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孩子的心灵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而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又必将影响这个发展过程,所以,决定孩子上不上幼儿园、如何教育是件大事,做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就不能只是跟随社会的潮流和习惯,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家庭的实际情况,综合地决策。
我当时的决策能提供一些参考,过程不必赘述,在这里只把“上”或者“不上”幼儿园的理由综述一下,最终的意见大家自己总结。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如果你这样去问一个正在送孩子入园的家长,得到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人家都上呗!”“该上了!”
我会觉得作为成年人给出这样的一个回答有些可笑,也有些不负责任,而事实上,我问过的家长中,有80%回答的第一句就是这样的。这么做的人,等于根本没考虑过。
为了弄明白为什么有“到了3岁得上幼儿园”这种强大的社会习俗,我做了不少求证。最后追溯到幼儿园出现的历史。果然,最初幼儿园在西方工业社会的出现,不过是为了解决双职工家庭无力抚养众多孩子的难题。因为儿童聚集便于研究教育,才随之吸引学者加入,有了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幼儿园这种教育形式在上个世纪之初传到我国,曾经一度成为上流社会的风气,深入人心,但因为成本高昂无法普及,在大众心里的地位犹如今天的高档奢侈品:虽然搞不清它到底有多么好,但总有莫名的崇拜和向往;解放之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劳动,政府出面建设幼儿园和托儿所,是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让她们从贡献家庭转为贡献社会和国家。至于提高教育水平,和国外一样,也是个副产品。
对比来看,现在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已经改变很多了:孩子不再多得看不过来了;家里也不像以前一穷二白,比不上幼儿园吃得好、玩具多了;妈妈也不再是个文盲,不如幼儿园阿姨是个幼师毕业的了。还要送孩子去那儿,图什么呢?
观念落后啊!还守着建国初期的思想应对改革开放的今天,是要犯错误的,是要吃亏的,亏的就是孩子!
★家里能学什么呀,到幼儿园学点知识,将来好上学。
这大抵还算个理由,只是把该全面接触生活现实的好时光用来圈起来学抽象的知识,有些可惜。
不信大家可以搜搜看,那些在知识上、学问上、一技之长上,成名成家获得国际认可和奖励的名人,有几个是小时候上过幼儿园的?而且,从上个世纪以来,真正有见地、有建树、有影响的思想家、科学家越来越少了,是不是跟孩子们都圈到幼儿园规范化培养有关系呢?
★幼儿园老师都是专业的,作息规律、饮食科学,孩子在那里将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
这是人们对幼儿园的一个理想化要求。很少有家长能目睹幼儿园里面真实的生活场景,所以这个幻想一直都存在。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坚信幼儿园比孩子妈妈水平更高,原因可能是她们年轻的时候,相对于半文盲的妈妈拖着一群孩子的生活,幼儿园还算是个时尚、高档的教育方式吧。
★孩子上幼儿园,母亲就能上班了,工资除去幼儿园的费用还剩下不少,还算划算。
经济如果对家庭是第一重要因素,那孩子这么处理也是没有办法。可奇怪的是我看见很多年轻的母亲,只能上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班,还不够孩子幼儿园的费用,这么折腾,实在有欠考虑。
★实在看够了,这孩子调皮死了,送到幼儿园我好省省心。
有两位全职妈妈最后选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这个原因。从而也能看出带孩子有多累,亲妈都受不了了,所以只好送到幼儿园。但愿幼儿园的阿姨比妈妈更爱他。
★在幼儿园体验集体生活,将来合群。
这是个莫名其妙的很流行的说法,合群相对于什么教育目标那么重要吗?如果连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您都没想过,那合群的重要性从哪儿起呢?好的性格有很多,不能瞅见哪一个就认为哪一个最重要,轻重缓急根据目标来确定才有意义。
我为什么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为了给孩子更大的探索范围、更多的生活经验、更有效的指导。
孩子长到3岁,心灵世界刚刚开始建设,从全盘吸收环境信息发展到能够有选择地吸收特有的信息,个性特征正在形成。这时候孩子有两个重要的需求:多见:
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接触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吸收更多的原始资料,为以后开展学习和智力活动准备资料库。知识来源于生活现实,这就是最好的了解生活现实的阶段,丰富的全面的生活实践有助于上学之后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各种知识。比如孩子将来学习认字、写字,学习“瓦、韭菜、猪、瀑布……”,那么这就是让他见到这些事物的时候。知识跟记忆里的事物相关联,学习才有效果、有意义。
多做:
在这个阶段,伴随着心灵世界的迅速发展,孩子的主动探索本能处在关键的敏感期。一个敞开的、安全的、有吸引力的环境,能让孩子自发地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与环境的接触中,才能全面发展潜在的特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亲自做事情才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惟一途径,坐在那里光听和看,没有实践经验做底子,是引不起心灵的感悟的。
我相信,不去幼儿园,我和孩子正常生活的范围也已经超过幼儿园的院子,何况我还能带孩子去公园、去商场、去银行,甚至去外地。
幼儿园的一天生活是固定的,孩子从教室到食堂到院子到厕所,按着钟点走在这几点一线上,有些幼儿园甚至连喝水都是定点的,生活经验如此单调又刻板,怎么能指望长出一颗充满热情和梦想的灵动的心?
