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挫折。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因为当你拒绝让孩子接受挫折的时候,也就拒绝了成长,拒绝了成功。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老师。
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孩子。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
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上述现象被教育心理学家称为“甘地夫人法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若能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父母不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使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但这种教导要从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直面挫折的意识和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还孩子以生活的本来面目,让他明白:只有敢于直面挫折,才能够距离成功更近。
心理专家解析:遭遇挫折,孩子才会变得坚强
如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生活在比较幸福的环境中,几乎没有挫折可言。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接触的人和事增多,他们脆弱的心灵就承受不了挫折的打击,变得自卑、孤僻,丧失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父母仅仅在思想上对其教育是不够的,应给机会让其亲身体验生活、体验挫折,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正常心态,让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
赫赫有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时候是在温室中成长的孩子。他出生时,他的父母已经四十多岁了,因而对他宠爱有加。这使他养成了一意孤行的性格,做事也常常不能专心致志。
松下七岁那年上了小学。顽皮的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哭哭啼啼成了家常便饭。
一天,他的父亲带着一把铲子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他走在田埂上,看到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是诧异。但是父母都不在身边,即使难走他也得过去啊!当背着书包的他摇摇晃晃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哭啼啼着回家。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面带神气。父亲坐在一旁夸他勇敢。妻子对丈夫的举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路上,他左顾右盼,他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所以才能走得平稳。”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设置一些他能独自跨越的障碍。如果你一味地给他提供顺境,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产生种种意想不到的后果。挖断孩子顺利前进的路,培养他们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们今后的人生就会少些失败多些成功。
父母错误做法:怕孩子吃苦,对孩子娇生惯养
有许多父母总是怕孩子吃苦,从小对他们娇生惯养,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还有的父母总是尽可能地排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例如,孩子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被一块小石头绊倒了,很多父母总是把小石头捡起来扔得远远的,做的过程中还不忘说:“让你绊倒我们家宝贝,看我不揍你”。这个时候,大多数父母不是教孩子如何去清除路上的障碍,而是自己帮孩子去清除。结果,孩子从小不但吃不得苦,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稍稍遇到一点挫折,他们就会不知所措。
心理专家建议:不妨给孩子制造点小挫折
近年来大量的社会调查表明:现代孩子的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任性、自私、孤僻、懒惰等心理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家庭“给予”他们的太多,他们遭遇的“挫折”太少。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就不妨像松下幸之助的父亲一样,偶尔给孩子制造一点儿小挫折;同时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意志和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
(1)正确的教育态度
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碰伤或受挫的时候,不要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应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站起来,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指导孩子,并在关键时刻指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2)正确认识“失败、挫折”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永远不再尝试。因此,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伟人直面失败的事迹,告诉孩子失败不可避免,失败背后的意义是吸取经验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一点小挫折都承受不了的人,他的人生里注定不会有成功。
(3)让孩子体验挫折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经历挫折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挫折,提高孩子的受挫免疫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能力,也让孩子明白,很多时候过程重于结果。
(4)让孩子适当受一点批评
有的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错事,都不批评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不能接受一点批评,一旦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批评就哭闹、不吃饭或不上学。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让孩子懂得犯了错误没什么,只要肯改正就是好孩子。必要的批评能使孩子在悔悟中锻炼承受力,同时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