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刚走的那会儿,我心里失落得很,老是梦到毛毛在草地上撒欢,或者咪咪爬到树上不会下来的情况。胃口也变得很差,仿佛别人在怀孕初期就经历的“孕吐”,我到这会儿才开始。
我一向认为吃饭应该是人生一大乐趣,一定要随心所欲,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要高高兴兴地吃,想吃多少吃多少,这样才不枉一天一天花这么多时间去吃饭。如果单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饭食本身去吃,那就说不上什么乐趣了。
我这会儿就是不想吃饭,却不是不饿,只是没有想吃的东西。一到吃饭的点儿,肚子里就折腾得厉害,饥肠辘辘,孩子也翻腾不止,想必也是饿了吧。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已经看了几本“怀孕百科”,不像刚开始那么无知和任性了,为了孩子,我开始琢磨增加营养的事情,买了钙片和维生素,但是吃饭还是索然无味。
我不强迫自己吃,我相信身体求生的本能,果然,饿了几天之后,我就找到了爱吃的东西,而且从此开始每天都吃。
一、豆腐脑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吃这个,曾经把这个当作人间最可口的美味,只是上大学之后因为吃不到就忘了。这时候突然就重上心头,而且再也挥之不去,成为每天早饭的主打。我吃遍了万芳亭一带所有的小吃店,找到味道最好的一家,才把早饭安顿下来。
二、茶叶
有一天路过茶庄,被强烈的茉莉花香和茶香吸引,就走进去看。我之前没有喝茶的习惯,无从辨别茶叶的好坏,老板就说:“这个容易,掐一撮嚼嚼,就知道好坏了。”
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新奇,就真的照做了。炒得干爽硬挺的茶叶嚼起来很舒服,咯吱咯吱地就碎了,一股浓郁的茶香弥漫在口鼻,苦涩的青草味道一点一点渗透出来,冲一口水,这些香气和味道就一股脑儿地下到肚子里去了,在那里继续香着。我突然就觉得胃口开了。
吃茶叶成了我的习惯。每次吃饭前嚼上几口茶叶,饭就特别香;没事的时候嚼上一口,心情也特别舒畅。最重要的是我根本抵御不了茉莉花茶的香气,总也闻不够。
我就这样以每周二两茶叶的速度嚼着,直到孩子出生。之后却再也不想吃茶叶了,不知道为什么。
三、包子和粥、咸菜
这老三样我一辈子也吃不够。只是在那个时候,我就只喜欢吃稻香村的包子和咸菜。也是一天闲逛的时候偶尔发现的。
这个习惯从此就保持下来,曾经一阵子连孩子都取笑我,饮食品位不高,就这包子咸菜的水平,可我不再为别人改变自己什么了。我承认我就是这样的,心安理得地在别人的嘲笑中享受自己的快乐。
我就这样寻寻觅觅地维持着营养和乐趣的平衡。整个孕期我的体重增长了24斤,基本是个理想的水平;但是肚子还是突出地扎眼,腰围一度达到110公分。除了肚子,其他部位都还算正常,我向里侧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医生进屋都看不出谁是待产妇。
最好早知道
营养和保健要顺其自然
动物有按照身体需要选择食物的本能,人也有;动物在受伤的时候,有自己找寻草药的本能,人也有。只是大部分人拘泥于习惯,并且更愿意接受权威的指导,忘记使用身体的本能,导致本能有些退化了。
我们要相信身体本身,相信几百年进化遗传下来的本能。一味的依赖知识和专家,并不能降低婴儿先天患病的几率;依赖医学和教育,也不能真正提高人口的素质。适当地让身体自己把把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怀孕的人,口味多变,喜欢吃些奇怪的食物。别觉得不好意思就委屈了自己,这可能是身体急需某一类物质,而你有限的饮食经验表明,只有那种食物才能满足此时的需求。想吃什么就尽量吃吧,需求的满足可是身心两方面的快乐呀!
当然,如果能进一步把饮食的偏好上升到理论层次,缺啥补啥,就更好了。就比如我当时喜欢吃茶叶,学营养的朋友就说可能是缺叶酸,吃些叶酸药剂应该也行,可那样我会失去咀嚼茶叶的满足和快乐,不是吗?
