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30

第30章 安阳殷墟与中国古代青铜器(6)

度量衡器:测量物体的长度、容量、重量的器物,包括尺、量、权、衡等。尺为丈量长短的度器。一般用竹木或骨料制作,所以保存下来的很少,战国时始铸铜尺,目前所见到的铜尺多是汉代的。量为古代计算体积的器皿,相当于后世的升、斗、量杯、量筒等,战国以前多用陶或木料制成。铜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传世和出土的战国秦汉铜量较多,如齐国的子禾子釜、陈纯釜,秦国的商鞅方升、始皇方升、始皇斗,新莽的嘉量等,都是官方制定的标准量器。权、衡为古代测量重量之器,权犹今之砝码和秤砣,衡相当于今之秤杆。现存最早的铜权是战国时的,尤以秦、楚出土为多,秦权多作钟形或瓜菱形,楚权则呈圆环形,一套数枚,在天平上使用。衡杆一般用木制,铜的较少,上有刻度。

符节:符是古代用以传达命令或调遣兵员的凭证。最早的都是竹木质的,战国始以铜为之。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分存两方,使用时两半相合,称为“符合”。节是水陆通行凭证,战国时有虎形、马形、龙形、竹节形等,最着名的是鄂君启节。鄂君启节为战国时期楚王颁发给鄂君启的免税凭证。鄂地在今湖北鄂州市,启是鄂君之名。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共4件,为青铜制。其中车节3件,舟节1件。

每件均有错金篆书铭文,分别记述水、陆两路由鄂至楚郢都所经过的城邑。节形如竹,略有弧度。车节长29.6厘米,舟节长31厘米。从弧度看应各由五节组成一圆筒。由铭文看,作于楚怀王六年(前323),反映了楚国严厉的关卡税制,即使对国内封君,在车、舟的数量,行程期限,所经城邑,运载物类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该节是研究当时符节制度、水陆交通的重要史料。

玺印:官私书信往来和相互交往的凭证。玺印始流行于战国时期,玺和印不分,且官私印均称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所用的称玺,一般人只能称印。汉代除皇帝外,太后、皇后和诸侯王的印皆可称玺,一般人的印称章和印信。唐以后又称为记或朱记,明清时称为关防,但都可通称为印。古印多有钮,可以系绶佩带。隋唐以后官印加大,不能随身佩带。战国时期玺印的钮多为鼻钮,秦汉时又有瓦钮、桥钮、龟钮、蛇钮、驼钮等。印文有朱文和白文两种,其字体依时代而异。

二、青铜器纹饰与铭文

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表面往往铸或刻有精美的纹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古代文字字体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状况的珍贵材料。

1.青铜器纹饰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纹饰种类繁多,按照它的题材内容,可大致分为三类:几何纹、动物纹、人事活动纹。

(1)几何纹

几何纹是指以点、线、圈组合而成的图案纹样。它虽是最原始的纹饰,但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是在兽面纹、龙纹衰退的时期,才被大量地起用。几何纹主要有弦纹、乳丁纹、云雷纹、连珠纹等。

弦纹:纹形为凸起或凹下的横或直的线条,一般有一至三道,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作为其他复杂花纹的衬托。另有人字形的弦纹,称为人字纹或人字弦纹。盛行于商周时,直到汉代仍有沿用。

乳丁纹: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形式为置乳丁于斜方格中,以雷纹填底,称为斜方格乳丁纹,也称百乳雷纹。多用于鼎、盆、盂等的腹部。

始于商代,盛行于周。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其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常饰于兽面纹、龙纹、凤纹等的空白处,作为主纹的地纹,以烘托主题纹饰。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和西周,沿用至春秋战国时。

钩连雷纹: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勾连,内填以细线条的雷纹。

曲折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与细线条的雷纹相间。

三角雷纹:三角形内填以雷纹,连成横行排列。

菱形雷纹:在方形或长方形格内组成菱形图案,作连续式排列。

涡纹:又称为火纹,像水涡的形状,圆形,内圈沿边有四至八条旋转状的弧线,类似水涡激起状,中间为一小圆圈,代表水隆起状。盛行于商周时代。

绳纹:绳纹又称为绹纹,形似绳索,以两条或多条波状线条交错结而成,盛行于春秋战国。

连珠纹:排列成带的小圆圈组成的图案,旧称圈带纹、圆圈纹等,多装饰于器物的肩上或盖的边缘等部位,或者作为边饰。盛行于商、西周。

重环纹:由多个略呈椭圆形的环组成的纹带,环一侧椭圆,另一侧呈两直角或锐角,有一重、两重、三重环。除单独装饰于器物外,还往往配饰在其他纹饰内,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环带纹:亦称波浪(曲)纹,像一条波浪起伏的带子,在环带的上下凹常填以龙、鸟、鳞纹或其他简单的线条。常饰于鼎、壶等明显的部位,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鳞纹:形似鱼鳞,排列方式如鱼鳞相叠,常上下几层重叠出现。始于晚商,盛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

