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49064600000022

第22章 微笑是首快乐的歌(8)

年轻人说:“我怀疑你的学识。别人说你如何如何有学识,怎么怎么渊博,但我看来,你不过徒有虚名罢了。”苏格拉底不言语,只是微笑着看着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为了印证自己的质疑,接着对苏格拉底说:“那些有学识的高士,他们四处讲学,为人解惑,广收门徒,个个声名远播,有数不清的讲座在热情地等待他们,有数不清的人在尾随着他们,有数不清的盛宴在迎接他们,而你呢?”年轻人环顾了一周苏格拉底几乎家徒四壁的居室说:“你冷冷清清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络绎不绝的门徒,没有欢迎你的盛宴,也没有邀请你讲学的请柬,一个人像休眠的昆虫一样无声无息地蛰居在这里,人们都不知道你,都看不到你,你比一个普通人还普通,怎么能算个学问家呢?”

苏格拉底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拿来两个透明的瓶子放在那位年轻人面前,然后往一个瓶子里灌了半瓶清水问:“年轻人,你看见了水了吗?”

年轻人一指瓶子里的那个水平线说:“这水平线下面的不就是水吗?”

苏格拉底笑了。然后他只朝另一个瓶子注水,直到把水注得满满的才停下来,对年轻人说:“年轻人,你能看清水吗?”

年轻人俯下身子,围着瓶子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摇摇头说:“水太满了,所以我尽管知道这瓶子里有水,但却看不到水。”

苏格拉底笑了,对年轻人说:“人就像这透明的瓶子,学问就像清水,瓶子盛上半瓶清水的时候,你可以透澈地看到瓶里的清水,但如果瓶子里盛满了水,你就看不到清水而只能看见瓶子了。”

年轻人马上惭愧起来,肃然起敬地对苏格拉底说:“我明白这个做人的道理了。”

失败的成功

◎文/佚名

巨人的眼里没有失败。失败,是巨人们的另一种成功。正是这种失败的成功,才使那些执著追求者成了彪炳史册的巨人;也正是这种成功的失败,使许多本该成为巨人的人沦落成了一个个平凡者。

爱迪生在研究用什么做灯丝的时候,先后做了一千二百多次的试验,但每一次试验,他都失败了。他厚厚的试验记录本上,记录着他的每一次失败。

但爱迪生没有气馁,他平静地继续坐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做试验。

爱迪生的一位朋友找到爱迪生,劝他说:“别再做什么灯泡了,黑夜就是黑夜,我绝不相信夜晚能有另一种太阳。”

爱迪生微笑着说:“但我相信。”

“你还相信?”朋友很惊讶地说:“你做了这么多试验,可你找到黑夜里的那个太阳了吗?你还不是每一次都失败了。”

“失败?”爱迪生笑了。他摇着头微笑说:“我什么时候失败过了呢?”

朋友抱起爱迪生厚厚的试验记录簿说:“这上面不是明明白白都记录着你的每一次失败吗?”朋友又问爱迪生说:“你失败够多少次了?”

爱迪生说:“不,是试验多少次了。”

那个朋友说:“对对,你到目前为止,试验多少次了?”爱迪生说:“已经试验了一千二百次了。”

“一千二百次了,”朋友得意得哈哈大笑说,“可您用来照亮夜晚的那个太阳呢?没有那个夜晚的太阳,难道说你不是已经失败够一千二百次了吗?怎么还能说自己没有失败过呢?”

爱迪生说:“试验了一千二百次,虽说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夜晚的太阳,但通过这些试验,我已经成功地知道了这一千二百种材料不适宜做灯丝,你说我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爱迪生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其实,失败和成功都没有什么绝对的区别,只在于你怎么去对待它。在一个平凡者的眼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便是失败,但在一个巨人的眼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也是一种成功,它至少是一种证明了一种方法或方式不能通达的成功。

把成功分段

◎文/佚名

巨大的成功,是无数次小成功的不停积累。多么伟大的成功,都是从一个个细微的小成功开始的。

奥运会的马拉松长跑,一直是举世关注的一项重头戏,哪一位运动员如果能在奥运会的马拉松长跑赛上摘取金牌,那么,他就会一举成名、举世皆晓。

2000年,在悉尼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马拉松长跑无疑是一项最惹人注目的焦点项目。远在比赛开始之前,来自世界各国的选手便开始进行起了激烈的心理角逐,在沸沸扬扬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日本、巴西、南非等国的上百名运动员个个咄咄逼人,有的宣称自己在训练中曾把骏马远远甩在后边,有的宣称自己的耐力和一部匀速前行的汽车不相上下,甚至有几位非洲运动员宣称,在他们的训练过程中,他们曾多次战胜过角鹿和狮子。在这场心理角逐中,最沉默的是一位来自肯尼亚的黑人运动员,当别的运动员都在不可一世地自吹自擂时,他却不声不响地找到了大赛的组委会,讨要到了一张马拉松长跑的路线图。

