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29

第29章 安阳殷墟与中国古代青铜器(5)

斝:大型的饮酒兼温酒器。形似爵而大,三足、圆口,口前部有双立柱,无流和尾,有大鋬可执。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中已有陶斝出土,青铜斝在二里头遗址中有发现,属夏代晚期,但主要盛行于商代,沿用到西周早期。斝一般很大,据史书记载,其容量为爵的4倍,作饮器并不实用,故多用以温酒。早期颈和腹多作分段式,平底;也有作鬲形的款足斝,数量较少。殷墟时期除分段式以外还流行不分段的、容器部分和鼎相似的圆底斝。

尊:或作樽、罇,大型容酒器。尊是容酒器的共名,凡容酒器都可以称尊。作为专名的青铜尊出现于商早期,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它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鸟兽形尊三类。(1)有肩大口尊:商代较多。侈口,高颈而广肩,腹部甚大,下承圈足。(2)觚形尊:殷墟晚期至西周早中期盛行。大口,直体连圈足,但整体比例较觚粗大得多,器腹略鼓出。西周中期还出现了侈口、缩颈、垂腹、基本无肩、低圈足的形式,但没有继续发展。上述两种尊在西周晚期已很难见到,但在春秋战国之际的长江流域(吴、越、楚、蔡等地)反而有所发现,可见并未绝迹。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在中原和关中地区,尊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3)鸟兽形尊:以象、牛、马、羊、鸟等各种动物形象设计的容酒器。它的用途固然是用以盛酒,但其形制特异,可能在用途上与一般形制的尊有某些区别。这类尊数量不多,但自商代至战国时期都有发现。

壶:容酒器,兼可盛水。长颈,鼓腹,容体甚深,下承圈足。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其变化式样甚多,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等。青铜壶商代已有,春秋战国时期尤其盛行,一直沿用到汉代或更晚。(1)圆壶:长颈圆体、鼓腹、圈足,一般有盖有提梁。壶盖的子口是插入器口内的,这与卣盖套在器口外不同。(2)方壶:也称为钫,多为大型或中型的,两侧有一对大耳,有相当高度的盖,盖顶有的呈莲瓣状,器腹下垂。从西周中晚期一直行用到战国时期。(3)扁壶:有椭扁体和扁体。(4)瓠壶:形体像瓠(葫芦形),腹身细长,有直颈和曲颈两种。

卣:容酒器,是专用于盛放秬鬯(用郁金草和黑黍酿成的酒)的祭器。基本形制是椭圆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少量无提梁的),如椭圆形的大扁壶。此外,还有方体和圆体的,但都很少。卣之名称定于宋人,传世遗器中无一自铭为卣的,但在殷墟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古经籍中则常见其名,《诗》、《书》、《左传》等书及毛公鼎等器中都有“秬鬯一卣”之语。卣是青铜酒器中很重要的一类,出土数量很多。此外,习惯上也将殷墟时出现(个别也有周初的)的兽形或鸟形有提梁的容酒器,称为鸟兽形卣。

方彝:彝是青铜礼器的通名,无论食、酒、水器都可称为彝,在铜器铭文中多有“宝尊彝”之词,但没有以彝作为器类专名的。方彝作为一种专名,指的是器形呈四方或长方形,下联方形圈足,上有呈屋顶形盖的盛酒器。方彝大多有四条或八条棱背;器腹有直的,也有曲的,也有腹旁出两扁耳的。始于殷商时,盛行于商末至西周,沿用到春秋早期。

觥(兕觥):容酒兼饮酒器,亦作觵。《诗经》屡见其名,如“我姑酌彼兕觥”。基本形制为椭圆或方体鸟兽形,前有上昂的宽流,后有鋬,上有兽首形盖,下有圈足或三足、四足。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中期,后为匜所取代。由于出现的时间不长,故数量不多。

罍:大型容酒器,又为水器。罍之名也屡见于《诗经》中。其特征为:敛口,直颈或微斜,折肩或圆肩,器身最大径在肩腹交接处,腹壁自此向下斜收成底,腹一侧的下部有一个穿系用的鼻纽。有方、圆两种。方者,呈长方形,宽肩,肩上有两耳,有屋顶形盖。圆者,呈圆形,大腹,两耳,圈足。一般方罍多为商代器,圆罍在商和西周都有。罍在殷墟时出现,但数量不多,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一般使用到西周中期,在长江下游一带也有到春秋时期的。

盉:盛水调和酒味之器。形体为圆口深腹,有盖,前有管状流,后有鋬,盖和鋬间多有链索相连,下承三足或四足。盉作为器名不见于先秦典籍,但青铜器中有自名为盉者。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至西周,沿用至东汉。今日使用的茶壶便是由盉发展而来的。

