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深思。
在中国,一说起读书和教育,似乎就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种代名词。我们历来把一个具备了多少知识来衡量其学问的高低,所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是中国的古人们用一种容器单位和数量来形容一个人学问之丰厚的。
中国人习惯于用知识、学历、文凭来典当一个人的价值,习惯于以考试分数来论成败的,因此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孩子考试能力的培养上,学习是为了考试,读书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也是为了考试,于是中国学子们一切能力的展示是在一张张白纸上进行的,因此,所谓“纸上谈兵”也就成了中国人用来形容自己的一句惟妙惟肖的成语。
综观当今的中小学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似乎就是教学生怎样应付考试,怎样取得高分,怎样考取重点大学。说白了就是应试教育——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培养考试机器,我们造就了为考试而学习的学生,为考试而教书的老师,为考试而存在的教育体制,为考试而忐忑不安、心力交瘁的家长。多少年来,我们就是在营造一个适合考试的土壤。
虽然教育部已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如果不彻底改革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应试教育肯定还会大有市场,这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在短时期内还很难改变。
中国的应试教育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以科举取士,分县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不同级别的科举考试。最早由隋朝隋文帝开科举之先河,后历代封建王朝均继承下来,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一些变动,如自明洪武时开始的八股制度,直至1905年清政府废除八股科举考试制度。这种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延续下来,虽经“文革“时期的停用,但随着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复,这种选择人才的制度又开始得以实行。
看看每年高考过后,对高考状元的爆炒,看看媒体刊登的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报道,不难发现,我们的社会各界和舆论,都在关注考试成功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学而优则仕“等。多少年了,这种思想不但没有得到纠正,而且愈演愈烈,今年媒体同样报道过不少给高考状元树碑立传的事情。
据《光明日报》报道:四川宜宾的理科状元宋波应邀参加了2003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金榜文化节“揭晓仪式。宋波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2名、外籍2名、港澳台6名高考状元一道,身骑高头大马,胸佩红花绶带,接受与会领导的检阅,他们的名字被造册铭记、刻石碑传,珍藏在《中国科考文化展览馆》内。
本届文化节,意在通过我国长达1300年(公元606-1905)的封建科考制度的历史,体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并古为今用,让这一文化遗产为现代科学、教育服务。举办文化节本无可非议,但让科举制度唱主角,实在值得商榷。
应该说,从隋朝到明清的科举制度,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造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并为当时世界许多国家所效仿,推动了世界政治文明的进程。可“中国金榜文化节“的发起人也是否知道,科举制度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极大地扭曲了人的教育观。科举制度下,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的目的就是特权。正如宋真宗《劝学篇》所云:“富家不用买粮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常向窗前读。”
再看社会生活中,人们评价人,企业单位聘用人,在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学历、文凭。因此,升学成为教和学的目的,应试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是时至今日,应试教育虽徐娘半老,仍风韵犹在,官本位思想阴魂不散的重要原因。
那么,应试教育有哪些危害呢?
1、不适当地强调了考试的中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把考试当成了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只重视传授应试的书本知识、应试的技能、应试的能力,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和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是:应试教育强化训练强度,强迫学生读死书,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导致学生学习水平严重分化,差生面扩大;引发学生恐学、厌学、逃学、辍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应试教育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容量、高密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师素质的提高。
据某“高考状元“介绍,为了准备“高考“,他做完了250本习题集。即使每本习题集只有100页,250页×100=25000页。一年365天,三年平均起来,这位状元郎每天要做23页的习题。即便做一页习题只用10分钟,光是额外的习题每天就需三四个小时。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多么令人敬佩的毅力,又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费。姑且不论做250本习题集的可行性,就算只有100本,把一个青少年风华正茂的才智浪费在意义不大的重复练习上,能不让人心疼吗?!
在一所著名高校读硕士的女生近日发email告诉我,她即将出国,理由就一个,她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真的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什么都不会,从6岁开始到24岁,就只干了一件事情——考试。看来时下的出国热中,有的是基于在应试教育中养成的物质利害的计较,有的则是基于对应试教育本身的逆反。
2、如今中国的教育,是一个以高考成败来论英雄的时代,因此衡量一个学校的优和劣是取决于该校的升学率,而看培养一个学生是否成功,也是以他是否能考上大学为依据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似乎都不那么重要。尽管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并已开始实施,但素质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究竟有多深?我们的老师应该具备多少素质来实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都是些悬而未决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假如这种总体的教育模式得不到改变的话,那么,即便是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未必是真正优秀的人。因为只有先是一个好的“人“,其次才会有好的“人才”。
在升学教育下,老师和家长都只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对其他活动大都抱消极乃至抵制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无法经历完善的社会化过程。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劳动锻炼等体验,他们缺乏环境适应能力,一旦出现某种困难,容易陷入心理困境;又由于缺乏起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控能力,一旦出现心理障碍,他们的个性、品质和人格就难以得到完善。这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是很不利的。
家长们可见过考试成绩为100分而实际生存能力为零的“新残疾一代吗“?可听说过博士下岗,硕士失业吗?可耳闻了一个考取中国最高学府——清华的高才生干那么缺德的事——把硫酸泼向熊猫吗?
3、应试教育是以应试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考分是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其危害不止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还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为了驱使学生泡课堂、游题海、夺高分,老师们惯用的激励策略就是灌输诸如“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世上的一切都必须为我服务“、“金钱比思想信仰更值钱“之类的人生哲学,宣扬类似读书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挣大钱“、“娶美女“的价值导向。这就是应试教育弊端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