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48763100000014

第14章 平生多讲人好,凡事多留情面(1)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明·憨山德清

幸运,总是垂青于勇敢的人;福报,总是降临于厚道的人。心存厚道,便是多讲人好,多留情面。目中有人,得到的助缘就多,口中有德,得到的福报也多。不说是非是厚道,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人生真正的智慧是宽厚,世间最能打动人心的,正是一颗宽厚之心。

厚道人有厚道福

佛心智语:

厚福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厚道所得的福分。

“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在以前的药铺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其中包含的悲天悯人、宽厚无私的情怀很让人感动。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其中蕴涵着无私宽厚的道德品质。

佛家有云:“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己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名声权力,而是拥有一颗宽厚无私、品行高尚的心灵,那是纵有千金也不能买到的稀世珍品,那是做一个人中上品所必需的。

纷纭世间,人人为利来,为利往,人心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变得狡猾奸诈。但世上最能够打动人的反而是一颗宽厚无私的善良之心。宽厚就是以诚待人、大度宽容;就是谦逊厚道、为人造福。厚道的人懂得以宽厚对待他人,懂得以心换心,甚至不惜损己利人。

这种宽厚的品质在佛陀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传说佛陀曾经现身为象王,长有六颗象牙。

有一次,一个猎人见到象王,顿时对那六颗象牙起了贪念,于是张弓搭箭,向象王射去。

象王中箭之后,四周的象群闻声赶来。象王见状,立刻用长长的鼻子护住猎人,不让象群伤害他。

象群一阵骚动,每一头象都对象王出人意料的举动表示不解。

象王对群象说:“我发心行菩萨道,就要有透彻的大爱;即使受到伤害,也要以宽大的心量来包容,怎能对人起嗔心呢?”

说完,象王又问猎人为什么要用箭射它。

猎人说:“因为我想要你的象牙。”

象王听完这句话后,立刻在石头上将六颗象牙撞断,然后尽数送给猎人。

猎人顿时被象王的宽厚打动,受到感化,从此不再打猎。不仅如此,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服了其他的猎人,与他们一起保护山林中的象群。

佛陀化身的象王为了猎人的私欲,不惜自断象牙,这种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宽厚的境界,这是佛家的大爱。象王并没有白白付出,它用自己的宽厚感化了猎人,最终也保护了整个象群。以厚道之心待人,尽管可能会有所牺牲,但最后必将得到回报。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人说“这个人福气好”,“这人有厚福”,有些人一眼看上去就很有福相。古人说“相由心生”,一个以厚道之心待人处世的人,往往面有福相;一个心胸狭窄的人,面相上也会福薄。我们都羡慕有福气的人,却不知厚福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厚道所得的福分。

宽厚是一种净化。手捧着鲜花送给别人时,最先闻到香味的是我们自己,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抓起泥巴扔向别人,那么被弄脏的首先也是我们自己的手。所以,拥有一颗宽厚无私和善良的心,不仅能够化解本来的怨恨、冤仇,还能让生命中时时充满温暖和爱。

所谓“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结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要知道,厚道才能成事,厚道才能积累厚福。

赞美比批评更有力量

佛心智语:

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是一种智慧,一个懂得欣赏别人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欣赏。

佛心佛性都在人的心中,只要一念觉悟,烦恼即菩提。且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凡修自利利他菩萨行的行者,必须本着慈悲喜舍之心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其中,“爱语摄”即是先认同对方,给予适时的赞美与鼓励,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后,对方才容易接受劝导,认同佛法的道理,进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

与佛法同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善于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欣赏和赞美;而一个动辄批评和指责他人的人,则常常使自己的人际关系陷入僵局,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佛陀率领500僧侣前往摩竭国,让摩竭国国人修布施供养之法,并将佛法的义理传扬至邻国——迦师那国。

迦师那国因地处偏远,缺乏教化,民风尚未开化,百姓性情野蛮、不讲道理,国内人人造恶,时常搏斗争执,刚烈凶暴。佛陀问众弟子:“诸位,你们愿意前去传布正法,化导迦师那国的人吗?”

众弟子们都充满了信心:“我们已是断尽三界见思惑的大阿罗汉,只要拿出从前除灭贪嗔痴的智慧与勇气,相信一定能令迦师那国人信受佛法!”此时神通第一的摩诃目犍连尊者站起来,走向世尊座前,恭敬地长跪合掌:“伟大的佛陀,弟子愿意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佛陀听了,慈悲地点头表示赞许。于是目犍连尊者便来到了迦师那国,看到这里的人喜好逞凶斗狠,犹如人间地狱。

目犍连尊者先是目瞪口呆,随即开始教化世人,没想到却被当地人打骂一通。目犍连尊者深感遭受耻辱,回到了佛陀那里。于是,舍利弗尊者接替了目犍连尊者,去度化迦师那国人,没想到他也被赶了出来。此后,佛陀的几个弟子都没有度化成功。

佛陀的侍者阿难得知此事,很担心迦师那国的状况,便问佛陀该如何是好。佛陀安详一笑,让阿难不要担心,遂派遣诸大菩萨中智能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

与之前的度化不同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没有一入迦师那国便急着宣扬圣教、传布正法,反而以赞叹法门为先,称誉迦师那国的每一个人。文殊师利菩萨这样说:“贤者,你们的作为真令人感到欢欣喜悦。”接着,文殊师利菩萨来到王宫晋见国王,并在国王的面前赞美每一个子民:“大王,住在东海渔村的若嘉工作勤奋,孝敬父母;在西城守门的连尼伽尽忠职守,不辞辛劳;国境北方的打铁匠颇具胆慧,总能为人们平息争执,消弭烦恼……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显,使得人民如此纯朴善良。”

