊声而皆悲——九夷八狄,古代有东方之夷九种,北方之狄八类。九夷八狄的哭声虽然不同,但都使人悲伤。

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歌声是快乐的象征;哭是悲哀者的效应。

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

——《淮南子·齐俗训》

[注释]

载——负,怀有。

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

——《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

歌《采菱》,发《阳阿》——歌唱《采菱》乐曲,发出《阳阿》歌声。

鄙人听之——鄙陋之人听之。

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谕文王之志: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

——《淮南子·主术训》

[注释]

师襄——鲁乐太师。

延陵季子听鲁乐——吴王寿梦之幼子名札,一称季札,于鲁襄公二十九年,代表吴国到鲁国访问时,请求对鲁国所保存的周乐欣赏一下。

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平公癃病,晋国赤地,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

——《淮南子·览冥训》

[注释]

师旷——春秋时代鲁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白雪》,乐名。

平公癃病——晋悼公之子名彪。癃病:病重。

晋国赤地——晋国大旱。

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庶贱之女,齐之寡妇,无子,不再嫁,事姑至孝。姑无子有女,女利母财,令母嫁妇,为妇拒,女杀母诬妇,妇不能自明,冤曲呼天,天作雷电,下击景公之台,台损坏。

位贱尚葈——地位低下。葈:菜名。

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淮南子·齐俗训》

[注释]

烟之上寻也——烟是往上的。寻:往也。

夫有孰推之者——那有什么推动它的外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