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性温和的草原巨蜥
草原巨蜥分布在非洲大陆西部至中部,喜欢生活在热带雨林及沙漠地带。草原巨蜥全长最长可达1米左右。有尖形容貌,位于鼻孔经眼部上方至耳部间的突起明显,嘴部尖锐。在干季期间,草原巨蜥几乎大半年均处于休眠状态,直至雨季来临后才恢复活动。以昆虫、蜗牛为食。
草原巨蜥个性温和,通常很难由外表来判别性别,一般来说,雄性大于雌性,雌性的体形比较肥胖,雄性的尾巴没有雌性的长。一般春天是草原巨蜥的繁殖期,雌蜥每次可以产下20~50颗软壳的蛋。幼体成长快速。
10.“不爱红妆爱武装”-蓝绿鹦鹉
蓝绿鹦鹉又名青绿草原鹦鹉,身长20厘米左右。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脸部是蓝色,喉咙、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都是黄色的;翅膀中间是深红色的小覆羽,翅膀弯曲的部分、翅膀外侧和中间是蓝绿色,翅膀内侧是深蓝色;尾羽上方、外侧是绿色,尖端是黄色,尾羽内侧是浅黄;鸟喙是灰黑色,虹膜是深棕色。
蓝绿鹦鹉喜欢栖息在森林地区、热带草原、开阔的茂密林区、斜坡上的农耕区、沿着水源或是河流经过的树丛等。蓝绿鹦鹉主要以草类的种子、植被、野草种子以及地面上捡拾的东西为食,偶尔它们也会前往捡拾由货车上散落下来的谷粒。
蓝绿草原鹦鹉飞行时,速度相当快,翅膀急速地拍动。联络同伴时发出清脆的叫声,觅食的时候则会发出高频的啁啾声。
11.出污泥而不染——草原野牛
野牛又叫白袜子、野黄牛,因为它们的体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叫做“白袜子”。在我国野牛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
野牛体形巨大,体长、体高都达2米左右,体重1000~1500千克。
两角呈弧形,粗大而尖锐。有一块白色的斑位于头额上部。有一个像瘤子一样的隆起连接肩部到前背。
野牛一般白天会在阴凉处休息,在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有时候也在夜间活动。它们性情凶猛,遇见敌害时毫不畏惧。在森林中喜欢结成小群活动,通常每群10余头。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竹叶、竹笋是为它们的主要食物。人类如果不主动招惹它们,它们一般不会对人类造成危险,当人类追赶它们使其无路可走的时候,才会发起凶猛的攻击。
亚洲野牛是目前世界上野牛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几乎没有动物可以伤害它们。
非洲野牛生活在沼泽、平原及草场、森林的主要山脉,是非洲最成功的食草动物。
狮子通常定期吃野牛,但只有成年雄性狮子才可以独自猎杀野牛,雌狮子和未成年雄狮需要多只一起才能推翻一只成年野牛。除了狮子外,尼罗河鳄鱼也会进攻年老和年轻的野牛。另外,豹鬣狗也是野牛的一个威胁,这种狗猎食对象不只局限在新生牛犊身上,有越来越多的公牛正在遭到它们的捕杀。
12.吃鸟的螳螂——绿巨螳螂
绿巨螳螂是南非米尔斯森林的居住者,是地球上最大的螳螂,身长约15厘米左右,像一个绿色订书机。
绿巨螳螂是一种很凶猛的食虫动物,各类昆虫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喜欢捕食小型蛇、鸟、老鼠、青蛙等比较大的动物,还可以吃掉蜈蚣、蝎子、蛛蛛等。
雌螳螂在怀孕期间非常勇敢,敢于攻击比自己大得多的麻雀般大的各类小鸟。
当大螳螂发现树上的小鸟时,会悄悄地从背后靠上去,差不多相距离猎物约30厘米左右的时侯,就一个弹跳猛扑上去,用两只有锯齿的大刀脚夹住鸟的颈部。这时候小鸟就会拼命挣扎,在挣扎的过程中双方都会跌到树下,如果不巧此时树下有蛇、狸等动物的话,那么螳螂真是得不偿失了,不仅是小鸟,还有它自己也会被树下的动物吃掉。不过,大多数的情况下,大螳螂总是胜利者,因为它的大刀脚夹住鸟颈后,一分钟内小鸟就会死亡。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大螳螂是不吃鸟肉的,它只会吃小鸟的脑汁,而且吃法也很奇特,它用一只脚钩住鸟的脖子,举起另一只脚当锯子,在鸟头上来来回回地拉锯,“嘶嘶”有声,一会儿的工夫,它很快锯开小鸟薄薄的头盖骨,舔食淡白色的脑汁,然后弃鸟而去。小鸟的脑汁富含卵磷脂和钙质,有助于雌螳螂怀卵的质量,大概这也是一种繁殖优良后代的生理需要吧。
13.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
