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48642500000006

第6章 装饰工艺:凝聚本土文化精髓

莆仙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至清代兴化府的石雕、木雕技艺已远近闻名。其特点就是能够根据不同构件形态和作用进行构思创作,造型精巧别致,雕工细腻流畅,而这些精美作品大都出自民间工匠之手。过去,由于工匠地位低下,工艺传承局限于民间,专业术语和规则只能通过拜师学艺,口传身授,代代相承。在众多为此默默奉献一生的匠人中,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他们作为民间工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不仅推动民间工艺水平的提升,也为本土文化的形成和提高作出贡献。

莆仙民居装饰主要是以大厝的大门、大厅为中心,对横梁、斗、檐条、枕石、柱础、栏板、墙裙、门窗等构件进行艺术加工。一般布局为底部作石雕造型,中部用砖雕作画,上部以木雕点睛。

在古代,雕刻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至于民居装饰,古制则有严格规范。如宋制规定“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画栋宇及朱黔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明初亦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所以莆仙地区所遗存的几座明代士大夫宅第,只有少量的斗拱略有雕饰;清代初期宅第虽有装饰,但工艺较为简单,没有铺张和奢华。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建筑技术的提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皇权规制被打破,私宅装修装饰开始迈向豪华型,特别是涵江一带富商和华侨,互相攀比,不惜耗费,追求精雕细琢。他们并不着力于内部使用功能的改善,而是竭力追求建筑规模的气派,注重炫耀外表装饰,以此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出现过分堆砌的外装饰。各种装饰技艺铺满墙面使整个建筑外观极其花哨,表现出极尽炫耀的商人气和典型的世俗气。乍一看似乎觉得艺术格调不高,仔细琢磨仍能看到民间工艺的精妙之处,反映出莆仙民间的审美趣味,从而形成莆仙民居独特的社会特征和人文特点。

由于社会大兴民居装饰,民间艺人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全面发挥,工艺门类更趋多样化,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壁画、泥塑等,技法上日趋成熟,主要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圆雕、彩绘、油彩、泥金等;表现题材上寓意内容也更加丰富,有人物、山水、花卉、飞禽、鸟兽、回纹、博古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其中以人物为主的有宗教活动、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题材。这不仅表现一个地域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大众习俗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历史与社会风俗的艺术写照,使莆仙工艺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成为莆仙民居建筑一大特色。

大门坦:主人的身份象征

在传统民居布局造型中,都是以大门为中心点向左右纵深扩展。所以不管房子大小,大门坦总是一座房子最突出的部分,主人在建房时总是把大门作为大厝最重要的部位来装饰,久而久之大门坦不仅成了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成了民间艺人展示工艺技巧、体现艺术才华的地方。

明清时期大门坦的屋顶与正厝同样作翘脊悬山式,门屋两旁的墀头:明代是另筑两座假墀,俗名墙头厝;清代则改铲牌式,俗称卷书头。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由于这种木雕或砖雕位于门户之上,且为双数,有的是一对两个,有的是两对四个,所以称为户对。

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门当、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又因为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

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原来的意思反而被今人忽略了。

木雕工艺

莆仙木雕工艺水平高超,主要运用于建筑的檐条、横梁、栏板、窗扇等处,多宝格、太师椅等家具和銮驾、炉斗、供案等宗教用品上。廊檐一般被视为全宅的门面,故为宅主着意装饰的重点,主要是以廊柱上头为中心向前后左右展开的建筑构件进行全面施雕。榫卯结构处理得严密精细,框条凹陷部分均匀圆润。挑檐支承的垂筒木多作圆雕花篮、倒吊莲花等造型,其他斗拱、雀替、驼峰等构件也都雕刻,采用镂空,版刻嵌入等技艺,表现花卉、人物、动物、器物等立体形象。自清末民初以上所有雕件开始贴金描彩,木雕装饰工艺更显得金碧辉煌。

石雕工艺

石雕艺术也非常著名,精美作品遍及兴化大地及周边地区,还随着移民的脚步远播台湾省。它主要雕琢在大厝的枕石、柱础、码面、石阶等构件部分,大门前的枕石、墙裙、柱础造型是石雕创作最精彩部分,民间艺人根据不同形态特征进行构思创作,应用线雕、浮雕、透雕等不同技法来塑造历史人物、祥瑞动物、自然风物等形象 ,出现一大批精美的石雕作品,使石雕艺术水平达到高峰。城东石坊坐落在仙游县城东门外,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此坊石雕精美绝伦,前后历时三十年始成,被誉为八闽石雕艺术最精美者。坊高五丈,三间五楼。坊顶仿古代宫殿式,顶下递分为三层,上层正中嵌“玉音”碑额,左右雕飞龙绕柱;中层正中为御赐“乐善好施”横额,其下一组历史人物故事浮雕和两个精巧玲珑的小坊亭;下层是坊主人陈天高父子题名匾,匾下雕饰着舞凤、金龙、麒麟、莲花灯刻幅。坊柱四周,拱以石柱,浮雕为人物、鸟兽等。全石坊上下建架,配合均匀有致,所雕人物、鸟兽惟妙惟肖,活泼生动,独具匠心。

正面墙裙是整座大厝很突出的立面墙体,也是石雕装饰的最佳位置,工匠常应用线雕、浮雕、透雕等不同技法来塑造历史人物、祥瑞动物、自然风物等形象。

砖雕工艺

砖雕在莆仙兴起的时间较晚。明、清古厝一般只有瓦当作雕饰,题材亦多为较简单的花卉。另外就是一些古厝用特制花砖作漏窗和贴墙。清末及民国,雕刻题材更为广泛,通过线雕、浮雕和剔地平雕等技法,表现花鸟、动物和历史人物故事等题材。

