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是天才少年的启蒙老师
《想飞的钢琴少年》这部影片与以往的钢琴电影有所不同,以天才少年为主题。这比许多以钢琴为题材的电影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影片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维特如何在世俗生活中求取生存法则的故事。
维特六岁时就拥有敏锐的听觉,并展现了令人惊异的钢琴才华。这源自于他有一个喜爱钻研的科学家父亲和对他有殷切希望的母亲。
有一天,六岁的维特在家看自己过生日时拍摄的VCD。视频中,维特的干妈和母亲抱着小维特吹完蜡烛。干妈这时拿了电子琴过来,让维特弹弹看。这是送给维特的生日礼物。维特轻而易举地弹出了《生日快乐》这首歌,母亲和干妈都异常惊讶,维特的母亲对正在拍摄的父亲说道:“里欧,你看见没有?得买真的钢琴给他。”维特看到这里,转而问起母亲什么时候给他买钢琴,妈妈告诉他,这个要问爸爸。维特就跑去问爸爸,此时爸爸正在工作室做研究。维特问父亲什么时候给他买钢琴,父亲想了一下,告诉维特:“这要问一下你的干妈”。没过多久,维特就有了一架真正的钢琴。
维特的母亲开始并不是非常重视维特学习钢琴,但是在一次家庭宴会上,父亲想要维特为嘉宾弹上一曲,维特不想弹,可是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如初学者一般弹奏幼稚的旋律。听着客人违心的赞美,维特认真了起来,他弹奏了一曲异乎寻常的旋律,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六岁儿童所能弹奏的,来宾惊叹不已,纷纷夸赞这位天才儿童。这一次,他的父母才真正意识到维特在钢琴方面的特殊才华,觉得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点培养,让其潜质得以充分发挥。
父母是天才宝贝的启蒙老师。当父母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超乎寻常,具有过人的天赋时,就要因势利导,注重启发和培养。
每一个天才宝贝的产生都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如同影片中的维特,他有一个爱发明创造的父亲和一个温柔贤惠的母亲,还有一个热爱飞行的爷爷。维特从小就喜欢与爷爷一起玩耍,爷爷总是制作一些小玩意给他,虽然玩这些小玩意会有一定的危险,但却不能阻止维特的热衷和喜爱。家长希望孩子以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启蒙尤其重要。
启蒙的通常说法是: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幼儿,他们没有验证科学只是理论的基础能力时,我们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让他们记住结果,忽略其实验证明。这种教育孩子的方面就叫做启蒙。
父母在启蒙孩子的时候,越早越好,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尤为关键。影片中的维特受到钢琴的启蒙是在六岁过生日时收到一架电子琴,维特非常喜欢,从此才发掘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有实验证明:宝宝在出生后,大脑会进入快速发育时期,这时的宝宝吸收外界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益智的优良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的学习环境最好带有丰富鲜艳的色彩。孩子对色彩斑斓的东西会非常感兴趣,这就像孩子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一样。天才宝贝儿童时期的认识,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家长启发孩子的第一步是因势利导,不逼迫孩子,让孩子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例如,影片中的维特是自愿去学习钢琴的,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对孩子只是做了一个启蒙的教育,那就是生日时送的一份礼物。维特干妈如此简单的启蒙,成就了天才维特的第一步,喜欢上钢琴。
启蒙包含一定的教育,但并非完全的教育。家长要知道,启蒙与教育的重心偏差在于:启蒙是启发孩子对一件事物或者一些东西的向往,是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想要探索,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或者体验某种事物或者东西所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从中获得教育,获得感受;而教育是用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去告诉孩子其结果,让孩子间接接受这些事物或者明白一些道理。如果简单地概括两者的不同,那就是教育带有“强制性”,而启蒙则是引导,不强迫孩子。启蒙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1.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做一些户外运动,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新奇的事物,不要限制孩子的眼界。可以给孩子买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或者玩具,刺激孩子的视觉。
2.可以经常抚摸孩子,与孩子拥抱,和孩子一起动手玩玩具。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有意地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3.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启蒙要避免强迫性。不仅要有耐心,还要细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在哪个方面具有天赋。家长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
