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都让汤一介对北大充满了怀念。而他不愿意离开北大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他要成为一名哲学家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从中学就对哲学产生了一种情感,开始有了做“哲学家”梦想的汤一介,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入北京大学,努力学好哲学,做一名哲学家。但这时他只能服从党的安排。
两个月后,汤一介被留在了市委党校成为一名教员。但在汤一介的心底深处,他仍然渴望回到北大读书,做“哲学家”的残梦仍在他的心中。
这年的暑假,汤一介收到了北京大学的毕业文凭,而他的心中仍然为自己没有读完北大哲学系的最后一学期课程而深感遗憾。
12、走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
在研究哲学的道路上,可以说在汤一介自1949年做出了留在新中国北京的重大选择时,他就已经开始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对于青年汤一介来说,走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也绝不是偶然的。回顾汤一介的成长道路,从少年时期开始对革命圣地延安的追求向往与博览群书的勤奋阅读,到他在青年时期在阅读中积极探索人生时产生的“爱国家、爱人民”、“忧国忧民”,一心报效祖国的浓厚的儒家思想,都可以说是他的思想基础。而在这个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在少年时期走过的战争年代以及青年时期所亲历的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化。
汤一介出生在一个生活富裕、衣食无忧的家庭,因而在他上小学和中学时期爆发的抗日战争对他的思想冲击最大。少年汤一介虽没有亲临抗击日本鬼子战场的枪林弹雨,但是他经历了与父亲离别、与家人辗转流离的战争动乱,他亲自感受到太阳膏药旗下持枪日本兵盘查的亡国奴的耻辱,也亲眼看到了他的两个南开中学同学傅全荣和于豪达积极抗日参加远征军,却落得流落昆明街头无处栖身的悲惨境遇。而大哥和大妹的死亡更是激起了汤一介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激愤。
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汤家一家人就不会离开北京遭受战争的动乱,汤一介的大哥和大妹,一个朝气蓬勃积极爱国的大学生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的生命就不会被吞噬。每当想到这里,汤一介就对万恶的战争,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了一腔怒火。
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年汤一介更是亲眼看到了国内动荡的时局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战争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这些更让他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失望。而解放战争的胜利,则使他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特别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汤一介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也不会受到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欺侮和压迫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再也不会受到外国人的侮辱。中国的土地上再也没有什么西洋人和东洋鬼子作威作福,再也不会有让中国人民倍感耻辱的“沈崇事件”。
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影响青年汤一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从古到今,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历来都具有一种特殊的“爱国主义”情结,因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当时和汤一介一样的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被环境吸引,自愿的或半自愿的接受马克思主义。
还有一个直接影响青年汤一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那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些共产党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新中国成立后,汤一介亲眼看到那些和人民解放军一同进城的衣着朴素的共产党干部,他们工作积极热情、待人亲切和蔼,特别难得的是这些共产党的干部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从不高高在上,更不搞什么特殊化。比起那些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老百姓鄙夷、唾骂的国民党接受大员,以及他们那一张张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只知道抢房子、抢汽车、抢金条等等的腐败和丑恶的嘴脸,这些新政权的共产党干部的自律廉洁让人感觉到真是有天壤之别。
而在调到市委党校担任教员时汤一介接触的一些一心为公、朴素廉洁的共产党革命老干部,更让他受到“直观”的影响。比如他所在的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那位校长,虽然已经是加入了共产党20多年的老革命,但是在汤一介的眼里,这位革命资历深厚的校长却从不摆架子,更不搞特殊化。虽身为市委党校校长,但他住的房子和普通教员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吃饭也是和大家在同一个食堂。校长虽然吃的是中灶,汤一介和一般教员吃的是大灶,可是汤一介看到,校长的中灶与教员们的大灶差别也是很小的。至于说在穿戴上,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上至校长,下到每一个教员,大家穿的衣服没有什么区别,几乎就是清一色的中式制服。就是抽的烟,也和普通老师抽的没有什么不一样。
那时的工资待遇也有它历史的特殊性,建国初期,每一位国家干部都没有工资,实行的是供给制,所以不论职位,每人每月生活费都相差不多。当时的生活虽然很清苦,可是上上下下所有人都不以此为苦。这些种种被汤一介看在眼里的共产党干部的朴实良好的形象,无疑使青年汤一介更加坚定接受马克思主义,走革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决心。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新中国受外来的苏联文化影响至深,这也是汤一介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仁不让地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分子。因此在各方面都毫无保留地向这个阵营的“老大哥”苏联积极学习。最明显的,就是当时大量的苏联早期电影和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广泛流传。这对于中国人民,特别是对于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来说,无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像当年在中国上映的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和《蜻蜓姑娘》等,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影片中那位扎根乡村的女教师所表现出的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还是《蜻蜓姑娘》中的那位姑娘对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和开朗的性格,都使得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热爱生活、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而一向喜爱阅读的青年汤一介更是在这个时期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等不少苏联小说。这些文学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广大青年为了保卫祖国,不惜流血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与德国法西斯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而作品中对苏联当代青年热爱祖国、忠诚共产主义理想的歌颂,更是深深影响了一大批积极上进的中国青年。
还有那本曾经为汤一介和乐黛云传递爱情信息,对汤一介产生极大触动的由著名的捷克共产党员伏契克写的《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汤一介捧在手里阅读的。
这些来自当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文艺作品无疑深深涤荡了那些追求进步、一心报效祖国的新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的灵魂,因而青年汤一介体会到,读过了伏契克和这些苏联作家的文学作品之后,好像自己的思想突然开阔了,因为自己过去不过是在一个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中,而伏契克和这些共产党人才是真正在为他人、为理想、为了一种崇高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以至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些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时刻都在激励着汤一介,正是在他们这种精神的感染之下,青年汤一介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一种“新的事业”中去了。他不仅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且还当了北大青年团干部,做了许多社会工作。
这时的青年汤一介追求的是,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要像伏契克那样,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理想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