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11

第11章 河姆渡遗址与中国史前农业(3)

1926年,布基在《我们的祖先》一书中,在综合考古学与人类学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新石器时代的四大特征:农耕、家畜饲养、制陶术、磨光石器。至此,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内涵被考古学界所认识。尽管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差异较大,但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总有磨制石器、制陶、农业和家畜饲养业这几个特征。

其中,农业和家畜饲养最为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人类从依靠自然转变为开发、改造自然,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转向生产式经济,从而开创了一个人类控制生物资源的新时代。食物的生产也许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作物和动物自己生长,但是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带来的效应是惊人的,它使人口和财富不断增加,也使复杂社会组织的产生、文明的起源、国家的形成最终成为可能。

二、中国史前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采集与狩猎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在长期的采集与狩猎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一些可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有些植物转化为栽培的农作物,有些动物也被圈养驯化为家畜,从而发明了农业兼家畜饲养业。

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出现与发展并不平衡。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2000-4000年,经历了近1万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其文化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或进一步细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四个阶段。与新石器时代的四分法相对应,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萌发期、确立期、发展期和兴盛期四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史前农业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基础,形成了南部稻作、北部粟作的两大系统。在两大系统交织地带,还形成了粟、稻混作区或粟、稻共生区,这个区域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晚期基本形成,大致范围东起黄河入海口,南以淮河为界,西至伏牛山与秦岭相接处,北达豫北地区。涵盖今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

1.史前农业的萌发期

中国的史前农业萌发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初期。考古发现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某些文化中,采集野生的谷物已成为人们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如距今2.8万至1.6万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遗址、沁水下川遗址中就发现过小石刀、石磨盘等可能与采集和加工野生谷物相关的工具。在距今1.4万至1.2万年左右,由于开始进入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禾本科植物也随之增多,此时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但因人口增加等原因,单纯的采集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人们开始了人工栽培谷物的实践。

目前发现的距今12000-9000年左右的考古遗址,大多具备了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如在广东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和广西柳州白莲洞等遗址,均出现了局部磨制的石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东贵德庙岩、河北徐水南庄头和阳原于家沟、浙江浦江上山等遗址,均发现了原始陶片;在仙人洞、吊桶环、玉蟾岩、上山等遗址还发现有水稻遗存。不过此时的原始农业尚处于萌发期,采集与渔猎经济仍占主要地位。

最初的谷物栽培是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方面,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例证:

过去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先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进行拔草作业,这样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以利作物生长。这一过程,似乎并不需要专门农具。仙人洞、吊桶环、玉蟾岩、牛栏洞等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址虽发现稻作遗存,但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这可能是当时种植水稻的方式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种植作物的方法相类似的缘故。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大源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两遗址相距约800米。遗址的时代跨度较大,下部堆积为距今约2万至1.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遗存,上部堆积为距今约14000-9000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存。遗址经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多次发掘,发现了包括石器、骨器、蚌器、陶片、人骨与牙齿、动物骨骼、水稻遗存在内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出土的陶片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器标本之一;出土的1.2万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也是现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两个遗址有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初期过渡的清晰地层堆积,这为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动物的驯化、陶器的发明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通过对两地植硅石分析,从中透露出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掌握人工栽培稻的漫长变化过程。旧石器晚期的吊桶环下层J~M小层和中层H、I小层内,已见少量的野生稻植硅石。吊桶环中层G小层内,骤然出现大量的野生稻植硅石。仙人洞下层也发现有野生稻植硅石。说明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人们曾大量采收野生稻,野生稻已成为其食源的重要部分。到新石器时代初期,仙人洞上层、吊桶环上层均发现了近似栽培稻的植硅石。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是吊桶环上层内,自下而上各小层的野生稻植硅石与栽培稻植硅石两者比例呈现出较有规则的变化。吊桶环E层开始出现栽培稻,其中E和D层的野生稻、栽培稻植硅石都较丰富,两者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这表明在有了栽培稻后,人们还继续采收野生稻作为食物的一部分,而绝不是一经掌握栽培稻生产就立即排斥利用野生稻了。结合E、D层中存在许多兽骨的状况综合考察,当时经济生活仍以采集渔猎为主。至吊桶环C层,栽培稻植硅石已占主要部分。B层出土的大量稻属植硅石,可能都属于栽培稻了。

参考吊桶环、仙人洞上层测年的跨度,栽培稻出现到基本取代野生稻而成为人们食物中谷物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估计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

