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震撼心灵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49095400000045

第45章 读历史悟生活真谛(24)

兀术在郾城失败,又改攻颍昌。岳飞早料到这一着,派岳云带兵救援颍昌。岳云带领800骑兵往来冲杀,金兵竟没人能抵挡。后来宋军步兵和义军分左右两翼包围,金兵又打了个大败仗。岳家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距离东京只有45里的朱仙镇。

河北的义军听到岳家军打到朱仙镇,都欢欣鼓舞,渡过黄河来同岳家军会合。老百姓用牛车拉着粮食慰劳岳家军,有的还顶着香盆来欢迎,个个兴奋得直流眼泪。

岳飞眼看这个胜利的形势,也止不住心里的兴奋。他鼓励部下说:“大家努力杀敌吧。等我们直捣黄龙府的时候,再跟各路弟兄痛痛快快喝酒庆祝胜利吧!”

可叹的是,南宋政权采取苟安政策,连连得胜的岳飞却被调离了战场,后来更为奸相秦桧所害。不过,岳飞的事迹和精神却为后人所传颂。

秦桧卖国求和

◎文/李华伟

有了秦桧这样的卖国贼,谋害忠良,投敌背国,视国家和百姓如草芥,视自己的性命和利益高于一切。

秦桧本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当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也跟随他们一起被俘到金京。秦桧在金太宗面前,低声下气,百依百顺。金太宗认为他很有才干,就把他派到大将挞懒部下当军事参谋。

这时候,金朝发现南宋抗金力量越来越强大,又有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坚决主张抗战,不好对付,于是决定把秦桧放回南方充当内奸。公元1130年,挞懒攻打楚州(今江苏淮安)的时候,把秦桧和他的妻子放回南宋。

秦桧来到越州宋高宗的行宫求见,天花乱坠地编造了一通谎话,取得了高宗的信任。不久,秦桧就成为宰相兼枢密使,掌握了南宋军政大权。

秦桧当了宰相之后,就干起卖国求和的勾当来。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地位,勾结金朝,千方百计破坏抗金将领的活动。听到岳飞连战连胜,准备直捣黄龙府,大为恐慌。因为金朝是他的后台,金朝一败,他在南宋也就站不住脚。于是,他就唆使宋高宗发出命令,要岳飞从前线撤兵。

岳飞在前线等待高宗的进军诏令,没想到接到的却是朝廷催促退兵的紧急金牌。岳飞接到第一道金牌,正在犹豫,送金牌的快马又到了。从早到晚,快马一个接一个,一连接到12道金牌。岳飞知道要改变高宗的决定已经没有希望,气愤得泪流满面,说:“想不到我10年来的努力,一下子全给毁了。”

岳飞要从朱仙镇退兵的消息一传出去,附近的百姓十分震惊,纷纷聚集在街头。他们拦住岳飞的马,哭泣着说:“我们顶着香盆,运着粮草,迎接官军,这是金人都知道的事。现在相公要回去,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岳飞看到这个情景,也禁不住流下眼泪,他叫左右兵士拿出高宗的诏书来给大家看,说:“朝廷下了紧急金牌,我不能擅自做主留在这里啊!”

百姓们见留不住岳飞,都放声痛哭;兵士们也个个心酸,掩着脸哭。整个朱仙镇响起一片哭声。

岳飞心里不忍,宣布暂缓五天撤兵,让愿意跟随他们的百姓一起走。过了5天,岳家军开始撤兵的时候,当地百姓成群结队随军南迁。后来,岳飞奏请朝廷,让这些百姓在南方安家垦荒。

兀术打听到岳家军已走,马上重整旗鼓,向南进攻。本来被岳飞收复的许多州县,一下子又丢失得精光。

秦桧一意向金朝求和,恐怕受岳飞、韩世忠等人的阻挠,把他们召回京城,让韩世忠做枢密使,岳飞做枢密副使,名义上是提升,实际上是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桧夺了岳飞的兵权,就派人向金朝求和。公元1141年11月,金朝派使者到临安,谈判议和条件。谈判结果:宋、金之间,东面以淮河为界,西面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宋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朝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历史上把这次屈辱投降的和约叫做“绍兴和议”。

文天祥慷慨赴难

◎文/佚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一生的写照。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从小在严父良师的教导督促下刻苦学习,20岁时即中状元,后入朝为官。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他为南宋朝廷披肝沥胆,每每遇事,都挺身而出。可恨朝中奸臣当道,终被当朝皇帝宋理宗罢官。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汗,于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元。公元1274年,忽必烈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

公元1275年,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3万,开始了戎马生涯。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3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公元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挺进江西。在雩都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第二年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文天祥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往大都,一路上“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路过文天祥的家乡时,怕有乡亲劫船,便把他颈项和双足捆锁在船里。文天祥绝食反抗8天,因听说船将在建康停留,又唤起了逃跑的希望,恢复饮食。在建康,被严密隔离囚禁的文天祥写下了“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的词句。

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被安置在高贵的房间里,摆有佳肴美酒。虽然劝降的人一拨接一拨,都被他严词拒绝了。忽必烈亲自来劝降,并许以宰相之职,他仍不为所动。

元统治者将他投入恶牢,囚禁折磨达3年之久,让他读到正在元宫中充当女仆的被俘妻女的信,让他已降元的弟弟来狱中探望。但文天祥不为百般折磨、千般利诱、万缕亲情所动,凛然作《正气歌》,颂历史人物不朽业绩,抒“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之志向。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披枷戴锁的文天祥面不改色,神色安然。他问旁边的百姓:“哪边是南方?”然后向南拜了几拜,从容就义,在场的众人都为这宁死不屈的民族豪杰流下了眼泪。

寇准力主抗辽

◎文/佚名

在众臣都主张逃跑的情况下,寇准力主抗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

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犯宋,前锋已经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副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陈尧叟暗地里劝真宗逃跑。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新任宰相寇准,问他:“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寇准一看两边站着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里早有了数。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应该先斩他们的头!”他认为只要真宗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并且说,如果放弃东京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听了寇准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大队人马刚刚到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听说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坏了,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唠叨,劝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宋真宗本来就不坚决,一听这些意见,又动摇起来,忙召见寇准。

宋真宗对寇准说:“大家都说往南方跑好,你看呢?”