窃曲纹:由两端的同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是西周后期的主要纹饰。

(2)动物纹

动物纹是指模拟某种动物,包括传说或幻想中的动物的正面头部或侧身形象而创作的图案。在商代和西周初期,动物纹是青铜器装饰中的主要特征。动物纹中最突出的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动物纹,主要有兽面纹、龙纹、凤鸟纹、蟠螭纹等。

兽面纹:旧称为饕餮纹,是商周青铜纹饰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一般装饰于器物的主要部位,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失去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

龙纹:包括旧称的夔纹和夔龙纹。在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于龙纹类。按图形的结构,包括爬引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身龙纹、两头龙纹等。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纹。在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变化的鸟纹,但只是居于次要和陪衬的地位。西周时期大量出现,在西周早、中期尤为流行,被称为凤鸟纹时代。

凤纹:头上有华丽的冠,长冠垂于颈后,长的可达背部,尾有长尾和宽尾下垂两种。盛行于西周。

鸟纹:绝大部分鸟喙是闭合的弯钩形,头顶有角。有时因图案结构需要,体部有作长条卷尾形的,类似鸟首龙体。

龟纹:龟是水生动物,故常施于盛水器的盘内。最早见于商代早期兽面纹的颈部,盛行于商代,沿用至春秋时。

鱼纹:多装饰于盘、洗内,还常饰于铜镜上,作侧面游动状。鱼纹在商和西周时期并不多见,但它延续的时间却很长。

蝉纹:多以略呈三角形的图案表现蝉体,不带蝉足,四周填以云雷纹。多饰于兽面纹下面或器的圈足、提梁等次要部位。盛行于商末周初。

此外还有虎、牛、象、蛙、蚕、兔、鹿纹等。

(3)人事活动纹

人事活动纹饰以人们的宴乐、舞蹈、狩猎、采桑、攻战等活动以及走兽、禽鸟等为题材的纹饰。它已初步摆脱了规律化的对称图案,而是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出各种动态,为汉代的画像砖开了先河。这种纹饰多饰于鉴、壶等器物上,大多是线刻纹,布满器身。春秋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战国时期。如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故宫博物院藏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河南辉县出土的宴乐纹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宴乐攻战纹壶等,这些铜器画面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饱满而富于变化,可以看出当时已具有驾驭复杂画面的能力,体现出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

2.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钟鼎文。铸刻铭文的风气,以商周时期为盛,所以一般所说青铜器铭文主要是指商周铜器上的铭文而言的。

有铭文的青铜器,比较常见的有鼎、簋等食器,爵、觚、尊、卣、壶等酒器,盘、匜等水器,钟、镈等乐器以及戈、剑等兵器。已发现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数逾万件。

(1)分期

商代:现今所见的最早的铜器铭文属于商代。有铭文的商代铜器,几乎都作于盘庚迁殷以后。年代可能更早的,只发现了两三件。商代铜器上的铭文大都很简单,一般只有1至5、6个字。很多商代铜器仅记作器者之名(往往用族名而不用私名),正合乎《礼记·祭统》中“铭者,自名也”的古义。在记作器者之名的同时,又记所纪念的先人庙号的(如“鱼、父乙”、“戈、祖己”)。仅记先人庙号的,也很常见。到商代晚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铭文,内容多数是说王或某个地位较高的人由于某事而赏赐该铜器的主人,器主因此作某先人的祭器以为纪念。已发现的商代铜器铭文,篇幅没有超过50字的。这一时期的金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铭文的书体近似甲骨文,以象形文字居多,字体比较长方,笔遒劲雄美,笔画较粗,首尾出锋,有波捺,字槽平整,字体端庄工整,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这种波捺体遒劲、严谨,为后世好书者所崇尚,别称钟鼎体。