爱和恨都会遗传
心理学上讲,胎儿前三个月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之后就多多少少的有心理活动了,7个月的胎儿就有明显的视觉、听觉等反应,甚至还有记忆。
我对此深信不疑,而且相信事实还不仅如此,那些怀孕期间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也是能被胎儿感知并学习到的,这可以叫做先天的情感模式。如果你强烈地爱什么东西,比如一个人、一种动物、一件物品或者某个地方,胎儿就能感知并且学习,最后在他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和你一样的对这些事物的爱;如果你憎恨一些事物,结果也一样,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怀有这些恨了。只是这些爱和恨,谁也不知道,他们只在孩子的心灵里潜藏,在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发芽、长大,最后影响到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先天感受到爱的孩子,更容易体验到爱,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先天充满仇恨的孩子,就更容易体验到不满和敌意,用反抗和仇视来表达自己。妈妈往往对这些结果感到震惊和不理解,而这情感模式的种子正是自己在怀孕期间的情绪状态。
我最初有这种想法,是因为看了倪匡的科幻小说,讲一个孕妇遭遇巨大不幸,亲眼目睹仇人的面目之后悲愤而死,孩子早产却幸运地活下来了。这个孩子在成长之中就不断梦到母亲生前所见的悲惨一幕,长大之后终于为一家人报仇雪恨。这个故事不见得多动人,倒是这个仇恨遗传的说法让我心头一亮。我早就有这种想法,只是没见过有人讲,不敢多想。
对仇恨的遗传我没有具体例证,但我却能证明喜爱的感情是可以遗传的。
毛毛是我自己养的第一条狗,我非常爱它,送走它之后好多年我都不再养狗。毛毛离开的时候,是四五月份,一个月之后我的儿子才降生。又一年之后,我在收拾旧书的时候,抖落一张毛毛的照片,我那才会说话的儿子就捡起来看,然后高兴地喊了一声:毛毛!
我惊讶得不得了,因为毛毛的照片仅此一张!
这个孩子喜爱小动物,喜欢养花,喜欢画画,还喜欢喝茶,就如我那会儿一样。
当然也有一点我觉得不太理想,就是这孩子非常情绪化,高兴起来一切都好,不高兴了就天昏地暗,不可理喻。而且过于敏感,非常在意我的情绪,很容易受我的影响。这应该跟我怀孕当时的成熟水平有关。我26岁的时候有了老大,老大的先天情感模式就对应了这个年龄水平;而我31岁时候生的老二,则一贯稳重,少年老成,继承了一个31岁水平的情感模式。
科学新知
快乐的多巴胺
人在情绪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除面部表情、身体和声音等外部表现有所变化外,还会引起身体内部的变化。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常发生明显的机能变化,如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加强,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内分泌腺也发生变化。
孕妇发生强烈情绪变化,就会通过内分泌系统影响到胎儿。长期、持续的情感状态,会影响到胎儿的内分泌发育,从而导致孩子与母亲有相似的情感反应和情绪状态。
比如,人在感受快乐和幸福的时候,身体内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浓度就会增加。多巴胺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让胎儿也产生相似的感受。母亲在孕期处于幸福的状态,就会使孩子身体建立一种多巴胺水平较高的平衡状态,这样的孩子通常就处于乐观状态,更容易感受到满足和幸福。
给他起个好名字
孩子成了我每日里惟一的伙伴,不管我做什么,都愿意说给他听。一边说,一边留神他的反应,期待他真的明白我的话。
每次我都这样开始,轻轻地在肚皮上摩挲两下,叫他注意,然后说:“哎,孩子,妈妈想……你喜欢吗?”
