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趣闻
1.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
宇宙中,地球是一颗美丽而独特的蓝色星体。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迄今为止,地球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唯一孕育高级生命的星体,人类在地球上生息繁衍了数万年。那么,为什么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生命的出现呢?这是因为地球上具备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生命要生存下去,必须有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这样生命才能进行新陈代谢、繁衍生息。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远不近,接受的太阳光照适中,植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而依赖植物生存的动物也可以从中获得食物,得以生存。地球上适宜的温度,也是生命存在必需的条件。此外,大气层就像一床厚棉被起着保温作用,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与热,不会立刻散发到太空中去,温度才不会发生剧烈变化。与此同时,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也挡住了来自宇宙空间强烈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最重要的是,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为生命的存活提供了重要源泉。
2.24节气划分的依据
我国24节气划分,就是把一年内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轨道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分为24段,每段约隔半个月时间,分列在12个月里,然后规定出各段名称。24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3日分别为24节气中的春分和秋分;每年的6月22日和12月22日分别为24节气中的夏至和冬至。
可以说,节气是我们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24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以春分为起点定为0°,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例如,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分别对应15°、30°、45°、60°,这样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总共360°,因此分为24个节气。
3.地球上哪里最冷、哪里最热?
众所周知,冬天气温低,天气冷;夏天气温高,天气热。但是,你知道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和最热的地方分别在哪里吗?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洲,那里厚厚的积雪覆盖大地,终年不化,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绝对最低气温在-88.3℃,且曾经出现过-94.5℃的纪录。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马萨瓦地处红海边上,全年平均气温为30.2℃,几乎每天都是炎热的夏季。而极端最高气温则出现在非洲的索马里,有时在阴影下测到的最高气温竟然达到63℃。
4.世界时间是怎么回事?
世界时间又称格林尼治平时或格林尼治时间。一般来说,各地的地方平时与世界时之差,等于该地的地理经度,1960年以前,曾作为基本时间计量系统被广泛应用。由于地球受到自转速度变化的影响,它不是一种均匀的时间系统。后来,世界时先后被历书时和原子时所取代,但在日常生活、天文导航、大地测量和宇宙飞行等方面仍属必须。世界时反映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是地球自转参数之一,仍是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资料。
目前,世界时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标准的时间计量系统。地球自转的角度,可用地方子午线相对于天球上的基本参考点的运动来度量。为了测量地球自转,人们在天球上选取了两个基本参考点:春分点和平太阳点。
第二节大海奇问
1.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大海,一片蔚蓝色。但我们知道,水是无色的,那么,为什么海水会是蓝色的?
其实,我们人眼所看到的海水的颜色,是海水对太阳光的反射颜色。当白光射向海水时,由于海水对白光的选择吸收和散射,使海水呈现蓝色。光通过介质时,光的部分能量被介质吸收,从而转变成介质的内能,使光的强度随着光穿过的厚度而衰减的现象,被称为光的吸收。若某种介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程度很小,并且随波长变化不大,这种吸收被称为一般吸收;若某种介质对某些波长的光的吸收特别强烈,且随波长变化也很大,这种吸收则被称为选择吸收。
当太阳光射到海水表面时,由于海水对红、黄色光进行选择吸收,而对蓝、紫色光强烈散射、反射,因而海水看起来是蓝色的。实际上,大部分物体呈现的颜色,都是其表面或体内对可见光进行选择吸收的结果。
2.“海”与“洋”是一回事吗?
我们知道,陆地和海洋,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所谓海洋,是指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咸水域的总称,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远远大于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分为海和洋,通常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
海与洋之间彼此相连,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海洋整体。
海与洋之间有四个明显的区别:
①洋的面积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洋的深度大,平均水深一般都在3000米以上;洋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洋受陆地影响小,水温、盐度等要素比较稳定;水的透明度大。
②海的面积小,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海的水深平均较浅,平均水深一般在2000米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深;海受大洋流向和潮汐的支配;海与陆地接边,受大陆影响大,水的透明度较差。
3.最咸和最淡的海在哪里?
