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主体的深化。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更是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主体、主流,是人文精神在群体范围内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经风历雨、顽强生存、继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高尚的民族品格,是无法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体现在语言传播中就是豁达开阔的胸襟、厚重稳健的底蕴、恢宏大气的风度、控纵自如的风范、饱满真挚的热情、真诚恳切的态度、字正腔圆的声音、一字千钧的力度、掷地有声的风度、昂扬向上的朝气、高雅精深的追求、“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境界……个人与社会、价值与理想,完美融合,天人合一,充盈畅达。创作主体,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思想道德主体的强化。语言传播主体要主动醒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恢复和巩固诚实守信原则,强化公德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启蒙主体的涵化。语言启蒙的呼声清晰可闻,声震寰宇。这是在语言传播领域发出的启蒙呼声。“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邪教的猖獗、封建思想的沉渣泛起使我们不得不再次考虑康德这番话在今天的意义。启蒙就是要求启蒙者以先知教育后知。启蒙者须自我启蒙,正如鲁迅所言,“我从别国窃了火种回来,是为了煮自己的肉的”,语言传播者自己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使思想不断达到新境界,以此影响受众,使他们自觉地动用自己的理性,自觉追求进步。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而这一历程也是理性不断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语言传播者的责任是无可推卸的。
(二)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关怀主体的建构中最终实现
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具有外张性、行动性和实践性,它以对受众施加影响为最终目标,即要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而这一目的是语言传播创作主体通过有声语言,在服务人、熏陶人、影响人、关心人的过程中完成的。
语言传播创作主体必须真正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体察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困难,分享他们平凡而真切的快乐,而不是以白领自居。语言传播者要扪心自问:我对中国最普通百姓的生活,尤其是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最困苦的人的生活又了解多少呢?我是为极少数的“大款”、“大腕”们服务,还是为占总人口大多数的生活还不太富裕正在为生计而奔波的人服务呢?语言传播创作主体要深入到生产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去体味那创造生活、创造价值的快慰,去体味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语言传播创作主体要深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去,感悟生活,接受教育,锤炼意志,捕捉感动,积累经验,培养敏感,强化责任,引发愿望。
语言传播主体要涵养关爱之心。关爱是使彼此分裂的东西达到统一的一种力量,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移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说的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并称之为“忠恕之道”。关爱就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在语言传播中,创作主体在给予受众关爱之后,反而在精神上变得更富有,更充盈。“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创作主体正是在这种爱的给予中,精心关注受众的需求,真正尊重受众,而他在这一过程中,精神变得更充盈,内涵变得更丰富,人生境界逐渐提升。
这样,语言传播创作主体在话筒前和镜头前就能够急受众之所急,想受众之所想,爱受众之所爱,恨受众之所恨,真正做到与受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所传播的内容也才真正达于耳、入于心、渗于行。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才能实现。
第三节“进入澄明之境”——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在主体间共建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还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即是在“交往”中实现和完善的。处于从猿到人转化阶段的人类祖先逐渐意识到,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强大的自然相抗衡而求得生存的,这就促使他们联合起来,以群体的力量向大自然抗争,这也就是人与人社会交往的开始。在共同劳动中,人类祖先需要互相协作与帮助的场合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交往与协作给每个人所带来的好处,也就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人类祖先的发音器官开始适应这种需要而发生变化,逐渐能发出“杭唷、杭唷”的劳动号子声,语言就产生了。这也就是最初的语言传播。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最主要的动力,使猿脑向人脑转化,人猿揖别,人开始从动物界中走出。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发端。劳动和语言是在人与人(这里就应该是原始人了)的交往中实现的。而人文精神尤其是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的实现与完善特别需要在人与人(至少是在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交往、互相影响中实现。因此,本节将论述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就是“主体间”的共建。
主体间性不能脱离开主体,不是如其字面所示,是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在人之外的某种性质,而是主体的,即人的属性,因此,称其为“交互主体性”更为合适,即含有主体与主体互相承认、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意思。我们在这里为了简便,从俗而称其为“主体间性”。我们在讨论语言传播人文精神主体间共建的时候是以客体即创作依据的存在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背景的,即是在前一节所述语言传播人文精神主体性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以主客关系为基础的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体性建构,也就谈不上其在主体间的共建。
