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与人类最密切的哺乳动物
48710200000005

第5章 大型哺乳动物(3)

海象的皮下约有三寸厚的脂肪层,能耐寒保温。海象在陆地上与海水中皮肤的颜色不一样,因为在陆上血管受热膨胀,呈棕红色。

在水中,血管冷缩,将血从皮下脂肪层挤出,以增强对海水的隔热能力,因而呈白色。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象的习性了解很少,尤其是那对大獠牙的作用,使科学家困惑不解:它是一种自卫的武器?可是在高纬度地区,海象并无劲敌,白熊对它敬而远之。凶猛的逆戟鲸可能会追击它,然而,海象总是“走为上策”,它绝不会以那獠牙与逆戟鲸比高低。

那么獠牙莫非是为了加重海象头部的负荷,使它便于往深水潜泳?

如果是这样,那獠牙不就增加了海象浮游的困难吗?海象有时也借助獠牙攀登冰山,或用它与情敌决斗,可是这还不能说明獠牙的主要用途。为了弄清这一个个的谜,外国科学家到海象的故乡——哈德逊湾进行考察。

原来那獠牙如耕犁般在海底辛勤耕耘着,犁过之处显出两道约50厘米深的垄沟。当犁过2~3米时,海象就伸展前肢向上游,它的两只前鳍足紧紧合拢,捧着收获物边游边搓,身后拖着一股黑色“烟雾”。当快游到水面时,它把猎获物撒开,又转回头根据下沉不同的速度,捕捉诸如海螺、贝壳类软体动物做食物。海象实在是聪明绝顶!还有它那稠密而坚硬的胡须,也帮助它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如“极夜”季节)准确无误地捕到食物。当然,不是所有的海象都靠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或其他动物为生的。其中一种性情特别凶猛的海象,专吃海豹、海兔的尸体,甚至追逐小船伤人。

这种海象獠牙黄色(一般为白色),爱斯基摩人最怕它撞破船,酿成灾祸。

每当春季,海象开始大迁徙。雌海象产崽,接着进入交配期。

初生的小海象体重可达40千克,经过一个月的哺乳期后其体重可猛增到近百千克。到两岁,它的身长可达2.5米,体重达500千克,从此开始独立生活。公海象对小海象是漠不关心的。在交配季节里,它们只顾争风吃醋,为争夺情侣互相残杀,有的丧命,大多数留下累累伤痕。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一旦与母海象分居后,昔日情敌之仇全被忘得一干二净,它们很快又形成一支单独的、友好的雄性群体。母海象虽然并不象海豹那样视子如命,但仍是一位称职的“妈妈”。

母子相依为命,互相嬉戏。

“妈妈”用前鳍抱着“孩子”,有时让小崽骑在背上,搂着脖子或睡在“妈妈”身上。

如果小海象受伤死了,“妈妈”还会千方百计地把它弄到水里安葬。

有一次,一个爱斯基摩人在冰沿上打死一头小海象,当他拿着猎获物要走时,猝不防遭到后面窜出的母海象袭击。当他转身弄清是怎么回事时,母海象已带着小海象的尸体潜入水中。如果母海象被捕捉,小海象也会喊叫着寻妈妈,跟在猎船后不忍离去。

海象还有其他习性,比如在陆地上,它是实行“斋戒”的,不吃任何东西,表现出其独特的新陈代谢。还有雄雌海象的体重相差悬殊,一只2.5米长的雌海象,体重约700千克,等于同样的雄海象体重的一半,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海象习惯于回到“老家”繁殖,每胎产一仔。它们年年如此,从不会迷路。

第七节水中精灵——海豚

我国的白鳍豚是“长江女神”,它就是海豚中的一种。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是体型较小的鲸类,共有近62种,分布在世界各大洋。海豚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颌各有约101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就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人的大脑占本人体重的百分之二点一,海豚的大脑占它体重的千分之一点七。海豚的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当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海豚可终生不眠。

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地追到扔给它的食物。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纪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海豚游泳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千米,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海豚是由陆生哺乳类进化而成的。现在的海豚骨骼中,位于骨盆处有两只棒状的骨头被认为是退化的后肢。它们约在5000万年前回到海中生活。

在野外,海豚会用吻部的牙齿捕捉猎物,它们有90~100颗牙齿,但它们不会咀嚼,而是把整条鱼吞下。海豚和鲸一样均是用头顶的气孔呼吸,它们会游出水面呼气,在潜入水中前,深深地吸一口气。它们的肺部是特别构造的,可迅速减压。海豚是用尾鳍上下拍动水面而游动的,一双前鳍是帮助它们改变游动的方向,背鳍帮助它们稳定身体。而海豚的流线型身体,可减低它们在水中的阻力,令它们可以维持每小时30千米的游泳速度。

海豚最喜欢吃鱿鱼,每天吃的分量约是体重的4%~8%。它们约重200千克,所以每天吃大约15千克的食物。在海洋公园生活的海豚所吃的食物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的横泽鱼、鲛鱼、沙甸鱼、鱿鱼和多春鱼,因为外国的货源比较充足和稳定,而且食物受污染的机会较少。

海豚没有规定的睡眠时间,它们可能在白天,又或是在晚上睡觉。

它们睡觉时,通常会浮近水面,而且只会休息其中一边的脑,而另一边则继续运作。因为在海洋中,它们若处于熟睡状态便会很容易受到敌人的侵袭,而不能逃脱。

海豚虽然活在大海中,身体所需的水分却不是来自海水,而是完全依赖所吃的鱼体内的水分。它们只要超过3天不吃鱼,便会失水而死。由于海豚在海里吃惯了活鱼,被人饲养时海豚吃不惯死鱼。

