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1.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认识思维的变通性。
2.教会学生一些发散思考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训练目标
1.激发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愉快情绪。
2.帮助学生认识思维的变通性,了解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3.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使学生认识发散性思维的内涵等,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
培养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的兴趣,体验思考过程带来的愉快感受。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使学生思考自己是否运用过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多角度思考的兴趣。
2.操作程序
(1)先设计一个情景。以老师提问的方式设计出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发散思考的问题时要怎样面对的,引导学生体验情绪情感,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的欲望。以下提问方式可供参考:
情景一:老师引用课本里的情景,问学生“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类学生呢?”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情景二:老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发散性思考的乐趣。
老师问“同学们,你能说出铅笔有哪些用途吗?”
同学A:“可以写字。”
老师问:“嗯,很好,还有其他用途吗?”
同学B:“……”
同学C:“……”
(2)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思考问题时应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不要满足于单一的答案,勇于思考,大胆想象,打破常规思维,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发散性思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入下文,提出“什么是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注意:课堂导入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谈话法、竞赛活动等,只要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认知偏差进而引发思考的方法都可使用。
(二)观点意识
1.目标
(1)通过知识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2)使学生了解怎样才算拥有了良好的发散性思考方式。
2.操作程序
(1)讲解发散性思维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讲解发散性思维的内涵。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或课堂情景活动让学生了解,做到了哪些思考方面才是具有了良好的发散性思维。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这样思考时的感受,以及发散性思维会引发愉快的情绪体验。
注意:本课学习者属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因此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更好。本环节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发散性思维,知识性很强,需要教师全面掌握,然后选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这一知识。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让学生学会多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2)用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操作程序
(1)本部分是操作部分,低年级一般有1~2个策略训练,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以学生完全理解掌握为目标。
(2)策略训练部分应该从浅入深,结合学生的心理,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比如:小组讨论、竞赛活动等。
(3)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最后教师做出整体总结,对活动的效果给予强化。
下面是对具体操作过程的说明,供参考。
“多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教学安排:
(1)老师以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为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课本中的“怎样区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2)先让同学们思考两分钟,然后请同学们自由表达自己想到的方法。
(3)鼓励学生思考更多可能的方法。
(4)请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思考。
(5)谈谈自己从这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6)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大脑风暴法”策略教学安排:
(1)采用分组活动的方式。教师提出一个平时常遇到的问题,比如“书本都有哪些用途”,请小组成员尽可能想更多的答案,限制思考时间为3分钟。
(2)首先小组内进行评比,让成员看看哪些是自己想到的,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再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讨论,一起思考更多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想法越离奇越好。
(3)小组间进行评比,评出优胜组。
(4)对全班办法想的最多的同学谈谈自己用了哪些方法,对那些比较奇特超出常规的答案给予关注,请同学谈谈是如何考虑的。
(5)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引出下文。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感受自己的内心,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整合。
2.内容
(1)我学到了哪些发散思维的方法?
(2)我遇到问题时,我会想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3)我能不能把学到的方法用到生活中呢?
(4)当我想到很多方法时,我的内心体验是怎样的?
3.程序
(1)本部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让同学们讨论,写课后日记,完成课后作业等。
(2)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总结,教师要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强化学生学到的方法以及学生此时此刻的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带到生活中去。比如当学生总结了从今天的学习中学到的方法和内心感受后,教师要引导说“我们生活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你能想到更多的解决方法吗?
我来留一个小小的作业——家里用的盆子除了洗菜还能做什么用呢?回去完成。”
三、活动设计建议
1.本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思维训练需要学生打破常规、主动思考才能达到效果,因此活动形式需要高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不必拘泥于课本内容,只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一切方式皆可尝试。
2.活动操作方式和调控:
(1)建立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讨论时教师要把握主线,按照本课的设计思路循序渐进。
(3)教师在课程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抓住时机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引入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把所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具体操作建议,供参考:
1.教学形式:本课可采用教师提问、举实例、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展开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
2.课堂设置:可以打破学生上课的方式,大家面对面或围圈而坐,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
3.教师点题:在每个环节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做出总结,并在学生总结基础上给予反馈,强化学习结果。
4.奖励设置: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给予学生奖励。比如,给表现优秀者小红花、鼓掌或卡片等。
5.家庭作业:为了强化学习结果,将学习效果更好地延伸到生活中去,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简单易行又符合本课主题的家庭作业。比如,回家后思考盆子的用途,下次课堂上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思维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报纸的用途”,他可能会说“学习用”、“包东西”、“引火”、“取暖”等等。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想法散布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力的人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且缺乏变通性。另外,思维变通性差的人也会影响其创造力水平。
很多学者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如吉尔福特、佛里得里森等,其中,佛里得里森提出了一套针对创造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1.酝酿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同于分析式一步一步地过程。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避免立即达成一个解答,而是要反思问题,在考虑几种不同的解答之后,才选择某种答案。
考虑下面这样一个问题:罗杰用三刻钟在他的烤箱里烤了一个苹果派,烤三个苹果派要花多长时间?
很多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45分×3,但如果在花点时间反思反思,多数人就会意识到,在同一个烤箱里烤三个苹果派与烤一个苹果派,所花的时间一样多。在教这种过程时,教师一定不要给学生施加时间压力。教师应当评价学生思想的巧妙性和细密性,而不是速度。
2.中止判断
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应鼓励学生中止判断,考虑所有可能性后,才尝试某个解答。其中以这种原则作指导的方法最突出的是“脑力激荡法”。
3.适当的氛围
松弛、甚至玩乐的环境也能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创造性解决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使他们感到其想法会被接受,因此建立适当的气氛是重要的一步。
4.分析
人们常常提到的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和列出问题的主要特征和具体要素。
5、思维技能
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如考虑不平常的想法;产生许多想法;做计划;列出所有可能性;综合许多事实;在头脑中理清问题等。
6.反馈
教授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最有效的方法也许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不同的实践,并给实践提供反馈。教师不仅要对解答的正确性予以反馈,而且要对解答的过程提供反馈。但是,在解决复杂的问题中,不要过分强调带有反馈的练习。当然,没有长时间对简单问题的反馈练习,是不可能解决复杂问题的。
附:鼓励创造性的指南
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
①在班级讨论中,多问“谁能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法?”
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哪怕其结果并不完善。
容忍异议
①要求学生容忍不同见解。
②确保唱反调的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奖赏。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
①当学生问教师一个问题,实际上学生自己有可能回答出来,这时,教师要重述或明确该问题,把问题重新推给学生。
②布置一些不作评分的作业。
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
①避免过分夸张艺术家或发明家的技艺,仿佛他们是超人。
②承认每个学生作业中的创造性努力,对某些作业的新奇性予以不同的等级。
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
①一有可能,在班级利用“脑力激荡法”进行讨论。
②给全班学生提示不一样的解答,演示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
③鼓励学生推迟判断,直到考虑了所有的可能性为止。
(摘自:《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问题思考
1.你是一个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的人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2.在你的教学活动中,你的教学形式是否不拘一格,善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呢?
3.在教学中,你是否经常鼓励学生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你对学生提出的奇特想法持什么样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