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一致化原则,就是家庭内部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家庭和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思想也要一致,更广一点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
问题是,在这么多人、这么多机构都参与的教育中,到底是谁说了算呢?作为母亲的你,敢于承担这个责任吗?面对众说纷纭,你能理出自己的思路、守住自己的目标吗?
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时,会造成管理漏洞,让孩子“溜”出去……
后来有一次,我在院子里找不到他们,打电话问,知道他们没去爸爸那里,就很着急,很担心,转来转去地找。正好街坊的一个男孩从电子游戏厅出来,看见我的样子,就说:“开心他们俩在玩游戏呢!”我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游戏厅里人满为患,都是半大的小子。四周全没有窗户,灯光也不够明亮,有人还在抽烟。我第一次进来这里,污浊的空气让我不敢正经呼吸。我穿梭着,观察着,进到里面的时候,还没看清楚状况,就听见一个声音说:“哎,开心,你妈妈来了!”顺着声音看去,我才发现,在一个小屏风后面大概一个课桌那么大的地方,挤着几个孩子在玩双人赛车游戏,开心拿了一个手柄,正不安地犹豫着,不舍得放下。丁点躲在哥哥身后,只露出一个头。
这些孩子都是院里的,游戏厅的老板也不是生人。我不想当着外人教训孩子,就冲着他们俩喊了一句:“走!”然后就转身先走开了。我料想他们也不敢不从,不许玩这种游戏是我早就订下的规矩。
老板看出我生气了,就满脸笑容地跟我说:“他们俩第一次来,没玩多久。也便宜,才5块钱一小时,我还可以给他们打八折!”我这才想起来问:“他们该交多少钱?”老板赶紧说:“交过了!已经给了。”
这就更奇怪了,他们居然还有钱。
回到家,开心还是推说:“爸爸让我们玩的,他给的钱!”
我不禁生气,难以压抑。我费心费力地管教孩子,软硬兼施地防范他们迷上电子游戏,想不到他摆明了和我对着干。他不至于愚蠢到分不清是非吧,这么做显然只是用孩子来显示他的权威不能被忽视吧!
我静了静心,理了理思路,这才打电话过去。
我说:“你今天给孩子钱,让他们去玩游戏了,是吧?我知道你这么做不是想不到对孩子的危害,只是想让我看到你也有权教育孩子,是吧?我们不能拿孩子作筹码来较劲,你直接说吧,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想不到回答是:“什么?我让他们玩游戏?我根本不知道。”
“那钱是谁给的?”
“开心说你不给零花钱,他爷爷给的。”
天哪,问题还复杂了!给不给零花钱的问题、私自去游戏厅的问题、健康和安全意识的问题,还有撒谎的问题。如果这回处理不当,很显然还会有下一次、再下一次,他们就会在我还没有和所有的人团结好的时候,滑出我的控制范围了。如果这孩子脑子里装的是乱七八糟别人的思想,做的是我不欣赏的事,我还有兴趣再去管教他们,为他们的教育负责吗?
可是,从哪儿入手呢?和爸爸、爷爷、奶奶达成共识,哪有那么容易?将来还会涉及其他人,叔叔、姨姨、姥姥……怎样和所有的人团结起来呢?