缶:容酒器,亦为水器。缶原是大口陶容器的泛称,作为专名的青铜缶,敛口、鼓腹、广肩,平底有盖,腹最大直径在中部,个别有圈足。自名为缶的铜器见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勺:亦称斗、枓、瓒,挹酒器,也可舀水。斗体一般呈短圆筒形,有柄,有长、短两种。常与盛酒器如卣、尊、罍等同出。盛行于商周时期,沿用至战国时。

5.水器

水器大致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主要有盘、匜、鉴等,另外像盂、壶、罍、缶等食器和酒器也有盛水的作用。

盘:承水器,古人餐前饭后进行沃盥之礼时承接弃水之器。在商周时期古人宴享用手,故宴享之时饭前后要洗手——盥礼。沃盥时用匜浇水于手,以盘承接弃水,所以盘匜是相需为用的,在出土的时候,盘匜也常是配套出土。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也被洗代替。此外,小的盘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也用以洗浴,有时还可以装冰之用。青铜盘出现于商早期,由陶盘发展而来,流行于商晚至战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圆形、敞口,口沿平折,浅腹、平底、有耳或无耳、圈足(春秋以前多有圈足,战国以后多无)。

匜:注水器,盥礼时执匜浇水于手。形制似瓢而有流,下承四足或三足,后有龙形的鋬,个别有盖。最早出现于西周中后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沿用至战国时。

鉴:盛水器,大型的可盛冰,更大的可用来沐浴。形如大缸,大口有缘,有两耳或四耳,多数平底,也有圈足,个别呈方形的。出现于春秋中期,流行于春秋战国,西汉时仍有铸造。

6.乐器

乐器是礼器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常见的有铙、钲、钟、铎、铃、句、于、鼓等。

铙:打击乐器,前人曾误为与钲为一类器。流行于商晚,沿用至周初,在西周早期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体形似铃而大,但无舌,身体短宽,上大下小,口部呈凹弧形,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早期也有不是中空的)。铙体是一种扁体而两侧尖锐的共鸣箱,平时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因为用手执,所以又称为执钟。腔体外表多有纹饰,体内外与柄外或有铭文。墓葬中出土的铙一般大小相次的3件为一组,也有5件一组的。

钲:古代盛行的军乐器,也称为大铙,形体似铙而狭长,比铙高大厚重,鼓部短阔,有长柄,近舞处有旋。使用时执柄、口朝上,以木槌敲击。自称钲钺,典籍中称为丁宁。钲的使用始于商,所发现的数量不多,现所出土的多为春秋、战国时南方器,是南方地区特有的青铜乐器,主要流行于徐、楚二国。钲之为用,可能是起和声和指挥其他乐器的作用。

钟:打击乐器。由铙演化而来的,用途非常广泛,既是宗庙祭祀和宗族宴享时的乐器,又是军阵中所用的军乐器。主要流行于西周和东周时期,分为甬钟(斜挂的)、纽钟(直挂的)和镈钟(大型的)3种。西周早期的钟似铙而有枚,枚分布的区域占据了钟体的绝大部分。西周中期首先出现3个一组的编钟,西周晚期数目扩大,有9件以上的,春秋战国时多至13、14件一组的。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有64件,分为八组。在礼乐制度中,编钟的数量和悬挂方法也有划分贵族等级身份的作用。所谓宫悬、轩悬、判悬、特悬等,即天子用钟时可以四面排列,诸侯三面排列,大夫两面排列,士一面排列,体现出较严格的等级秩序。

铎:撞击乐器。用于军旅和田猎,形体与铙相似,但比铙小,有柄有舌,振柄摇动以发声。

铃: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在二里头遗址中就发现过单翼铃。主要挂在旗、车、狗、马上。其形制特征是:平顶上有半环形梁或小钮,两侧斜张,横截面多为叶形或椭圆形,有舌,弓形纽,平口或凹口。铃的形体都较小,通高在10厘米以下。

西周中期以后,铃已有大小相次数件编组成为编铃的。

句:手持的打击乐器。祭祀和宴享用,从南方的铙发展而来。形体狭长,横截面呈椭圆形,器壁较厚,口部呈很浅的凹弧形,使用时口朝上,手执柄,以槌敲击发声。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吴越一带。句出土时也往往是成组的,大小相次组合为用。

于:古代的打击乐器。用于军阵,在文献记载中常与鼓配合,用于战斗中指挥进退,也用于祭祀和宴享中。形似椭圆筒,上大下小,顶上有纽,早期纽甚小,晚期的(战国时)纽多作虎形,故常有虎纽于之称。用时系绳于纽垂直悬挂,敲击腹部。于始见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主要发现于四川、安徽和湖北部分地区。

