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因缘。正如赵朴初感叹因缘的巧妙诗句一样:“因缘不思议,新昌喜再来。眷眷佳客至,代代好花开。”
在漫漫的生命旅途之中,我们应当且行且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我们懂得尊重每一朵花的恣意开放,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因为知福,所以我们惜福。人与物、人与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相遇,一切皆是缘,惜缘即是惜福。
爱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要惜情;爱护才华横溢的人,就要惜才;爱护彼此之间的缘分,就要惜缘;爱护飞逝的时光,就要惜时;爱护自身的力量,就要惜力;爱护来之不易的福报,就要惜福,等等。
人活在因缘之中,不仅要知福,惜福,更要造福。已有的福缘是过去因缘造成的,珍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拥有,是对生活的一种尊重和感恩。然而,在珍惜当下的同时,我们也要为未来的福缘创造新的因缘。
所谓“种三亩福田,收一世福缘”,就是说人要为自己造福。没有福缘,珍惜又从何谈起?相反,只有在立身处世中,时刻贯彻自己的信念,抱持一颗爱惜之心,懂得爱,能知福,才能广结善缘,为自己造福。
与人和气,处处都有善缘
佛心智语:
只有交际的双方“知和而和”,才能和衷共济。正如世间缘分不可强求一样,佛家讲一切随缘,但随缘并不意味着随便。
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丽与鲜润;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徜徉,才显得静穆与安详;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与安然。
佛家对于“和”的理解,是指一切平顺,即在不惹天怒人怨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忍让,以达到彼此交往和气共融的状态。“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这也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以,一方面,“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所以,只有交际的双方“知和而和”,才能和衷共济。倘若只有一方去追求和睦,而另一方却十恶不赦,那么“和”只能是幻想。
把这种“知和而和”的观念应用于普通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当中,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搞庸俗的一团和气,不吹吹拍拍,不各怀鬼胎。随缘不能随便,当坚持处不可一味变通。只有经常处于“知和而和”的状态,在团体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达到因和而长久的生存状态。
很久以前,在雪山下面住着一只两头鸟,一头叫优波迦喽嗏,另一头叫迦喽嗏。两头鸟有一个生活习性,就是当一个睡觉时,另一个一定是醒着的,这样它们才能观察外边的世界,知晓四周的动静。
一天,两头鸟在一棵摩头迦果树下休息,微风徐徐吹来,优波迦喽嗏渐渐地进入梦乡,而迦喽嗏则悠然地看着万物。这时,一阵风起,带来了摩头迦果树的花瓣,花香也随之扑鼻而入,醉倒了迦喽嗏。它心想:这么美味的花,要是能吃掉该多好啊!可是优波迦喽嗏还在睡觉呢?迦喽嗏望了望熟睡中的优波迦喽嗏,转念一想:没有关系的,我吃掉花,到了肚子里,优波迦喽嗏会和我一样,增长能量,蓄养精神的。这样一想,迦喽嗏没有等优波迦喽嗏醒来就独自吃了花朵。
没过多久,优波迦喽嗏醒了,接着,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它诧异地问迦喽嗏:“你吃了什么美味的东西,令我感觉这样饱,这样舒服?”
迦喽嗏如实地回答了优波迦喽嗏:“我吃了摩头迦果树的花朵,当时你正在睡觉,我想,反正我吃了花,你一样会有饱的感觉,所以就没有叫醒你。”
优波迦喽嗏听了这番话,很生气,心想:趁我睡觉的时候,你自己竟然吃好吃的。以后,我碰着好的东西,也要自己享用,不叫你。
过了一段时间,两头鸟正好在一片丛林中休息,优波迦喽嗏看到了一朵毒花,它想:我要吃掉这朵有毒的花,这样,我俩就一块儿死了。于是它对迦喽嗏说:“今天你先睡吧!”迦喽嗏没有多想,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等迦喽嗏熟睡后,优波迦喽嗏吃了毒花。迦喽嗏醒来后,觉得浑身都不舒服,胃里一股恶臭的毒气,它问优波迦喽嗏:“我睡觉的时候,你吃了什么东西吗?”优波迦喽嗏告诉了它自己吃毒花的事情,迦喽嗏责怪它不该干出这样的傻事,但是再怎么责怪都没有用了,毒花的毒性很快发作,两头鸟最终含恨而死。
这是《佛本行集经》中的故事,像两头鸟这样紧密相连的人,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共同体。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一时的仇恨而打破了共同体的和谐,那么我们就会像两头鸟一样,最后共同灭亡。
繁华世事蒙蔽了世人的心,所以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变得不善于与人相处,变得因琐碎小事而斤斤计较。而人们一旦体悟到“和”的美好,那么他们的生活便会在那时那刻发生本质的变化。
回报亲恩是做人的起点
佛心智语: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心存孝敬,才能找到做人的基准。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为比丘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过去,在印度波罗奈国流传着一个陋习──当父母年老时,子女就将他们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子孙。时间一久,这竟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
波罗奈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儿子十分孝顺,因此,他对国内有这样一条法律实在不能认同,总希望有一天能够修正它。
岁月不饶人,长者逐渐老了,儿子为了孝顺父亲,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间密室,将父亲藏在里面,每天以上好的饮食来供养父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前往相助。天神手中拿着一卷纸,来到波罗奈国王的面前,对他说:“这张纸上有四个问题,如果七日内你能够解答出来,那么我就拥护你和你的国家;如果你答不出来,那么我就把你的头劈成七块!”说完,天神就立刻消失了。国王紧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议,然而,大家望着纸上的四个难题,绞尽脑汁却还是束手无策。期限一天天逼近,国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将问题昭告天下,说解答出问题的人,能得到最大的奖励:不论什么要求,国王都答应他。
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是: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长寿?