由于海豚大脑的记忆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与灵长类动物不相上下,如果人类能与海豚相互沟通,就应该获得许多有关海洋动物的宝贵资料,并学习到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模式。与海豚一起潜水就会发现,海豚是相当“聒噪”的动物。根据录音调查记录显示,海豚使用频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声波的喊叫声进行“回声定位”,而人类的听觉范围介于16~20千赫之间,人类无法听到海豚回声定位所发出的超声波。因此,我们在水中听到的海豚叫声,可能是海豚同类间互通消息所使用的部分低频声音。

人类要与海豚沟通,先决条件是要了解海豚的语言,这样就必须分析海豚发出的声音与行为的关联性。事实上只要有适当的录音设备就可能进行海豚声音分析。然而,声音与行为之间的并联却不容易掌握,目前人们还无法确切了解海豚发出的各种声音的含义。

为使人类与海豚沟通,第二种方法是让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

20多年前,美国海洋大学的专家们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海豚的智能。目前海豚在专家的训练下,已经能从训练人员的手势中,学习并了解单字与复合语句的意义,并能作出适当的反应,但尚无法达到能与人自由交换信息的境界。

不论是研究海豚声音与行为的关联性,还是教导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以目前的进展来说,距离人类与海豚互相了解、互相沟通的最终目标都还相当的遥远。

海豚是海洋的精灵,人们对它无比喜爱,不只是因为它形体美丽,也不只是它智商很高,能做一些高难度的表演动作,海豚还有个“海上救生员”美名,不断有海豚救人的事件刊登在媒体上。

其实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记载过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乐家阿里昂带着大量钱财乘船返回希腊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们意欲谋财害命。阿里昂见势不妙便纵身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在这危机时刻,一条海豚游了过来,驮着这位音乐家,一直把他送到伯罗奔尼撒半岛。

194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律师的妻子在一个海滨浴场游泳时,突然陷入了一个水下暗流中,一排排汹涌的海浪向她袭来。就在她即将昏迷的一刹那,一条海豚飞快地游来,用它那尖尖的喙部猛地推了她一下,接着又是几下,一直到她被推到浅水中为止。这位女子清醒过来后举目四望,想看看是谁救了自己。然而海滩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条海豚在离岸不远的水中嬉戏。

1959年夏天,一艘客轮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许多乘客都在汹涌的海水中挣扎。不料祸不单行,大群鲨鱼云集周围,眼看众人就要葬身鱼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群的海豚犹如“天兵神将”突然出现,向贪婪的鲨鱼猛扑过去,赶走了那些海中恶魔,使遇难的乘客转危为安。

第八节人类的打捞助手——海狮

通常情况,我们见到海狮的概率很小。海狮因它的面部长得像狮子而得名。海狮生活在海里,以鱼、蚌、乌贼、海蜇等为食,也常吞食小石子。海狮没有固定的栖息地,每天都要为寻找食物的来源而到处漂游。等到了繁殖季节,它们才选择一块固定的地方开始一场争夺配偶的激烈斗争。最后,胜利的雄性要占有许多雌性。雌性怀孕达1年之久,每胎产1仔。在动物园和水族馆里,海狮是颇受欢迎的角色。它聪明伶俐,经过训练,它可以学会不少高超的技艺,如顶球、投篮、钻圈、用后肢站起来、用前肢站起来倒立走路,甚至跳跃距水面1.5米高的绳索。海狮的耳朵比较灵敏,能辨别几十海里外的声音。

海狮属于海狮科。其四肢呈鳍状,后肢能转向前方以支持身体;

有耳壳;尾甚短;体被粗毛,细毛稀少。雄的体长2.5~3.25米,随种类而异;雌性的较小。海狮主要有北海狮,分布在北太平洋;

南海狮,也称黑海狮,主要分布在美国西北部沿海;南美海狮,分布在南美洲沿海;灰海狮,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海狮和其他的哺乳类动物一样,具有用肺呼吸、胎生和恒温等特征。海狮吼声如狮,且个别种颈部长有鬃毛,又颇像狮子,因而有“海中狮王”之称。它的四脚像鳍,很适于在水中游泳。海狮的后脚能向前弯曲,使它既能在陆地上灵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样蹲在地上。

海狮身体粗壮,最高可以潜入270米深的海底。食量很大,人工饲养的海狮每头一天要吃40千克的鱼。一条3斤多重的大鱼,它可以一口吞下。在自然条件下,海狮的活动量大增,它们的食量还会增加2~3倍。

海狮对人类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替人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底的东西。自古以来,物品沉入海洋就意味着有去无还,可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一些宝贵的试验材料必须找回来,比如从太空返回地球而又溅落在海洋里的人造卫星,以及向海域所做的发射试验的溅落物等。当水深超过一定限度时,潜水员也无能为力。可是海狮却有着高超的潜水本领,人们求助它来完成一些潜水任务。例如,美国特种部队中一头训练有素的海狮,在1分钟内将沉入海底的打火机取上来,人们付给它的“报酬”却只是一点乌贼和鱼。

分布在墨西哥以南到美国加州以南的海域的加州海狮,也经常被动物园和水族馆驯化进行表演,成为人们喜爱的表演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