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道县西北20公里寿雁镇。1993、1995年的两次发掘,出土了众多的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还发现了陶片及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石器全部为打制,基本上承袭了华南旧石器文化传统,未见磨制石器。其中,打制长条形锄形器是富有特征的新颖工具,它不只是供采集活动之用,也可能与原始农业有关。工具还有骨铲、角铲、骨锥、穿孔蚌器等。发现的陶片,制作粗陋,夹粗砂陶胎,器壁厚薄不匀,可能采用泥片贴筑法制成,烧制火候很低,已复原出一件敞口尖圜底的釜形器。野生动物骨骼计有哺乳动物类28种、水陆栖息鸟类27种、鱼类5种、螺蚌类33种,此外还有龟鳖类和昆虫类等动物遗存。植物果核40多种,其中可食用的有猕猴桃、野葡萄、朴树籽、梅等。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鉴定为古栽培稻,属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古栽培稻和原始的陶器,这是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两项重大发明,表明距今约1万年前的玉蟾岩遗址已完全进入新石器时代。

但从与文化遗物伴出的大量野生动植物遗存来看,当时经济生活以发达广谱性的渔猎采集业为主,水稻栽培刚刚开始,稻作农业尚处于萌芽阶段。

牛栏洞遗址位于广东英德云岭镇的狮子山南麓。1996年和1998年进行了试掘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动物骨骼遗存,也发现了少量的磨制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及人类的牙齿、骨骼等。遗址的年代约距今12000-8000年。在遗址第二、三期文化层(距今约11000-8000年)发现了非籼非粳的水稻植硅石。之前已知岭南发现史前栽培稻实物的年代较晚,遗址也较少,仅有广西资源晓锦遗址(出土稻粒年代约距今6000年)、广东曲江石峡遗址与泥岭遗址(距今约4900-4400年)。牛栏洞遗址的发现,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万年前,它对认识史前岭南地区水稻由采集到栽培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对探索中国栽培稻起源地也有重要意义。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浦江黄宅镇。2001年至2006年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面积共1600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文化面貌以大量的打制并有滚磨痕迹的圆石球、钝角长方体的磨棒、形制较大的石磨盘及夹炭红衣陶器为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在陶器胎土中也羼和有大量的稻壳、稻叶。这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稻作遗存,对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遗址内发现干栏式和基槽式两种房屋残迹,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房屋遗迹之一。上山遗存大部分处于新石器时代初期的后一阶段,年代距今约11000-9000年。其显示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原始农业已开始形成,人们已脱离穴居生活而专门营造住居房屋,并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耕聚落。

由上述数处典型遗址所揭示的文化特征表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已出现初步驯化成功的栽培稻。人们之所以要通过艰难持久的努力,选择把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获得较多较稳定的基本食物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人口增殖,获取食物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在天然食源较为丰富的地方,先民的食物需用量通过广谱的渔猎采集仍可保持原来的水平,但为了确保食物供给和改善生活需要,也可能尝试作物的栽培。在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单靠渔猎采集则难以保证有稳定、足够的食物来源,特别是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食物尤显紧张,会出现季节性的食物短缺现象,这可能是引发先民走上了驯化野生稻之路主要原因。

在华北地区,也已发现数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址,如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北京怀柔转年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等。这些遗址年代在距今1.2万至1万年左右。与长江以南同时期遗址相比较,这些遗址的自然类型都属旷野遗址而非洞穴遗址,但尚未发现房屋遗迹。目前资料所示,华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物陶器和磨制石器(或局部磨制石器)大致在同时期出现,或者先后出现而间距不长,不像华南地区不少遗址中这两种器物往往是先后出现并存在较长时间的间距。经济生活方面,渔捞成分明显低于华南,狩猎采集色彩更为强烈。这与这些遗址所在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关。燕山、太行山既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又使来自东南方的暖湿气流抬升遇冷而成为降雨。新石器时代初期气温转暖最为明显,降水量也显着增多,形成针阔混交林和草原(草甸)的植被景观,这为产生发达的采集狩猎经济,并由此出现先进的制陶、磨制石器等新技术提供了条件。如南庄头遗址,地处太行山东麓前沿,也即华北平原西缘古湖沼之滨旷野。1986、1987、1997年进行试掘和发掘,发现遗迹有5条灰沟、2座灰坑和2处用火遗迹;出土遗物有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针和少量的夹砂深灰陶片与夹砂红褐陶片等,还有鸡、狗、狼、猪、鹿等动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烧烤、切割的痕迹。

从出土遗物看,采集和狩猎经济相当发达,制陶、磨制石器也都已出现。

目前发现的华北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址大多与南庄头遗址一样,尚未发现明确的农作物遗存,采集和狩猎仍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但从出土遗物的综合分析,并不排除此时已萌生原始农业的可能性。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山前地区,当是探讨旱地粟作农业起源的重点地区之一。

2.史前农业的确立期

史前农业的确立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9000-7000年。此时,磨制石器已普遍使用,陶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华北的磁山、裴李岗等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等,都发现有磨制石器和陶器。不过,磨制石器以局部磨制者为多。陶系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疏。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和公共墓地。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粟作农业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稻作农业两大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