维特的父亲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出一个助听器,并解释给维特听,让维特知道原理。维特的爷爷也喜欢制造一些飞行物,与维特一起分享,有时甚至让维特自己动手制作。这种创造性的启蒙教育在维特很小时就扎根在他的心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假如父母对表演非常热爱,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从小就对表演有所了解,甚至会热爱表演。如果父母都爱赌博,那么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也会沾染赌博,成为赌鬼。所以,父母的性格和喜好都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孩子。想要孩子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父母就要从自身做起,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就是启蒙中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言传身教。
父母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想要孩子以后能够更好地发展,就要避免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要因势利导,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才会更容易到达成功的终点。
2.孩子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维特的智商高达180,超常的智商让他拥有独特的魅力。他六岁时因弹奏一首高难度的曲子一鸣惊人,展现了过人的钢琴才华。维特还很喜欢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在家庭宴会上,他带着父亲送给自己的高效听音器,听别人谈话的内容,摄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可是到了十二岁时,维特对于自己越发不认同。当爷爷问起维特的理想是什么时,维特茫然地看着爷爷,爷爷列举了很多职业,维特都不想做,维特最后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想做一个普通人”。爷爷把帽子扔到了河的对岸,对维特说:“有得必有失,你想要到达终点,总要失去些什么”。
听了爷爷的话后,维特做出一个决定。为了摆脱父母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维特在一天夜里,插上了一对木质的翅膀,从阳台跳了下去。被救醒的维特失去了以往的天才智商,变回了一个普通少年,智商由180变成了120。这对母亲显然是个沉重的打击。
一直以来,父母都对维特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伟大的钢琴家。而智商变为正常的维特,弹奏钢琴的水平显然大不如从前,母亲对此非常失望并且十分难过。
周六,维特到了爷爷家里,播放自己从CD店淘来的一张钢琴演奏专辑。趁爷爷外出时,他再也不能压抑自己对钢琴的热爱,充满感情地弹奏了起来。不巧被爷爷看到,爷爷发现之后感慨道:“这个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只有装傻他才可以逃离”。为了逃避父母所给的压力,逃避自己的独特所造成的种种不同,维特选择了隐藏。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与众不同当成叛逆或者是缺点埋葬起来,更不能逼迫孩子把独特魅力“发扬光大”,成为孩子专属的标志。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孩子总会表现出稚气的一面,他们总喜欢把自己遇到的一些好玩的事情说给父母听。在父母眼里很平常的一些事情,例如蚂蚁搬家,夏天知了会叫等,在孩子们的眼里却是新奇的发现,对此父母不要表现得很平淡无奇,适当地表露惊奇的表情,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聪明。孩子喜欢在与成人的交往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家长要知道,孩子很喜欢用父母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当父母觉得孩子与众不同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很独特。
维特为了不让自己显得特殊,“封闭”了自己的天才大脑,回归成一个普通少年。他与同学一起骑着单车在广场玩耍,他的朋友带着耳机听流行音乐,而维特听的则是钢琴曲。老师让维特回答问题的时候,维特回答自己不知道,但是如果老师想知道,他可以帮老师去查答案,老师笑着说自己知道,不需要。维特这时反问一个问题,问老师蒸汽机是谁发明的,老师轻松地说出答案。维特接着说道:“那么为什么发明蒸汽机的是瓦特,而不是他的老师呢?”。老师笑了起来,台下的同学听到后也跟着笑出了声,想必这种问题也只有独特的维特才能问得出来。
从以上这两个片段可以看出,孩子如果拥有独特的魅力,不管走到哪里都掩盖不住他的与众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能发现孩子独特的一面。这时一句“你很特别哦”,看似简单的话语,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孩子并非家长想象中那么好糊弄,他们非常敏感,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孩子以后独特魅力的源泉。
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即使知道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最棒的,各方面发展也不是最好的,但也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他是与众不同的,是独一无二的。
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并引导孩子往其独特的方面发展,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甚至把孩子的与众不同扼杀在摇篮之中。
