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确是这样,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但是,当面对错误的时候,有的人勇于承认,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有的人会为了逃避责任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我们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知过改过的好孩子。因此,我们就需要教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去掩饰错误。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怎样的过失称为“错”?怎样的过失称为“恶”?
在“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句教诲中,“非”即错误、过失,“名”即称为、属于,“错”即过错,“恶”即罪恶。如果我们不是有心、故意犯错,就称为“过错”;如果我们是明知故犯,就称为“罪恶”。
“错”和“罪”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首先要明确怎样的过失称为“过错”,怎样的过失称为“罪恶”。事实上,“错”和“罪”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心,在于我们心中的念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是故意做的,错事就只是“错”;如果我们是有意做的,错事就是“恶”了。
可见,一个人的所有作为都要看他的存心和做事的动机。从“无心非”到“有心非”这样的演变,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取决于一念之差,取决于存心和动机。
面对孩子的过失,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对于孩子犯下的过失,我们先不要马上火冒三丈,而是要静下心来了解一下他的存心和做事的动机。如果孩子是无意中犯下的过失,我们应该包容、原谅他。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水洒了一地,我们不要马上指责他,而是要原谅他的过失,要帮助他找到过失的根源,也许是因为地太滑了,也许是因为走路太快了。虽然孩子是无心犯下的过失,但是我们也要让他承担过失的后果。
如果孩子是有意犯下过失,我们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引导和帮助。也许,孩子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做的事情是错误的,这时我们需要通过讲道理或者是让他接受自然惩罚等方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也许,孩子明明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还是执意去做,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让他改正过失。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爱打人,给他讲道理他也不听,那么,当孩子再打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他的小手上打一下,让他感受一下被打的滋味。孩子都有同理心,当他感受到被打是一种不舒服甚至是疼痛的滋味时,他就不会让周围人感受到同样的滋味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打人了。
当我们懂得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孩子也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就不会感到委屈、不公平,而是会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感受,会更加尊重我们,会更加愿意与我们合作,进而接受我们的教导。而且,在无形中,孩子也学会了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
引导孩子宽恕他人的过失,并帮助他人改过。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对方犯下过失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我们应该让孩子拥有宽广的胸怀,如果他人的过失是不小心所造成的,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懂得理解、宽恕、包容他人。
比如,孩子在与朋友玩耍的过程中,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他的玩具,他生气地向我们倾诉,我们首先应该理解他的心情,认同他的感受,从而使他的不快心情得到舒缓,然后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他原谅他人。我们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肯定很难过,换做我,我也会跟你一样难过的。不过,他不小心把你的玩具弄坏了,也已经非常伤心了,如果你还不原谅他的话,他就会更加伤心,你也会因此而失去一个好朋友,这样值得吗?”但凡一个明理的孩子、一个接受过《弟子规》熏陶的孩子,都会选择原谅他人。
如果他人是明知故犯的话,那我们除了引导孩子宽恕他人的过失之外,还需要引导他帮助他人改过。比如,孩子遇到了一个经常骂人的朋友,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帮助他。告诉孩子,可以心平气和地劝导他,把骂人的利害关系告诉他。如果孩子没有能力去帮助他,我们可以指导他去寻求老师、长辈的帮助,从而帮助他改掉骂人的坏习惯。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改过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经之路。
在“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句话中,“辜”即罪、过失。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害怕犯错误,而是要能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这样一来,错误就会渐渐消失,而我们也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但是,如果我们故意掩饰自己的错误,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古人非常重视改过,认为改过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经之路。一个人只有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
我在前面提到过一部经典《了凡四训》,这部经典上有这样一句话:“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获得福分、远离灾祸,不要先想着如何行善,而是先要改正自己的过失。事实上,改过就是最大的善。正如《左传·宣公二年》中所记载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过失、不改正过失。
作为成年人,我们面对自己的过失,有时候因为碍于面子或者害怕让他人知道,会去掩饰自己的过失,甚至找很多理由来搪塞;作为孩子,面对自己的过失,有时候因为害怕受到责备或惩罚,也会故意掩饰。结果,这样一来,我们不但没有改正过失,反而更加重了过失,就等于是错上加错了。
其实,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于承认过失并改正过失。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或是自己所做的不对的事情,并尽心尽力去改正,就一定能把过失改正过来,以后也不会再犯类似的过失了。其实,这就是人生的进步。
一般来说,孩子都会因为害怕受到我们的责备或惩罚而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失。所以,当孩子犯下错误时,我们不要一上来就责备他,更不要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之前就惩罚他,而是需要心平气和地引导他。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掩饰自己的过失比自己犯下的过失本身更严重。然后,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彻底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最后,我们要时刻提醒和帮助孩子改正过失。这样一来,孩子就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过失了。
引导孩子做到“知过—悔过—改过”。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在“知过—悔过—改过”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提升的。《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一个人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要懂得忏悔,也能补救。因为当一个人能忏悔自己的过失时,他就生起了善心,那过去的罪恶也就烟消云散了。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懂得忏悔自己的过失。但是要想悔过,必须先知过。这就需要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就是《弟子规》。当孩子做了某件事情而不知道是对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对照《弟子规》,看看是否符合《弟子规》的教诲。当孩子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违背了其中的某一条时,他自然就会忏悔自己的过失,然后根据这一条教诲所蕴含的智慧来帮助自己改正过失。
比如,孩子总是挑食,我们可以引导他对照《弟子规》,他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做到“对饮食,勿拣择”。只要对自己的坏习惯或是错误表示忏悔,并下定决心落实“对饮食,勿拣择”,他就能真正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改过需要发三种心:知耻心、畏惧心、勇猛心。
在《了凡四训》中,其中的一训专门讲“改过之法”,重点讲到了改过需要发三种心:耻心、畏心、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三种心,便能改正过失,就像寒冰遇到了春日一样,必定能融化成水。
知耻心,就是当孩子做了错事后,他会感到良心不安,也会感受到这样做令父母蒙羞,正如《弟子规》前面所讲的“德有伤,贻亲羞”。当孩子常怀知耻心时,他就会采取行动去改正过失。而知耻的人,就已经接近勇敢了,正所谓“知耻近乎勇”。
畏惧心,就是当孩子想要做错事或者是做了错事后,他会感到非常害怕。这样,当孩子做事之前,他就会谨慎、认真地思考:可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当孩子常怀畏惧心时,他就有了自控力,从而使自己不敢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为,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有一条道德的准则在时刻警示着他。
勇猛心,就是孩子在改过的时候需要有坚定的毅力,需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一般来说,当事情过去之后,孩子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的过失,那么他的坏毛病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孩子只有常怀勇猛心,才能勇敢、果断地尽力改正自己的过失,才能真正实现“归于无”。
当孩子犯下这样或那样的过失时,我们首先需要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让他知道过失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从而激发起他的知耻心和畏惧心。然后,我们需要提醒、帮助孩子持之以恒地改正过失,不让他放过任何一个小过失,督促他成为一个有过即改的好孩子。当然,对错误最好是“后不再犯”,就像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那样“不贰过”。
教子箴言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犯错—认错—改错”的过程,正是这样的过程让孩子成长起来的。虽然错误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有心还是无心犯错,只要犯下错误,就要勇于承认、勇于改过。如果孩子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错误,那就是错上加错,久而久之,孩子离“本善”就会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