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23

第23章 良渚古玉与中国古代玉器(8)

唐代玉器是在魏晋南北朝玉器大衰落和隋代略有复苏后开始的。尽管考古发现的玉器数量不多,但传世的玉器数量不少。唐代玉器呈现出明显的特点:第一,汉魏时期曾有回光返照的礼器和盛极一时的葬玉几已消失,所见者主要为作佩饰用的玉簪、玉梳、玉镯、玉带板、玉人神仙佛以及作实用的玉杯、玉勺、玉盘,玉盒、玉罐等实用器具。唐代出土玉器比较重要的有广东韶关市西北郊张九龄墓出土的玉五角形片、玉垂云片、玉璜、玉云形光素片及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玉带和白玉镯等,均为佩饰玉器。第二,唐代玉器中的人神仙佛及纹饰,进入全新的发展和变化期。其形式之多为前所未见,计有宽衣博袖的文人士大夫,头戴乌纱帽的官吏,衣着华丽美妙的仙女,长髯无冠的老人或道士,与汉族人形殊别的所谓“胡人”和具浓厚佛教色彩的飞天等。其中以唐代独有的“胡人”最引人注目。其形态为无冠卷发,深目高鼻,穿紧身窄袖长衣,足着长筒靴,或翩跹起舞,或手执珍奇异宝做跪地敬献状,或弹击各式乐器,或玩耍动物,或戏演杂技,富有动感。它反映了当时中国与西域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昌盛景象。“玉飞天”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佛教玉雕。

取椎髻、裸胸、长裙、跣足之状,与敦煌盛唐壁画上的飞天一致。第三,唐代玉器上的动物造型突然增多,除传统的龙、凤、螭外,更有一些写实性很强并具某种吉祥寓意和为推崇伦理道德服务的动物出现。见者有狮子、骆驼、鹿、象、鹤、雁、鸳鸯、孔雀、绶带鸟等。其中狮子、孔雀两种动物为玉器中首次出现。玉鹿与金、银、瓷等器皿上的鹿纹一样,往往头顶生出“珍珠盘”状角,肌肉丰满,颇似活跃于山林草原的马鹿,与后世之梅花鹿截然不同,这可能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第四,唐代玉器上开始出现写实性的植物纹图样。常见的有蔓草、缠枝莲、牡丹、石榴、葡萄等花果,它们或单独组纹饰器,或与其他动物复合组图。在刻纹的表现手法上也有明显变化,其中以整体图案隐起(又称挖地或剔地阳纹)再在其上加阴线,局部刻细纹法尤为突出。所饰阴线细密而形象,凡植物的花叶脉络、动物的毛发、人物的衣纹等皆一目了然。

五代是一个时间短暂且动乱的时期,已知的此期玉器不多。其中在南京的南唐二陵、成都前蜀王建墓等出土过少量玉器。所见器物有玉龙纹带、玉飞天纹残器、玉哀册和玉组佩等。其中王建墓所出一块龙纹带板,背面用阴刻铭文记述了它的制作情况,对玉器的断代、玉带的发展演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南唐二陵所出的云花纹边青白玉飞天残器,为迄今所知最早以飞天形象琢饰在玉器上的出土实物。王建墓和南唐二陵所出的数十件玉哀册,也是现存同类器物中最早在墓中发现的,对当时历史和文字形体的研究尤为珍贵难得。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宋代玉器在继承唐代风格上,又有所发展。辽、金玉器数量不少,以狩猎为主要题材,具有塞北的风格。

与隋、唐、五代时期相比,宋、辽、金时期考古出土的玉器明显增多。这与玉器更加商品化、普及化、平民化的趋向相关联。如1969年在河北定县城内清理的两座宋代早期塔基中,出土玉璧、玉盒、玉环、水晶动物、珠饰及玉料等100余件。1972年在四川广元皇泽寺一座宋墓的两个腰坑中出土了一批玉器,其种类有仿古礼器方谷纹璧、圆谷纹璧、卷云纹璧,装饰品玉佩饰、玉镯、玉带环,小型动物艺术品玉兔、玉鹅、玉鱼、寿山石雕卧马,玉制容器有圆碗、椭圆碗,以及玉柄、玉印、寿山石镇纸等。1986年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斯布格图村北庙山,发掘了辽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所出玉器有组佩5组,其中工具形玉佩1组7件;动物形玉佩2组,各为6件;双鱼玉佩2组,各为圆雕两鱼。还有鸳鸯玉饰、琥珀珍珠耳坠、琥珀鸳鸯、琥珀璎珞、水晶串珠、玉带铸等装饰物。玉制容器有玉水盂、琥珀双鱼形盒、琥珀小瓶,玛瑙碗、盅、花瓣形水晶杯、提链水晶杯等。其他器具还有风字形玉砚,玉柄银刀和锥等。除考古出土的玉器外,在传世玉器中也有一些时代较为可靠的玉器,如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玉器中,就有不少特征明显的宋玉。从这些玉器看,宋、辽、金玉器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用玉料方面,宋、辽、金玉器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为数可观的白玉制品,这些白玉质地细腻,色泽纯正,一看便知是产自和田的羊脂玉。宋、辽、金所见白玉制品,不仅工艺极佳,格调也高,表明乃出自高手,亦非一般人能使用,多数应是宫廷用玉。不同之处在白玉之外,两宋玉器多用其他杂玉,而很少使用玛瑙、水晶、琥珀之类的类玉石材料。所用杂玉多是中原各地出产,就近取材来生产大宗的民间世俗化玉器。辽代玉器还采用一些岫岩玉材,但大宗玉器的生产却多为玛瑙、水晶和琥珀等类玉的材料。金代玉器与两宋和辽又有所不同,它不论是王室用玉,还是民间世俗化玉器绝大多数都用上好的羊脂玉或青玉、墨玉制成。

