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48582500000077

第77章 剧论(1)

概述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由歌舞演变而成。乐赖舞而存在,舞凭乐而表现。乐舞起源于上古的巫,即《说文》所称之“以舞降神者也”。楚国巫风盛行,《楚辞·九歌》便是由巫执导的一部祭祀鬼神的舞剧。可见,中国戏剧之“根”,实植于巫。与祭典等有关之巫舞转而为君主诸侯娱乐的俳优戏乐,经由漫长时期的娱神娱人活动,逐步将歌舞转向戏剧。

西汉是歌舞活动的全盛时期,百戏并兴,在杂技、化装、道具等方面为中国戏剧正式形成提供了积极的因素。发展到晚唐时,参军戏已经流行,戏中只有两个脚色:参军与苍鹘,由参军调弄苍鹘,制造出种种滑稽,令人捧腹。参军戏直接被宋杂剧、金院本所继承发展。脚色也增添至四五人。宋杂剧除规定脚色分工,还规定了演出程序。五员脚色互相配合,互为衬托的表演,金院本称之为“五花爨弄”。表演虽仍以滑稽为主,但由歌舞转向戏曲是一大进步。

参军滑稽戏及歌舞曲子、讲唱诸宫调等等,都为宋末戏文与元杂剧的兴起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元杂剧有多色人物扮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歌唱科白等等,它综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为舞台表演艺术,融唱、做、念、打于一炉,至此,中国方才有了真正算得上戏剧的戏曲。

元杂剧重唱不重白的先天性缺陷,导致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明代传奇,压倒并取代了元杂剧的地位;明中叶至清中叶,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传奇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由各色行当扮演波澜起伏的故事;曲调以南曲为主,弋阳、昆等声腔为其不同音乐形式,使之广为流传。

明清传奇的繁荣昌盛,标志着中国戏曲臻于成熟。但由于剧作者偏重曲辞,久久不能翻新,因此清乾隆以后,昆腔传奇,日趋颓势。梆子乱弹及皮黄等起自民间地方声腔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进占了各地以至京师的舞台。京腔、秦腔、徽调、京剧等戏曲相继风靡京城,诸大声腔在各地演变发展,形成了数十百种异彩纷呈的地方戏曲剧种。至清末,中国戏曲呈现了空前兴旺繁荣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前,应当说戏剧是同人类文化和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深广的艺术形式。

在先秦、两汉、南北朝,直到晚唐参军戏出现之前,发达流行的仍是歌舞。为避免与本书《乐论》注释交叉重复,晚唐前作为戏曲重要因素的乐论着述,本篇选注从严。

同时,我国历代戏剧理论遗产极为丰厚。本编按时代先后着重于元明清三代剧论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诸如唱论、梦粱录、录鬼簿、青楼集志、辍耕录、太和正音谱、南词叙录、曲律、曲品、陶庵梦忆、李笠翁曲话等篇章,重点采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予以签注。试图概括和反映我国戏剧理论史的发展轨迹及其主要成果,尽可能为当代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为建设祖国的戏剧学体系服务。

重要性、代表性、创新性,是本编选注的主要标准。但对以往罕见的如序、跋之类的文章,从宽选录;而对广为签注刊行的专着,取舍取慎重态度。

为保持原文的完整性,入选各篇,尽可能全文照录,但与剧论无关的文字,则采用选录节录的办法,力求简洁、精炼。

由于注者水平有限,释文不妥,取舍不当定所难免,加之涉猎范围偏狭,更不免有遗珠之憾,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礼记·郊特牲》

《礼记·郊特牲》——《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再传、三传弟子所记。《郊特牲》中对上古“八蜡”的记载,历来为戏剧史家所重视。“八蜡”是每年年终农事完毕后所举行的祭典,所祭“八神”由人装扮。苏轼认为是由“倡优”充当;王国维认为“以子弟为之”,是“后世戏剧之萌芽”之一。苏轼甚至认为《郊特牲》中之“致鹿与女”,“葛带榛杖”、“黄冠草笠”等节目还是“戏之道”。可见《郊特牲》一文,是研究戏剧史的重要资料。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

