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血/从他的臂上渗透了绷纱布/依然一滴一滴地/淋滴在祖国的冬季的路上//就在当天晚上朝向和他的舁床相反的方向/那比以前更大十倍的庄严的行列/以万人的脚步擦去了他的血滴所留下的紫红的斑迹”。
战争的场面之中充满了坚定而壮烈的情绪,一个兵士的受伤或战亡的伤痛汇入了民族解放战争庄严的不断壮大的行列,使这首诗的精神内涵得到很大的扩张。
尽管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是如哀歌一般缓慢的诗的节奏,带着沉重的压力,使我们感到透不过气来,这是因为扑面而来的是诗里弥漫着的那种铺天盖地的战争的严酷气息。
“我们躺着,心中怀念着战场/比怀念自己生长的村庄更亲切/我们依然喜欢在/烽火中奔驰前进呵”。
这里没有一点消沉和哀伤,躺在医院里的这个兵士,从生命中升华出来的感情,并非如有的论者所说这首诗不符合中国兵士的思想实际。残酷的战争中常常能从生命里闪现出绚丽的智慧,《战争与和平》里就有不少令人惊异的诗意的描写。作者在这首诗里写的是一个死在第二次的兵士的精神状态,但是我觉得这第二次奔赴火线战死的悲壮的故事,似乎潜含着诗人本人当时的某些生命欲求,他曾经度过与死相似的被长期囚禁的日子,渴求为理想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向太阳》的最后一行诗“我甚至想在光明的际会中死去……”是同样真诚的感情。无论如何不能把这种多少带有一点浪漫色彩的情绪看作是消沉的吧?
第十章《一念》,曾是有争议的一章,这一章写的就是上面所说的一闪现的绚丽的智慧火花。不论从思想的深度和艺术浓度来说,是全诗的精神支点。由于有这一章精辟而隽永的一些诗句,使全诗显得更为丰厚而光亮。这一章的确蕴含着作者本人对人生价值的一些思考。把人生、生与死、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规律,综合在一起进行哲学的悟解,这在当时艾青的创作中是罕见的。
由于每一章诗具有独特的场景和逐渐演进的情绪,使这首叙事长诗显得在情感和节奏上波澜起伏,取得了类似蒙太奇的那种画面转换的效果。章与章衔接很自然,毫无断裂的感觉,全诗的语言都是采用朴素而流畅的口语,没有一个陈旧的死的文字,都是作者创作这首诗时自然地创造出来的,它们只适合这首诗的情韵,或只是这首诗的一次性语言,它们是一种沉沉的悲壮的决不可大声喧哗的庄严的感情。
作者依然是用异常平静的语言写下这首诗的最后四行:
“在那些土堆上/人们是从来不标出死者的名字的/——即使标出了/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一个无名英雄的坟墓,一个没有名字的为了民族解放而战死的兵士的坟墓。希望一代一代的读者向它深深地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