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没有目标,就像船少了舵”,这句话出自苏格兰史学家与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的笔下,距今已有大约200年左右。而在近代的宗教类、科学类以及一些通俗读物中,也在关注“人生目标的重要性”这个话题。例如教会领袖里克·沃伦(Rick Warren)在他的书《标杆人生》(The Purpose-Driven Life)中所阐述的宗教学观点——“我们活在世界上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找到上帝赋予我们的目标”,1吸引了一大批的读者。沃伦对于目标的看法,源自于他基督教的信仰,但他的书影响力之广已经远超宗教类读者的范畴,这本书里还包含了很多关于“目标对于个人的意义”的洞见。沃伦很有说服力地指出,目标能带给我们的生命一种“能量”和“复原力”。持续不断的能量正是源自目标当中的信念所带来的激励;而不断增强的复原力则是源自于超越个人私利之外的坚定的奉献精神。这种坚定的奉献精神抵制了我们自私自利的破坏性倾向。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脑、行为科学甚至医学研究对于“目标”及其相关的概念(如“意义”“方向”“终极的关注点”)以及它们对于人生幸福的作用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感”和他几乎所有层面的幸福都密切相关。例如最近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注意到或者投入到与目标有关的活动时,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会有强烈的反应。当人们在从事一些被视为是“目标所驱动的活动”时,2大脑里掌控“社交与道德判断”的特定神经网络就会被激活。关于老龄化的研究显示,预测一个人在老年时候是否会健康快乐,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看他是否有持续的目标感。3通过对“有精神健康问题”和“身体残疾”的人的研究发现,帮助他们寻找到目标感,有助于他们战胜心理上的缺陷。4这些研究意味着“倾向于从事有目标感的活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它在赋予我们能量以及指引我们做出多数人生重要选择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心理学领域,一直以来有非常多的关于“目标”和“意义”的研究,也有一个强有力的实证研究案例来支撑卡莱尔的说法——目标正如那个舵,能够保证我们精神上的航向正确。有趣的是,那个案例是由很多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凝结而成的。
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目标的作用”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受一本书——《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影响,这本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由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犹太大屠杀的幸存者)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所著,出版于1946年。纳粹谋杀了弗兰克的太太、父母以及祖父母,弗兰克本人也被囚禁在集中营长达三年之久。作为集中营的一个囚犯,他受尽了奴役、折磨和饥饿,以及其他极度艰苦的条件。他发现,唯有下定决心从这些苦难当中找到“意义”(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对他人可能会有教化意义),他才能活下来。
弗兰克紧紧地握住他写的手稿,像抓住一个救命筏子一样。此书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他观察了那些自身持有“目标信念体系”(比如有“宗教信仰”或对人类的进步有“坚定信念”)的囚犯,发现他们比那些只是想勉强度日的囚犯有更多的可能在集中营的艰苦环境中存活下来。他还发明了一种临床心理学的疗法,叫作“意义治疗”(Logotherapy),这种疗法是基于一个洞察:“目标”和“意义”作为抵抗沮丧及一系列焦虑失调症的保护性因素,能够有效地促进精神健康。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激进的想法,因为大部分的临床医师都被灌输了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神经官能性的疾病是属于潜意识层面的,需要通过深度的分析来治疗。弗兰克是心理学“认知革命”早期的先驱者之一,认知革命非常重视“推理心智”的作用,通过对“目标和意义的积极信念系统”的构建来建立精神的健康。