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注释]

天子大蜡八——蜡即蜡祭。古代岁终飨祭八神(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祈祷来年丰收的祭典,由天子主持蜡祭者称为大蜡。

伊耆氏——有人说是帝尧,亦有人说是神农氏。

索——意同索飨。飨:祭献、祭神,索飨即求祭诸神。

主先啬——以先啬为蜡祭诸神之主。啬:通“”;“先啬”:上古传说中最初教民耕作的神农氏。

司啬——传说是最初发明耕作的后稷。

祭百种以报啬也——百种:为掌握百谷种子之神。报啬:即报答教民稼的先啬、司啬。

飨农及邮表畷、禽兽——农:农神。邮表畷:田畔连畷处督耕神居住之房舍,引申为督耕之神。禽兽:指上古有功于农业生产的猫、虎等。

迎而祭之也——古代祭祀时以人代替神灵受祭,并称代祭者为“尸”。此处之“迎”即是迎猫虎之尸。

祭坊与水庸,事也——坊,为蓄水、障水之堤坊。水庸,是蓄水、受水的水沟。“事也”意为“为农事也”。

土反其宅——土:坊土;反:同“返”,返回意;宅:安定,妥顺。坊土安妥则无崩圯。

昆虫——此处指蝗螟之类的害虫。

草木归其泽——草木不在耕地上滋生而各归其泽薮。

皮弁——用白鹿皮制作的冠。

素服以送终也——指有功于农事之物年终老死,在蜡祭中以素服送之。

葛带榛杖,丧杀也——丧:丧礼、丧服。杀:省减。系葛带执榛杖而祭的一种差一等的祭礼仪式。

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黄衣黄冠,指参与蜡祭的田农夫,祭后饮酒宴乐,故说“息田夫也”。

草服也——指草野之人穿着的服饰。

大罗氏——官名,因职司网捕鸟兽而得名。

诸侯贡属也——诸侯所贡鸟兽属大罗氏掌管。

草笠而至(二句)——贡鸟兽使臣都戴草笠而来,以示尊重草野之人。

罗氏致鹿与女(二句)——客,指贡使。大罗氏以田猎所得之鹿和亡国之女出示贡使,并向贡使宣告天子诏令。

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喜好畋猎、女色的,必将亡其国。

天子树瓜华(二句)——天子不与民争利,只种植供一时之用的瓜果,不种收藏之物。

西汉·司马迁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约公元前145年-前90年在世。少受其父太史令司马谈熏陶,得诵古文经典。曾受业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后漫游全国,周览名川大山,考察风土人情。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天汉二年(前99),为兵败投降匈奴之李陵辨护,得罪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着作《史记》130篇,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巨着。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

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岂不亦伟哉!(《史记·滑稽列传》(节录))

——史记

[注释]

六艺于治一也——六艺的内容虽然不同,但他们有助于治化之道,则是一致的。六艺,即指下面提及的《礼》、《乐》等六部书,又称六经。

《礼》以节人——《礼经》(《仪礼》)规范人的生活方式。

《乐》以发和——《乐经》使人和谐团结。

《书》以道事——《书经》(《尚书》)记述往事。

《诗》以达意——《诗经》抒情达意。

《易》以神化——《易经》用神奇的方法来体现事物的变化。

《春秋》以义——《春秋》用正义来衡量行为的是非。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天道恢恢——天道: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恢恢:广大、无所不包。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谈笑之间如能合于正道,也可以有助于解决人间纷扰。承上文而言,这两句话是说优孟等人的“谈言微中”,也应和六经相同,属于无所不包的“天道”之中。

