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志愿填报诀窍(最新修订版)
48940700000079

第79章 真相76 搜集高校招生信息早准备

案例播报

人家都说,“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这话还真有一定道理。原来我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考完后一研究志愿才发现,自己对大学的了解是何等地贫乏。想当年,自己高考时,省内的大学和中专,加起来也就三十几所,而今呢,仅本科大学就近千所,而且几乎都号称面向全国招生,许多校名闻所未闻。至于里面的专业术语更是让我一头雾水,什么985工程、211工程、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真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啊!

没办法,赶紧恶补吧。网上有数以百计的跟高考有关的网站,上面粘贴的内容,既有专家的高屋建瓴,又有家长的交集百感;既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又有考生的心得体会。最令人兴奋的是,专门有一个高三家长的贴吧,每次打开,都有无数“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在那里灌水,让我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恶补非常见效,很快我就弄清了什么叫一本,什么叫二本,什么叫科研型大学,什么叫教学性大学。然而,毕竟我下手得太晚,许多资料还没研究透就该上阵了。最终,我们还是在志愿这个坎上留下了一点儿遗憾——给孩子参谋的学校还可以,专业则没有填好。

如果我有第二个孩子参加高考(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肯定会在他刚上高中时,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案例点评

高考难,填报志愿更难!

分数高的,担心报低了吃亏;分数中等的,担心报高了落榜;分数较低的,担心最后没学上。真是各有各的难处呀!难怪每年高考过后,由于填报志愿的失误,总会有无数考生“独自空悲切,对隅泪千行”。他们或为“上线落榜”而伤心,或为“高分低就”而痛心,或为“醉入花丛”而锥心。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欢乐的考生都是相似的,忧伤的考生各有各的不同。”

家长们可能知道有个成语叫“未雨绸缪”,它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说的是有一只雌鸟为了抚育幼雏,趁天还没有下雨,就提前用树皮把巢缠牢,把孔隙堵好,以使自己的儿女安全成长。

同样道理,如果家长能提前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前的一些准备工作,那么,当高考志愿表摆到面前时,家长就可以从从容容地帮孩子填上早已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从而避免由于时间仓促手脚忙乱所带来的“上线落榜”“高分低就”和“醉入花丛”等种种失误。

如果说考试关还只是孩子一个人在考场上进行的智力闯关,那志愿关则是体现家长、考生、亲朋好友等群策群力的集体闯关。所以,家长在平时就要多操点儿心,帮孩子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前的信息筛选工作。

吕老师提醒

1.理解招生政策

高校招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可是你注意到了吗?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只是表面上的“全国统一高考”,即“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录取批次”(当然,也有个别省份考试科目及录取批次略有调整),而本质上则是“各省统一高考”。因为,高考是分省命题,分省录取。也就是说,你参加的是“全国统一高考”,实际上录取时只是在与本省的考生竞争。因此,你既要研究教育部面向全国颁布的宏观招生政策,更要研究省(区、市)招生部门面向本地考生公布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如招生条例、录取体制、投档原则、体检标准、照顾政策及填报志愿细则等。特别要注意当年招生政策和上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比如加(降)分录取照顾政策,这几年教育部和各地的招生政策几乎年年有变,你必须逐字逐句研读,才能对号入座。

2.了解招生形势

因为招生计划是分省制订的,所以你要了解本省招生计划和录取比例,如今年考生总数是多少?其中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体育生、职高对口生分别是多少?较往年有什么变化?省内和省外院校在本省共招多少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对口类分别招多少人?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高职各招多少人?报考数与招生数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数字与往年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搜集这些信息,会让你大致明白自己今年能上哪一批次的学校,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草率决策。

3.明确个人定位

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的基础。由于高校招生的主要规则是以文化考核为主,录取办法是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所以你一定要弄清自己的分数定位,即分数排名。你可以根据自己高中三年的平均成绩以及在本年级的排名,明确自己的整体学业情况。尤其是进入高三以后的几次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难度上已经与高考非常相近,综合自己几次模拟考试的分数位次,再参考一下本校往年考取各类高校的录取率,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大致位次。个人定位明确以后,就能以此作为知分前重点收集相关招生院校的依据。

4.厘清个人志趣

高考填报志愿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与你未来的职业生涯紧密相连。有人说,专业决定职业;也有人说,专业与职业没有什么联系,你看现在成功的人有多少从事的是自己原来所学的专业?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比较片面和肤浅,专业与职业之间不是前者所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是后者所说的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学习金融的可以成为经济师或会计师,学习法律和电子的也可以进入银行或会计事务所工作。但是你要清楚,学以致用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个人发展原则,尤其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每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专业的这个时代,你要想在非本专业上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并做出成就,那是需要你花费很大的个人代价(时间、精力、金钱)才能达到的。

不同性格的人适合不同专业的学习,你要厘清自己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状况,确定自己的专业爱好。分析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动手能力强还是善于动脑,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将来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等等,以此来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与该职业相对应的又有哪些专业。做足了这些功课后,将来填报志愿时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上面这些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工作,在高考之前并不需要你刻意去完成,你只需要注意搜集相关信息即可。这些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是: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平台、各省市招办印发的录取资料、权威媒体出版的相关书籍和报刊、各高校负责主办的招生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