寇准严肃地说:“主张南逃的都是懦弱无知的人。现在敌人迫近,人心动荡。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如果前进,河北各军士气百倍;如果回兵几步,那么全军瓦解,敌人紧紧追赶。陛下想到金陵也去不成了。”

宋真宗听寇准说得义正词严,没话可说,但是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定不下主意。

寇准走出行营,正好碰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寇准冲着高琼说:“您受国家栽培,该怎么报答?”

高琼说:“我愿以一死报国。”

寇准就带着高琼又进了行营,重新把自己的意见向宋真宗说了一遍,并且说:“陛下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对,请问问高琼。”

高琼在旁边接着说:“宰相说的话是对的。禁军将士家属在东京,都不愿南逃。只要陛下亲征澶州,我们决心死战,击败辽兵不在话下。”

宋真宗还没开口,寇准紧接着又逼了一句说:“机不可失,请陛下立刻动身!”

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催促下,宋真宗才决定动身到澶州去。

这时候,辽军已经三面围住了澶州。宋军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带了几个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弩箭齐发,萧达兰中箭丧了命。

辽军主将一死,萧太后又痛惜又害怕。她又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觉得宋朝不好欺负,就有心讲和了。

贪生怕死的宋真宗不顾寇准的反对,派使者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不用说,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澶渊之盟”。

由于寇准的坚持抗战,到底避免了更大的失败。宋真宗也觉得寇准有功劳,挺敬重他。但是原来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却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劝真宗亲征,是把皇上当赌注,孤注一掷,简直是国家的一个大耻辱。宋真宗一想起在澶州的情景,真有点后怕,就反过来怨恨寇准,把寇准的宰相职位免掉了。

陆放翁死不忘国

◎文/李光辉

陆游既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者。

陆游,字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童年正值兵荒马乱的亡国之年。

投降派秦桧死后,朝廷里主战派占了上风。新皇帝宋孝宗听说陆游的诗写得好,就召见了他,对他说:“你的学问和文采,我都知道。你对国家的事有什么想法吗?”

陆游激动地说:“陛下想重振国威,这非常好。可是,如果光是下诏书、发命令,还不行。一定要做些实事,比如要好好整理纲纪,还要不分南北任用有才能的人。”

“切中要害呀!”宋孝宗点头称赞。

陆游十分兴奋,主战派也心情振奋。他们聚集在一起,由陆游起草,写了一个出兵北伐收复失地的计划给皇帝。大臣们已计划联合西夏和北方的义军共同消灭金国。又是陆游起草,写了两封密信,派人送去。陆游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大事,感到十分自豪。

公元1163年,宋孝宗派大将张浚出师北伐。开始,宋军打了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可因为内部不团结,后来又失败了。投降派乘机说服宋孝宗,又和金国议和,还罢免了张浚。陆游因为积极主张抗战,也被罢了官。

陆游48岁那年,被调到西北抗金前线的重镇南郑(在今陕西省)。南郑的最高军政长官叫王炎,是一位主张抗战的将领。他很看重陆游的才能,经常请他出谋划策,同他商议战略战术。

当时,宋朝和金国虽然签订了“和议”,但是边境上仍常有小的战斗发生。陆游常常跟士兵一起巡逻,还参加过打仗。

有一次,陆游骑着马,带领一队士兵在大散关一带巡逻。隆冬天气,山下白雪皑皑,北风寒冷彻骨。陆游注视着四周,忽然发现一小股敌人骑兵来偷袭。他马上命令士兵们在林子里隐蔽起来,用弓箭瞄准敌人的坐骑。当敌人靠近的时候,他一声令下,一支支利箭就呼呼地飞了过去。敌骑中的9匹马被射中了,上面的敌兵栽了下来。陆游乘机带领士兵冲了上去,他挥舞宝剑,左砍右杀,勇猛异常。这一仗打胜了。

陆游在南郑不到一年,朝廷中的投降派势力又抬头了。王炎被调回临安,恢复中原的事又没指望了。没过多久,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去做一名闲官。

陆游一心报效祖国,却屡遭挫折。然而,他没有丧失信心,恢复中原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在闲居的岁月里,他始终不忘国家遭受外敌欺侮的耻辱,甚至在梦中,也看见宋朝军队杀败敌兵的场面。后来,朝廷中主战派起兵北伐,打了几个胜仗。陆游得知,心中无比激动。但是不久宋军就连打败仗,皇帝又失去了作战的信心。投降派乘机活动,同金国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和议”。主战派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南宋王朝从此就一蹶不振。

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陆游心中又忧虑又悲愤。1210年深秋,85岁高龄的陆游身体越来越差。陆游知道自己很难有康复的希望了,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盼望着有一天能赶走侵略者恢复中原,不想一过几十年,自己都80多岁了,国家依然分裂着。想到这些,他不由得老泪纵横。可他还是寄希望于子孙后代,相信总有一天中原能收复,祖国会统一。

病危的时候,陆游示意把纸和笔砚拿来。他慢慢地拿起笔,蘸上墨,颤颤抖抖地写下一首《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