拿到路线图后,他便开始了对路线图的徒步考察,他用一张白纸,沿赛跑线路标下了数个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明白的标志物,他记下的标志物形形色色。有街角的一幢大楼,有路旁的一个公共电话亭,甚至有几棵并不古老也不高大的路边树木。人们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甚至有位气焰嚣张的日本运动员讥讽他说:“他不过是担心自己比赛时会对两旁的风景走马观花来不及欣赏,现在去提前游览罢了。”面对人们的种种议论,这位来自肯尼亚的选手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只是充满自信地做出了一个象征胜利的手势。

在举世的瞩目下,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开始了,参赛选手们在一声发令枪响后个个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地向前飞奔。在第一方阵里,有美国选手、英国选手、韩国选手和几位非洲选手。他们个个矫健如鹿,就像一只只狂奔的雄狮。那位瘦小、一头细碎卷发的肯尼亚选手也在其中,他不急不躁,紧紧跟在前面6位选手之后。赛程过半时,这位肯尼亚选手终于跑在了第一的位置。

马拉松比赛是体力和耐力的一种竞赛,它的艰辛和精彩在于它的距离漫长。这位肯尼亚选手的不急不躁正是这种竞赛所最需要的。当这位肯尼亚选手还在匀速奔跑时,他后边的那些选手们已经个个腿如灌铅气喘如牛了,赛程进行到三分之二时,这位肯尼亚选手还在轻松奔跑,而且已经遥遥领先了。最终的结果是,这位被亿万观众称为“非洲黑羚羊”的肯尼亚选手,以明显的优势一举摘取了二十七届奥运会马拉松竞赛的金牌。

比赛结束后,蜂拥而至的记者采访这位“非洲黑羚羊”,问他为什么能在竞赛中表现得那么潇洒,那么轻松,这位“非洲黑羚羊”说:“因为我不觉得马拉松长跑是一种多么漫长的竞赛。”

记者十分惊讶,马拉松竞赛已经接近人体运动的极限了,这位肯尼亚选手却竟然称它不漫长。紧追不舍的记者忙追问他为什么,他腼腆地一笑,掏出他画的那张路线草图,指着一个个标志物说:“赛程虽然很远,但我已把它分解成一段一段了,每当跑到一个标志物时,我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新的一段赛道,它很近,我可以轻松抵达终点。”他顿了顿又笑笑说:“人们可能会害怕一个10万米的跑道,但却不会害怕一个1000米的跑道,我不过是在心理上把一个10万米分解成100个1000米而已,而奔跑1000米,对于许多人都绝不算什么问题的。”

多么聪明的一种成功分解!

其实,人生的成功也是这样的。太遥远的目标和太艰巨的付出往往腐蚀掉了我们追求成功的信心,如果我们能把成功分解成无数个的小成功,去积极摘取一个个的小成功,那么日积月累,无数个的小成功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大成功。

人生不止一步

◎文/佚名

人生的路是遥远的,它不止一步,迈错了一步没关系,只要你能校正梦想的方向,你生命的最后也能有瑰丽的彩虹。

年轻的时候,他沉迷于声色犬马,往往在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地趔趄着回家。亲朋好友和那条街上的邻居都知道,他是一个醉鬼,一个年轻的老醉鬼。他没有什么都可以,但没有酒绝对不行,如果有朋友相邀,他求之不得地兴冲冲赶去,然后醉得不知东西南北地被人扶回来。也有时候,没有人相邀,傍晚时他就一个人坐在家里自斟自饮,每次最少一夸脱的威士忌,不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就绝不罢休。邻居们没有哪一个人没见过他的醉态的。有时在暗夜里的大街上,他醉倒在大街上找不到家了,有时在街边的角落里,他醉得一塌糊涂倚着墙呼呼睡着了。他的每一个英镑都换成了烈性威士忌,以至他即使没醉的时候也四肢无力,眼睛红红的,连眼皮也懒得睁开,一副没精打采的枯槁样子。

亲人们劝过他无数次,甚至骂过、羞辱过他很多次,但就是无法让他同酒精诀别。他也信誓旦旦说:“除非让我死掉,否则我是绝不会离开酒的!”

