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公司当年生产并销售了矿山用泵39台,所有机架都由张宝生和徒弟倒班完成,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仅地震的那个月就实现收入1200万元。这个成绩,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公司月销售最高纪录,也是张宝生个人创下的生产最高纪录。近6年来,张宝生与他的徒弟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达80余万元。
在航天队伍中,不都是受人瞩目的英雄,许多航天人都默默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航天工程设计大大小小千万个环节,哪怕是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是非常重要。张宝胜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镗床工,但是他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甘做航天工程的一颗平凡的螺丝钉。
平凡是奔向成功的助跑器,失去了这个助跑器,你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力,经受更多的磨难,因为没有在平凡中积淀过“人生饱满度”,你会缺少起码的工作态度与拼搏精神。而这是你缔造自己卓越的职场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这一点来说,平凡岗位是一种能力积累,卓越人生则是你的前进方向。
有的人看不起平凡岗位,总觉得埋没了自己的才华,不肯踏踏实实的工作,或者整天怨天尤人,好高骛远;或者消极放弃,悲观绝望。他们犯了同一个错误,认不清自己的定位,忽视了基础岗位的重要性。实际上,奇迹的创造者往往是那些最普通的人,平凡中才能孕育出真正的伟大。在航天事业里,无数的无名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像螺丝钉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用自己诚实的劳动,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支撑着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赞誉和认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前景。在随之而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冲击下,我们要坚定信念,坚守岗位,牢记“螺丝钉精神”,把无私奉献、不求索取作为个人价值体现,以合格的思想素质、崭新的精神面貌,坚定的工作理念,勇敢接受新任务和新考验的挑战,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写下不悔的篇章!
§§§第十七章 矢志航天,淡泊名利
甘居幕后,甘当人梯
什么是人梯?人梯是什么?它源于古代向上攀高、攻城拔寨、翻山越岭的集体配合行动。它是一种人抬人、人推人,用自己血肉之躯把同伴推上高处的奉献行为。
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份蓄势待发的事业,都需要所有人为此作出默默地努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出璀璨的光芒,离不开无数老一辈航天人的努力,他们不求名利,远居荒漠搞科研,对于本职工作,他们做到无怨无悔。同时,他们还发掘、培养新人,使航天事业后继有人,迸发勃勃生机。
全国劳模、冷焊专家陈钟盛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退休职工,已经70多岁了。虽然退休多年,但一直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帮助单位解决问题,培养新人。
1955年,陈钟盛被分配到公司当了一名机修技术员。可是等他进了工厂,趴到绘图板上拿起画规和三角板时,却惊讶地发现机床上的很多部件是用铸铁制成的。其重量约占机床总重量的80%以上。可是多年来,铸铁件损坏后却无法修复,工人们要么更换备件,要么自制一个新的。而制造一个新的铸铁件又实在太麻烦,不仅周期长、成本高、浪费大,而且还影响了型号的生产进度。陈钟盛去请教老同事。老同事告诉他铸铁件并非不可以修,理论上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热焊法”,一种是“冷焊法”。其中“热焊法”因条件苛刻,极少有人采用。而“冷焊法”却具有操作简便、零件变形较小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不过这种焊接技术比较复杂,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这个信息使陈钟盛看到了希望。1962年,陈钟盛决心攻下铸铁冷焊这个难关,结束铸铁件不能修复的痛苦历史。攻克铸铁冷焊术的关键首先是试制一种性能良好的焊条。到1966年,经过无数次试验,陈钟盛在其他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大力协助下,终于成功试制出了一种奥氏体铁铜焊条,并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工艺方法,突破了铸铁冷焊的技术难关,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到1972年,他先后试制成功了9种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铸铁焊条,扩大了铸铁冷焊的应用范围,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此,1978年陈钟盛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他的铸铁冷焊技术荣获了重大科研成果奖。
后来,陈钟盛的研究成果又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1985年,陈钟盛又研制成功了用低氢型普通低碳钢焊条替代镍基铸铁焊条和其他色金属焊条的铸铁冷焊新工艺,使焊条成本下降25~30倍,并被确认“中国首创,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后来,这种焊条被国务院确认为“七”期间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陈钟盛的铸铁冷焊技术在全国声名鹊起。几十年来,陈钟盛每到一处,都要见缝插针地开展技术讲座。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4月,他共举办学习班29期,培训焊接人员1900多人。陈钟盛说过:“我愿更多的人掌握铸铁冷焊技术,在实践中解决更多的铸铁冷焊难题,在理论上攀登新的高峰。”
在中国航天团队中,像陈钟盛这样提携新人的例子特别多。中国在决定设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通过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造就新一代航天科技人才。无数的老院士、老专家发挥把关、顾问作用,既保证了产品研发的成功,又加强了年轻干部的培养。在老同志的扶持下,一批年轻的总指挥、总设计师在老同志的传帮带和岗位职责压力下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迅速成长起来。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科技人员约有10000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年轻人,许多年轻同志已走上了关键领导岗位。他们为保证我国载人航天后续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成为中国进军世界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中国航天员中心是一个“矢志航天,团结攻坚,科学求实,创业奉献”的光荣群体。在这个集体中,无论是航天员还是教练员、医生;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管理人员、保障人员,他们视祖国的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不求名也不求利,用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牺牲,默默无闻地搭建着中国航天员的飞天之梯。
那些优秀航天人,他们作为人梯,不但甘居幕后,还要甘愿被人踩,乐于助人高,要具有这种精神,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
一要在个人形象上保持一颗平常心。要端正心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平常心,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谋私利的手段,更不是扬名的工具,要正确认识自己,注意摆正位置,平等对待他人,不断强化为工作对象服务的意识。