在幼儿园里,两位带班老师面对十几、几十个孩子,会允许孩子自由地提问吗?他们能注意到孩子的真正兴趣和需求吗?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每一个孩子吗?他们比我更愿意陪孩子海阔天空地聊天吗?
★避免孩子被迫与母亲分离的心理创伤。
在开心也“应该”上幼儿园的那段日子,我带他几乎去参观过和平里所有的幼儿园。我的思想准备是:如果孩子喜欢,不妨先上上看;什么时候呆够了,随时接回家。可是没有任何一家幼儿园通过这第一关,孩子不喜欢。
一家私立的幼儿园,位置绝佳,就在地坛公园的东门,没几步就到。可是院子很小,估计摆不下几辆车。按照我的联想,他们应该是把地坛当成自己的活动场地了。可是我观察了几个月,从没有见到那里的孩子们在地坛活动(除却那一次装修提前放假外)。那么,这些孩子平时怎么活动呢?
化工部幼儿园在我们那一片口碑很好,仔细问下来居然是饭菜好。我带开心报了名,也想沾沾光。可巧那天报名出来路过一个小班的教室,正好看见老师在喂一个孩子吃饭,那孩子一脸是泪,双手背在身后,坐得笔直,只有嘴随着老师的口令一张一合。那位老师显然着急了,大声地呵斥:“张嘴,咽下去!”开心吓得静悄悄地躲在我身后,大气也不敢出。这怎么行呢?
另一家公立幼儿园场地开阔,而且铺了塑胶,很安全。开心很喜欢在他们的院子里玩,我想让他在这里上。报名之后高高兴兴地出来,开心一路小跑,走在我前面。眼看就要出大门了,突然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一位老师,会功夫似的一把就抓住开心的双臂,硬把他扯到幼儿园里面来。我正好赶过来看见,觉得很奇怪。开心吓一跳,已经涨红了脸在挣脱,开始哭了,看见我就大声哭起来。我忙问怎么回事,那位老师问清楚了我是家长,才知道弄了个误会,他以为开心是新入园的孩子偷着往家跑呢!
我问:“孩子刚来都会逃跑吗?”
他说:“胆子大的才敢逃跑,大部分都只是在教室里哭而已。”
“是吗?那怎么办呢?”
“有什么好办的?哭呗,过一阵就好了。谁也不可能哭个没完啊!”
天哪,为什么要这样对孩子呢?这种经历难道不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吗?有什么理由非得给他这种痛苦无助甚至绝望到丧失反抗的经历呢?这种伤害又怎么才能抹平,让他恢复对母亲、对老师、对陌生环境的信任呢?处在不安和被动服从的状态下,孩子又怎么能有一颗自由、自信的心呢?
★信不过幼儿园的老师能比我更懂我的孩子、更有耐心地对待我的孩子。
在幼儿园学知识一说,我更不能赞同。我认识很多幼儿园的老师,他们是我刚工作时教过的师范学校的学生,有些没能到小学,就分到好一点的幼儿园去了,很长时间我们都有联系。这些正式的幼儿园老师所学的东西,我很清楚。虽然有一些带孩子活动的技巧以及规范化方面比我所知更详细、更具体,但在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性、能力培养,尤其是设定特异化教育目标方面,他们不如我。
面对一帮的孩子,他们比我更能控制局面,更有手段和威严;但是面对任何一个单独的孩子、单独的问题,他们不如我更有“魅力”、更有办法;尤其是面对我自己的孩子,我更不相信他们比我更了解他、更有耐心教导他。
★我有能力解决生活来源,不必要非得离开孩子去上班。
在我熟知的那些家长中,也有几个愿意像我一样做全职妈妈的,可最后还是投降了。因为家里一个人挣钱不够花。我了解这其中的苦衷,因此很注意准备基金,在家庭关系濒临解散的时候我也不懈地寻求机会,抽空做些写写画画的工作,积累资源。最后到了一个人支撑全家的时候,我才能找到生活来源。当然,光有机会是不够的,要养活这两个孩子,我得真的能完成些像样的工作才行,为此我做了100%的努力,好在做到了。
这是我的幸运,也是孩子们的幸运。不管其中有多少辛苦,总是为着自己的目标,心底里还是快乐的。
为了弥补不去幼儿园造成的不足,我做了什么?
★饮食照顾。
幼儿园的饮食可能真的比我做得好,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在开办托管中心的时候,我就特意让人去抄录各个幼儿园的食谱,注意比对研究,了解所谓的“好”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托认识的幼儿园老师买饭出来给孩子们吃,看他们的反映。最后,总算也学到些技术,在关键时候能做些拿手的饭菜。但我不肯把时间都用在这方面,我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就宁愿花钱雇保姆按照食谱做饭,省下我的时间多写点东西也就有了。
我尽力弥补这个不足,但不能不承认,饮食照顾到现在依然是我的弱项。
★参加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