大家都替他惋惜,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就要被烈性威士忌给彻底毁掉了,邻居们为他惋惜得直叹息,亲人们为他惋惜得直掉泪。

束手无策的亲朋好友们为了挽救他,不得不用上了一个最残酷的办法,那就是彻底断掉他的经济来源,让他一文不名无钱买酒,逼迫他去找工作。他向亲人要钱,亲人们冷着脸不理睬他。他向朋友们借钱,朋友们找出各种理由去搪塞和拒绝他。没办法了,走投无路的他只好硬着头皮奔波着去找工作,以图挣些钱来买酒喝。

他找了几家公司,终于有一家公司录用了他。但干了没多久,公司看他整天呵欠连天有气无力的样子,坚决把他辞退了。

无所事事的他没办法,又强撑着自己被酒精噬空了的年轻躯体开始了第二次艰难的求职,好不容易又被一家公司录用了,但发现他上班总是醉醺醺的样子,忍无可忍的经理很快又解雇了他。

亲朋好友们以为这些挫折足可使他回头了,但谁也没料到,穷困潦倒的他却又交上了一些臭名远扬的无聊政客,这些可恶的政客们十分欣赏他的思维敏捷和能言善辩,他们带着他架鹰走犬,出入大大小小的酒吧和形形色色的夜总会,他醉得更厉害了,甚至有一次醉倒在酒吧的盥洗间里昏昏沉沉地睡了整整一夜。

“完了,他算彻底毁了!”亲朋好友不禁深深为他感到痛惜,就连他的母亲也对他不寄任何希望了。因为他在读大学时偷偷吸鸦片,三十多了还一事无成,不是每天睡懒觉到中午,就是沉湎于威士忌中不能自拔,人生的路,他走错得太多了,向深渊里滑得太远了。

连他自己的母亲对他都如此绝望,还有谁能对他有那么一点点的期望昵?对他的后半辈子或一生我们似乎也可以像他的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那样毫不犹豫地给予盖棺定论:他完了,他的一生完了,他只不过是个醉鬼和终生一事无成的废人罢了。

但且慢,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年轻的温斯顿·邱吉尔,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一位历史和全世界都不会忽略和遗忘的世界伟人!

我们可能想不明白,一个在人生路上走错了如此远的人,一个连自己母亲都对他的人生绝望的人,一个大学时偷吸鸦片,懒得日上三竿还迟迟不起床的懒汉和醉鬼,一个曾被名不见经传的两家小公司解雇的人,为什么竟能成为英国彪炳千秋、功勋卓绝的首相和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伟人呢?

虽然我们想不周全,但我们却可以知道,一个人一生的路,不是走错一步就从此万劫不复的。人生不止一步,只要不因自己的一步失误而让心灵绝望,那么一切都可以再重新开始。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文/佚名

只要马上投身不会让生命痛悔的事业,那么你就可能成为伟人!

纳德·兰塞姆牧师是法国最著名的牧师,无论是在里昂的富人区还是穷人区里,他都深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许多人在生命垂危或临终前,对亲朋好友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请纳德·兰塞姆牧师来到自己的病榻前,要把自己的临终遗言告诉那位可敬的牧师。

纳德·兰塞姆已经90高龄了,他一生中曾一万多次来到那些临终者的病榻前,亲耳聆听并记录了那些临终者生命最后的话。

许多人都好奇地向纳德·兰塞姆牧师探询那些临终者最后的遗言是什么,但纳德·兰塞姆都微笑不语,他将临终者的遗言一一记录下来,想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为这个世界上的后人们编著一本最有教益的书。纳德·兰塞姆曾经对人们说,大家所关注的千万富翁、王公贵族的遗言没有几个如大家所臆猜的那样是同他们的万贯家产有关的,那些社会显达名流的遗言也没有几个是和他们的权势和社会地位有关的,他们的遗言是悔恨,是对自己一生的忏悔,忏悔差不多是所有临终者遗言的最后共同话题。

纳德·兰塞姆只透露过几个普通人最后的生命遗言,他说在里昂市,曾经有一个布店的老板,他一生勤勤恳恳,从一文不名起家,逐渐发展到有了自己的门店、豪华住宅,以及一份不菲的家产,回首一生,他感慨万千。纳德·兰塞姆想,这个商人的临终遗言可能是和他一生辛苦创下的财产有关吧?但恰恰不是,病榻上的布店老板话锋一转,用气若游丝的声音说:“亲爱的牧师,我今生最遗憾的是自己未能成为一个音乐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