二要在升迁提拔上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自觉排除各种私心杂念,做到不刻意追求、不心浮气躁、不嫉贤妒能、不盲目攀比,特别是当自己的成长进步与自身的期望发生偏差时,能够正确对待、见贤思齐,心理不失衡、工作不失重。
三要在名利得失上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些幕后工作的人一般生活清苦、工作艰辛,责任重、压力大,工作成果又常常是把别人送上前台,让人喝彩,自己却默默无闻。这就要求每名“人梯”都要具有一种宁静淡泊、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在名利得失上永保一颗平常心。
为人谦虚,处事谨慎
为人谦虚、处事谨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中,是追求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论及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利和不这样做的弊的思想和言论不胜枚举。有的是教人做谦谦君子而戒骄狂之态,如“人道恶盈而好谦”、“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讲做人应该远离自满、保持谦虚、任劳任怨、淡泊名利,尊贵的人因其谦虚而更加令人尊敬;有的指出骄傲自大的危害,如“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由此足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渗透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努力。在肩负着民族使命、担负着祖国荣誉的航天战线上,每时每刻都涌现着谦虚谨慎的航天人。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取得成就的时候谦虚谨慎。正因为有了他们,航天事业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朱光亚是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元勋和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是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战线的一位卓越组织领导者,是一位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科学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朱光亚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高风亮节。每当人们提到他在中国原子能事业上的成就时,他总是说:“这些重大成就,是许多同志共同做的。我个人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1999年,在总装备部举行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奖大会上,他在发言中诚恳地表示:“我只是这一伟大集体中的一员”。在应邀撰写的《自力更生,铸起核盾》一文中,他花了大量笔墨,悉数列举了其他科学家和普通科研人员所做出的贡献,却只字未提自己。1996年,他将所获得的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100万港币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用以奖励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成就的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同时还嘱咐知情人不要对外宣传。1997年,他又把多年积存的4.5万元稿费全部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用以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对待事业,他慷慨大度,对待生活,却十分简朴。他的同事经常可以看到他身穿一件褪了色的旧布军衣。他朴实的生活作风,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志。
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世纪,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全国上下,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继续地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地推向前进。
如何才能培养谦虚谨慎的航天精神呢?
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吾日三省,严于律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早在古代就为许多仁人志士所倡导和推崇。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礼记·坊记》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说的是要多把功劳和成绩记在别人头上,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和过失,那么就会得到众人的敬服。古人尚且有如此律己待人之道,作为新时期的建设者,更应该像航天人学习,做到这一点。
二是要正确对待他人。虚怀若谷,广开言路。古人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拒谏者塞,专己者孤”;“身之将败者,必不纳忠谏之言”。说的是人们要善于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不要偏听偏信,做人哪怕仅仅是有自以为是、听不进好话的轻微表露,就会让别人退避于千里之外。对他人要相互支持,注重团结。正确对待他人,就要与他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团结。
三是要正确对待自己所在组织。我们每个人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组织,航天人有航天组织,军人有军队组织……作为一名组织成员,可能工作有不同,职务有高低,环境有优劣,但是无论如何,都是组织的一员,都要遵守组织的纪律,遵守组织的章程,行使成员权利,履行成员义务。
航天人正是在无形之中做到了这些,所以才能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巨大的成绩。弘扬航天精神,也要像航天人学习,为人谦虚,处事谨慎。
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贡献
默默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无声无息积极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出有益的事情;是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桥梁和纽带。
奉献又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无私无悔的积极行为。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在工作生产中,都能够自觉的充分认识到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能够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从1964年两弹的成功到今天载人飞船的胜利归来都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功。这一切都离不开扎实工作,默默奉献的航天人。
“火箭顺利升空,飞船准确入轨,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活动,飞船安全返回”。这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目标。“火箭顺利升空”关系整个工程任务成败,为了圆满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众多的航天人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奉献着。承担着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二室的司徒斌就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