小雪8岁,今年上二年级。她在电视上看到别人滑冰,特别羡慕,希望自己也有一双溜冰鞋,能够学习溜冰。为了鼓励小雪努力学习,父母答应小雪期中考试拿到前五名就买双溜冰鞋送给她。小雪为了这个目标,每天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终于考进前五名,父母也遵守承诺送给小雪一双溜冰鞋。小雪爱不释手,每天放学都要穿上到小区公园滑上两圈,从开始的战战兢兢到慢慢滑行,然后越来越熟悉,短短半年时间,不仅学会了S型的滑步,还渐渐往难度高的滑步方向发展,可谓自学成才。所谓有得必有失,因为喜爱滑冰,小雪的学习下滑,从前五名倒退到前二十名。
小雪的母亲非常生气,觉得小雪玩物丧志,溜冰溜得好也不能影响学习,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不仅把小雪的溜冰鞋没收了,还更加严格地督促小雪学习,课余时间小雪也不能自由支配。
小雪因为此事严重抗议,可母亲宣布抗议无效。为此小雪心情非常失落。每每看到电视里有滑冰选手在舞台上尽情表演,小雪总是眼睛发直,羡慕极了。虽然学习成绩最终赶了上去,可是小雪脸上却很难露出笑容。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有些家长喜欢强迫孩子往独特的方向发展,有的家长却觉得孩子的独特之处根本没用。其实这两种思想都是不正确的。对于孩子的独特魅力,家长要引导孩子去展现出来,不能用强制性的手段刻意逼迫孩子,也不能认为不重要而忽视孩子,要让孩子做回独特的自己,才能展现其魅力的优势。
3.给天才少年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给天才宝贝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发挥天才般的水平。显然,影片中维特的母亲没有做到这一点。为了让维特得到更好的发展,她辞退了维特的钢琴老师,觉得这个钢琴老师不配教自己的天才宝贝。不仅如此,维特的母亲还辞退了维特的保姆,辞去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维特的钢琴天赋上。
维特的保姆也是维特的好朋友。维特得知母亲辞退了钢琴老师已经非常不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并告诉父母自己非常爱以前的钢琴老师。当母亲要辞退了自己的好友时,维特非常生气,趁着母亲下楼取快递时,把大门反锁,不让母亲进屋。他自己则在屋里练习钢琴,全然不顾母亲的喊叫和父亲的威胁。维特一心投入到钢琴的演奏中,用钢琴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维特的家庭学习环境可谓是非常优越,母亲为其辞去工作,专心教育维特。因为维特的智商与同龄人有天壤之别,母亲把维特送去成人音乐学院,而院长看到六岁的维特有如此出色的钢琴才华,也破格收了维特,并亲自教维特钢琴。维特拥有最佳的学习环境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最好的。
可是从影片中看到,长大后的维特没有露出过笑容,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表现得非常成熟,在他的脸上我们看不出一丝的童真。
维特不爱笑吗?影片中有一个片段给出了答案。六岁时的维特和保姆一起玩耍,他脸上的表情非常丰富,看得出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的演奏当中,他一边认真的弹着钢琴,一边笑着看保姆。这时的他显得非常快乐。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而不一定是最好的学习环境,是要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其实并不复杂。
1.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家长要知道,孩子在学校里都会有自己固定的座位,这是不能随意更换的,而坐在座位上就是学习。所以,在家里也要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影片中的维特也有座位弹钢琴,他只要坐在钢琴的位置上,就忍不住想要去弹奏钢琴。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当孩子有一个固定座位是用来学习时,每当他坐在那个位置时,就会习惯性地坐下来学习。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地点动力定型。为此,家长先要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学习的地点或者位置,最好让孩子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不被打扰,拥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
2.选择适合孩子的桌椅也尤其重要。桌椅要和孩子的身高相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矮,要避免太大或者太小,重要的是适合孩子,最好采取深颜色的桌面,这样能够让孩子在读书或者学习的时候不受到亮丽色彩的刺激。桌子不要摆在窗口等容易让孩子分心的地方,既然用来学习,就要让孩子专心,不受到外界的打扰。
3.要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光线柔和的台灯和一个实用型的书柜。灯光不能太亮,否则会刺伤孩子的眼睛,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光源应该与孩子的脸等同高度,这样更适合孩子学习。书柜是用来让孩子存放自己的书籍,方便孩子用来查找自己所用的书籍,家长也可与孩子一起选择一些书给孩子阅读。看完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孩子再回味一遍,慢慢理解书中的含义。
一个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家里也能专心用功学习。当然,家庭环境不仅有外界事物的影响,还有父母的影响,而父母的影响尤其重要。
影片中维特的母亲,为了专心培养儿子的钢琴天赋,让儿子成为钢琴大师,不惜放弃自己的事业,专心教导维特。这不仅没有给维特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反而加重了维特的心理负担,让维特承受巨大的压力。维特最终选择了逃避,用自己的智慧欺骗了所有的人,装成傻瓜来减轻压力。
