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491307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一部《后宫·甄嬛传》几乎如一阵曼妙春风,一夜之间几近形成横扫全民之势。性格鲜明的故事人物、细腻入微的细节描写、环环相扣的情节,将后宫醋海扬波、暗涌争斗呈现于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时之间风生水起。

自古后宫就是一座弥漫危机的围城,从来后宫的这一切就在你我的身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甄嬛”,或纯真,或坚强,或果敢,或细腻,或有才情……但不管是谁,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能将自己的心放空、安静下来,细细端详,你都能在《甄嬛传》中找到一个与自己性格、遭遇、身份背景极为相似的人物角色。

在我国的四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中,以小说的包容性最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古典诗词。相对于现代小说和西方小说而言,将大量的古典诗词穿插于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中,也就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小说中大量地引用古典诗词,不仅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风韵,而且使小说变得更加雅俗共赏、意趣横生。小说中运用的古典诗词,对于叙述作品故事情节、深化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丰富作品内涵、提高小说的地位等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后宫·甄嬛传》的原著作者流潋紫对古诗词颇有研究,她在小说和电视剧中都大量使用了经典诗句,让观众读者叹为观止。

倚梅园里初次相遇的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让皇帝夜游倚梅园顿时恍了神以为自己又遇见了纯元。阴差阳错间致使余氏因为甄嬛而被看中后又因为甄嬛倒台,而甄嬛也是成也纯元败也纯元。

万事皆有因果循环。那未曾说出口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本是甄嬛最真切的所愿,却偏偏咽在喉咙之间穷尽一生永不见天日。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那日杏花微雨,他谎称自己是“果郡王”,处处留意只是为让她相信自己的存在。然而开篇的美好终究难耐结尾让人唏嘘的“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

他不来,她内心苦闷,弹着《湘妃怨》。《湘妃怨》,旧时宫中女子的爱恨,从来都不能太着痕迹。更何况是怨。“我有什么好怨的,还不是我自己要他去的”。一墙之外,他在碎玉轩宫门口驻足,叹息聆听。“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朕不在,她心里难过。”只这短短一句感悟便已足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陵容陷害,华妃刁难,甄嬛流产失宠,在长街受辱。从那一刻开始起,甄嬛才领悟到,后宫的争斗不是她想躲就能躲得了的,越弱势就越让人欺凌。

后来甄嬛终于用计扳倒华妃,却旋即被皇后算计,惨烈出宫。“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此时已然对皇帝心如死灰。

甄嬛如此的一生有喜有悲、有起有落,每一次的变迁都充满诗意。也许,终了一生,当甄嬛以无比荣耀的身份载入史册,但在她心中,情归何处,仅仅只能是除了身边贴身的崔槿汐与自己知道罢了。那种对故人的思念,关乎身边一众人等的生死,是决不能轻易对人诉说的,唯有将其刻入骨骼,一生思念。

然,此生爱过,永不言悔!

《后宫·甄嬛传》的整个故事,从人物到景致,从情节到细节,都暗藏诗意。

细细寻觅藏在那字里行间唐宋风韵、古言风采,每一首诗都因为《甄嬛传》而韵味更浓,每一阙词,都因为《甄嬛传》而隐喻深深。

看《甄嬛传》品古诗词的戏境,且让今夜忘情,安然沉溺在书香戏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