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是热带草原斑马亚种中最美丽的一种斑马。
在非洲生活的斑马有三个种类。古雷比斑马,生活在干燥的草原上,山斑马生活在山中,热带草原斑马的数量最多,广阔地分布在东部的热带草原中。
1817年,英国的旅行家巴切尔把热带草原斑马的亚种之一带回了英国,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斑马叫做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曾经生活在非洲最南端的草原地带。根据分类,斑马应该与驴很相近,可是热带草原斑马的四条腿很长,样子更像马。
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站立时,昂首挺胸,骨骼结实而又强健,耳朵则像马一样小巧。雄性斑马肩高1.5米,体长2.5米。它们像英国纯种赛马,性情活泼好动。它们身上长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好像白底黑纹,又好像黑底白纹。热带草原斑马、牛羚、鸵鸟三者可以组成一个强大的防卫联盟。如果某一种动物吸取了这三种动物的最突出的特征-鸵鸟的眼睛、斑马的耳朵和牛羚的鼻子,一定会天下无敌了!
布尔人曾大量猎杀热带草原斑马,把斑马肉分给随从人员,又把斑马皮制成袋子。
1830年,人们开始饲养野生动物,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极受人们喜爱。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的皮容易加工,颜色、质地又非常美丽,很快就有了广阔的市场。1850年,人们有了更新的鞣皮技术,斑马皮制品的生意就更加火暴了。猎杀斑马从1840年开始,持续了整整30多年。尽管少数的自然保护者对此进行了抗议,但是这种捕猎活动还是很猖獗。1870年,大群的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只剩下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上的小群的斑马,另外还有当地的地主家偶尔饲养的几只,以及动物园中喂养的数目极少。
1910年,在伦敦的动物园,最后一只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死去。
14.最“高”的鹿——白唇鹿
白唇鹿因为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故而得名,也有白鼻鹿、白吻鹿等俗称。白唇鹿的臀部有淡黄色的斑块,颈部很长,冬季为暗褐体色,有淡栗色的小斑点分布在上边,所以又有“红鹿”的称号;夏季毛呈黄褐色,颜色较深,腹部浅黄色,所以也叫做“黄鹿”。
白唇鹿体长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是大型鹿类。
白唇鹿属于栖息海拔最高的鹿类,生活在海拔3500~5000米、气候十分寒冷的高山草甸、森林地带和灌木丛,是名副其实的“抗寒勇士”。到了夏季,白唇鹿抗不住15℃左右的天气,就会到海拔高的地方进行“避暑”。
15.长面獠牙不可怕——草原猯
草原猯的外形及习性和猪科动物非常相似,是一种猪科动物,但是两者没有多少亲缘关系。草原猯的后肢只有3趾,体形通常比猪科动物小,是杂食性动物。獠牙向下弯曲,是强有力的进攻性武器。
除去獠牙之外,草原猯还有臭腺可用来驱敌。
草原猯分布于南美洲查科草原,是美洲最后发现的大型动物,也是西猯科最珍贵的种类。与其他两种猯相比,草原猯尾较长,其他两种猯尾极短。
16.牧草的天敌——小翅雏蝗
在我国,小翅雏蝗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山西、吉林、河北等地,主要危害禾本科、莎草科牧草、麦类、谷子等作物,是高山草原发生的优势种类。
雄性雏蝗体长9.8~15.1毫米,雌性14.7~21.7毫米。
雄性翅长5.7~13.1毫米,雌性3.4~6.6毫米。成虫为黄褐色或绿褐色体色,头部比较短小。雄性前翅短,顶端宽阔,尾巴为长圆锥形,且在背部明显地分开,后翅退化为片状物。
小翅雏蝗一年生产一代,卵在土中越冬,6月中下旬开始孵化。
小翅雏蝗喜欢潮湿的环境,主要栖息在牧草较茂密的草场上、河岸的禾草滩、农田地带路边水草丛中。
它们对草原的破坏相当大,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将研制出更好、更快的方法来消灭小翅雏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