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知识一点通
49198500000066

第66章 常见五官疾病

鹅口疮

鹅口疮就是俗话说的“白口糊”,又名雪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称为白色念珠菌,是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在口腔颊部、舌背、牙龈及上腭等黏膜处,呈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本病初起时呈小片状,后逐渐融成大片,不易拭去。一般无身体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等。为预防这种疾病,可在分娩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婴儿乳具应严格消毒清洗。孩子生病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已患有鹅口疮的患儿应给予5%的碳酸氢钠清洗口腔,每日2或3次。之后给予制霉菌素12.5万U或l%的甲紫涂口腔,每日2或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耳部疾病,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或炎症引起。中耳炎可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类,其中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俗称“耳底子”。人耳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组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症性病变。因儿童抵抗力低,中耳周围骨壁薄,有的部位还有未完全闭合的骨缝,且通向咽部的咽鼓管较成年人的短、粗、直,这些结构上的弱点都是造成中耳炎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正常的中耳及咽鼓管黏膜有分泌黏液的一种细胞,上皮表面细胞还有纤毛运动可将细菌排入鼻腔,当有炎症时,可使咽鼓管发炎和阻塞,细菌乘虚而入,易引起急性炎症。一旦有脓液从外耳道流出,说明鼓膜已穿孔,形成了化脓性中耳炎。当婴儿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受凉、受潮或患有心脏病、肾炎、结核时,都可诱发中耳炎。引起中耳炎的细菌多为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患各种急性传染病或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有鼻炎或鼻窦炎时,若擤鼻方法不正确,或游泳时呛水,都可通过耳咽管的途径导致中耳炎。婴儿平卧吃奶时,乳汁流入耳中,细菌可直接到达鼓膜。也有细菌从血液循环侵入中耳的情况,多见于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等,这些都可引起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是特效治疗,应选择敏感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多为静脉滴注,因为这样可以使药物更快到达病灶。滴耳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可使药物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滴药之前应将病儿的胳膊和腿扶好,可侧卧于床上,也可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婴儿可由父母抱在怀中,左手扶住头部,右手及臂部抱住病儿的躯干和双手,两腿夹住病儿的双腿。

婴儿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如果有脓,应先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清洁耳道,然后再滴药。周岁以内的婴儿可拉耳垂向下,儿童应拉耳郭向后上,滴药后可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促使药液流入鼓膜区,如鼓膜已穿孔,药液甚至可以流入中耳腔,这对治疗十分有利。病儿滴药后要侧卧,不要马上站起来,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在滴药前还需注意: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过冷宜稍加温,以免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经常保持耳道及耳郭的皮肤清洁,应用棉棍或消毒脱脂棉蘸清水擦洗。感冒后不要给孩子用力擤鼻涕,如发现耳道流水,孩子哭闹,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外耳道内也是皮肤结构,所以也会出湿疹,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耳腔、耳郭后沟,也可蔓延到外耳道或耳周皮肤。它同皮肤湿疹一样,同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化脓性中耳炎的脓、眼泪、汗液都能浸渍外耳道皮肤,从而诱发外耳道湿疹。凡是能诱发皮肤湿疹的因素都能诱发外耳道湿疹,如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吃牛奶后就会引发外耳道湿疹。不少物理和化学刺激也会成为重要的诱因。

患外耳道湿疹的婴儿很痛苦,因它以严重的瘙痒和容易复发为特点,婴儿不会诉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睡眠不好。儿童可诉说并表明有耳鸣及听力减退现象。急性期有烧灼感,继发感染时有疼痛和发热现象。局部可见到红斑和米粒大小的丘疹,随后出现小水疱,如有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如抓破则可形成黄褐色痂皮,痂皮脱落形成溃疡。以后则表现为皲裂、脱屑、结痂、外耳道皮肤增厚,严重的可使外耳道变窄,出现耳鸣及听力障碍,有时鼓膜也会充血增厚。

同皮肤湿疹一样,治疗此疾病要从调整饮食入手。如对牛奶过敏就要尽早增加辅食,以期早日用饮食代替牛奶,从而去掉过敏因素。患儿要多吃水果及蔬菜。较干燥无渗水者,可用10%~15%氧化锌软膏、抗生素与可的松软膏外涂。有少量渗液者,可用甲紫水溶液或氧化锌糊剂等外用。渗液较多者要用硼酸水或生理盐水、雷夫努尔液湿敷或用中药煎水湿敷,还可用艾卷炙。待渗水减少后,可用上述药物涂抹。遇渗液过多,可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感染明显者,要使用抗生素。

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要给病儿勤剪指甲,以防抓破外耳皮肤,引起继发感染。患化脓性中耳炎时要经常清除脓液,减少脓液对外耳道皮肤的刺激,以免诱发湿疹。

鼻炎

鼻炎可分为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三种。婴儿中最常见的是感冒所引起的鼻炎,也就是急性鼻炎。起初是鼻塞、发烧、流鼻涕,甚至打喷嚏。流的鼻涕最初像水一样稀、透明,若病情没有好转,鼻涕会逐渐变黏,像黄绿色的脓一样。一般持续时间不长,而且都可轻易治愈。