其实维特最终选择“飞”出窗台,跳下楼去,不仅仅只有家庭的压力,来自学校的压力也是无处不在。因为智商的出众,维特提早接触到成人教育。仅仅十二岁的维特却学着高中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维特穿着与自己年龄不符的西装,被人称为“小教授”,甚至可怜虫。那些学生总是嘲笑他,捉弄他。维特却总是面无表情地从他们身边走过,独自“享受”这种学习环境。后来母亲想为维特换一个钢琴老师,这个钢琴老师是世界名师。母亲带维特去拜访这位老师,最后还是这位老师给了我们答案。
当母亲命令维特去弹奏钢琴时,维特拒绝了。母亲要求维特为自己弹奏一曲,维特还是选择了拒绝。这时那位钢琴大师说道:“不,你是为了自己而弹。你要选择为自己而弹奏,只有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弹奏完美的曲子。”
学习也是如此。家长要知道,再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满足孩子。而最佳的学习环境是不去强迫孩子,减少给孩子的压力,让孩子能够轻松学习,没有烦恼,自愿地为自己而努力奋斗,这种精神上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拥有最佳的学习环境。
4.面对天才少年的教育困惑
在幼儿园里,同学们都在玩耍,一起唱歌跳舞,只有维特一个人坐在一旁自娱自乐地下国际象棋,无聊的时候就翻看大字典,给同学讲全球变暖,最后说大家都会死,吓得所有小朋友嚎啕大哭,很多家长打电话抗议。老师又告诉维特的妈妈,维特从不叫自己“老师”,总是喊自己“不倒翁”。维特的母亲笑着解释:“因为维特很喜欢不倒翁,所以才称老师为不倒翁,这表示对老师的一种喜爱”。
天才宝贝的智商与实际年龄往往不符,这就导致了与同龄人沟通上的问题。而维特的母亲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维特的钢琴天赋上,而导致了维特从小就与同龄人之间产生了隔阂。
家长不能光注重对孩子天赋的培养,还要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最基本的礼貌与尊重。要告诉孩子,称呼不能乱用,更不能给人起外号,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维特是一个天才,而天才往往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但是他们会有比正常人还要痛苦的时候,那就是不被人理解时。
在成人音乐学院的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让所有同学演算出来。同学们都在埋头使用计算机计算,老师看到后告诉他们,禁止使用计算机。这时,数学老师看到了维特,只有他一个人悠闲地坐在课桌前,翻阅报纸。老师就问他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多少,同学们这时都停止了演算,纷纷用嘲笑的目光看着维特,等待着维特出糗。而维特则抬起头来对着老师说:“我不知道,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算一下”。维特思考不到三秒钟,就给出了一个答案。老师听到维特的答案,再看课本上列出的答案,无奈地说维特答对了,但老师补充了一句:“但你的傲慢侮辱了我的智慧”。维特不仅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反而不屑的对老师说:“不过您这么说,表示在场至少还有两个人拥有智慧”。老师听到后气急败坏,把维特赶出了教室。
“维特总以一些惊人的话语来顶撞老师,这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不满,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教导维特。”校长对维特的母亲如实说道。校长希望维特退学,转到更好的学校去,而维特的母亲并不希望孩子受到非常特别的教育。校长没有办法,只好告诉维特的母亲,让维特提前参加毕业考试,通过考试后早点毕业。
因为没有人理解维特,维特也只愿意和爷爷呆在一起。爷爷能看出维特的困惑与反抗,并总能说出一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去开导他。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特别是对待聪明的孩子,真是又惊讶又喜悦,总想把最好的都留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可是当面临孩子给出的难题时,家长又陷入了教育的困惑中,难道我这种教育方法是错的吗?有些家长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拿天才的标准去培养,会给孩子很多鼓励和赞扬,好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走上天才的道路,拥有卓越的成就。
影片中维特的母亲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全心全意教导维特,可最后维特得到的是不被人理解,十二年来除了爷爷外再也没有一个知心朋友,连同龄的玩伴儿都没有一个。总能看到他孤单一人行走,弹琴。他似乎总是一个人,是他不愿意与人交往吗?六岁的维特轻而易举地就与自己的保姆成为了好朋友。那是什么?是母亲逼迫维特学习时所形成的一个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家长要知道,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孩子很容易变成某个领域上的卓越天才。而一个身心不健康的天才,往往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历史上有很多不被理解的天才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例如商业天才吴志剑。
家长在引导孩子往天才方面发展时,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对待天才儿童时,更不能强迫,要让孩子自愿地去学习,这比强制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与孩子多做一些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消除内心的困惑。不要因为孩子的与众不同而让他接受不属于他本身的教学环境,如果不能避免,也要事先与孩子商量,劝说孩子,不能强求。