西周:是铜器铭文的全盛时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铭文篇幅加长。百字以上的铜器铭文颇为多见,两三百字以上的也不乏其例。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291字,小盂鼎有400字左右(但多残泐不可辨识)。中期的曶鼎也有400字左右。

后期的大克鼎有290字,散氏盘(亦称夨人盘)有350字,毛公鼎有498字。如果不算由几个编钟合成的铭文,毛公鼎铭是已发现的商周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这篇铭文详细记录了周王对毛公的诰命之辞,可以看做是保留在铜器上的一篇《尚书》。二是铭文内容丰富。西周铜器铭文中,除了“某人作某器”一类简单记载,以及比较常见的记君上(主要是周王)的任命、赏赐或记功表德的铭文以外,还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记事铭文。其中有记诉讼胜利的铭文,有记土地交易和勘定田界的铭文等。从铭文内容所涉及的方面看,有关土地制度、宗族制度、分封制度、军事制度、官制、周人与周围各族的关系以及其他重要问题。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武王克商、成王东征、昭王南征等,也都有反映,所以郭沫若说西周铭文有书史之性质。西周时期的作器者多为周王室贵族、臣僚,诸侯国的较少。在器物上要铸长篇巨作,对于铸刻长铭铜器的器种有一定要求,在铜器的某一位置上须有着充分的铸字面积,且字铸好后需要被看到,故长铭多集中于鼎、簋、盘、盂的内底上,这些器类内底宽大,字铸作后也便于阅读。这时期的铭文,书体也发生了变化。铭文字体规整,多作长方体,字体大小近相同,笔画无波捺,两端平齐,字体间架也较自然。另一特点是整篇铭文布局工整规范、书写时不仅注意竖贯,兼顾横平,有的还画成方格,以防止字体过于参差。书家将这一时期的文字称为玉箸体。

春秋:铜器铭文虽然仍受重视,但是其重要性已经比不上西周。当时仍有很长的铭文。例如宋代发现的齐灵公大臣叔弓(或释“叔夷”)所作的一件大镈,铸有器主夸耀自己的出身和功绩,并记载齐灵公对他的诰命的长铭,共493字。同时出土的叔弓的编钟上也铸有内容基本相同的铭文,全文由7个编钟合成,长达500多字,比毛公鼎字数还多。但总的来看,春秋时代的长篇铜器铭文要比西周少得多,纪事铭文更少。当时铭文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和地域性,内容与程序也与西周时期不尽相同,多为联谊婚姻及夸耀祖先的功德之类。当时最常见的铭文格式是:某年某国某人之子,择其吉金自作壶(盘、鼎),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还有一种炫耀门第的风气,经常是“某人之子”、“某人之孙”。内容比较空泛,史料价值不如西周铭文。文字方面,初期尚有用玉箸体的,中期笔画变细,字体变长,书写随便,晚期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美术化倾向,如有些东方和南方国家的部分金文,字形特别狭长,笔画往往故作宛曲之态。春秋晚期出现了蝌蚪文和鸟虫书的雏形。春秋、战国的铭文一般多为刻款而非铸造的,即在铜器铸成后用利器在器表刻出来的,一般在器壁外比较醒目之处。

战国:前期基本是春秋晚期的继续。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式的铜器铭文已经很少见,“物勒工名”式的新式铭文则大量出现。这种铭文字数一般不多,所记的主要是作器年份、主管作器的官吏和作器工人的名字以及使用器物的地点等。

当时由于简册、书帛的通行,金文不如写于简册之上方便,致使长篇大作很少。不过,旧式的长铭在战国中期以后并未绝迹。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平山发现了公元前4世纪末期的中山王墓,墓中出土的铁足铜鼎刻有长达469字的铭文,铜方壶刻有长达450字的铭文。此外,战国铜器铭文中还有少数内容比较特殊的例子,例如楚国附庸曾侯乙的墓葬所出的编钟上有大量关于乐律的铭文,齐国的子禾子釜上有关度量衡制度的铭文,楚国的鄂君启节记载了国家对鄂君启经营商业的规模和路线的规定。当时的字体结构趋于瘦长,纵横成列,刻意求工,系当时专业书匠所为,已开了鸟虫篆的先河,属于美术装饰体系。另一方面如“物勒工名”形式的铭文,多出自工匠之手,随手刻成,故形体不规整,字体潦草、细小,笔画恣肆,误刻、讹变很普遍,不易辨认,这一类属于民间文字,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现象。