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则是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出发,认定“目标性”是成年人维持个体生命力的关键指标。他认为人们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着“务实的志向和目标感”,从童年中走出来。5从另外一个观点来看,社会心理学卡罗尔·瑞夫(Carol Ryff)和她的同事们曾经发布过一份报告,报告称“目标”“个人成长”“关系构建技能”“对人生的掌控感”以及“积极的自我形象”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强关联。瑞夫相信这些是构成幸福的核心要素,无论对于人的健康还是快乐都非常重要。6
新兴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幸福感的关键促动因素,也经常被称为“幸福学研究”。在这个研究中,“目标感”被放在了与幸福相关的性格特征列表中最显著的位置上。7这个新兴的科学领域建立在心
理学洞察、经济学研究以及大量有关“幸福”的研究结果(这个结果和之前人们对于幸福的直觉判断完全不同)的基础之上。其中一个让人觉得很有趣味、看似比较矛盾的发现是:那些最幸福的人,其实是很少花精力去追求个人享乐的。8事实上,人们热切追求的,以为可以感受到幸福的事情,其实跟幸福没有多大关系。例如“富裕”,仅和幸福有一点点关联。当然,一些非常贫穷的人除外,他们要依靠更多的收入来换取更多的食物、好一点的住所以及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同样,无论是“地位”、“荣誉”,还是其他想要努力得到认可,让自我感觉良好的东西,都无法让人确实明显地感觉到“更幸福”。这些“奖赏”所带来的心情上的改善通常是非常短暂的,一开始有一阵光芒,但很快就会褪去。
而真正能够带来幸福感的,是“投入”到让人觉得充满吸引力的、有挑战的、让人不可抗拒的事情当中,特别是当这件事情已经超越了小我,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种价值贡献的时候。9无论是投身于探索自然真相的科学家,还是投入到新形式的美学创作的艺术家,他们感觉最幸福的时候,就是正当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时候。
对崇高的目标追求,是另外一种主要的“投入”方式,崇高的目标可以驱使一个人让世界发生积极的改变。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研究了一些他认为非常“有生产力”的人,这些人努力想要让世界发生积极的改变,他们会高度投入到工作、对下一代的养育或对年轻人的教导当中。10他们期望有所传承,并关注未来一代人的幸福安康。换句话说,这些人就是目标感非常强的人。麦克亚当斯的研究表明,与其他成年人相比,这些有生产力的成年人身体更加健康,心理上也更有满足感;他们更可能参与公民活动,与家庭、教会以及政治团体的联结也更为紧密;他们会从很乐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并且也认为自己是高效率的人;他们倾向于把失败看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任由失败把他们拽倒,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健康的人生观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幸福感,而且也为个人成功创造了条件。事实上,一项针对享有盛誉的杰出成就者的调查更是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和普通大众的主要区别——他们发展出了高度的意义感,并将其应用到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当中。
最近,我和我的两个学生回顾了发展心理学中对于“目标”研究的科学文献,发现多项研究都证明了目标对于一个人青年时期的茁壮成长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个作用还一直延伸到青年期之后。11最近的一项研究特别让家长感兴趣,是关于目标在儿童的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个大型的研究项目中,心理学家邦妮·贝纳得(Bonnie Benard)指出,部分儿童可以从最严重的创伤和逆境中复原。12她发现那些在困境中能够迅速适应的儿童有四个关键的特质:目标感(超越当前,追求更长远的目标)、自主性、社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技能。在这四个关键特质中,我认为目标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正是由于目标感的驱使,孩子们才有了去构建其他几项特质的动机。贝纳得的这项研究对于当代的青年发展领域有深远的影响,而她关于“目标对儿童复原力的作用”的研究结果也被多次转载。13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目标能够帮助年轻人掌控他们的内心生活,包括控制那些不时从每个年轻人头脑里蹦出来的自我毁灭的冲动。