由于文殊师利菩萨的话语令人欢喜,因此不过几天这些软言慰语便传遍了迦师那国的大街小巷,举国欢腾,人人皆说:“这位菩萨真了不起,居然能那么贴切地说出我的义举,这么精准地看出我的优点。”于是众人便手持金宝香花、美食佳肴或锦缎绫罗,来到文殊师利菩萨的面前至诚供养。此刻迦师那国人皆发无上菩提心。

文殊师利菩萨见时机已成熟,便告诉前来供养的居士大德们:“你们供养我,不如供养我的师父——释迦牟尼佛,佛陀是人天导师、四生慈父,具足福德、禅定、智慧,若能诚心供养,其福报必倍于此。”迦师那国人的善根已现,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劝导后生大喜悦,遂追随文殊师利菩萨,前往供奉佛陀。

文殊师利菩萨善用赞美,轻易便达到了教化民众、传播佛理的目的。曾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懂得欣赏别人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欣赏。”可见,欣赏是一种理解和沟通,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有时候,也许无意间的一句欣赏和赞美,就会给别人带来信心和希望,甚至会挽救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是一种智慧。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鼓励,没有哪件事比听到别人的赞美更让人感到愉悦和幸福,因为赞美能够满足一个人的自尊心,是对别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肯定。当我们以一颗厚道心发掘别人身上的优点,以一颗真诚心赞美他人时,往往也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美。

留三分,让三分

佛心智语:

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在待人待物时要时刻自谦,懂得退让。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交相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若想与他人和平相处,就要拥有较高的情商,懂得适时退让。在原则范围内,偶尔的吃亏,偶尔的退让,既是一种包容的胸怀,也是一种友好的讯号。若太过计较,那双方都将陷入泥潭而难以挣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在遇到窘困时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谅解,希望对方不咄咄逼人;同理,在他人遇窘时,我们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生活不是平坦大道,处世应如古人云:“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这其实说的是为人处世要懂得给他人留有余地。

慈航法师身相圆满,有个如同弥勒佛一般的大肚子。慈航法师说,他的肚子之所以大有一段因缘:

原来,慈航法师曾经是个瘦小的人。有一次他上厕所时忘记带手纸,正好茶房头也在旁边如厕,于是慈航法师便向他借手纸。可是这位茶房头却将用过的手纸递给了法师,弄得法师满手污秽。

有一天慈航法师搬房间,茶房头来帮忙时顺手拿走了他的60个银元,但慈航法师没有揭穿他。因为他明白,人的名誉一旦坏了,再建立就很难了。在茶房头走时,慈航法师又给了茶房头15个银元。后来,寺里的人见茶房头一下富了起来,便开始起疑,茶房头推说是慈航法师送他的银元,慈航法师只是沉默。

“从此以后,”慈航法师说,“我的肚子就大起来了,这大大的肚子代表了我的福气。”

无论茶房头最终如何,但慈航法师是给了他回头的机会。在佛家看来,“怨亲平等”,给他人留一条路,自己也就有了余地。人生有相逢,但心无隔宿之仇,在人际交往中结怨不如结缘。这是佛家的智慧,也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整合社会资源的一个独特方式。要知道,给他人留路,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能让自己得到善果。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为他人留余地的时候,他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充满温情。假如能做到遇事往好处想,多感念别人的恩德,即使被人冒犯也不计较,那么别人自然会被我们的诚意感动,进而回报以真诚;假如遇事总往坏处想,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即使别人无意冒犯也耿耿于怀,甚至伺机进行报复,那么,即使别人本无敌意,最终也会被我们的狭隘心推到对立面上。

在为人处世中,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人与人的交往是缘分,不必计较太多,也不必苛求对方尽善尽美,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得饶人处且饶人,那么,彼此之间一切的不愉快都会迎刃而解。

不妄评善恶,不徒惹是非

佛心智语:

话可以说,但不能“随便”说,要有所鉴别,有所取舍,不要惹起是非,不要传播是非。

在对任何事物作出判断或者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先抛开个人的喜好,静下心来,客观地对事物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作出的判断或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客观的。

正如在善恶的分辨上,我们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以一己之私评判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以个人的利害评善恶是狭隘的门户之见。

我们之所以要事先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事情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善恶亦是如此,即使在很全面地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我们也很难正确地定善恶,因为人的视野是有局限性的。

既然连善恶都无法评判,我们就更没有资格议论是非。在佛家理念中,慎言是持戒的第一要义,一个人只有谨言慎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才谈得上修身悟道。

有一天,一位学僧拿来五诀请了堂禅师为其解析。详细讲解后,了堂问他:“明白了吗?”

学僧回答:“明白了,谢谢师父。”

了堂说:“很好,不过除了这五诀之外,我还有一诀,不知你明白不明白。”

学僧甚是疑惑地看着了堂禅师。

了堂禅师说:“以后你去别的地方参禅,千万不能跟别人说这五诀的说法是从我这里听说的。我这一诀就是‘廓然无圣止谛语’,不要随便做传声筒,是非多起于多言。”

“可与言之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说话之前,先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这两种情况,对那些有诚意、可信赖的“可与言”的人,如果“不与之言”,不说真话,那就是我们的失理、失礼,可能会因此失去难得的朋友或师长;但如果对方是不可信赖的“不可与言”者,我们仅因为听了几句漂亮的说辞或慷慨承诺,就“与之尽言”,向他掏出了所有心里话,那就可能“失言”、中“套”、上当。

心与心的距离就像硬币的两面,有时候很近,近得似乎融为一体;但有时候又很遥远,远到永远不可能面对面。没有人能完完全全地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哪个人能被人完完全全地了解。

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心里藏不住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吐。其实这也没有太大关系,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分享心情的欲望,这些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