最好早知道
求同存异团结各种力量
这是一个有效沟通的难题,目的是领导所有的能影响孩子的亲人达成一致,向着一个目标培养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结构不同,父母的教育背景以及思想水平都不相同,但总得一个人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如果能在孩子出生之前,甚至组建家庭之际,就完成这个任务,最理想了。可是很多人都不能,甚至孩子都长大了,出了什么问题了,依然不能完成这一步。
要点之一:简明扼要地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
谁都想要一个理想的孩子,谁都有自己评价的标准。但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中,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还是要明确且统一的。所谓教育的一致性,主要就是指目标一致,而不是说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都一致。
通常父母能够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但也有的家庭中,这个任务由更上一辈的人完成。
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要简明,能够成为处理具体事物的指导原则。比如我总结出来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
第一,孝顺
第二,健康
第三,有一技之长
这三点,按照这个顺序,就能完整地表达我对孩子的期望了。
每个家庭都可以设定自己的教育目标,不需要参考国家的统一教材,只需要负责任地为孩子的将来、家庭的将来打算就行。如果你迫切地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那把取得博士学位作为第一目标,也未尝不可。
最不理想的情况有两种:
父母(甚至其他家庭成员也参与)在孩子的教育目标和权利上明争暗斗,谁都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思想,不肯让对方主导。
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都不敏感,没有想到要提出什么目标。
这样一来,不管孩子在生活和学业上受到什么样的照顾和教导,他的心灵依然是“放羊”式的成长着。负责他的牧童睡着了,他就更可能“走丢”了。当你睁开眼看见孩子的思想跟你的期望南辕北辙的时候,就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呢?这是个什么社会!”其实是父母自己先放弃了教导的权利。
要点之二:有效传达到相关人员
这一步做起来可能需要技巧,尤其是新妈妈向孩子的爷爷奶奶传达这个思想的时候。我发现在我们的社会模式中,人们习惯于瞎聊天,却不擅长真正有意义的正式的沟通,尤其是涉及到思想和情感深层的内容。所以,传达这个相对正式的主题,可能需要利用恰当的时机。
但是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孩子的亲人都是希望孩子好的,这也是我们要团结他的基础。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提出的目标要有信心,能够经得住反复的推敲和质疑。如果坚持不住,被问倒了,那也不是什么问题,为了孩子,为了避免以后更多的争执和矛盾,就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吧。
达成一致也许需要时间,作为核心的这个人,需要掌控整个过程。不管多复杂,到孩子3岁的时候,需要接触更多的人和环境的时候,全家人应该团结一致。
要点之三:言行一致维护原则
目标不是拿来讲的,是要解决问题的。家庭内部遇到不同意见,就要按照目标的优先顺序,逐一核对是对是错。而且,孩子出了问题,有了偏差,也要按照目标判断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这样才有轻重缓急,才能有条不紊。
事情向来难在执行,这一步才是最终反映核心人物的领导能力的。想要担当此重任,不光是有爱心就行的,还得有些智慧和韧性。
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可以独立发展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我们不仅对孩子有个理想的期待,对我们和孩子的母子关系有个理想的期待,对于孩子和父亲的相处我们也一样有个完美期待,希望他们形成理想的父子关系。在这三个期待中,惟有一个是我们插不上手的,就是他们的父子关系。当我们尽心竭力地培养孩子、建设理想的母子关系时,对于另一方如何与孩子相处,我们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指指点点是难免的。
同理,父亲对于身边的这些事情,也怀有自己的理想,难免也会指指点点。
这些指指点点引起的矛盾也不能忽视,我就曾经为此烦恼好几年。洋洋的爸爸妈妈个性更强,在这个问题上更是针锋相对,在外人面前也不能相让。
洋洋妈妈热衷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很长时间都跟我在一起带孩子。她理解自然教育的概念很快,而且很彻底,应该是思想里有这个底子。洋洋的爸爸是律师,思维严谨,冷静客观,虽然也由衷地爱孩子,支持让孩子自由发展,但论到具体事上,两个人却经常不能一致。在我们相处的几年里边,他们俩争论不断。刚开始围绕孩子的培养目标辩论,内容之丰富、言词之激烈,让我们这些家长耳目一新。大概有一两年时间,结论才最终定下来。可接下来还是争论,怎么回事呢?原来就是洋洋爸爸爱指指点点。
有一天我们约在地坛的荷花展区一起玩,到了时间他们母子还迟迟不出现。后来就见洋洋爸爸带着孩子来了。每当他们俩争执得不可开交,洋洋妈妈就会使出这招“杀手锏”:“你觉得我不会带孩子,你就自己带吧!”
洋洋爸爸黑着脸,一到地就对洋洋说:“玩去吧,一会儿我得出去一趟,你听阿姨们的话,别乱跑,中午之前我回来接你。”洋洋巴不得没人管他,高兴地答应了。
那天上午我们在荷花缸里找田螺,每个孩子都有收获,很开心。快到中午的时候,洋洋妈妈急急地跑来,一脸的不高兴,拽着洋洋就走。洋洋没玩够,使劲地挣脱,大声喊:“我就要玩,就要玩,你根本不懂得小孩子的心思!”