鼓:古代铜鼓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和宴会、祭祀时的乐舞。商周时的鼓绝大部分是木质的,铜鼓目前见到的只有两例。春秋中期以后,大量铜鼓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形制与中原地区常见的不同,呈圆形,由鼓面、鼓胴、鼓腰、鼓足等几部分构成。

7.车马器

古代车马上的饰件,主要包括軎、辖、毂、衔、镳、轭、当卢等。

軎、辖:古代车上合用的构件。軎和辖是成对出现的。軎俗称车轴头,是套在车轴的两端,用以加固轴头,形状一般呈长筒形,一端粗一端细,粗端套接车轴。辖是车轴上的销子,呈长条形,上粗下细,插入轴末端的方孔内,使軎固定在轴端不致脱落,又可以加强軎的牢固程度。青铜軎出现于商代晚期,辖出现于西周早期,铜质的軎、辖一直流行到西汉前期。传世和出土的軎和辖很多,除完整的车马坑,必有軎、辖外,有的小墓只随葬軎、辖以代替车马。

毂:车轮部件,中空,安在车轮两侧的轴上,使车轮保持直立,防止车轮内外倾斜。

衔、镳:衔又称勒,横勒在马嘴里以便驾驭马的器件,即马嚼子。《说文解字》说“衔,马勒口也”。一般由两根铜条组成,每根铜条两端各有圆环,一端用以互相联结,另一端在马嘴外侧,有镳与之相接。铜镳饰在马颊上,作圆形或方形,中央有孔,圆形的正面多有卷云纹。铜衔和镳都出现在商代晚期,沿用至汉代以后。

轭:车上部件,又为马具。一首两脚,做人字形分叉,首系于车前端的横木上,两脚架在马颈上。轭体为木质,商代晚期开始用铜管加固轭首和轭脚,西周时期有的将轭体的外侧全部用铜片镶包起来。

当卢:马面额上的饰件。形式很多,商代晚期的当卢略呈圆形,背面有横梁钮,面微鼓。西周时期的作丫字形,中间有一个圆泡,上端连铸两个歧角,下端垂一长方形鼻梁,背面有穿带的横钮,有的则呈长条形,上部饰兽面,下部呈钩状。

此外还有銮、马冠、铜泡、节约等,都是车马上的构件或饰件。

8.杂器

其他用途的青铜器还有很多,在此我们将某些生活用具、货币、度量衡器以及符节、玺印等归为杂器。

铜镜:古代照面饰容的用具,是一种实用器,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基本形制是:

圆形,正面磨砺光洁,背面装饰着各种花纹与铭文,背正中有钮可以系带,可用手执或系在镜台上。在两河流域、印度、埃及文明中的铜镜都是有柄的。有柄镜后来成为西方古代铜镜的传统,与中国镜的无柄不同。中国铜镜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清乾隆以后逐渐为玻璃镜所取代。

带钩:古代束在腰间皮带上的挂钩,古称鲜卑、师比头。最初为北方草原民族使用,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原,盛行于战国至汉代。带钩的形式很多,基本形制是下端有蘑菇状钉柱钉于皮带的一头,上端曲首作钩,用以钩挂皮带的另一头,侧视呈S形。按其形状有鸭形、棒形、竹节形、琴面形和兽形等。有的还有嵌金银的和鎏金装饰,个别的有文字。

熏炉:汉晋时焚香用的熏炉。可以作熏衣之用,也可用于书房或者供祀神佛之用。比较普遍的是博山炉,炉体呈半球形,上有镂空的山形盖,以便香烟缭绕。山上雕有云雾和龙、虎、猿等动物。下面是圆盘形底座,中有圆柱与炉体相接。有的以鎏金为饰,极为富丽。使用时把香料放在炉内点燃,香烟通过盖上的镂孔冒出。

灯:照明用具,在古代也称作锭。青铜灯源于陶灯,目前发现的最早为战国中期;秦汉魏晋时期的铜灯广为流行。灯的式样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高座灯,上有浅盘,用以插烛或盛油,中间有柱,以便执掌,下边是灯座,以便稳放。另一类是行灯,浅圆灯盘,直口平底,盘下三矮足,盘侧有执柄,一般有铭文自称行灯或行烛灯,多用于夜间导行。第三类是艺术造型灯,工艺考究,式样繁多,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常见的有人形、羊形、鸟形、兽形、树形等。

货币:先秦时期有刀币、布币、圜钱、贝币等,秦汉以后以青铜或黄铜为原料的方孔圆钱,成为历代主要的金属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