第二,在玉器的工艺方面,宋、辽、金也各有特点。两宋玉器最突出的表现在刻工细腻与抛光处理上。宋玉的刻工在花鸟画的影响之下,仍以写实为主,但讲求细腻传神,既表现真实的自然生态,浓厚的生活气息,又使形体图案化,从而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其杰出的代表作如江西上饶出土的人物纹玉带饰,其上人物形象用减地浮雕法刻出,在其细部虽未施以密集的装饰性阴线,但对其衣褶线条的处理上却顺其自然,刚劲柔和兼而有之,转折合理,明暗折叠随之而现,显现出绘画技巧的应用。宋玉的抛光处理已接近现代,尤其是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的水晶制品,大都能做到晶莹光洁。辽玉中晶莹华贵的玉制器皿与精巧别致的佩饰用品是其工艺的典型。玉制容器选料考究,大多采用羊脂玉或质纯色好的玛瑙、水晶制作,常以花瓣为题材,器形规整,胎壁厚薄一致,磨制光洁。佩饰用品不仅多用羊脂白玉,工艺上也常采用浮雕、圆雕和透雕之法,有时还以阴线装饰细部。所见玉器不但立体感强,而且表现出多层次的变化。金代玉器工艺起步虽晚,但发展却非常之快,特别是对各种玉雕技法的掌握与应用上,既能做到运用自如,刀法娴熟,更能推陈出新,独创自己的风格。所见金玉的工艺尤以浮雕、透雕加以阴线装饰最为见长,这些玉器多为扁平片状,以花、鸟、雁、鹿为题材,图案设计讲求对称。一般先用透雕法镂出主体图案,再用浅浮雕造型,阴刻细线装饰,使整个画面简洁、明快、生动。

第三,在种类造型与用途上,宋、辽、金玉器中的装饰用品除玉带饰存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同之处外,其他均有所不同。两宋的装饰用品多为头饰,以簪、珠、坠等见常,很少人体佩玉;辽代的装饰品常由数量不等的几何形、花草动物形部件连缀成组佩,或挂于颈或系于腰间;金代的玉装饰品则多为单件人体佩玉,常以花草、雁、鹿为题材。在造型上宋玉中的装饰品形制简单,并无一定规律。辽玉中的装饰品虽多为组佩,却规律性强,只是随使用者身份的高低数量增减而已。金玉中的装饰品,一改辽制而成为单件佩玉,但仍可寻出承袭辽玉的踪迹,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以反映辽、金狩猎生活为题材的玉饰。玉制容器是宋、辽、金玉器中共性较大的一类实用器皿,所不同者只是在形制上稍有差别。在宋、辽、金玉器中还有一些艺术品,它们在造型上各有特色。

像浙江衢州宋墓出土的一件玉兔镇纸,耳很长,身刻短阴线纹,写实性强。内蒙古巴林右旗辽代窖藏中的一件白玉兽,细工浮雕而成,卷伏状,只用阴线刻出长鬃,讲究神似。四川广元宋墓的4件寿山石马与黑龙江绥滨金墓所出一件玉马,虽属写实风格,但非常注重肌肉的处理,躯干部位肥壮丰满,有如布袋装西瓜,浑圆凸起,生动逼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抛光精细,更添几分精神,皆为陈设品;后者光工略显不足,却也给人以粗犷的感觉,只是马背上有长方形穿孔,是安放在其他物件上的装饰品。此外,宋代的仿古玉器颇具特色。在宋代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兴起,不仅研究古器的学者日益增多,而且爱好、陈设古器之风亦十分盛行,这就孕育了仿古器的产生,而历来为人们所珍视的上古玉器也成了竞相仿效的对象。不过宋代仿古玉器的流行仅限于两宋政权统治区内,其种类有玉璧、玉剑饰、玉耳杯、玉带钩、璜形佩和蟠螭纹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