一、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在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间共建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本主体”指的是创作依据,包括有文字依据的稿件和没有文字依据的提纲或腹稿。主体间性思维的特点是在扬弃了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把世间万物都当做平等的主体来看待。所以,创作主体对创作依据(为了使语言表述对称,以下均称“文本主体”)的理解、感受以及调动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都可以看做是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我们认为语言传播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根据我们在前面的论述可知,人文精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有高下之别、精粗之判、主次之序、文野之分,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是处于时代主流的、位于主导地位的、先进的人文精神通过优美的有声语言的显现,并且,这种人文精神是指向受众的,是期待着受众对其有所反应、产生共鸣并化之为己的人文精神。我们是从“文化论”的角度去考虑语言对于人的存在的意义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同意海德格尔的说法“语言是存在之家,在它的住处住着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全部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实现的。因此,语言传播就是人的存在之家,是人文精神之家。哲学解释学也为我们解决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的“理解”这种存在方式,也就是关于存在的普遍真理,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因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我们只能在语言中进行思维。不仅理解的对象是语言的,而且理解本身也是语言的,对存在的解释是理解的实现,而一切形式的解释都是语言的解释,理解和解释都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存在的意义。伽达默尔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并上升到本体论的位置,的确夸大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地位,但是它却为我们研究语言传播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再仅仅从“工具论”的视角去看待语言,语言是对人的存在的全面的反映。语言传播作为一种集中了党和政府对人们的引导的传播,作为一种语言传播者自身不断对人文精神的主流和精华进行内省、内化和外化的传播,其本质就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
创作主体对文本主体条理化、内化、强化、目的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广义的“理解”过程(我们说是广义上的,就是因为,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创作主体对文本主体的改造不仅是理解,还有感受、形成态度、调动情感等。下文将要说到的“理解”也是这种广义上的理解)。这一理解的过程就是创作主体对“此在”即人自身的领悟的实现,这一理解的过程就是意义展开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在语言中展开的过程。因为语言在本质上属于人的生活世界,“它并不是一种工具,或者是人类天赋所有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宁可说它是中介。我们一开始就作为社会的人生活在这种中介之中,这种中介展示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那种全体性”。对语言传播中,这种“全体性”就是人之为人的人文精神的全部。因为语言传播是通过语言创造价值对象和意义的(即要实现“信息共享”、“认知共识”和“愉悦共鸣”的功能),在语言中蕴含了人的文化建构。从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建构的意义上讲,有声语言的创造是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是创作主体作为人的主体间的生存方式。
文本主体是关于意义的世界,是人的世界,那里面有着无数的生灵需要我们去关心、关注,那个世界是与我们的现实相连接的世界,即人文精神的世界。在创作主体对文本主体的理解过程中,按照传统的认识论观点,样式是创作主体向客体(即这里所说的文本主体)的单向运动,在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建构过程中的理解,应该是扬弃了认识论概念上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主体间的对话与相互理解。创作主体所面对的创作依据也是主体,要不断地向它提问:你要传播的是什么信息?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你要传递的是什么认识?创作主体要与文本主体中的人物对话: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你的心情如何?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的这种主体间的交流,不仅要有问,还要回答文本主体所提出的问题:身处这样的良辰美景之中,你的心情如何?面对生产战线上如此鼓舞人心的成就,面对各行各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巨大成绩,你打算怎么办?你对文本主体所讲的道理是如何认识的?理解之后你打算怎么做?面对其中人物所遇到的困难或困境,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碰到其中所说的英雄人物所面对的情况时,也会挺身而出吗?……创作主体对文本主体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通过互相倾诉和倾听对话,进入文本主体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文本主体。同时也意味着向文本主体敞开了自己心灵的世界,文本主体也理解了创作主体。创作主体与文本主体惺惺相惜、相见恨晚,自我与对象融合,自我消失了,都进入了传播的内容当中去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主体对创作依据进行内化和改造时的忘我—有我—无我的过程:创作主体进入到创作依据所提供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世界,被里面“真、善、美、新、雅、精”的绚丽风景所陶醉,创作主体与其中的人物甚至花草鱼虫对话,目的是为了把它们的美传达给对这迷人风景同样满怀期待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