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48801000000049

第49章 慢性肾炎(2)

三、针灸治疗法

(一)针刺法

针刺法1

用“水肿速消针方“。取阴陵泉、肾俞、气海俞、三焦俞、膀胱俞、水分、三阴交穴为主,配用关元、中极、太溪、足三里穴。肾俞、膀胱俞、三焦俞等背俞穴,略向脊柱斜刺,进针2寸,施捻转之平补平泻法;气海穴针刺2寸用施捻转之补法,关元、中极穴针刺3寸,施捻转之平补平泻法,令针感下散;阴陵泉、三阴交穴施提插捻转之泻法,使针感下行;太溪穴针刺5分~1寸,施捻转提插之补法,使针感向上、下扩散。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补肾气、通调三焦气机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针刺法2取肺俞、风池、风门、大杼、太渊、合谷穴。肺俞、风门、大杼穴略向脊柱斜刺0.5~0.8寸,施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风池穴向对侧眼球刺入0.5~0.8寸,施提插捻转泻法;太渊穴直刺0.2~0.5寸,施捻转补法;合谷穴向第二掌骨边刺入0.5~0.8寸,施提插捻转泻法。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此方法具有宣肺行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针刺法3取列缺、阴陵泉、尺泽、合谷、肺俞、三焦俞穴。列缺穴用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针尖沿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0.3寸;阴陵泉穴直刺1.2~1.5寸,用平补平泻手法;合谷穴刺入1~1.2寸,用提插捻转泻法;尺泽穴直刺1~1.2寸用泻法;三焦俞、肺俞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肺俞穴向脊柱斜刺0.5~0.8寸深,忌刺过深,防止形成气胸。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宣肺利水、健脾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针刺法4取三阴交、复溜、水分、足三里、脾俞、肾俞穴。三阴交、复溜穴均直刺1~1.2寸深,施提插捻转补法;水分穴直刺1.2~1.5寸,施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足三里穴直刺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亦可用灸;脾俞、肾俞穴均略向脊柱斜刺,施提插捻转补法,针后加灸,以壮肾阳。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健脾温肾、助阳利水得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针刺法5取脾俞、肾俞、水分、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委阳穴。脾俞、肾俞穴均略向脊柱斜刺,施提插捻转补法,针后加灸;水分穴直刺1.2~1.5寸,施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针后加灸;气海穴直刺1.2~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针后加灸;足三里穴直刺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三阴交穴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触电感向足心传导;委阳穴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此方法具有健脾补肾、温阳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针刺法6用”补土制水方“。取水分、足三里、三阴交、水道、脾俞穴。先刺水分、水道穴,用泻法;继刺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用补法。留针30分钟,间断行针;针后加艾条温和灸2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针刺法7

用”温肾消肿方“,取肾俞、水分、气海、阴谷、复溜、委阳穴。水分、委阳穴针用泻法,其余诸穴针用补法。留针15分钟,间断行针。针后加用艾条温和灸20分钟,或诸穴均用温针3~5壮。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肾助阳、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针刺法8

取水沟、风府、风门、合谷、列缺穴。水沟穴向上斜刺0.5~0.8寸,施提插泻法,以患者两眼有泪水溢出为度;风府穴向下颌方向刺入0.8~1.2寸,施捻转泻法,勿提插乱捣;风门穴向脊柱斜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合谷穴直刺0.5~0.8寸,施提插捻转泻法;列缺穴向上平刺,使针感向上传导。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宣肺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针刺法9

取大杼、水分、气海、阴凌泉、复溜穴。大杼穴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使患者局部沉胀;水分、气海穴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使针感向阴部传导;阴陵泉、复溜穴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针阴陵泉穴使小腿有触电感弹抖,针复溜穴使患者触电感向足心传导。腰以上肿加合谷、中脘、偏厉穴;腰以下肿加足三里,三阴交、足临泣穴;颜面浮肿加水沟、公孙穴;四肢皆肿加列缺、丰隆、复溜穴;阴囊水肿加水道、关元穴。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健脾益气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属阳水者。针刺法10取水沟、水分、肺俞、脾俞、肾俞穴。水沟穴向上斜刺0.5~0.8寸,施提插泻法,以患者两眼有泪水溢出为度;水分穴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使针感向阴部传导;肺俞、脾俞、肾俞穴略向脊柱斜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沉胀。四肢乏力加气海、阴陵泉、三阴交穴;腰背疼痛灸命门、大肠俞穴;全身肿胀加中脘、气海、阴陵泉穴;脾肾阳虚灸关元、足三里穴。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健脾益肾、宣肺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属阴水者。

针刺法11

用芒针疗法。取小肠俞、关元、气海、秩边透水道、三阴交、足三里穴。气海、关元穴刺入4~5寸,轻捻缓进,感应以放散至会阴部为佳,得气后施捻转泻法;虚证时气海穴施捻转补法,使感应放散至脐即可。小肠俞斜向棘突刺入2.5~3.5寸,感应放散至足为佳,施捻转泻法。秩边穴透水道穴针刺4~5寸,应轻捻缓进透少腹水道穴,感应以向会阴放散为佳。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二)艾灸法

艾灸法1

取脾俞、三焦俞、肾俞、关元、水分、足三里、太溪穴。将艾条点燃,插入灸器之顶孔中,对准选定之穴位,用橡皮带固定左右底袢,使灸器器身与皮肤垂直。调节温度高低,以患者感觉温热略烫但能耐受为宜;温度平和无效、太高会烫伤皮肤。施灸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灸后皮肤出现潮红,停灸后自行消失。如出现水疱,小则自行吸收,大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甲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此方法具有温阳益肾、化气行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艾灸法2取脾俞、肾俞、肺俞、关元、水分、足三里穴。用“白芥子饼灸”

法。取白芥子研为细末,再将药末用凉水和好,做成直径2.5~3.0厘米、厚0.3~0.4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放在选好的穴位或部位上,将艾炷放在药饼上点燃施灸。灸足三里穴9壮,脾俞、肾俞、肺俞穴各7壮,水分、关元、足三里穴各7壮。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将药饼拿起脱离皮肤,同时用手拍打几下,再将药饼放下继续灸治。如出现水疱,小则自行吸收,大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甲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此方法具有温补脾肾、宣肺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艾灸法3

取脾俞、肾俞、三焦俞、水分、关元、阴陵泉、公孙穴。用“隔姜灸”法。灸脾俞、肾俞穴时患者取俯卧位;灸水分、关元、阴陵泉、公孙穴时患者取仰卧位。将鲜姜切成0.3~0.4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扎几个小孔,再将姜片放在选好的穴位上,上面放置1.5厘米×2厘米艾炷,用线香点燃,当患者感到灼热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稍稍提起,或将艾炷立即去掉,再更换新艾炷继续灸之。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穴灸3~9壮,换艾炷不换姜片。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阳补肾、健脾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艾灸法4取脾俞、大肠俞、水分、关元、足三里穴。用“艾炷隔行军散灸”

法。取犀牛黄、麝香、珍珠、冰片、硼砂各3克,雄黄24克,火硝0.9克,金箔20片,共为细末,再将药末用凉水和好,做成直径2.5~3.0厘米、厚0.3~0.4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放在选好的穴位上,将艾炷放在药饼上点燃施灸。灸脾俞、大肠俞穴各7壮,灸水分、关元穴各7壮,灸足三里穴9壮。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将药饼拿起脱离皮肤,同时用手拍打几下,再将药饼放下继续灸治。如出现水疱,小则自行吸收,大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甲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此方法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