众所周知,在地球陆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多为淡水湖,但也有的湖水是咸的。
通常,大多数湖泊的水都是由河水注入的。在河水流动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土壤和岩石里的一些盐分溶解了。当河水流入湖泊时,就把盐分带进了湖泊。如果湖水能从另外的出口继续流出,盐分就会跟着流失,如北美的五大湖和我国的洞庭湖,最终都流入了大海,所以它们都是淡水湖。假如有些湖泊排水不便,而且气候干燥。由于蒸发会消耗很多水分,盐分便会越积越多,湖水也就越来越咸,最终成为咸水湖。在荒漠和草原地带,因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排水不畅,咸水湖往往分布较多,如世界着名的大咸水湖——死海。但也有人认为,在地质时期,咸水湖原是海的一部分,海水退了以后,有一部分海水遗留在低洼地方,成为现在的湖,所以湖水保留了很多盐分。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其南北长170千米,东西最宽处达70千米,面积为3583平方千米。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脚下,湖面海拔3196米,形状近似菱形。
4.为何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
在亚洲西部,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湖泊,即使你完全不会游泳,也不用担心会被淹着。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因为下到水里后,你会发现,你不会沉下去,而是漂在水面,这个神奇的湖泊就是死海。
死海的奥秘就在于海水的盐度很高,海水密度很大。人在这里游泳时,因为获得较大的浮力而不会下沉。死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是一块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的地壳。死海位于沙漠中,只有北部的约旦河一条河流补充水源。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冬季没有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海水的蒸发量远大于河流注入的水量,水中的盐度自然就越来越大。再者,由于约旦河流经的地方都是荒漠、砂岩和石灰岩地带,河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类,最终都沉淀在死海中。
由于死海盐度非常高,生物很难在这里生存下来,因此死海中没有生物,就连湖的周围也不长植物,一片死气沉沉。因而死海由此得名。
第三节地球气候奇象
1.夏季为何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
很多人都知道,炎热的夏季会发生这样的景象:在同一个城市,一边是阳光高照,一边却是大雨倾盆。我国古代诗人,早就把这种景象写入诗中,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是其中的一句。在大自然中,为什么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奇特的景观呢?
原来,这是由于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尤其夏季更为突出。夏季降水量水平分布的差异,主要与产生降水的云本身特点及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通常,在夏季,降雨多为对流雨,产生降水的云,多半为雷雨云。由于这种云体积较小,在它移动和产生降水时,只能形成一片狭小的雨区,这就比较容易造成雨区内外雨量分布的显着差异,从而就出现了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妙景观。
2.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众所周知,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比较松软,雪花和雪花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满空气,加上不容易散热,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此后,若天气继续降温的话,雪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冷空气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才慢慢融化,这样既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积雪融化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都很有利。另外,下雪还能冻死害虫。由于雪在融化时,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温度会突然变得很低,土里的害虫自然就会冻死。所以说,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3.厄尔尼诺现象可怕吗?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原意是“圣婴”。事实上,“厄尔尼诺”最早被用于称呼南美太平洋中从北向南运动的一支暖海流。今天的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南美洲沿岸,它还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通常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时候,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导致气候异常: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遍地,而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
厄尔尼诺现象危害巨大,如1998年我国遭遇的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现象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4.喜马拉雅山是从海里升起来的吗?
大家很难想象,今天被我们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在2亿多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不过,其实地球上之所以有许多山,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大约距今6亿年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古老广阔的“特提斯”海,当时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到了距今约7000万年前,由于南印度洋的海底扩张,使原来在南半球的印度板块,逐渐向北漂移,最后同北方的亚欧板块发生挤压和碰撞。
处在这两个坚硬陆块之间的古海受挤压而猛烈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在地质史上,科学家们称这次强烈的造山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科学家们还在喜马拉雅山的山谷和岩壁上,发现了许多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珊瑚、海胆、海藻、鱼龙等。这些可以充分证明,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逐渐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