这可不像是孩子的话,我猜想是洋洋爸爸这样说过。
洋洋妈妈脸色更不好了,但是没说话,只是伸手拉孩子。
可巧母子俩拉拉扯扯的时候,洋洋爸爸也跑着来了。问也没问就数落开了:“你就知道跟孩子较劲,怎么让孩子放开了玩呀?说一套做一套,也不懂得跟孩子交流交流。”
洋洋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反驳说:“就知道挑我的毛病,你把孩子一个人撂这儿算怎么回事?有本事一个人把孩子带好!别再麻烦我。”
洋洋爸爸:“我要是有时间,就自己带着洋洋,一点也不用你!”
洋洋妈妈:“我带的时候,你能不能离远点,我也一点都不用你!”
后来他们就真的这么解决了问题。凡是洋洋妈妈带孩子的日子,洋洋爸爸再也不发表意见了。每个人都按着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相处,不再干涉别人。其实他们俩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已经没有分歧,放弃对对方的理想化要求之后,一家三口终于和平共处。
最好早知道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一个最简单的家庭中,也存在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三种关系之间相互影响,构成孩子成长的基础背景。孩子3岁以前,母子关系发挥最大的影响作用;3岁以后,随着孩子心灵世界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对整个家庭关系都开始有认识。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将影响到孩子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在父母一方强势的家庭,三种关系都受制于同一个人,容易达成平衡;但是在夫妻双方实力相当的当代家庭中,家庭关系往往不容易真正和谐。这个根源就是夫妻双方对家庭关系的不同的理想化要求。
孩子小的时候,他的想法往往被忽视,不构成和父母意愿的冲突,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家庭关系也有越来越明晰的强烈的期望,他不仅仅希望父亲如何对待自己,母亲如何对待自己,而且还希望父亲和母亲保持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他才满意,他才安心。这时候家庭关系更加复杂。
俗话说:当局者迷。我们整日处在这个网络中,为关系理不顺而感到烦恼时,不如就采取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就像洋洋的父母所做的——就是让各种关系独立发展,放弃自己对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期望,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最直接的就是最有效的,减少了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也给了别人更多的自由和信任。关系简单了,心也单纯了,既然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是家庭的一部分,就全盘接受吧。哪怕他粗心大意,简单粗暴,照顾不好孩子,那他依然是孩子的父亲,他有一颗值得信赖的充满父爱的心。他们父子俩如何相处,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交由上天来决定吧。
在一个家庭里,能做到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操心惯了的我们,恨不得用无处不在的关心和提醒把所有的人纳入理想的轨道;甚至已经不在一个家庭了,还会为孩子如何跟另一方相处斤斤计较。我所见的许多单亲母亲,就是经常埋怨:“他居然跟孩子说那样的话,也不想想后果,我要是也像他一样,我们孩子还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呢?”
停止抱怨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怎么说话做事,是他的本性决定;你怎么对孩子,是你的本性决定;如果因为对他不满意就违背自己的本性模仿他的做法进行反击,其实就舍本逐末了,做出这样的事,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该对他负责。在一个家庭中其实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如果已经分离,那就更不用操这心了。孩子有这样的父母,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相处之道。谁也不需要为别人之间的交往负责任。
很多的冲突和烦恼,其实就是来源于过多的干涉。
我们爱他,就给他相应的建议,但不要妄图指挥他;如果已经不爱,也不要干涉他,守着自己的本分,做一个好母亲就够了。他是不是好父亲,让孩子来判断吧,在孩子心里,自有公道。(同理适用于爱操心的父亲)
要不要上幼儿园?
要当“说了算”的那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在家庭里,因为母亲的重要地位,很容易做到说了算;但是孩子逐渐长大,到了“应该接触社会”的年龄,面对纷纭的社会潮流和一浪压过一浪的教育理论,你还有什么准主意吗?你有自信让孩子跟随你的“主意”吗?
开心刚刚3岁的时候,我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我决定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按照我的计划自己来教育他、照顾他。后来丁点也一样,没有上幼儿园。这8年间,我接受的质问不下100次,从孩子的爸爸到爷爷奶奶、到叔叔姨姨、到楼上楼下、到居委会主任,到陌生的热心人,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理解我在想些什么。一些挺要好的同学甚至跟我正式地辩论过,只是这些反面意见哪一条也不足以引起我的动摇,反而在不断的质问下,我的想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