仙游红砖雕绘

清代,在仙游流行用砖雕来装饰面墙的做法。这种用砖雕来表现画面是仙游平原独有的一种民居装饰样式。砖雕是用一块块25×38厘米的灰砖先砌成一个事先拟好的图形平面,用尺笔照画出线条,再用凿子凿砖;凿成一条条深沟后,再用贝壳磨加工制成粉沫,调稠抹平沟壑,即可在上面随心所欲地用脱胎漆绘画自己所需要的图案。

彩绘装饰

莆仙明中叶前的士大夫宅第的木质构件皆不上漆,更无彩绘。清代的大多数宅第尚无独立的彩绘。由清入民国后,莆田许多民居忽又风行彩绘装饰,施画部位有枋额、门额、门扇、廊壁、山墙、卷书等,甚至楼梯都加彩绘。题材和技法亦有所拓宽和发展,即除传统的国画花鸟、动物、山水、人物外,还引进现代题材和西洋画法,如九峰方宅主人系在沪上经商致富,其廊檐一排坊额板肚即用水彩画技法绘杭州西湖十景。

门窗图案

明、清古厝的扇门,门扇取偶数,有四、六、八不等。格扇分格芯和裙板两部分,有的还加上下板线和束腰。格芯多作菱花、金钱、字、龟背等图纹。板肚部分多作花卉、八宝、博古等题材的雕饰。除格扇门外,还有一些福堂门、廊道门亦多作彩雕装饰。至于传统民居雕饰的木窗则有四种制式:一为格扇窗,本质与格扇门相同,只是没有裙板,中间主体作格芯,天地两头配板肚雕饰,一般作四扇,亦有两扇的。二是支摘窗,一般为横长方形,分上下两片,下片固定,上下可撑可摘,两片合起为一整体的格芯图案。三是栏杆窗,即窗栏固定竖插在窗框中,俗称“窗齿”,并雕成翠竹、藤条等形状,里面另配窗扇。

“兴化平原”:官宦名仕的宜居宝地

兴化平原又称莆田平原,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兴化平原最早是古兴化湾海域中的一片滩涂,千百年来,经过先民一代接一代,不停地围海垦地,建陂引水,筑堤造田而逐渐形成。晋唐五代,大量北方人迁入,他们看中这片沃土,应用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兴化平原得到全面开发。宋治平元年(1064)开始,历经七年间三修古堰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与古都江堰齐名的木兰陂水利工程。它不仅截住海水入侵,也让潺潺溪流顺着古堰南北端闸门,分别注入以木兰溪为界的南北洋长达120公里水系,水到之处滩涂变良田,更多有识之士开始在这里安居乐业。中原汉人南迁,给莆仙带来了生活习俗,也带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他们原来就是官家士族,入莆定居后,保持了中原士林文化教育传统,使中原士林文化的优越性和自豪感在这里得到传承与延续,造就莆仙尊儒兴学的浓重氛围。求学入仕的人生价值得到普遍推崇,从师习儒成为一种风尚,培养出来的子弟,既有机会入仕为官,又可在从事其他行业时有用武之地。兴化平原作为莆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聚集了众多的文化精英,人才兴盛是莆田文化的一个优势,而入仕者官居高位更是一大特色。莆田地域自唐至清共产生了2300多名进士,身居高位者众。在中国宰辅谱中莆仙人官至宰执、大学士职衔的有翁承赞、蔡京等14名,还有30多名尚书、30多名侍郎。他们蜚声朝野,名闻遐迩。有了这么多的名人,莆田市作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就名副其实了,反映了莆仙文化又一大特征——“向学仕进”。

官宦宅第:封建士大夫的精神居所

城里(今荔城、城厢)作为兴化古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所在地,自然聚集着一大批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这些士大夫宅第大部分就坐落在其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官宦宅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有的作为重点文物免遭劫难,有的异地克隆,更多的房子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当我走进一座座残缺不齐的古厝时,似乎还能追溯到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这些名门望族多为明清时代官宦人家,所以宅第的布局特别讲究,从大门坦设置的石阶、门槛以及上下两边的门当户对,门顶悬挂的匾额,宅院规模的大小都显示出主人的官阶与身份。明代初期,朝廷对官民厅堂的建设规模就有严格限制,即一、二品为五间九架,三至五品五间七架,六至九品三间七架,庶民三间五架,所以门当户对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和社会现象演绎出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官宦宅第建筑的另一特点,是在正厝前方加建一道至数道入院门及照墙。或建成倒照屋和两边护厝,在左或右前方的角隅处建一开间屋宇式院门(俗称大门坦,取走出大门有坦途之意)。外人自院门进入,必须拐进仪门跨入庭院后,才能看到正厝面貌。这种藏而不露符合中国士大夫的审美特征和风水要求,潜意识中流露出为官人与百姓之间一道厚厚的照墙。穿过多个厅堂,后院最后一排单进建筑是家族聘请私塾授课的供堂。供堂与两边护厝及下座照相接,形成了回字形封闭式大宅院。除以上布局外,士大夫宅第往往还有楼、馆、亭、园等附属建筑,作为主人读书、休闲之所。门前屋内配有匾额,使整座大厝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