神经病理学的研究证实了每个和年轻人相处过的人都感觉到的一点:年轻时期正是激情燃烧的时候,青春期突然猛增的神经元负荷给青春期的认知和情绪系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14结果就是青少年会把精力一股脑地投入到任何可能引起他们注意的事物上面,这就容易走向极端,有时甚至会让青少年做出非常危险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青春期对于自己或他人来说,都可能是有风险的。疾病和死亡率在青春期增加了200%,酒驾成为引发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还有其他一些荒谬鲁莽的事故也在高居死因榜单前列。这一切都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然猛增,青少年的激情放错了地方,所导致的悲剧性并且毫无意义的结果。
神经元的快速生长,引发了这些难以控制的情绪以及高风险的行为,然而也正是这些神经元,提升了年轻人的判断和理性分析能力。青春期早些时候的大脑发育,能够使年轻人拓展感兴趣的领域,还能够提升他们对某个兴趣的认真程度。年轻人是可以(的确能够)变得对弹奏乐器或编写电脑软件充满热情的,就像他们对酒后飙车的热情一样。问题就在于: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正如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所指出的那样。
这些燃烧的激情完全可以用在更健康的地方,服务于更高水准的目标。“激情”跟生理本能和原始的情绪要素同样,都根源于深层的大脑系统。但是“激情”会和人类最高层次的努力紧密相连:对“创意”和“理想”的激情、对“美”的激情、对“艺术”和“音乐”的激情,还有在运动、商业或政治上取得成功的激情,对人、事、物或爱好的激情等,都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超然的感觉。15
在本书接下来的几章中,尤其在第4章,我们将会看到拥有目标感的年轻人是如何将他们的激情转化为具有生产力的追求的,恰恰就是上文中达尔所建议的做法。
在顺境的时候,目标能够赋予人快乐感;在逆境的时候,目标能够赋予人复原力。这点对于人的一生都适用。青春期和成年初显期的人是最容易遭受“损害”的,然而,借由“目标”的存在,有目标感的年轻人(在后文中会看到一些案例)不仅可以规避自我毁灭行为的风险,更是可以展露出明显积极的态度,激发自己对认识世界的渴望。
通过把人们从自我的世界里带出来,带到可以被深深吸引的事情上面,“目标”可以把人引向一种自我满足。有了人生目标的人,会不再关注自己如何,而是沉迷于手头的工作或者待解决的问题。当他们集中全部的心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会发现自己其实拥有着以前从未认识到的能量:没有尝试用过的天赋潜能、新的技能、未开发的精力储备。当他们朝着目标迈进的时候,会有一种由衷的兴奋感,忘记每天的忧虑和痛苦,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忘记时间……总之忘记了物质世界里所有纷扰内心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正在经历着一种极致的感觉状态,也就是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称的“心流”状态。16研究结果已经很清晰了,全神贯注地投入有目标感的任务尽管可能感觉劳累,但它却能给人带来深深的满足感、幸福感以及兴奋感。
这里面有一个看似矛盾的地方是,为着目标竭尽全力、不求回报地奋斗,极少考虑个人所得,反而比以快乐本身为目标、热切地追求快乐更能通向幸福。自我沉溺和自我放纵并不是获取幸福的有效策略,到头来还是会感觉到空虚和懊悔,因为它们没有办法满足人类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深层的一种愿望——“过上有意义的人生”这一普世的渴望。此外,自我沉溺还会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专注于对目标的追求,能够带来情绪上的平稳,使得人生能够稳步向前。事实上,每个写过关于心理满足感相关文章的人都指出,获得心理满足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积极正向的心态”、“前行的方向感”以及“情绪上的稳定”三者的融合。
目标的征兆
究竟什么才是目标?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如何知道那就是目标呢?
每个词都可以有多种用法,但出于细致分析的考虑,有必要为“目标”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并一直沿用下去。一些人喜欢对于一个定义是否涵盖了这个词所有的含义吹毛求疵,但不能因此就不下定义,定义至少可以让我们对于所讨论的东西的认知从根本上变得更清晰。我在上文所提到,在对科学文献翻阅当中,我们发现在过去几年,有关人类发展的研究已经对于目标的定义大致达成了一致的意见。17经过我们对这些字句琢磨、精简过后,就有了下面这段定义:
目标,是为了达成一些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事情,而产生的稳定具有概括性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