天才儿童之所以不被人理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自己的观点。家长要引导孩子理解别人的想法,而不是轻视,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天才并非怪物,除了智商高一些,比别人聪明一些,也会有正常的心理需求,也会渴望友情,渴望精神上的满足。
父母要秉着启发孩子的原则去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维特弹琴不是想要成为音乐大师,他只是喜欢音乐。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肯定会在音乐上有所造诣。母亲如果只是引导他好好学习音乐,不去逼迫他,维特自然而然就能成为出色的音乐家。正是强迫式的教育,让维特宁愿选择逃避,也不愿衷于自己的最爱。
5.激发天才少年的多元潜能
维特不仅在钢琴演奏上有过人的天赋,他还表现出高超的数学能力,不仅如此,在科学与飞行上也展露了过人的智慧。
维特为了逃避母亲给的教学压力,制造意外封闭自己的大脑,欺骗了所有人,让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变成了普通少年。可是好景不长,维特发现父亲的公司出现了危机,股价会跌入谷底,这将牵连家庭的经济状况陷入窘境。维特决定偷偷地帮助父亲。他和爷爷商量,以沃夫博士的名字开了一家公司,公司里只有自己和爷爷两个人,这个沃夫博士立即成为股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爷爷去世后,维特找来自己的干妈,希望她能当自己公司的总裁,帮忙收购父亲的公司,并聘请父亲做公司的总裁。维特的干妈得知传说中的沃夫博士竟然是自己的干儿子,不由得笑了起来,答应帮助维特。
当维特收购完父亲的公司,并让父亲坐上总裁的位置后,就踏上了去爷爷家机场的路,这也是影片开头的一幕。维特不顾外面人的呼喊,发动引擎,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而维特的父母从爷爷的遗书中得知,一切都是维特装出来的,爷爷希望父母祝福维特,而不是压迫他,让维特自由地勇往直前。
当观众以为这就是结尾时,才发现后面还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维特飞了很久,降落到一大块草坪上。原来维特飞到了钢琴大师的住所,维特的生命离不开钢琴。在影片结尾,维特演奏着优美的旋律,专心投入到音乐之中,结束之后,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部电影的主人翁维特具有多元才能,他既有音乐天赋又有数学才华,还热衷于飞行。像维特一样,现在的孩子也会有多项才艺,他们不仅在某个领域出色,也会在其他领域有不错的成绩,这就是多元化能力。
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多元化潜能。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有巨大潜力的,而目前我们使用的或者开发的却非常少,普通人只开发了大脑潜能的2%~4%,而天才也只开发了5%~6%。
每个孩子的体质和天赋不一样,多元化的潜力也就不同。有些孩子不仅画画好,跳舞也跳得非常棒,而有的孩子作文写得好,游泳也非常棒。这就是孩子具有多元化潜力的表现。
面对社会不断的进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的孩子不单单只需要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艺,而是要发展多方面的优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父母都希望挖掘孩子多元化的潜能,当孩子某一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后,家长就强迫孩子往这一方面发展,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潜能。
影片中的维特并不是用钢琴解决了家庭危机,而是运用超高的数学头脑,变成了股市神算,才化解了家庭的危机。把维特带入钢琴世界的也正是他对飞行的热爱,维特感受到自由翱翔的魅力之后,身心终于得到放松,压力也终于随之摆脱,才会进入梦想的殿堂,去弹奏自己热爱的钢琴。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一项优势能带来更好的前途,而放弃另外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优势,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多与孩子做运动,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就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体育活动,全身心地投入运动中,比如踢足球、打篮球。
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音乐的生活环境中,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看一场演唱会,让孩子陶冶情操,感受音乐的魅力。
多与孩子下棋。有研究指出,爱下棋的人逻辑思维能力通常比其他人更强。下棋的过程能让孩子开动脑筋,会激发大脑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更好地挖掘孩子的潜力。
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写字,用右手吃饭,这说明人们习惯用左脑思考,因为左脑掌管着人体右边肢体。家长可以教宝宝左右开工,教会孩子灵活运用双手,平时用右手做的事情,让宝宝尝试用左手去做,左右手灵活运用才能保持左右脑的平衡。
右脑被称为艺术之脑,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源自于右脑。家长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色彩斑斓的图片,让孩子用图片上的人物来讲述一个故事,从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例如捏橡皮泥、剪纸等等。
激发孩子的多元化潜能,让孩子擅长多个领域,不仅能使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能使孩子拥有更多的优势,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