长者之子见到这四个问题,便立即跑回家询问密室中的父亲。长者一一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财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乐。诚实语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为长寿。
长者之子向国王禀告了这些答案,于是国王顺利通过了天神的考验。国王高兴极了,便问长者之子:“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你的?”长者之子回答:“是我父亲教我的。”国王非常诧异:“你父亲?他不是已经很老了吗?他现在在哪里?”“请大王恕罪,我的父亲确实已经老了,而我违反了国法,私自将他藏在了家中的密室里。”长者之子接着说:“大王,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十月怀胎,他们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而且还要教我们一切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纵使有人能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走一百年,并且无微不至地侍奉、供养父母,这样做,都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啊!大王,我别无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法律。”
当然,波罗奈王必须遵守诺言,于是他答应了长者之子的一切要求。而事实上,国王也深受感动,不仅废除了这条法律,而且还增加了另外一条法律: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佛陀对比丘们说:“能够孝养、恭敬父母,即是孝养、恭敬一切佛及贤圣,这是非常殊胜可贵的。”佛陀接着说:“当时的长者之子就是我,由于当时我能够去除不孝的陋习,成就孝顺的法律,所以这份功德福报,就是我今日成佛的资粮!”比丘们听了都赞叹不已,纷纷发心效尤。
佛家讲大慈大悲,基础其实源于孝道。
佛教经典中所阐述的父母养育孩子的十种恩德就是: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这段话就是开释,在净业之前,要先回报亲恩。
净业三福中有:“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可见孝在佛教中何其重要。孝心是做人的基础,是学佛的起点。连父母都不关心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能给别人多少爱,能为社会付出什么。
一个年轻人,家里很穷,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轻人信佛,总是很虔诚地对待佛,而对母亲的劳苦,却不以为然。母亲为了生活总是披星戴月地劳作,而年轻人不屑劳动,一心追求着他心中的佛。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听人说远方山里的寺院有一个老方丈,他知道佛的真谛。于是,年轻人涉水攀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寺院,找到了老方丈。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
年轻人开始了漫漫旅途,寻找那肯为自己光脚开门的佛。他路过了很多寨子,投宿了不少村庄,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就是没有肯为他光脚开门的人。许多时候,年轻人被藐视为龌龊的乞丐,甚至还被撵出门。年轻人对佛的追求开始动摇了,失望了。他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的母亲。一天深夜,年轻人回到了家,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母亲没有一声抱怨地说道:“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为娘好想念你哟!”年轻人看到母亲光着脚为他开门,顿时泪流满面。
世间除了父母,又有几个人能光着脚为我们开门?这份光脚的情意,正是父母爱之深切的表现。人人都是子女,人人都受过亲恩。不能事亲,焉能成佛?不仅不能成佛,甚至连做人都做不了。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心存孝敬,才能找到做人的基准。
佛教认为,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无量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应将这感恩的心,推及一切众生,人人皆能如此,那么这个世界必定更加祥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奉行孝道,时时处处关爱父母,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的同时,也让父母享受到一份天伦之乐。懂得感恩父母之爱,才能做一个完整的人,才能对整个社会感恩,进而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尽孝要及时,亲情经不起等待
佛心智语:
感念父母的恩情,就要及时行孝,“死孝”再隆重,也安慰不了已经逝去的人,不要让行孝不及时成为终身的遗憾和悔恨。
佛典中说:“人身难得,不单在是非、对错、善恶等相对的分别里;必须深入到相对中去认识,去了解,建立起正知正见;然后,才能将行为的缺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就是教导我们珍惜眼前拥有的,珍惜自己及他人的所得,这样就能够多到不动心、不掠夺。于己于他,都是大大有益的。这样,一个人必能将做事的障碍突破,转烦恼成菩提,转所知成般若。
真正的珍惜不是等到失去了再怀念,而是在自己尚且拥有时,好好珍爱、爱惜。中国自古讲究孝道,而这孝又分为“生孝”和“死孝”。许多人重“死孝”而不重“生孝”,甚至将“死孝”做得比“生孝”更为隆重。他们平时忽略对父母的关爱,一旦老人们去世,又自觉对不起父母或尊长,这时反倒舍得花大把银子办盛大的丧事,而且买墓地修祖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长辈泉下有知。可是,如果“生孝”没有尽到,“死孝”又有什么意义呢?
佛学大师常常劝诫世人:“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倘若生时不养,那么在父母死后悲号、痛哭,于父母已毫无意义。
有个富翁捧着母亲的灵位去找方丈,请求方丈为他死去的母亲做一场法事,要求寺院里所有修行的和尚都来祷告,他还口口声声说:“无论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方丈看着他,说:“请你告诉我,令堂大人生前做了什么善事,我好为她写悼文。”
富翁说:“我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将我拉扯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本来日子好过点,我想把母亲接过来,可还没来得及,母亲就去了。”
方丈说:“你今年多大了?工作多少年了?”
富翁说:“我今年五十有三,工作三十年了?”
方丈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想起来要把令堂大人接过去呢?”
富翁愣了一下,说:“我想等家里再富一些,那时母亲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方丈说:“对母亲大人来说,什么才是好日子?好吃好穿还是跟你一起生活?”
富翁低头不语。
方丈手捻佛珠:“活着的时候不好好报答,死后何必折腾?施主还是请回吧!”
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但你可以等待,父母却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已经渐渐变老。经不起等待,不要等到想孝敬时,父母都已经亡故而让自己空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