开始的时候,我说完话他才会有点反应,动弹动弹,后来这个套路熟悉了,只要我一说“哎”,他就开始动了。
我觉得孩子很聪明,就向妹妹演示我们这个对话过程,妹妹说:“你家孩子就叫‘哎’呀?还不正式起个名?赶明儿生下来再起名字就该没反应了。”
可是叫什么好呢?这真是个问题。
得响亮,叫起来顺口,不能吱吱吱地说不清楚,也听不清楚;得好认,要用特别大众的字,谁都能准确无误地认出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得好写,这个是为了孩子自己方便,刚上学那会儿写自己名字是件大事,别让孩子一入学就在自己的名字上栽跟头;得有意义,不能太流俗了,含义要清楚又特别,一听就明白,一听就不忘。这一点很重要,我有时候觉得一个人的名字似乎跟他一生的成就还有什么关系似的,具体却说不清楚。
条件倒是明了,可起名字的过程真是煞费心血。最后终于搞定,并且用同一原则给孩子起了个轻松愉快的小名“开心”,一家人叫着方便,大名就等上学再启用吧。
从此,我就整天摸着肚子喊着“开心”跟孩子聊天,等到6月份预产期临近,他也正好就适应了。
为孩子准备应有的一切
从5月中旬开始,我明显地感到身体更加沉重,之前虽然也是大腹便便,但不觉得动作有很大的妨碍。我还偷偷地想:怀孕也不过如此嘛!可这时候,情况急转直下,腹部变得僵硬沉重,满心里烦躁,像是吃了头发一样难受。我很害怕。
正好母亲来看我了,见我担忧的样子,就说:“怕什么,生孩子又不是生病,是个女人就能生,没什么好担心的!”
话是这么说,理论上我也是明白的,自古以来,人类生生不息,这件事实在是稀松平常,可是,会有多疼呢?
母亲说没什么,疼不死人的,这反倒让我更怕了。
大概有几天工夫,我老是在想象分娩到底会疼成什么样,母亲也不阻拦我,见我一个人又发呆,就走开去干别的。等我找她聊天的时候,她才说:“想就想吧,谁都是这样的。可孩子要出生,谁也挡不住,你就随他去吧!当妈哪有那么容易的?你现在觉得生他难,以后就知道,把他养大才叫难呢!”
我顾不上再去想象把他养大的艰难,也完全无从想象起。分娩这件事占满了我的心。想了几天之后,我倒真的释然了。事已至此,我别无选择,就如母亲所说,随他去吧!
心神回到现实,离预产期不过10天了。我们这才忙着添置入院用品和孩子的用品。我没有经验,母亲又不了解我将来怎样带孩子,所以买来买去,东西还是不够用,在医院里就遭遇到很大的麻烦。
我接受教训,在2003年生老二的时候,基本就是万事俱备了。可正因为准备充分,我太过放松了,倒忽视了观察孩子的反应,忘记给他及时喂水,害得这个孩子直到第三天才喝上水,那时候尿都变成红色的了,把我吓得够呛。
根据我的经验,入院期间必须准备好的物品有这些:自己的必需用品:
梳洗用具;个人餐具。
特殊衣物:大号纯棉内裤;哺乳胸衣;便于哺乳的前扣式睡衣;产妇卫生巾;保暖拖鞋;还有吸奶器,在乳汁分泌不畅或者乳房胀满时,需要借助它把乳汁及时吸出来。
孩子要用的东西
和尚衫;纸尿裤(小号);睡袋或者包被;奶粉(备用);水碗、小勺;奶瓶、奶瓶刷。
经验之谈
沉着安定的心态是最佳的准备
物质上的准备是可以让家人代劳的,可有一点,最重要的那个准备,是必须自己做的。那就是一个沉着又安定的心态。
出生的这一刻,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有些意外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而妈妈的紧张烦躁情绪会影响到分娩过程,增加出现意外的几率。
★紧张情绪影响内分泌,从而使肌肉僵硬,不利于配合宫缩用力,可能导致产程延长,增加孩子出生的难度,并可能导致孩子缺氧、受伤或者窒息。
★不安定的心态同时会通过内分泌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也出现焦躁不安,这种情绪影响还会一直延续到出生以后数天。
★过于恐慌的情绪不仅妨碍顺利分娩,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还可能发展成产后抑郁症,影响到身心健康,并妨碍正常哺育婴儿。
养成一个沉着安定的心态,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我们可以及早做起,以下几个做法被证明是有帮助的。
★经常听瑜伽音乐,放松身心。
★不看有关分娩的影像。
★收集自己亲属(母亲、姐妹等)的分娩情况,科学预测自己的分娩过程。
★多看自己理想中婴儿的照片,形成期待。
★提前和护士沟通,了解产前的常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