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争夺霸权。在楚国,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劝诫,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最后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慌忙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当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一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一边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便使屈原大夫的尸体免遭鱼儿的啃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楚国人民便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人晚上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苇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这种“角黍”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后来,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粽子发展到后来,不仅形状很多,而且品种各异。其中有一种九子粽,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所以在古代民间“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制作粽子的技术很早就传到国外,如缅甸、日本、马来西亚等国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