“淳于髡仰天大笑”二句——齐威王,战国时齐国开始称王的第一位国君。淳于髡,威王时人,以博学、滑稽、善辩着称。这里所说的事是威王八年时楚国攻齐,威王派淳于髡携少数礼物去赵国求援兵,淳于髡乃由“仰天大笑”开始,用旁敲侧击的语言说明“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是不行的,于是齐王改变措施,请得赵兵,迫使楚军主动撤退。事详《史记·滑稽列传》。

“优孟摇头而歌”二句——即着名的“优孟衣冠”事,后代不少剧论都对此有所探讨。

“优旃临槛疾呼”二句——优旃,秦始皇时优人。陛楯:殿陛的栏槛;这里借指在殿陛石栏内站班的官员。事详《史记·滑稽列传》,大略为天雨时露天站班的人不得躲避,甚苦湿寒,优旃遂用一段“临槛疾呼”的笑言暗喻始皇,于是始皇命他们可以减半值班,更番接替。

《史记·滑稽列传》——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对优孟、优旃等人的记载,成为中国演员艺术记录的开端。优人敢于在主威之前,言廷臣所不敢言,这是有特殊意义的,也很感人。因而司马迁给予高度的评价:“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由于《史记》这部巨着本身在文化史上的显要地位,因而,“优孟”“优旃”的故事也就为历代文人所熟知。有些研究戏剧史的学者甚至把“优孟衣冠”看作是中国戏剧表演发展史的起点,事出有因,由来已久。如明人杨慎《升庵集》云:“《滑稽传》:优孟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左右不能辨别也,庄王置酒,优孟为寿,王大惊,以为叔敖复生,欲以为相。刘子玄讥之曰:人心不同,有如其面,非由仿效,俾有迁革;又况叔敖之殁,时日已久,岂有一见无疑,遽欲加以宠荣,复其禄位者哉?(按:刘予玄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杨氏所引述意见,见《史通》二十《暗惑》)予按此传以‘滑稽’名,乃优孟自为寓言;云欲复以为相,亦优孟自言,如今人下尽开科打诨之类,岂可真以为王欲复相之事乎?”清人钱谦益《有学集》云:“此盖优孟登场扮演,自笑自说,如金元院本、今人弹说之类耳。而太史公叙述,则如真有其事,不露首尾,使后世纵观而自得之。此亦太史公之滑稽也。”

东汉·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所创制的世界最早测候地动机械“候风地动仪”等,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文学着作今存有《西京赋》、《东京赋》及《四愁诗》等。

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攒珍宝之玩好,纷瑰丽以奓靡。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橦。冲狭燕濯,胸突铦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华岳峨峨,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箎;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复陆重阁,转石成雷,礔砺激而增响,磅礚象乎天威。巨兽百寻,是为曼延。神山崔巍,炎欠从背见: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怪兽陆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辚囷;海麟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含利颬颬,化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蟾蜍与龟,水人弄蛇,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尔乃建戏车、树修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绝而复联,百马同辔,骋足并驰,橦末之伎,态不可弥,弯弓射乎西羌,又顾发乎鲜卑;于是众变尽,心酲醉;盘乐极,怅怀萃。

——《西京赋》(节录)

[注释]

大驾幸乎平乐——大驾:帝王出行的车驾。幸:封建时代称皇帝驾临为“幸”。平乐:汉代供帝王游乐的宫观名,位于上林苑中未央宫北,周围十五里。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设以翠羽为饰的帐幕。甲乙:汉武帝时多造帐幕,以甲、乙编号。翠:禽鸟的翠羽。被:装饰。

攒——聚集,丛集。

奓靡——奢侈靡丽。奓:同“奢”。

迥望——远望,一望无际。

程角抵之妙戏——程:显示、呈现。角抵:任昉《述异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后又作为乐舞百戏的总名。

乌获扛鼎——汉代百戏节目。乌获:战国秦武王时大力士,力能扛鼎。“乌获扛鼎”即敷衍这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