婴儿慢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急性鼻炎如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则会演变成慢性鼻炎。另外,环境因素、鼻腔用药不当、某些慢性疾病都可引起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特征为阵发性打喷嚏和流出像水一样的清鼻涕,还有鼻塞,有时还流泪,并发眼部充血、红肿、眼屎多等症状。

另外,两岁以前的婴儿受寒冷刺激时,会引起反应性的鼻炎,且会流鼻涕。但采取适当保暖措施后,病情就会好转,这是因为鼻黏膜较虚弱所致,此种情形并不需要特别治疗。

婴儿患急性鼻炎时,父母需注意给其保暖,同时服用抗组胺药,并保证室内湿度、温度,最好能以水蒸气提高室内的湿度。鼻涕太多时,可用吸管吸出。鼻塞时可用棉棒蘸取橄榄油将其除去。若效果不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鼻药。家长不可擅自乱用市场上的滴鼻药。患慢性鼻炎时,必须养成经常按摩鼻部的习惯。

下面介绍一下治疗慢性鼻炎的按摩手法:

(1)宝宝可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向上直推至发际,反复操作15~30次。

(2)以双手拇指从印堂穴沿上眼眶,分推至双侧太阳穴处,反复操作15~20次。之后,按揉太阳穴1分钟。

(3)以拇指指腹点揉双侧迎香穴各1~3分钟。

(4)以食指指腹在鼻两侧快速推擦,以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

(5)按揉双侧合谷穴各1~3分钟。

弱视

弱视是一种危害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是一种因弱视致使视觉发育紊乱的眼病,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五类: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这些弱视除后两种治疗效果较差外,前三种弱视若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都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包括后两种弱视在内,只要方法正确也是很有可能治愈的。

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近视在戴矫正眼镜后视力即可达到正常,不需要其他治疗。而弱视则不同,如不及时治疗(戴镜及弱视训练),患眼的视力将会永久低下。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关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早发现宝宝的弱视问题:

新生儿在强光下不会闭眼,或遇强光烦躁不安。

两至三月大的宝宝目光不能随玩具移动或反应迟钝。

四至六月大的宝宝眼手配合不佳,不能很好地取物。

一岁的宝宝不能准确地抓起小的物体,如黄豆等。

一岁以上的宝宝对颜色、图形反应较差,甚至目光呆滞。

大点的宝宝总喜欢近距离看物体,爱眨眼睛、爱眯眼等。

一旦宝宝被确诊为弱视,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药物来治疗,但至今为止对弱视的治疗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药物。家长可采用其他方法为宝宝矫正,一般应马上为宝宝配眼镜,并坚持每天戴,决不能时戴时摘;每年应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如眼镜不合适要及时更换。另外,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训练。平时让宝宝多做精细工作,如穿珠子、描画等。家长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让宝宝配合治疗,不要怕麻烦以致影响训练效果。

千万不要错过弱视治疗敏感期。专家提醒,对弱势的治疗,年龄越小越好。如果过了视觉发育敏感期,进入成熟期后,弱视的治愈率就会很低。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而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因此,弱视治疗越早越好。

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看同一物体,有内外、上下斜视两种类型。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当注意一个物体时,其中一眼的物体影像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另一眼的影像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就会出现复视。为了看清物体、克服复视,一眼影像便受到抑制,丧失了双眼单视功能与立体视,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斜视的治疗方法可因斜视的类别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

非手术疗法: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眼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儿童患了斜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孩子斜视要及时检查,如需要配戴眼镜,则应在18个月以上开始戴,内斜视如能及早戴镜治疗,既能矫正视力又能矫正斜视。不过一定要坚持长期戴镜,并要定期做复查验光,以便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配戴眼镜2~3个月后,即可看到效果。如需手术则应选在4~6岁时,因为此时双眼注视功能尚未完全定型。手术后配戴适当眼镜,或加以正规训练,可预防和恢复弱视,并发育双眼单视能力。6岁以后手术,多不能恢复正常的双眼注视功能,只能达到美观目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眼睛斜点儿没关系,长大就好了,或者认为孩子小戴眼镜麻烦,不如长大后再手术治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早期治疗斜视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主要是为了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倒睫毛

婴儿的倒睫现象很常见。由于婴幼儿脸庞短胖,鼻梁骨尚没发育完全,眼睑(俗称眼皮)脂肪较多,睑缘较厚,容易使睫毛向内倒卷,造成倒睫。一般的倒睫是无害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脸型的变长,鼻骨的发育,多数倒睫是可以恢复正位的,家长们不必为此太过担忧。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倒睫切忌家长自行拔除或剪去,因为拔除睫毛不当往往会损伤毛囊和睑缘皮肤,造成睫毛乱生倒长和睑内翻,而经剪切的睫毛会越长越粗。但是如果倒睫毛刺激眼球比较难受,甚至导致结膜充血、发炎则可以前往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